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级互动路径选择研究

2012-08-15 00:53:48林旦玲周良钧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林旦玲,周良钧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11)

育人环境的提升与互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的关键。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学生的成长环境是广泛的,高校环境对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它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以及其他各个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也要抓好高校育人环境的建设。

一、形成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互动格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客体是互为主客体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别于其他哲学问题的,因为存在着互为主体的双元主体关系。互为主体的关系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采取和其他教育活动一样的行动模式,不仅要充分考虑人作为受教育者这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还要考虑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一的教育者,不能简单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般的实践活动和教育行为,不能利用常规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手段,而要充分地分析受教育者主体的行为特征,把受教育主体等同于教育者主体,感同身受并且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手段。另外,教育者要把自己放在受教育者的角度,不仅要考虑教育者的艰巨责任,也要考虑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特殊性,要千方百计地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教科研+”为培养能“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学生提供了保障,也为培养“研究型”、“专家型”教师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主体并行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主动教育者主体与被动教育者主体间的关系。主动教育者主体,是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实施者的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所谓被动教育者主体,即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对象,一般而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起主导作用。特别是在目前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很多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不大。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主体之间的关系,既不同于日常人际交往行为中主体间的关系,也不同于其它专业教育行为中主体间的关系。日常人际交往行为中,交往行为的主体和客体不能有效地进行明显的区分。在交往行为中,交往对象是相对一致的,地位是平等的。交往行为的发出者和接受者不是唯一固定的,有时交往行为的主体或者客体会出现随机变更的情况。平时虽然会出现交流思想政治教育观点的情况,但是这不能算作思想政治教育行为,交流最多也应该是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交流。日常人际交往行为是参与者主动发出的,完全出于自己的兴趣,不存在强迫的行为。专业知识教育行为双方所处的地位也十分清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信息的掌握程度、接受和被接受方面是存在明显差距的。正是由于这一差距,受教育者渴望获得教育者掌握的信息知识。近几年,很多家长表现出的出国热、考证热,都间接地反映了社会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渴望,也反映了民众对知识的渴望,这从社会学的角度反映了受教育者在专业教育中的主动行为。

校风是体现学校个性的道德风尚,良好的校风往往体现在勤劳、吃苦、坚持、奉献等方面。这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做到率先垂范,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做好师生的表率;要求教职员工有正确的政治观念、严谨的治学精神、诲人不倦和从严治教的工作态度;要求学生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的学习目的、勤奋科学的学习态度、严明的学习纪律和显著的学习效果。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基本要素,也是高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应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依托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为基础,逐步形成较有特色的校园人文环境体系。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其一,可以使学校采取稳健的发展模式,利用客观的手段,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沿着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工作目标前进;其二,可以使全体教职员工坚持共同的精神价值、师德规范,增加教师的归属感、学生的责任感、毕业生的使命感;其三,可以把专任教师、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和学生团结起来,使内部人际关系和谐,矛盾得到化解、冲突得到稀释,促进校园和谐建设;其四,可以将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新来的成员,使这种价值观成为新成员的行为准则,逐步认同这种理念和价值体系,成为这个集体中名副其实的一员;其五,可以通过学校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社会转化和输送,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2)波速变化与冲击危险性的关系。大量的现场实测表明,冲击地压往往发生在高应力区和高应力梯度异常变化区。在煤矿,受煤岩地质及开采条件的影响,不同开采区域煤岩层的结构及应力集中程度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煤岩结构或应力的剧烈变化均表现出高波速梯度的异常特征。高波速异常区更容易产生应力局部化,因此也更容易发生冲击地压,且应力梯度越大,发生冲击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也越高。

另外,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多元化,考核评价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但我们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是明显的,那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引导和纠正人的思想观点问题,只有切实地深入受教育者对象的内心才能达到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难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深入受教育者内心,对教育者本身也有着教育作用,逐步形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的格局。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考核无法量化和确定。主观选择上的多元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广泛而无法确定,对象多元而无法量化。受教育者可能会在不同的时刻针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思路,也有可能在同一时刻面对不同的教育者有不同的教育效果。这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全员互动的局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我们应该改变原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改变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让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现实,通过教育理念与现实发展结合、教育手段和信息技术发展结合、教育内容生活化和网络舆论相结合,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

第一,教育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多元性。它不像自然科学学科教育那样有确定的范式可以参照,有固定的内容可以选用,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可以使用。自然科学在西方世界已经发展得比较完整,在体系建设、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得到逐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在不同的对象面前也有不同的情况和解决方法,也就是所谓的主观选择上的多元化。

(一)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

对于支原体肺炎,家长有很多的困惑。在孩子生病过程中之所以遇到那么多的干扰和困惑,大多源于我们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对所吸取的知识,无法分辨对错。正因为这样,家长学会在海量的信息中寻找科学的育儿方法才是正道。

思想政治教育固然是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思想政治教育毕竟不同于其它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相比有着明显的特点:

学校的决策层面和职能部门要有政策的前瞻性,要制定符合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校园文化设施。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落实职能部门服务学生的理念,为学校和学生开展各类活动提供便利,及时正确地引导学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对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校园活动实行必要管理。

人类中心主义价值重估与重构具有现实紧迫性。一段时期以来的理论场域,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拥庹者轮番上阵,但只是留下理论表述矫枉过正、情感救赎过犹不及的满地狼藉。围绕人类中心主义去留存废的争论,留下了见微知著的警示:任何怀有偏见的理论批判,终究会在实践彻底性面前踟蹰不前;同样怀有偏见的理论构造,往往会在现实可能性门前撞破头皮。这最终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视。

(二)积极探索社会、家庭、学校、相结合的三驾马车并行思想政治教育力量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但仅仅靠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坚强配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可见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保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很多时候学校教育有着明显的目标性和针对性,学校教育是设计好的,具有科学逻辑性的教育体系,对于教育内容和对象十分清晰。但是,我们往往发现,学生进入家庭之后会出现学校教育效果的倒退,一方面是因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目标不一致,另一方面是因为家庭教育跟不上学校教育。父母的教育水平往往千差万别,教育理念差异化也很大。所以,社会与家庭要保持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形成合力,从而为思政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信息传播迅速,各类负面信息较多,对学生也存在着较大的负面能量影响。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加大社会正面能量的引导和良好风气的带领。全社会建立和谐的社会风气、包容的生存氛围,才能让学生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因此,家长要主动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避免其在社会上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高校也可学习与借鉴通过家访、家长接待日、家长座谈会、咨询会等形式,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寻找家庭配合学校思政教育的新途径。

三、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不是学校教育自身能解决的事,也不是家庭教育可胜任的事,它需要家校合作共同配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延伸,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家庭要了解学校教育常规性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并配合学校做家庭应做的教育工作,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同步发展。学校教育也应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家庭基本情况,通过多种途径,从社会学、心理学、青年学、高校管理的角度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实现家校教育良性互动的德育模式。

[1]樊舸.我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探析[J].文史博览,2006(22).

[2]梁荣.角色扮演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6).

[3]周琼英.议角色扮演在高职外贸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科技资讯,2007(22).

[4]臧严.促进“学习者自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中国科技信息,2006(1).

[5]罗畅.在西南大学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工会博览(2023年1期)2023-02-11 11:57:46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读与写(2020年19期)2020-11-25 10:16:24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读与写(2020年14期)2020-11-25 08:16:00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读与写(2019年28期)2019-11-27 08:39:14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时代(2019年12期)2019-01-11 16:51:07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探索(2013年4期)2013-07-24 08: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