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与实践

2012-08-17 02:20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12期
关键词:南车轨道校企

陶 艳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1)

校企合作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高职院校最为典型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上,它能使企业得到高端技能型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然而,在实际的探索实践中,校企双方由于缺乏相关利益链条的连接,没有建立互利双赢、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得校企合作无法实现深度融合,不能达到共赢发展的初衷。随着职业教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已成为目前高职教育必须尽快解决好的核心课题。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

据上海职教所的调查,至2007年年底,首批28所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企业已达5009家,校外实习基地达5334个。这组数据表明,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但是,高职院校和企业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其目标、结构、管理和任务有着显著的不同,其价值判断和观念意识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使得校企合作的现状并不乐观。

合作模式单一 目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大都是以院校为主、企业为辅的校企配合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院校积极性高,而企业的热情不够。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承担绝大部分人才培养任务,企业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培养任务。

合作层次浅 目前,大部分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院校利用企业资源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企业专家兼任学校教师等物资交流、人才交流领域内,而在信息交流、技术交流、教学改革与思想品德教育领域内的合作还不够。

合作可持续性不强 虽然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在走校企合作的路线,但真正与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有一定影响的高职院校却寥寥无几。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政府职能缺失,外部推力不够 从组织引导的角度看,政府对高职院校办学的政策引导、宣传力度不到位,指导性不强。虽然出台了《职业教育法》等鼓励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但大都比较宏观,缺乏具体、可操作实施的细则。从考核评估的角度看,由于政府没有建立权威的校企合作专门机构负责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的实施,而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则主要是针对学校的办学质量,对企业缺乏约束力。因此,政府职能的缺失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校企合作处于自发甚至盲目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企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利益缺乏保障,合作动力不足 政府职能的缺位、政策法规操作性不强,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够。加之政府缺乏对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刚性规定,缺乏对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正向奖励制度,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贡献缺乏社会认可,企业所期望的收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而且还要承担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风险。因此,企业参与合作的态度往往是消极应付甚至抵触。于是,校企双方的合作几乎成了校方的“一厢情愿”。

高职院校办学机制障碍,服务能力不强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位,但对校企合作的理论体系及实践探索缺乏深入研究,仅仅希望从企业获得实质的利益,如资助实训设备、提供实训场所、实习岗位、接纳学生就业等,而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利益诉求,缺乏为企业服务的师资和技术服务能力,让企业觉得做了“赔本生意”。这就背离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互利共赢、平等合作的初衷,校企合作也就难以为继。

因此,校企合作不能够深入开展的本质原因在于双方没有实现利益均衡点,且没有第三方为之协调。因此,需要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找到多方共赢点,促进校企深度融合、长期发展。

校企长效合作机制构建的基本思想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涉及高职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诸多因素和环节,包括行为主体、运行条件、运行方式、运行内容、运行规则与管理行为、评价与反馈等。在这种良性互动机制中,学校与企业可以达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并逐步发展为利益互惠、资源共享的联合体。

建立多主体、多层次的校企合作组织构架 以政府、企业、行业和高职院校为主体,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将院校、企业等市场主体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结,并动态地加以组合,形成校企合作组织的基本构架。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优势资源共建共享 在基本构架之下,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制定有关信息共享、人力资源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实训资源共享、文化理念共享、管理技术与手段共享、标准共享等资源共享共建制度,将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在整合中创新创优,发挥规模效应、集群效应,实现强强联合、以强带弱,走集约化、特色化发展之路。

搭建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平台,扩大社会服务 在基本构架中设置专门的研发机构、组建开发团队,并制定一系列运行驱动和产学合作制度,吸引企业充分利用学校场地、设备、教师资源,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共同攻关,推进研发成果在生产服务和教学、实训领域的应用,全方位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校企长效合作机制构建的实例分析

基于上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的思想,我院依托株洲田心轨道交通行业企业聚集的地域优势,以政、校、行、企为主体构建了校企合作组织“南车轨道学院”的决策、组织协调、专业实施三层次组织构架,以“共育、共管、共享、共建、共赢”为原则,完善了南车轨道学院的日常运作、对话协作、运行驱动和产学合作四大运行机制,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互惠共赢。我院建设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和措施如下:

深入企业调研,探索南车轨道学院的建设模式和运作方法 深入走访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企业,包括:研发企业——南车电力机车研究所(年产值100亿)、总成企业——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年产值150亿)、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南车电机(年产值30亿)、运营服务企业——广州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围绕校企共建校企合作联盟,共建生产实训中心、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等内容,通过实地考察、研究讨论、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探索南车轨道学院的建设模式和运作方法。

构建多主体、多层次的南车轨道学院组织构架 以政、校、行、企为主体,构建南车轨道学院的三级组织架构 (如图1所示)。其中,决策层是由企业总经理、学院院长、行业协会会长等共同组成的理事会,实现重大事务的决策功能;组织协调层的主体为办公室,是南车轨道学院的常设机构,设一名专职主任和一名兼职副主任,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事务及四大中心的组织协调工作;专业实施层由企业的专家、技师和本专业的骨干教师组成,包括四大中心之下的各项目部和工作室,负责人才培养、资源开发和管理、培训和技术服务以及对外交流合作等工作。

图1 南车轨道学院组织架构图

完善校企合作日常运作、对话协作、运行驱动和产学合作四大运行机制 (1)建立校企协调一致、高效长效的校企合作日常运作机制。三级合作组织机构下设立日常办事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设立日常工作经费。根据三层组织机构的基本职责,制定或完善 《校企合作企业遴选制度》、《南车轨道学院议事决策制度》、《校企合作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订单班培养管理流程及办法》《专业建设动态调整程序》、《南车轨道学院培训教学管理办法》、《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技术与社会服务管理办法与工作流程》等制度和办法22个。(2)建立培养模式、技术、项目合作的对话协作机制。搭建校企协作网络平台,建立和实施 《校企对话协作制度与信息交流反馈制度》,围绕专业建设、项目合作等不同主题,经常性地开展校企互动互访,包括校企高层互访、系部与车间互访等,及时对接校企双方的有效需求,实现校企间文化的相互融合和信息互通。(3)建立与市场经济及轨道交通装备市场接轨的运行驱动机制。以政策引导、成果与资源共享为合作共赢的基本驱动力,制定并实施 《南车学院兼职教师聘任和管理办法》、《南车轨道学院优秀实习基地评选办法》《南车轨道学院“三双”教师培养计划》、《访问学者(挂职人员)管理办法》等由企业、院校、行业协会等多方驱动的激励政策和制度10个。(4)建立与企业人才需求和技术服务需求对接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以轨道交通企业的项目、专利、资金、品牌为依托,以我院轨道类的实训基地、培训基地、技能鉴定站为支撑,合作成立公司、科研所、项目组,搭建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围绕产学研合作的重点项目和经常性项目,完善相关的合作办法、工作流程,制定《南车轨道学院项目合作指导意见》、《横向课题管理办法》等相关的项目合作、产学合作制度6个。

结语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有效地提升了我院的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能力,也提升了相关企业的经营发展能力,并在我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但是,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健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而且,运行机制的各个环节需要实时调整,要紧跟经济发展与技术革新的步伐。

[1]云子.论校企合作机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2).

[2]任波,李环,梁爽.建立校企合作双赢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8).

[3]田秀萍,著.职业教育资源论[J].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4]林泉.校企合作双赢机制建立初探[J].北方经贸,2010(11):152—153.

[5]邱永成.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17).

[6]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7]闵维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南车轨道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单纯形法的TLE轨道确定
CryoSat提升轨道高度与ICESat-2同步运行
朝美重回“相互羞辱轨道”?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太阳轨道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