王钦
【摘要】在世界历史上,王朝、王室的兴亡更替十分激烈。一个王室能够长时期地延续下来是极其罕见的。而日本的天皇制作为王室的典型代表,自建国以来延续至今,天皇对于日本国民来说更是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着眼于日本天皇制得以延续的原因,从天皇的象征性地位、日本的社会结构、日本人的精神构造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日本天皇制 延续 原因 象征 纵式 娇宠 报恩
“天皇制”这一词语,最初是从德国的“君主制”翻译而来。1922年,日本共产党组织开始秘密地成立,以“废除君主制”为口号。1932年的共产国际纲领规定,为了在日本实行共产主义革命,把日本的君主制比喻为沙俄制,即沙俄帝国的绝对君主制。在日本,把它译为“天皇制”,日本权力机构的本质是天皇制和封建阶级(寄生地主)同垄断资本家的结合。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天皇制”一直是共产党的用语,从明治后期到战败,使用“天皇制”这一表达被认为是反体制的,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可。直到现代以后,天皇制才逐渐被大众传媒所使用,演变为皇室、国体的意思。日本的天皇制自建国以来虽然有过动摇,但确实没有断绝过。在笔者看来,正是这种“没有断绝”,体现了日本的皇室特征及日本人的国民性。
天皇的象征性地位
自古以来,天皇一直被当做权力的工具。从王室拥有权力、统治国家的意义上来说,天皇家并不是连绵延续的。当时的掌权者利用天皇家,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为自己的存在增添权威。也正是因为天皇家一直以象征性存在,所以才能长时期地延续下来,可以说是天皇未曾掌握实权的间接证明。
从大化改新以后①,建武的中兴暂作别论②,几乎所有的时代,日本天皇家都未曾掌握过实权。特别是进入武家社会以后,权力的中心已明确地转移到幕府。明治维新以后③,军部掌握权力为所欲为,天皇被供奉为“现人神”,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存在。日本人的祖先崇拜观带有浓厚的北方萨满教色彩,认为神人同格、神人同系,神是人的祖先,人是神的子孙。他们相信日本是神国,天皇是天照大神万世一系的后裔④。遵照古代的宗教信仰,日本人一直对天皇抱有特别的感情。天皇是神的子孙,日本国是受神的佑护的“神国思想”逐渐形成。
二战前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是以天皇的绝对权威为中心展开的,但天皇本身并无实权,只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借神话及国家宗教将其神圣化,以此麻痹国民的良知,将大众卷入侵略战争的漩涡。二战结束后,天皇发表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关于建设新日本的诏书”,宣布自己是人而不是神,否定了自身的神格,这就是有名的“人间宣言”。它是天皇皇权神授神话的的终结,对解放日本国民的思想具有划时代意义。根据《日本国宪法》规定:“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所谓象征地位,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不言而喻,天皇是超脱于政治的存在,否则就无法成为国民统合的象征。归根结底,天皇成为一种象征,成为日本国民精神上的偶像。在此以前,可以说日本在历史上一直把天皇当作“象征”。所不同的只是在宪法制定以前,天皇是作为权力的傀儡的象征性存在,现在则是作为日本国、日本国民的统一象征而存在。
日本的社会结构
天皇制能以这样的形式延续下来,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日本是传统的纵向社会。日本社会是由身份的上下关系结成的,行动的原理也是由上而下的支配、服从的思想形成的。这一风俗使得天皇这一特殊的存在更加突出起来。
日本著名的社会学者中根千枝教授在其著作《纵式社会的人际关系》中,从社会人类学的角度对现代日本社会进行了分析。主要阐述了日本人的归属意识,认为归属意识使日本人在各自所处的场合建立起“纵式”人际关系,形成纵式集团。与建立在个人主义和契约精神基础之上的欧美国家不同,日本社会强调“场合”,且“内”、“外”泾渭分明。无论是公司、学校还是其它社会团体,都按照一种序列关系形成上下级关系。人与人、团体与团体之间保持单一的从属性的、明确的上下关系,形成一种没有底边的三角形纵式关系结构。置身于这种结构中,任何阶层、个人都要绝对忠诚于上级,所有集团成员包括领导在内,都必须忠诚于集团的利益。这种“纵式”人际关系是维系集团成员向心力的关键所在。
也就是说,统治的原理本来是“法”,这是理所当然的,但这在日本的社会里很难产生效果。把天皇换到法的位置上来进行统治,在抓住民心方面反而不会带来多少效果。可以说是日本这种独特的社会结构使得天皇制延续了下来。
日本人的精神构造
日本精神分析家土居健郎(著有《娇宠的构造》)认为,“娇宠(甘え)”不仅是理解日本人精神构造的关键词,也是理解日本社会的关键词。“娇宠”心理,更直白地说,就是通过撒娇来寻求与他人或事物间的“一体感”的心理。它的本质是幼儿心理,是一种寻求母子一体感的心理。
日本人将“娇宠”理想化了,认为“娇宠”主导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人的世界,而将这种思想予以制度化的则是天皇制。天皇的身份,是一种包括国政在内的所有事情都由其身边的其他人一手承担的身份。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天皇的存在完全依赖于周围人,但在身份上周围的所有人都从属于天皇。若从依赖程度看,天皇对周围人的依赖宛若婴儿一般,但身份上天皇则至高无上。这就表明,幼儿的依赖性在日本是受尊重的。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著有《菊与刀》)也指出:“日本社会,赋予了老人和小孩最大的自由和随心所欲”。不仅仅是天皇,事实上日本社会所有的处于上位者,都得到周围人的全力拥护。日本人的义理人情、报恩思想以及所谓的“大和魂”(日本精神),无不体现了相同的原则。
现在,作为意识形态的天皇制早已崩溃。于是,所谓无秩序的“娇宠”泛滥世间,随着“娇宠”意识对日本人精神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小天皇”现象随处可见。这是由于日本人完全按照“内”、“外”这种基准来行动,缺乏自由意识及超越个人或不同集团之上的公共(Public)精神所导致的。
日本人的报恩思想
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一书中这样说到:“日本人认为,自己一生最大的恩人就是他的上级。如果得不到天皇的恩典則更无幸福可言……”“恩”这个词在日语中主要表示一个人所负的所有从大到小的债务、义务的意思。它有多种用法,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表示一个人承担的最大的负重、债务、恩惠。人们一般是从长辈或上级那里受恩,如果是从自己生活圈外的陌生人那里受恩,会使他们产生卑微感。当日本人说“我受某人之恩”时,隐含的意思是说“我对某人有义务”,因此他们把这位债主、施恩者称作“恩人”。日本人的报恩思想是非常强烈的。对他们来说,报恩不是在一些紧要关头如两国间宣战或父母病危的时候才凸显出来的,而是一种时刻笼罩在心头、无法抹去的责任感。“报恩”这种行为按不同的规则可以分为很多种,但每种恩情都是无论过了多长时间、或是做了多少努力都无法还清的。对于那种永世难报的恩情,日本人称之为“义务”,认为人们永远连那份恩情的万分之一都无法回报。这种恩情仅限于两类:一类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孝”;另一类是报答天皇的栽培之恩,即“忠”。二者都是强制性的,是任何人都必须履行的义务。
当人们受到最好最大的恩情,也就是通常说的“皇恩”时,“恩”实则蕴涵了一种无限忠诚的意思。天皇的恩情,每个人都必须以无比感激的心情来接受。日本人一生中最大的恩人就是他那个生活圈内的最高上级。在不同时代,这个最高的统治人物有所不同,可以是各地的地头,可以是封建领主或将军大名,现在则是天皇。然而最重要的,不在于谁是最高上级,而在于几百年来“不忘恩情”这种习性在日本人心中的至高地位。近代日本用尽一切手段使这种感情集于天皇一身。日本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一切偏爱都增加了对“皇恩”的感情。战争时期,以天皇名义发给前线部队的每一支香烟都强调每个士兵所领受的“皇恩”。在他们看来,神风敢死队一系列自杀式的撞机还有为守卫太平洋上岛屿而捐躯也是在报答浩荡无边的皇恩。
综上所述,天皇制的延续是与各种各样的因素、形态相关,不能简单地得出天皇制适合日本社会的结论。而把天皇看做国民统合之中心的观念之所以在日本民众中那么根深蒂固,是因为自古以来的传统和权威,再加上天皇对于政局的变动来说事实上是一种超然性存在的缘故。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注释
①大化改新:日本始于大化元年(645年)的古代政治改革,建立以律令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②建武的中兴:1363年后,醍醐天皇打倒镰仓幕府,复活天皇亲政。第二年改为建武,但很快遭到足利尊氏的反对,天皇逃离京都,形成南北朝。
③明治维新:日本的政治变革。从19世纪后半叶江户时代幕藩体制崩溃开始,到明治新政府建立近代统一国家为止。是近代日本的开端。
④天照大神:伊奘诺尊的女儿。高天原的主神。日本皇室的祖神。被敬为日神,供奉在伊势的皇大神宫,成为皇室崇敬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