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作品的完美表现

2012-08-15 00:43何英琴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4期
关键词:歌唱者演唱者气息

何英琴

(西北民族大学 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音乐是一门艺术,是人类情感体验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乐记》中讲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谓之乐.”它概括了音乐的形成,讲述了音乐是人类情感体验的一种表现,它以其独特的表现触摸到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与体验.它说明了音乐包括声乐演唱等形式是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体验,它由外界事物感染着人们心灵而产生,从而通过声音来表现这种情感.

声乐,是以情感为艺术基础,用声音来表现的一种演唱形式,在音乐演奏形式中隶属于最真实、最直接抒发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客观现实的意识形式,也是最古老的表现形式.它不仅仅是人们叙述生活故事的媒介,更是抒发情感的体现,是一种现实生活的再现与写真,它要求歌者必须以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经历去感受歌曲辞赋所要表现的情感外,更是用自己的心声、自身感受去表达.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非常完整的演唱一首作品、体现声乐演唱真正的美呢、我认为应该要具备以下几点.

1 音准的准确把握

音乐本身的是通过优美的旋律来传情达意的,在演唱时要做到旋律优美,首先要做到旋律的准确性,这样才能准确的表达作曲家赋予乐曲的情感,不论是器乐还是声乐,音准是表演者的根基,在歌唱中,人们所发出来的声音必须是与一定律制的音高是相符的,这样才能称之为音准,在众多的音乐学习者中,谁也不希望自己在音乐中出现唱不准音和跑掉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却时有发生,影响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很多种,常见为:(1)自身的听觉问题;有一部分人对音乐的高低、强弱反应不是很敏感,更有少数的人是所谓的“左嗓子”.在模唱中,音高与钢琴标准音的音高有所偏离,经过学习和调查中发现,不是视唱者因为音高的关系没有能力唱不到这个音,做为一个有正常听觉的自然人,对以钢琴的标准音是有能力唱出来的,而唱不准的这种现象,根本就在于他们自身的听觉上出现了问题,由于听觉上的错误信息反馈到大脑中枢神经,再由大脑支配发声器官唱出这个音,当然就不准了,更有甚者会认为他们唱出来的音是准的.这类问题比较难解决,可以让歌唱者通过听觉辨别音的高低、培养良好的听觉习惯、单音和双音的模唱训练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来逐步改善.(2)发声方法的问题;学习者自身的听觉是正常的,但是有些时候却唱不准某一个音或几个音甚至一段旋律,这种长不准音的现象,多数问题可能出现在发声方法的掌握上.(3)因速度、力度引起的偏差;在演唱快节奏的乐曲时,心情过于激动,内心情绪高涨时,没有及时的调整好发声状态,唱出来的音容易偏高.演唱慢节奏的乐曲时,演唱者的情绪以及歌唱状态会懒散、懈怠,可能会导致音的偏低.在做歌曲的强弱处理时,根据情绪和歌唱状态的不同,可能也会导致音准的偏差问题.

2 歌唱技术的正确运用

在歌唱中,每个人都各自具有各自的发声特点,演唱者的声音都应该具有丰富的音域和音源,想要演唱的声音表现的更加完美和动听,就需要在演唱时融入各种演唱技巧,比如说气息的支持、共鸣的腔体、清晰地吐字等等,在这里,我想着重谈谈气息的正确运用和清晰地吐字.

2.1 气息的误区和解决方法

气息对于每一位声乐学习者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的一个难点,声乐的发音体是建立在一合理的气息之上,经过融会贯通运用发声方法来运行的体系,就好比打好地基是建筑一栋楼房的根基和基础,气息就如“声乐建筑”的“地基”.只有打好地基,才能修筑起整个演唱循环模式在人体中的合理运用.很多人在学习美声唱法的时候,喉头会很凝重,故意压气息、压喉头寻求美声唱法的厚重感,在学习民族唱法的时候,声音追求清脆、甜美把声带过滤的太薄,气息吸得浅、高音吊起来唱,全部挤进嗓子寻求发声的方法,缺少自然、通畅、柔和圆润的声音,这些都是气息的误区,对于气息的误区,我们可以大致归类为两类:

2.1.1 气息的僵化

这是声乐演唱中最为常见的毛病之一,是由于违背了自然状态的发声体系运行,而造成的器官之间的难以协调而导致的不当吸气.这类演唱者一般都是非常注重气息在声乐中的运用,力求声乐的秘诀在横膈膜上,在演唱时力求更大限度的打开它,以边获得更加充足的气息支撑,但是这种只强调气息的深度而忽视了气息的自然度,打乱了各个发声器官之间的联系,使声音在演唱时不流畅、喉头梗塞、声音位置变化或者很低造成的呼吸僵硬、气息不足等现象.如何改解决气息在声乐演唱中的僵化呢?首先要明确呼吸的支持是什么,在声乐的演唱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我们在歌唱中必须要轻松地、自然地演唱,不能过分的多想或者追求声音应该怎样才会更漂亮.气息的自然度和轻松表现并不是让我们在吸气的时候吸得深、把横膈膜绷得紧,歌唱的呼吸和我们平时的呼吸是一样的,它也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只有在紧张又放松的状态下才能使气息较好的与喉头配合.其次我们要明白良好的气息是“紧而不僵、松而不垮”的自然吸气,“多吸不如少吸,少吸不如在感情带动下的自然吸气”.所以在发声原理中,练习强弱对比比较明确的发声练习,对气息在强弱的不断变化中,声音随气息不断游走变化时掌握气息平衡的一个较好办法.

2.1.2 气息的位置

不少声乐学习者在初学声乐中,往往纠结的是气息的位置.歌唱者往往说吸气时,气沉丹田,有丹田的气息来支持和推动咽、喉腔的持续共鸣,我们在学习气息是,往往会认为气息是静止不变的,而劳.威尔曾说过“在静止的气息的感觉上歌唱”而非“在静止的气息上歌唱”,所以说在演唱时,不是一味的在横膈膜将气息压低,将气息僵化,而应该是保持.

2.2 字正腔圆的发音

明代魏良辅在其著作《去律》中谈到“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他把吐字放在了歌曲演唱水平的第一位.在歌唱艺术中其最大的特点是语言和音乐的高度结合,一首曲调优美、辞藻华丽的歌曲是必须以清晰地吐字来阐释的,以中国歌曲为例,它不仅要求歌唱要有基本的汉语普通话发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咬字、吐词的方法,在演唱时还必须夸张生动的吐字,让字更饱满的绽放,以此在演唱中达到真正的字正腔圆.从我过传统的音韵学理论看,每个汉字都是由声、韵、调组成的.“声”担任的是汉字的辅音,一共个归纳为21个(唇齿音f,双唇音b p m,舌尖音d t n l,舌前音 j q x,舌齿音 z c s,翘舌音 zh ch sh r).“韵”,也称元音,它是一个字归韵的重心(可分为单韵母a o e,复韵母ai ei ao,及鼻韵母an en eng),而传统声乐中,它则分为(开口呼a o e,齐齿呼i,合呼u,撮呼u四种).“调”则是我们学习字正腔圆的点缀及归属.统一元音的演唱,重视辅音的发音,两者相互统一协调,相互配合一致,在正确的呼吸与正确的共鸣状态下,协调好元音与子音的关系就会使歌唱声音与语言完美的结合.

3 歌曲情感的准确表达

每部作品它都有自己不同的情感表达和演绎方式,演唱者不仅要在掌握歌唱技巧的同时,更重要的合理的把握歌曲的情感内容,用歌声来凸显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曾说过“在人声这个乐器中,声音它有着独特的功能,而这个功能是任何乐器都做不到、代替不了的.这个乐器——人声,配合着歌声同时向听众传达富有‘传情达意’的诗词歌赋,我们通常称它为歌唱的语言.”

一首扣人心弦的曲调,离不开的是它优美的旋律,更难以让人忘怀的就是深入心扉的歌词.声乐艺术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与表达,它的核心是情,而歌唱语言的本质更是情感的一种抒发,是情动与中而形于外.就如著名歌唱家彭丽媛演唱的经典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唱段《北风吹》.在前奏的旋律中,歌曲已经进入了特定的环境,乐队奏出了主旋律,演唱者已经被主旋律带入了歌曲表达情感的特定环境中,喜儿那孩子般期望过年的心情与焦急的期盼着爹爹能够回来过年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一直到演唱的结束,歌曲的情感还在延续着,演唱者和听众也继续沉浸在等待爹爹回家过年的心情中.这样的演唱,它告诉了我们在一首完整的歌曲中,它的感情线的表达长于歌曲演唱的“歌声线”,歌曲在演唱时,它的感情表达与声音技巧是同等重要,亦或是情感大于声音.而“感情线”它统领着整个歌曲的情感,以情动情,以感动带动听众的内心,以此引起共鸣.

4 歌唱者的完美诠释—二度创作

二度创作是建立在一度创作的基础上加入演唱者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想象进行的再一次处理,是演唱者再度的更好的表现作曲家的思想感情的创作,音乐的演唱,它是一种看不见、触不到只为人们听觉所感知的,它是演唱者用心灵去感受和阐释的听觉语言,对于一部作品来说,每一个歌唱者都有其不同的方式去理解、感受和阐释.首先二度创作是建立在歌词上的表达和阐释,演唱者必须对歌曲进行理解和推敲,深入了解作曲家作曲的意义、背景及抒发的情感,从题材、作曲技术、声乐表现上去了解歌曲的艺术特征,对歌曲进行歌词和曲式的分析和不同的音色处理,对歌曲的节奏、旋律线条、歌唱速度和力度、歌词段落分句等进行严格的分析和思考,再辅以合体的肢体语言,这样才能够对歌曲有一个度的把握和创造,从而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唱出自己的歌声.其次,二度创作是在良好的声音基础上建立的一种修饰品,它建立在声之上,在演唱时,歌唱者除了声音的二度创作外,在情感上更是应该注重它的感情线条美和流畅度.最后,我们在进行与伴奏合乐时,应该考虑到钢琴伴奏的优点和弊端,去取精华去其糟粕,融入钢琴带给演唱者歌曲特定的环境外,合理安排好歌曲的语速、节奏、强弱等影响因素.这样,我们才能完整的将一首歌曲二度创作后表达给听众.

5 鉴赏者的共鸣—三度创作

三度创作,也称音乐的鉴赏.它是听众对演唱者歌曲的评价信息的反馈.人们常说美好的音乐是需要人们用心去听、去感受的,而每个听众对歌唱者演唱的歌曲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及欣赏评价,因为他们自身所处的不同及经历的迥异,每个听众对歌唱者歌曲的感受是自身感受的反馈,它包括了听众的喜怒哀乐,也有着他自身欣赏处事的特点.舞台表演就好比是一场搏斗,它搏的是听众对演唱者的情感表达和声音技巧的认可,它需要的是将听众带入自己演唱的氛围和环境中,让听众在听觉欣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这样反馈的信息才有利于演唱者更好的把握歌曲的情感,更透彻的唱出听众想要的那种声乐美及情感美.三度创作是听众与演唱者之间情感思想的沟通和交流,也是让演唱者更好的诠释歌曲的重要途径.

声乐的演唱时触不到、摸不着的听觉美.它不像文学给人带来的辞藻华丽美,也不像绘画给人带来的视觉直观美.它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和交流,更需要的是我们不断的求索、学习和不断的合理运用才会更好的阐释美的声音.

〔1〕贾继文,李曙明.天人月舞[M].北京:敦煌出版社,2001.

〔2〕赵震民.声乐学概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3〕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歌唱者演唱者气息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重读《昆虫记》4 竹笼中的“歌唱者”——蝈蝈儿
自然的气息
歌唱的基本素养
“春的气息”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初探歌唱者演唱中的技术转换
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