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产业信息

2012-08-15 00:53
食药用菌 2012年6期
关键词:桑黄树花香菇

辽宁省首个国家级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落户岫岩

2012年11月5日,从鞍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岫岩县被确立为全国90家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之一,也是辽宁省首个国家级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

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是国家质检总局积极探索推行 “政府主导、科学指导、龙头带动、部门联动、全民行动”的出口食品农产品区域化管理模式。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对初级农产品实施安全控制,借鉴良好农业规范 (GA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HACCP)以及风险分析,按照策划—实施—检查—改进 (PDCA)的运行模式,对区域内初级农产品安全风险进行控制。通过区域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使初级农产品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进而有效提高出口食品质量,全面保证出口食品安全,提升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012年初,辽宁省政府确定了加强农产品出口的战略目标,制定了全省农产品出口三年倍增计划。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与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署了关于促进辽宁省农产品出口合作协议,并就推进出口示范区建设达成一致。鞍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主动出击,积极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就创建鞍山地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实地调研,最终确定将岫岩作为国家级示范区推荐建设单位。同时鞍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还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加强对示范区内的农业植保员、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积极参与编写培训教材。充分发挥岫岩县域内食用菌出口企业的 “龙头”效应,出台多项措施促进食用菌产品出口。对来自于示范区的出口产品实施绿色通道,优先报检、检验、检测和放行;实行统一的农残、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监测;对来自示范区内原料所生产的出口产品降低检测频次等等,以此来带动食用菌种植面积的增加,提高示范区的影响力。

到目前为止,经鞍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出口的食用菌产品已达6 400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0%。

(摘编自2012.11.6《鞍山市政府网站》)

全国首家寒地食用菌研发中心落户黑龙江东宁县

近日,东宁县与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成立了全国首家寒地食用菌研发中心,利用双方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力量,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引领全省乃至全国食用菌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跨越式发展。

作为中国黑木耳第一县和中国食用菌协会黑木耳分会会长单位,近年来,东宁县建立了强有力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先后与全国2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协作关系,建成了2个国家级示范园区,30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培育了300多个科技示范户。2012年,东宁县发展黑木耳15亿袋,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突破2万元,继续领跑全省。

据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张介驰介绍,寒地食用菌研发中心是目前全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设在基地的食用菌研发中心,设有菌种选育、栽培技术、产品加工、产业经济等4个部门。今后,通过走科研与企业、基地结合之路,加快新技术的研究、示范、推广,将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以进一步推动东宁县、黑龙江省乃至全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摘编自2012.10.25《新华网》)

西安杨凌区一食用菌生产车间菌架倒塌致2死7伤

2012年10月30日,从陕西省西安市杨陵区政府获悉,当日上午9时左右,该区五泉镇杨凌新华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杏鲍菇食用菌标准化工厂车间发生菌架倒塌事故,导致9人被埋,11时左右,9人全部被救出后紧急送往杨凌示范区医院救治,其中2人因伤势过重死亡,另外7名伤者生命体征平稳。

杨凌区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早在4 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就在这一带 “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我国农耕文明的先河。1997年7月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事故发生后,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和杨陵区委、区政府在现场召开会议,成立事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对医疗救助、现场搜救、事故调查、善后处理、隐患排查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责令杨凌新华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停产整顿、接受调查。目前,公安机关已控制杨凌新华府公司相关负责人。同时,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决定立即在全区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顿。(记者/阿琳娜)

(摘编自2012.10.31《中新网西安》)

墨西哥就罐装伞菇反倾销日落复审做出终裁

近日,墨西哥经济部国际贸易惯例总局函告我驻墨使馆经商处,称其已对原产自中国和智利的罐装伞菇 (税号:20031001)反倾销日落复审做出终裁,征税措施如下。

1.对于入关价格低于2.05美元/净千克的,征收海关进口单价与此参考价之间的差价;

2.对自智利进口产品所征收的反倾销税额不得高于0.3712美元/净千克,对自中国进口产品所征反倾销税的税额不得高于0.6121美元/净千克,其中对自中国Calkins Limited公司进口的涉案产品征税不得高于1.1891美元/净千克。

(摘编自2012.11.2《商务部网站》)

新型食用菌快捷干制法

食用菌新型快捷干制法只需15分钟,即可将新鲜食用菌制成干品,且食用菌的营养和风味无任何损失和变化,值得食用菌加工行业采用。

新型快捷干制法采取一种高压常温单调系统进行,即将新鲜食用菌放入密闭的单调器中后,立刻送入高压单调空气流,并使空气在单调器内循环流动,高压气体的流动会使鲜食用菌中的水分快速挥发。5分钟后,迅速排出高压气流,使水分则随气流排出。如此反复2~3次,即可除去新鲜食用菌中98%的水分,使菌体得到干制。

用此法制得的食用菌干品,用塑料(10025,-10.00,-0.10%)袋密封贮存,可在2~3年内不霉变。干制品水合能力强,在沸水中煮沸3、4分钟可迅速变软,加入调料烹饪即可食用。此法克服了以往食用菌高热干制过程中,因为气温高、时间长而导致的鲜菇中营养成分受损的缺陷。

(摘编自2012.9.21《科技信息报》)

浙江庆元灰树花无土栽培已获得成功

近年来,覆土栽培的灰树花因带有泥沙、清洗难度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产业发展,市场销售量下降,价格也逐年走低。2011年,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科研人员开始对覆土的灰树花二次出菇进行专题研究,设计多种试验方案在黄田镇上济村集中进行试验。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探索,灰树花的无土栽培已获得成功。目前无土栽培种植的灰树花长势喜人,进入全面采收期,价格也翻了一倍多。

据庆元县食用菌管理局科研人员介绍,灰树花二次出菇无土栽培技术,是将菌棒割袋后放置于平整畦床内,其上部不再覆沙土,而是通过控温控湿来促进灰树花子实体形成。与覆土栽培相比,灰树花无土栽培具有子实体不带泥沙杂质、易操作、产品优质等特点,是灰树花栽培技术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实用新技术。

无土栽培的灰树花和以往覆土栽培的产量相差不大,但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庆元县黄田镇上济村灰树花种植大户鲍世勇与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试验的1.2万段无土灰树花,目前已采收干灰树花250千克,每千克售价在90~100元;而覆土栽培的售价只有36~40元。两种栽培方式产量基本持平,收入却相差一倍多。同时,无土栽培的灰树花可以直接出口或进行深加工,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商品价值,深受市场欢迎。(记者/杨敏 通讯员/吴发新吴小青)

(摘编自2012.10.26《处州晚报》)

山东惠民县林下反季节栽培香菇成为增收亮点

香菇之乡山东省惠民县镇马家村菇农借助本镇林木业优势,打破传统种植模式,成功引进袋料香菇反季节生产技术,发展林下反季节香菇,取得了可观的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据介绍,目前市场上的鲜香菇供不应求,批发价一般在每千克11元左右,超市卖到14~16元。菇农马金亮在自家的40余亩杨树林里建起了31个香菇棚,一季香菇,扣除各类费用,预计可收益40万元以上。

据了解,苗木和食用菌产业是皂户李镇的两大特色支柱性农业产业,目前该镇各类苗木种植面积近5万亩,林木覆盖率达52%以上。林下反季节香菇种植实现了苗木、食用菌联姻,极大地激发了当地农民的创业热情。(通讯员/赵秀峰 王琳涛 耿培芳)

(摘编自2012.11.5《农村大众报》)

浙江龙泉消防官兵深入田间地头消除菇棚火灾隐患

连日来,龙泉消防大队的消防官兵积极深入安仁、龙南、屏南等乡镇农村,就做好菇民菇棚的安全防火工作,切实保护农民的生产利益,推进新农村建设,开展消防安全服务,受到当地菇农好评。

龙泉市是著名的香菇主产区,香菇生产是当地的农业主导产业。该市安仁、龙南、屏南、宝溪等乡镇高海拔山区农民,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搭棚置放香菇菌棒,使香菇质量明显提高,菇民收入增加。但由于所搭建的菇棚都是用毛竹、小木料搭架,以太阳膜、芒草等材料作覆盖物,存在很多安全防火隐患,曾出现菇棚被烧,菇农损失惨重的教训。龙泉市消防大队领导在全面抓好消防安全工作的同时,把当地菇民的菇棚防火安全列入工作职责范围,切实保护菇民的生产利益。

进入10月以来,正是香菇菌棒出菇的黄金时节,为有效开展菇棚安全防火工作,龙泉市消防大队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制定了一系列服务措施:在菇民中广泛开展菇棚防火安全教育,告诫在菇棚内严禁使用明火,包括吸烟或烘干香菇;为菇民提供咨询;备足防火水源以防患于未然;在菇棚周围设置防火带等。安仁镇黄桶村村委会主任叶传旺深有感触地说:“自消防安全防火进入菇棚后,我们村的菇民在菇棚抽烟的没有了,家家户户的菇棚防火措施都自觉得到落实;菇民还自发建立了夜巡制度,积极推进山村的安全防火工作。”(文/刘国华)

(摘编自2012.10.29《浙江在线》)

千岛湖规模化仿野生栽培桑黄喜获成功

近日,淳安县青溪新城的杭州清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温控大棚里,首批3 000只桑黄菌棒中,有95%长出了金黄色的弧形孢子,长势喜人。这意味着千岛湖桑黄规模化仿野生环境栽培终于取得成功。

桑黄是一种大型真菌,因寄生于桑树而得名,最早收载于李时珍 《本草纲目》中,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被称为 “抗癌之王”。3年前,清正生物公司在淳安县境内发现并采集到野生桑黄菌种后,经过层层选种、中试以及仿野生栽培试验,于2012年7月正式批量将菌棒植入智能温控大棚,进行规模化栽培,使之成为国内首个规模化仿野生栽培桑黄的实体单位。

据了解,清正生物公司现栽培的桑黄已经通过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原种鉴定、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药性试验和浙江大学的单体成分分析检测,并拥有独家的国家专利技术,在国内桑黄项目研究上占据优势地位。前不久,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陈剑平领衔的专家团队又与该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确定将在该公司设立院士工作站,联合开展桑黄等药用菌的深入研究和开发。目前,该公司第二批1.7万支桑黄菌棒即将进入温控智能大棚。(记者/海波,通讯员/程贤高)

(摘编自2012.10.9《杭州日报》)

猜你喜欢
桑黄树花香菇
感恩生活,给生命一树花开——读《花田半亩》有感
Modeling and Verification of a Sentiment Analysis System Using Aspect-Oriented Petri Nets
桑黄——古老中药放新彩
送你一树花
桑黄黄酮的研究进展
香菇接种三招
陌上花开文学社:播撒文学之种,静待一树花开
桑黄纤孔菌发酵液化学成分的研究
桑黄液体发酵茶饮料工艺研究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