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兰奇的悲剧根源:无法满足的欲望——《欲望号街车》的拉康式解读

2012-08-15 00:53李宝珠孙光旭
关键词:欲望号街车斯坦利拉康

李宝珠,孙光旭

(淮北师范大学 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田纳西·威廉斯是20世纪美国伟大的剧作家,《欲望号街车》1947年12月在好莱坞首演即大获成功。该剧为作者赢得了美国三大戏剧奖:普利策奖、纽约剧奖及唐纳德森奖,巩固了作者在美国戏剧界的地位。《欲望号街车》讲述的是女主角布兰奇·杜波伊斯为了摆脱心灵的孤独和不光彩的过去,离开了南方,来到了北方的新奥尔良,并乘坐“欲望号”街车,到达“天堂福地”去追求梦想中的幸福生活。然而,她的悲剧命运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在“天堂福地”的妹妹家里,布兰奇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她坚持着南方贵族的傲慢,指责妹妹家的寒酸以及妹夫斯坦利的粗鲁,极力劝说妹妹离开丈夫。尽管已经无家可归,布兰奇仍然带着南方淑女的傲慢,现实的生活使她不得不委屈自己与米奇交往并努力得到求婚。但是斯坦利的敌意破坏了布兰奇的美梦。斯坦利揭露了布兰奇在南方的放荡生活,把一切告诉了米奇。米奇认为自己被欺骗,他拒绝和布兰奇结婚,并企图侮辱她。布兰奇在“天堂福地”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这使她的精神彻底崩溃,终日生活在幻觉中,最终被送往精神病院。戏剧始终贯穿着布兰奇所遭遇的一系列悲剧。本文将以拉康的欲望理论分析布兰奇悲剧命运的根源为无法满足的欲望。

一、欲望的源起

欲望学说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的主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拉康否认了弗洛伊德认为欲望是无意识的性本能的观点。拉康认为主体欲望分为三个层次:需要层(need)、需求层(demand)和欲望层(desire)。在拉康看来,欲望的第一层次即需求是“生物本能的体现”[1]231,它表现为主体对物质的追求。在主体表达对物质需求的同时,“他也发出对爱的呼唤”[1]236。物质的满足总是由一定的对象提供的,而提供物质的对象并没有满足主体对爱的需要。因此,主体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可以实现的,但是爱的需求却无法完全满足。未能满足的爱就是第三层次的真正意义上的欲望。拉康认为人作为欲望的主体是具有社会性的,因此,主体的欲望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满足欲望主体物质需要的社会关系中的人无法满足主体对爱的需求,因此主体会继续对欲望的追求。

布兰奇·杜波伊斯成长与美国南方种植园经济没落的时代,她被当作“南方淑女”(southern belle)抚养长大,她举止优雅、性情敏感,鄙夷一切粗俗的行为。但现实的生活却没能成全她的淑女身份。他们的庄园Belle Reve(美丽的梦)因为父母相继去世而无法维持,最终不得不卖给他人。父辈和叔伯兄弟的纵欲没能给布兰奇留下任何遗产,他们留给布兰奇的是累累债务和那些血迹斑斑的枕头套。家族的衰败使得布兰奇不得不面对生活的压力,为家人甚至仆人送终,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无家可归、身无分文、无人可依的布兰奇已经不能像传统的南方淑女那样活在别人的保护伞之下,她的生活没有了物质的保障,也没有爱与关怀。

在欲望的需要层上,布兰奇因物质的匮乏开始了对欲望的追求。为了生存,她开始寻求物质的满足。淑女的教育并没有教会她如何管理庄园,在无奈地失去自己的家园后,没有任何收入的布兰奇寻得一份在中学教英语的工作,这对当时的女性来说算是一份“体面的”工作。教师的“微薄收入”[2]87虽然使她一年下来“没有任何积蓄”[2]87,但也使她的生活得以维持。

二、爱的需要

拉康认为,需要是生物本能的需要,它是为维持生物体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具有明确的对象性和有条件性,它表现为可满足性”[3]。物质一旦使生物体的生存得以满足,需要就会消失。随之而来的则是欲望的第二层次——需求,即欲望主体对爱的需求。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欲望主体一定是在他人那里寻求爱的满足。在接连失去亲人后,布兰奇更加渴望得到关爱。16岁那年,她爱上了年轻诗人艾伦,布兰奇把艾伦当做自己的理想爱人,她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他们的婚后生活是幸福的,艾伦的爱照亮了布兰奇的世界,满足了布兰奇对爱的需求。直到有一天艾伦的同性恋身份暴露,布兰奇无法忍受并在舞会上大喊,“我看到了,我看到了,你让我觉得恶心”[2]137。面对这样的侮辱,艾伦最终选择了自杀,这对布兰奇是致命的打击,“那盏曾经照亮世界的探照灯再度熄灭了”[2]137。布兰奇再一次失去了欲望的对象,失去了爱的满足。

失去了心爱的丈夫,布兰奇并没有停止对爱的追求,她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寻求爱的满足。她试图寻找安慰和保护,甚至在一个十七岁男孩的身上找。在旅馆里和陌生人的交往也是为了寻找可以填补空虚心灵的安慰。甚至在新奥尔良的妹妹家中,她也忍不住挑逗年轻的送报男孩。

布兰奇不断地想要从他人那里得到爱,但这些人无一能够满足她对爱的需要。十七岁男孩的父亲揭发了布兰奇的无耻行为,学校以“这个女人道德败坏,不适合担任教师职务”[2]201为由开除了她。军人们坐着“四轮马车”离开了,没有人留恋布兰奇。在劳雷尔小镇的一个二流饭店里,与陌生人的交往使她沦为妓女。由于她的坏名声,她被永远驱逐。在来新奥尔良之前,她对爱的追求无一得到满足。

三、欲望的追求

在需要层上,布兰奇对爱的追求未能得到满足,她已经伤痕累累。然而,欲望也就因此而产生了。拉康认为,欲望在主体需要表达出来之后仍未得到满足,“欲望是对缺乏的欲望”,“欲望的真正对象就是缺乏”[4]。布兰奇已经表达了自己对爱的需要,但是她并没能从他人那里得到爱的满足,她仍然缺乏爱。

需要的表达已经透露了欲望的真实意义。拉康认为欲望是他者的欲望,“主体总是在他者之中来欲望”[5]。主体的欲望是根据他人的欲望所产生的,源于他者且趋向于他者;主体的欲望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主体的欲望得到了他者的认可。生活在妹妹家中,布兰奇发现美满的婚姻是女人最好的归宿。于是她决定在斯坦利的朋友中寻找一位作为自己结婚的对象。她选中了米奇,他是所有斯坦利的朋友中唯一稍有绅士风度的未婚男士。布兰奇举止优雅,熟悉诗文,精通法语,与她相比,米奇只是一位普通的工人,不懂法语,不理解布兰奇随口说出的诗句,甚至只会笨拙地模仿布兰奇跳舞。尽管米奇并不是布兰奇理想中的爱人,但是现实生活逼得她不得不选择米奇。与米奇交往、结婚的欲望并不是布兰奇自己的欲望,而是妹妹史黛拉的欲望。史黛拉只能依靠自己的丈夫生活,甚至在忍受丈夫的暴力之后会收到丈夫的五美元作为补偿。在这样的情形下,她无力援助自己的姐姐,她希望布兰奇也可以通过婚姻获得生活的保障。同样的原因使布兰奇产生了想要结婚的欲望,如果和米奇结婚,她将不再寄人篱下、忍受屈辱。她的欲望得到了妹妹的认可,史黛拉帮助姐姐接近米奇。史黛拉认为与米奇结婚至少可以使布兰奇有所依靠、摆脱生活的困境。

拉康认为欲望也是社会作为他者的欲望,“人的欲望的对象本质上是别人所欲望的对象”[6]。主体出生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主体的欲望形成于他所生存的社会关系中,要得到社会大他者的认可。布兰奇非常清楚当时社会对女性的道德要求,以及那个社会中男人们对女人的欲望。男人们不仅要求女性年轻貌美,而且对女性的道德有苛刻的要求,女性必须是纯洁的、忠贞的。在与米奇交往的过程中,布兰奇努力地掩饰自己的真实年龄和放荡的过去,因为她从当时的社会要求中看到男人不喜欢年龄大的女人,更不会喜欢生活放荡的女人。为了使自己的欲望得以满足,得到米奇的爱,确切地说是得到米奇的求婚,她不遗余力地掩盖自己的真实年龄。正如布兰奇自己所说:“他们认为一个姑娘只要年过三十就该——用那个粗俗的说法就是——‘人尽可夫’了。”[2]111她和米奇的约会总是在光线昏暗的时候,买了中国灯罩把灯罩住以免暴露在强烈的灯光下,甚至撒谎说自己是史黛拉的妹妹,这些都是在竭力地掩盖真实年龄。尽管她内心坚信自己是一个有修养、越来越有魅力的女人,但她认为自己的容颜不再会使男人们放弃对她的追求。

布兰奇准确地把握了她所生存的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她把自己装扮成社会他者所要求的纯洁少女。在米奇面前,布兰奇一直扮演着清纯女孩的角色,她喜欢穿着象征纯洁的白色衣裙。她甚至拒绝米奇的吻,说“一个单身姑娘,一个在这个世界上无依无靠的姑娘,必须得坚决地控制住自己的情感,否则她就一失足成千古恨了”[2]122。事实上,在和米奇单独相处在妹妹家时,布兰奇忍不住用米奇根本听不懂的法语说:“今晚你愿意与我同床共眠吗?”[2]123这表达出布兰奇内心的真实欲望。

她尽力克制自己,不再放纵自己的欲望,在妹妹家中等待米奇约会的时候,送报男孩使她要“流口水”,她称赞男孩是“《天方夜谭》里走出的年轻王子”[2]116。她甚至强行吻了男孩,令男孩不知所措。但她提醒自己,不可以接近男孩,为了得到与米奇的婚姻,她必须克制自己。最终,她对男孩说:“留下你倒是好得很!可是我必须得行事端正——不能去碰小孩子。”[2]116布兰奇不断提醒着自己,为了得到女人们赖以生存的婚姻,得到爱,她一定要按社会要求去约束自己目前的行为,一定不能让别人知道她内心强烈的欲望。

在与米奇的一次约会中,她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求婚,并感叹,“有时候好运来得太快”[2]186。布兰奇的欲望满足似乎近在咫尺,她憧憬着美好的生活,甚至和米奇讲起了自己的第一位爱人,她真诚地表达了自己对爱的向往。

四、欲望的悲剧

拉康欲望理论认为,主体可以“无限接近欲望的满足”[1]242,但欲望最终是得不到满足的。布兰奇已经得到米奇的求婚,就要嫁为人妻,她对爱的欲望、对婚姻的欲望就要实现了。妹妹史黛拉也为她而感到高兴,布兰奇与米奇结婚也意味着实现了妹妹作为他者的欲望。正当布兰奇的欲望即将得到满足的时候,欲望的不可满足性决定了她的悲剧。根据拉康的欲望理论,欲望产生的根源即是存在的缺失,而欲望又是他者的欲望。因此,主体的欲望客体是存在的缺失,布兰奇对婚姻和爱的欲望正是她所缺失的。在失去亲人和爱人之后,她内心孤独恐惧,爱的缺乏使她产生对爱的欲望。在妹妹家的经历告诉她婚姻是她唯一的选择,她对稳定婚姻生活的渴望同样也是妹妹和社会对女性的要求。

欲望的社会性决定了它不仅会涉及到欲望主体,同时也会引起主体社会关系中其他客体的关注。妹夫斯坦利一开始就毫无掩饰地表现出对布兰奇的敌意,想要分割财产的欲望使他怀疑布兰奇,想要独自拥有史黛拉的欲望使他排斥布兰奇。他从以前的伙计那里打听到布兰奇不光彩的过去,因为对布兰奇进行报复,斯坦利把这些告诉了米奇。这样的消息使得米奇大发雷霆,他指责布兰奇对自己的欺骗,不仅粗鲁地扯坏了灯罩,还断然拒绝和布兰奇结婚,侮辱布兰奇“不配和他的母亲见面”[2]202,并要求布兰奇做出补偿,要求性的满足。然而布兰奇坚持的是对真挚的爱的欲望,她断然拒绝米奇的粗鲁要求。她愤怒地赶走了米奇,布兰奇的梦想又一次破灭。

然而,这不是剧中布兰奇的唯一的欲望悲剧。同性恋丈夫的自杀使布兰奇所相信的真爱随之消失。她真正爱着这位年轻的诗人,即使是在无家可归被迫背井离乡投奔妹妹时,她还带着艾伦写给她的信,并把它们视为珍宝。艾伦的死使布兰奇失去了欲望的客体,她对爱的欲望第一次被无情地毁灭。艾伦的自杀使布兰奇陷入深深的自责和孤独之中。这甚至使她产生幻觉,以丈夫同性恋的身份接近年轻的男孩,以求对爱的欲望的满足。与陌生人“保持亲密的关系”并没能填补她“空虚的心”[2]201,却最终使她声名狼藉,被永久驱逐出小镇。一次次地追求爱的满足,一次次地以悲剧结束。布兰奇对爱的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

当她带着行李投奔妹妹的时候,她也带来了自己的欲望。她对妹妹说,“是它(欲望)带着我来到这里的”[2]94。然而,“天堂福地”也并没有满足她对爱的欲望。欲望的客体以及社会关系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欲望因客体以及社会关系的变化而无法满足。为了报复布兰奇对自己“王国”的侵犯,维护自己“王者”的地位,斯坦利不仅在布兰奇生日送给她回家的票,而且揭露了她在南方的淫荡生活,完全击碎了她对婚姻的向往。对于布兰奇来说,近在咫尺的爱瞬间消失。

拉康认为欲望是人类精神现象的基本动力,同时也构成了人类的基本精神现象,欲望是不断变化并永远存在的。失去米奇并没结束布兰奇对爱的向往。那一夜,她仍幻想着和过去情人的约会。在这一夜,她的胡言乱语被回家的斯坦利听到了。在被斯坦利无情地挖苦讽刺之后,布兰奇丧失了理智,拿起碎酒瓶警告斯坦利不要靠近她。斯坦利在布兰奇意识不清的情况下强奸了她,这是布兰奇经历的又一次悲剧。从此之后,她变成了一个疯癫的女人,以至于不得不被送到精神病院。即使是在被医生带走时,她还是相信医生会带给她“仁慈”[2]213。布兰奇仍然保留着对爱的欲望。

拉康认为欲望是由他者决定的,主体欲望中的他者总是不断变化的,这就注定了主体欲望的悲剧性。《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是必须得到他人认可的欲望。对布兰奇来说,无论是艾伦的同性恋取向的暴露、斯坦利的报复、米奇的指责与侮辱,还是妹妹的态度都是她无法预料的。产生于缺失的欲望给布兰奇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对爱的追求使她积极地面对生活。但是,欲望同样毁灭了她的生活,她遭遇多次打击。“死亡的反面就是欲望”[2]195,这是布兰奇对欲望和死亡的理解,她早已知道自己注定的悲剧结局。

[1]雅克·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2]Williams Tennessee,A Streetcar Named Desire[M].New York:New American Library,1947.

[3]刘玲.拉康欲望理论阐释[J].学术论坛,2008(5):18-22.

[4]禾木.浅论拉康的欲望理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6-34.

[5]吴琼.对象a:拉康的欲望诗学[J].哲学动态,2011(1):18-23.

[6]赵伟.拉康的欲望理论新探 [J].理论月刊,2011(10):58-61.

猜你喜欢
欲望号街车斯坦利拉康
Inevitability of Willy’s Tragedy as Seen from Lacan’s Mirror Stage
人狮大战
戏剧《欲望号街车》的语气系统分析
论《欲望号街车》中布朗琪的性格与宿命
《欲望号街车》中的幻想与现实(一)
前途无量
前途无量
“天下之言性也”
——拉康对《孟子》的误读?
前途无量
精神分析批评中存在的几种对拉康的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