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杰
(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在中国,没有任何一处名山像她一样,其归属地引起那么多的争议,也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像她一样,其命名引起那么多的质疑。
这座名山即黄山,这座城市叫黄山市。
黄山拥有世界级旅游资源,被誉为中国旅游业的“旗帜”、风景名胜区的“标杆”、世界遗产保护的“典范”、中国旅游业企业的 “品牌”……而黄山市——当地人更愿意称她的古名徽州,有着深厚徽文化底蕴,是安徽省乃至中国的“名片”、华东地区的“后花园”、中国古村落文化博物馆、工业化涤荡下的“桃花源”……
围绕这座山,这座城,以及山与城赖以依存的古徽州,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余敏辉、许琦和屯安东三位学者的新著《一座山和一座城市》,①发掘不为人知的史料,撩开历史的面纱,结合当今的现实,展望未来的前景,向读者娓娓叙述知道的和不知道的黄山、黄山市以及古徽州。
一
《一座山和一座城市》结构上分为上下两部:上部题为《黄山黄山》,下部题为《徽州徽州》。黄山是徽州的珍珠,徽州是黄山的蚌体,两者相互依存,难以分离。
《黄山黄山》讲述的是黄山市的建市经过与多年来的各种纷争。
1979年,中国大地走进了历史的春天,黄山这道美丽的风景注定要被写进改革的长卷。是年7月,黄山迎来了历史上最为尊贵的游客——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游览黄山胜景的过程中,邓小平思考的却是中国旅游业改革的规划蓝图,他对陪同的地方领导说:“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是你们发财的地方,你们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围绕黄山旅游业,邓小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讲话,这些讲话随后经过整理公开,成为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旅游业纲领性的文件,新颖的观点、新鲜的思路,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国旅游业的兴起和腾飞指明了方向。
小平同志的讲话在当地影响重大,直接推动了两个黄山市的诞生。两个黄山市是指1983年改黄山北面的太平县为县级黄山市即“小黄山市”,1987年徽州地区改为黄山市即“大黄山市”。围绕大、小黄山建市,许多人并不知情,争论特别激烈,这种情况在中国城市的建市史上确属罕见。实话说,大小黄山市的成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小黄山市的成立提高了原太平县的知名度,更由于其作为省直辖县级市而享受到了很多政策优惠,但是由于其地理位置(在黄山北面)的制约和经济发展的短板,建市一段时间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黄山旅游事业仍缓慢发展。而大黄山市成立后,由于做到了整体规划、协调发展,对于黄山旅游事业切实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一直以来有一部分专家与学者对于原小黄山市十分依恋,对于大黄山市的成立不断质疑,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发声,力主回归小黄山市的状态。
面对这种愈演愈烈的争议局面,亟需有人站出来还原历史真相,用事实说话,用理性分析。
本书的作者之一为当时黄山建市的直接参与者、见证者,20多年来,他一直悉心保留和积累建市资料,认真梳理,独立思考,去伪存真,全面解析,并决心将这段历史写下来,于是有了《一座山和一座城市》。本书引用了各种史料,详细介绍了大、小黄山建市的因由和过程,从体制演化、小黄山市成立后黄山管理上的种种弊端、大黄山市成立的艰难抉择、大黄山市成立后的利弊等方面,交给读者一段明晰的历史,也避免了在徽州和黄山的历史上留下空白。在解剖了各种说法后,著者说:“要想黄山市各区县都成为赢家,就要团结起来同心干,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且互补。如果一个地区整天陷于争斗之中,没有一个和谐发展的环境,是不能取得成功的。”②
二
《黄山黄山》讲述的仅是20多年的历史,这段历史在黄山和徽州的历史长河中仅属于过眼一瞬,本书的下部《徽州徽州》则重在谈论徽州的前世今生。
“徽州不仅是一个地名,而且是一个区域文化的象征,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历史文化单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大观园。”③她形成于秦代,定名于宋代,知名于明清,著者追溯历史,简单叙述了自秦初建县起,徽州从鄣郡、丹阳郡、新都郡、新安郡、歙州一路走来,形成延续至清末达1000多年的“一府(州)六县”的格局,徽州各县的政治沿革、自然环境、语言、风俗习惯、宗族、人物、制度,等等,正是徽州独有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构成了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著者考辨各种史料,厘清了古徽州地区、老徽州地区和泛徽州地区的概念,便于展开对徽州各方面的论述。此外,与徽州相关的名词如“黝”、“歙”、“徽”等,本书中亦追踪其起源,阐释其含义。在介绍世世代代徽州人由于地缘关系所形成的共性特点时,著者以《徽州的DNA》为题,从祖籍、语言、习俗、建筑四方面给以概括,全方位诠释了徽州“符号”。在概括这些徽州元素时,著者从各种史料中给出历史的实证,结合亲身见闻,做到了信而有征。如徽州在历史上长期稳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从史书记载来看主要有勤劳俭朴、安贫守道、重商兴农、知书重礼、重祖恋故等,著者饱含深情地说:“这种习俗文化是一种遗传基因,徽州人的寻根问祖心理是千百年形成的一种凝聚力,是一种文化的认同。”④
徽州的前世绵长悠久,她的今生则丰富多彩。
《一座山和一座城市》以“印象徽州”为叙述模式,呈现徽州“多彩”性的今生,著者按时空顺序,用现代人的眼光和思维,如数家珍般将古徽州“一府六县”的自然人文凸显描绘。大哥大歙县“山多地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下,逐步形成了外向开拓与内敛自守这两重性的思维定势”,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股韧劲,不闹不叫不怨,与命运作艰苦的抗争;风景如画的黟县,拥有多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和宏村这两个藏在深山坳中的小山村,一个是“桃花源里人家,一个是中国画里的乡村,展示的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华,承载的是徽州文化的积淀”,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聪明、礼貌、勤俭、会算计;文风昌盛的休宁,历史上名人辈出,朱升、戴震、程大位、汪廷讷、汪士渗、丁云鹏、胡正言等等,各领域尽出精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本分忠厚,勤奋务实,性度恢廓,谦让服人,较好相处”;⑦以深山红茶名扬世界的祁门,风景壮美,大自然的伟力和奇巧塑造了有“西黄山”美称的牯牛降,这儿峰峦巍峨,峭壁深渊,山高林密,物种丰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实诚忠厚,且有股子韧劲,轻易不服输;黄山脚下的太平县,有山有水,环境幽美,空气清新,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虽然太平历史上先后属宣州、宁国府,但是地理上的相近,又以黄山为纽带,她和徽州有着割不断的联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既有南方人的聪慧精明的特征,又有北方人的侠肝义胆,他们懂得宣传家乡,乡土意识重,地域自豪感强,有很强的团队精神”;⑧从歙县分离出来的徽州区,扛起的是徽州的大旗,虽然不能代替古徽州的全部,但其承载的却是古徽州文化的部分精华,也是新兴黄山市的工业重镇,这儿的人们“吃苦耐劳,不偷懒,不使滑,有股子创业的精气神,今后发展前途,令人刮目相看”;⑨作为黄山市的中心城市,屯溪有闻名遐迩的老街、花山谜窟等景区,有中国首个优秀旅游城市等系列名号,这儿的人们“见识多广,信息灵通”。⑩
著者对于已经分离出去的古徽州属地绩溪和婺源同样关注,以《绩婺兄弟今安好》为题,辟出两章文字,不惜笔墨给以推介。婺源是1949年划归江西的,而绩溪是1987年划隶宣城的,虽然两地行政上与黄山市分离开来了,但她们身上的徽州印记不变,民众的文化心理认同感依然如故。作为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员,婺源的文化底蕴和其他兄弟县一样深厚,历史上共出进士552人,历代文人留下著作超过3100部,明清古建筑遍布乡野,拥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徽州命名到大黄山市成立之前,绩溪一直和徽州为一体,稳固的历史文化概念深深植在绩溪百姓的心上,绩溪人对徽州的感情代代血脉相传,此地人具备勤劳、俭朴和实诚的美德,这里的民居、祠堂、村落、徽墨、徽菜、澄心堂纸等,无不打上徽文化的烙印。
《徽州徽州》部分叙述了徽州行政规划的分合史,概述了徽州人因地域特征而具有的禀赋,更从各方面论及徽文化的内涵、价值、影响和地位,见解独到,独辟蹊径。
三
《一座山和一座城市》是把黄山和徽州作为话题中心展开的,山与城有机结合,历史和现实紧相联系,文化与发展密不可分。
三位作者都是黄山脚下人,他们生长于斯,挚爱于斯,对于黄山的点点滴滴,角角落落十分熟稔。著者通过考证,挖掘出黄山名称的来历、历史归属、历代统治者对黄山的关注、著名人物游黄山等史实,尤其对于新时期黄山旅游事业的跨越发展史,记载较为周详。
大黄山市建市,最主要的出发点是围绕旅游业,以山名市,提高了知名度,促进了经济发展,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由于更名后丢掉了“徽”字,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影响巨大的徽文化一下子没有了地理的依傍,旅游发展了,文化却迷失了。著者对于这个问题有较为理性的思考,面对各种“复徽”设想,他们没有盲从,而是谨慎地对“新徽州”做出了这样的规划:“第一步:先把黄山市复为徽州市,与此同时,将绩溪回归徽州;万一有难度,不妨先在现基础上复名徽州市。第二步:有了徽州这张‘皮’,把绩溪回归是顺理成章的事,这是省政府能解决的,当然要报经国务院批准。……第三步:条件成熟,再做婺源回归的工作,虽然难度极大,但不是没有可能性。什么时候条件成熟,就什么时候顺势而为。”⑪
当然,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本书的写作特色,具体体现如下:
一是尊重历史。1980年代,先是小黄山市的成立与废止,尔后是大黄山市的建市,变化虽在短短几年之间进行,但是其中矛盾的复杂性和决策的艰难性却超乎寻常,一般人难以想象,20多年来,各界围绕黄山景区的归属与管理,两个黄山市立废及得失,绩溪划出与回归,徽州改制与复名等,都做出了不同的解读。本书著者不回避历史,做到了客观公正,求真务实,虽不时创发己见,推出新说,却始终以史料为依据,用事实来说话,有很强的“善择”、“辨疑”和“考伪”的功力。诚如著者之一余敏辉教授所言:“以非凡的见识、通博视野与经世情怀,道实情,讲真话,进诤言,献良策,有的放矢,议论风生,畅谈黄山未来希望,展望徽州美好前景,字里行间,无不寄托着深情厚意,体现出强烈的经世的治史旨趣和价值取向”。⑫
二是理解异见。围绕小黄山市立与废,原太平县籍部分人士耿耿于怀,他们怀念省辖县级市的殊荣,独自拥有“黄山”名号的荣耀,因而小黄山市废止以来,部分人从来没有间断呼吁,要求恢复小黄山市的格局,力陈大黄山市成立的种种“弊端”。《一座山和一座城市》对此问题绝不回避,而是用数据分析,用事实说话,对比大、小黄山市格局下的体制管理、旅游发展、文化保护的今昔不同与变化,让读者评说是非。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字里行间体现出了大度与包容,对于不同观点,不固执己见,不轻下结论,而是让读者根据材料下判断,求同存异。如对于某位名人发表全盘否定大黄山市的文章,著者说:“一个公民,对政府决策有意见,敢于发声,可以理解”,⑬又说:“写这些文章的作者,其用心是好的,出于对黄山的关心和爱护”,⑭诸如此类,皆显出著者之理性。
三是语言活泼。从体例看,《一座山和一座城市》属于史书,但是更像笔记,因而在语言运用上十分活泼自然,做到通俗易懂,不故作高深之论,不写艰涩之文,让各种文化层次的人轻松阅读,简易明白,表述准确、凝练、平实,富有文采。本书活泼的语言最显著体现在各小标题的锤炼上,《瘦死的“徽骆驼”》讲述的是改革开放前的徽州地区受体制制约,再没有历代积淀的“徽骆驼”精神和底气;《可惜从此无“太平”》表达了对太平县更名黄山市(小黄山市)后丢失千年“太平”称号的遗憾;《徽州的DNA》以医学术语概述徽州地区的共有因子;《绩婺兄弟今安好》则似唠家常,对划出徽州的绩溪、婺源两地乡亲表达了深情的问候和渴望团聚之情……
行文之中,本书更注重语言的变化,引用史料丰富而翔实,并结合徽州当地口语和俗语,阐述问题。如引用徽州俗语形容徽州各县原住民的性情:“黟县蛤蟆歙县狗,祁门猴狲翻跟头,休宁蛇、婺源龙,一犁到磅绩溪牛。”⑮又如屯溪街上讲黟县方言,吃了“天光(早饭)”吃“落昏(晚饭)”,如身边熟人闲话,自感亲切;讲发展思路则云“蛇有蛇路,鳖有鳖路。搞经济不能困死一条路,就是以旅游为主导的黄山市也应如此”;⑯期盼婺源和绩溪回归,则云:“作为古徽州的六子之一,我们要问声:绩婺兄弟,你们可安好?还能不能再回到故园徽州?”⑰此外,本书语言活泼还体现在恰当运用流行语,如论徽州各县每于篇末推出当地“三宝”,并给以“上榜理由”等,做到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朗朗上口的效果。
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诗云:“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一座山和一座城市》的出版圆了众多欲全面了解黄山和徽州的人的梦,这是一册能读懂徽州的平民读本,是一幅可雅俗共赏的黄山画卷。
注释:
①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
②该书第108页。
③该书第116页。
④该书第119页。
⑤该书第141页。
⑥该书第152页。
⑦该书第157页。
⑧该书第167-168页。
⑨该书第177页。
⑩该书第181页。
⑪该书第203-204页。
⑫该书卷首序。
⑬该书第85页。
⑭该书第88页。
⑮该书第160页。
⑯该书第108页。
⑰该书第1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