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专业教材建设的实践*

2012-08-17 02:20吴伶琳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12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数据库软件

吴伶琳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太仓 215411)

目前,高职课程改革正在不断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教材是教学的基本资源,规定了教学内容,体现了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软件专业课程体系,编写出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培养出符合软件企业用人需求的高素质IT人才,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下面笔者以我院软件专业教材《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基础》的建设为例加以阐述。该教材是省级精品课程《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的配套教材,2011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精品教材。

高职软件专业教材建设现状

缺乏具有高职特色的“对口”教材 近年来,高职软件专业教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出版的教材种类也大幅增加,但真正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对口”专业教材仍然缺乏,能够以企业的真实项目为教学载体的教材不多,较难体现软件开发的工作过程。这些对于高职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根本保证。

教材内容跟不上软件行业发展需求 软件行业发展迅猛,新理念、新技术、新平台层出不穷。而目前高职软件专业教材的内容大多更新缓慢,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并缺乏编程规范、行业标准的传授。如一些教材对程序的书写格式、标识符的命名随意,还在介绍市场上已经濒临淘汰的开发平台和技术。

专业课程教材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 软件专业教材绝大多数都是针对某门课程编写,非常容易出现内容重复、重难点不突出、关键知识点遗漏等问题。如以软件专业.NET方向为例,其核心课程包括C#程序设计、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ASP.NET程序设计等,由于课程间缺少有效的衔接,数据库的连接与访问技术便成了真空地带,而实际上这是在软件项目开发中必须掌握的关键技术。

教材缺乏职业氛围构建的要求 高职教育强调对学习者的行动导向,使其能够掌握扎实的实践能力,对工作过程的透彻分析与模拟,为学习者尽快融入工作情境打下良好的基础。而现有的软件专业教材未对任务完成所需要的职业氛围做出明确要求,教材内容组织和体系结构很少体现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的要求。

高职软件专业教材建设的思路

明确高职软件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教材编写时不能孤立地对某门课程进行思考,而要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去考虑,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着眼。高职软件专业旨在培养面向软件行业,具有编码、测试等能力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其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因此,要将培养职业能力作为主线,并贯穿始终。也只有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确定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确定教材内容的广度与深度。这样,也就明确了高职软件教材不是用来培养软件设计人员和研究人员的,而是主要培养未来能承担软件开发的程序员及测试员的。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为了提高教材内容与软件行业实际工作的契合度,彻底打破学科系统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体现以应用性、职业岗位需求为中心,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职教育观,实施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是很有必要的。由软件企业的软件工程师、软件测试员与学校的专业教师共同组成教材开发团队,企业方可以根据行业动态提供最新的项目案例,学校教师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及教育规律将其改造形成可供实施的教学项目。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保证教材能反映软件企业岗位的最新技术,便于学生准确掌握行业动态;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教师闭门造车、脱离实际等问题,可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突出能力本位,与相关职业资格有效衔接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还要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证书。教材内容选取要合理淡化理论,注重实践;引入真实的企业项目,根据企业需求架构知识体系,并与国家相关部门或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进行有效衔接。教材中涉及的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技能应用为目标。通过学习,学生不但能接触到企业开发的方式和流程,积累一定的项目经验和实用技能,也同时能够获得社会承认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统一规划、建设专业核心教材 为避免内容重复问题,软件专业应按照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课程要求,有计划地编写系列教材,以便在同一方案下各门课程教材之间能够衔接与沟通,形成有机的整体。核心教材要逐步实现专业化、系列化,教材的编写应做到课程统一规划,内容逐步递进,技能点平衡分布,形成结构完整、衔接紧密的教材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软件专业教材建设实践

按照上述的建设思路,笔者拟以江苏省精品教材《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基础》为例,介绍我院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软件专业教材的建设情况。

组建校企融合的课程开发团队,明确课程定位 根据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经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遴选,我们选取了具有“双师”资格的骨干教师作为主要编审人员,并邀请与我院密切合作的软件企业的项目经理、软件工程师组建了教材开发团队。团队成员一起对软件企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总结出典型工作任务和核心能力要求,确定学习领域,构建出适合高等职业院校软件专业的课程体系,并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相应的职业能力。企业专家不仅走进学院与主讲教师共同商讨教材编写改革思路,还对教材的编写大纲和计划审定把关,并对教师遇到的技术问题提供帮助。如对于本门课程,校企双方研讨后一致认为本课程是软件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学生学习 《JSP Web 程序设计》、《ASP.NET 程序设计》、《项目实战》等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课程应重点培养学生设计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及管理数据库的技能以及软件规范的应用,学习课程后学生应该能独立利用SQL Server进行中小型MIS系统的开发。

以岗位需求、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教材内容 确定教材编写大纲后,我院教材开发团队对本课程所包含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深入分析,并依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数据库应用SQL Server平台)的相关要求来确定教材的内容。教材以教务管理系统为主要项目载体,围绕该系统后台数据库的设计、实现及维护进行教材内容的组织,另外,还设置了一个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某企业的进销存系统”作为学生的同步实训项目,供学生实训时使用。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教材强调知识的实用性,不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理论够用”的原则。对于项目中未涉及的技能点,而职业技能鉴定又要求考核的,则以拓展练习的方式呈现,作为教学的补充内容。教材中还提供了一些数据库编程的技巧、规范,并为学生提供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参考资料或检索途径,着力培养学生运用多渠道检索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创新教材编写体例 改变传统数据库技术教程的章节式编写体例,以数据库应用软件开发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以真实的软件企业项目为依托,序化技能点知识点,并按照项目、模块、工作任务来重构教材结构,将“建库、用库及管库”融入其中,实现教材内容与企业用人需求的无缝对接。具体来说,教材围绕项目的实现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可包含若干个模块。每个子项目包括学习情境、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拓展知识、同步训练、学习检测等栏目。学习情境主要是介绍模块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学习目标是指学生通过该项目的学习要达到知识、能力及素质的预期目标,工作任务是本项目具体要完成的相关任务,拓展知识一般包括完成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同步训练是提供企业真实项目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学习检测是对任务完成过程的考核及评估等。学生的学习活动紧紧围绕着工作任务展开,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与职业的工作过程相一致。每个工作任务中又包括任务要求、任务分析、相关资讯、实现步骤、任务小结等6个环节。以项目二中的模块1创建数据库为例,教材结构的模式如图1所示。项目的选择很关键,难度须适中,要带有真实的任务情境。同时,子项目与子项目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在内容编排上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并兼顾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技术应用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我们深知,脱离职业情境的单一、盲目的强化操作很难造就符合企业需要的员工,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教材编写团队充分考虑到工作情境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影响,设计了接近真实的教学情境及技术支持,集数据库应用程序编程与后台数据库设计于一体,实现了软件应用开发与数据库维护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数据库应用的工作情境中学习和使用数据库,培养专业能力和技术思维方式。具体来说,从学生较为熟悉的教务管理系统软件的实现入手,演绎多系统同步实训的教学设计。按照课内与课外两套系统,规划“课内实训任务围绕课程项目,课外实训任务巩固课程项目,外包项目补充课程项目”的实训体系,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强调对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人担当不同的角色(如软件项目组长、软件工程师等),营造具有真实工作情境特点的教学环境,使职业教育更加接近工作实际,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在职业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图1 教材模式结构图

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打破学习时空限制 由于纸质教材一旦编写完成,在短时间、大范围内进行教材内容的修订受到很大的限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网络教学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新尝试。开展网络教学使得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教学也不再囿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资源得到了整合与优化。网络课程的引进使得教材建设真正做到动态化和实时性,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作为省级精品课程的配套教材,我们也着力进行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目前课程已经建有专门的学习网站,内容包括课程录像、电子教案、演示动画、职业技能鉴定题库、代码库、外包项目库等教学资源,有利于教材内容的实时更新。

总之,教材建设应以行业为导向,以职业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合理淡化理论,突出技术应用性。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特别是教材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材开发者付出艰辛的努力。只有教材开发人员深刻理解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理念,并将这些理念作为教材开发的依据,才能使高职专业教材符合高职教学的需要,满足工作岗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真正发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中介功能。我院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在教材的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总结和优化。

[1]汪博兴,汪明群.高职教材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2]刘玉新.浅析高职项目课程教材的设计与开发[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

[3]雷运清.浅谈高职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11).

[4]刘新燕,赵朝,李轩.任务驱动型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4).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数据库软件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禅宗软件
软件对对碰
数据库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