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2021-11-30 14:04张宝国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审美观念演唱者音乐作品

□张宝国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一、乐感的定义与形式

(一)乐感的定义

一个好的声乐作品是由优美的歌词和动听的旋律组成的,所以它兼具音乐性和文学性。在声乐演唱中,作品的内涵需要演唱者用不同的语气和情绪去表达,而愤怒、喜悦、欢乐、悲伤等情绪的传递也需要乐感的表达。由此可见,乐感就是对音乐作品中的音调、语速、力度、节奏、情感内涵、音乐走向变化的整体掌控能力,利用自己的声音准确地传达出作品里的情绪是优秀演唱者的重要特质之一。在演唱中,演唱者只有将“声音”与“情感”紧密结合,使二者相互依托,歌唱才能真正成为一种艺术[1]。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感觉是人们脑海中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是人们理解世界的首要条件,而乐感就是演唱者领会音乐的前提。所以,乐感的培养在声乐演唱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乐感的形式

1.再认乐感

再认乐感是指演唱者在接触到一首新的作品时会觉得似曾相识,并且能够很迅速地在脑海中搜寻出与之相似的歌曲。再认乐感是演唱者对音乐的整体感知能力及心理反应能力,是一种心理活动。

2.无意乐感

无意乐感是指演唱者在某一特定条件下无意想起某首歌曲旋律的心理活动,是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有意识地想象出来的,是一种下意识的记忆。触发这种无意乐感的关键就是周围的环境氛围,还需要演唱者有大量的乐曲储藏和专业的音乐素养。

3.有意乐感

有意乐感是指演唱者能够自觉并主动地将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内涵通过自身所具有的音乐技能表现出来,也就是一种有意识的声乐感觉重现。有意乐感建立在演唱者自身的声乐技能和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这一乐感的关键是演唱者在日常学习中要注重对声乐技能及声乐知识的反复练习,只有自己的音乐技能提高了,才有可能培养出这样的乐感。

二、声乐演唱中乐感培养的意义

(一)提高演唱者的音乐理解力

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先天的歌喉条件因人而异,歌唱技巧方面的不足大多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但是,如果演唱者对歌曲的理解能力有偏差,最后呈现出来的演唱效果就会存在较大差异,而这样的效果差异归根结底还是各自乐感差异造成的。若演唱者具有良好的乐感,他们对于声乐作品的感知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对于歌曲演唱的整体把控能力也会更强。所以,乐感的培养能够提高演唱者的音乐理解力。

(二)提高演唱者的音乐审美力

声乐艺术是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过程中,演唱者不仅要着重培养声乐技巧,还要培养审美能力。演唱者在声乐演唱中对作品的演绎并不局限在对歌曲曲调、节奏、歌词的表达上,更重要的是对作品的感知和理解,以及对声乐作品的欣赏程度。较强的音乐审美力能够让演唱者更好地感知和理解作品。而音乐审美力建立在演唱者具有良好乐感的基础上,所以乐感的培养能够提高演唱者的音乐审美力。

(三)提高演唱者的歌唱情绪把控能力

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必须在演唱前熟悉乐谱,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和故事节点,以便在演唱中更好地加入自己的情感,确定乐曲最终的情感基调和演绎方式。这一过程需要演唱者丰富细致的乐感作为支撑,因为只有细腻的乐感才能让演唱者更准确地在字里行间、旋律变换中找到乐曲的情感转折和变化,从而在演唱过程中更好地把控歌曲的情感[2]。

(四)丰富作品的音乐性

音乐是一个情感媒介,能帮助人们传达喜怒哀乐,表达心中的情感,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所以在声乐演唱中,音乐性是不可或缺的。具有良好乐感的人能够将自己沉浸在音乐作品中,每一句歌词的演唱都能扣人心弦。但是,对于那些乐感缺乏的演唱者来说,即使演唱技巧再高超,他们也很难打动观众,对于这一作品的演绎始终都是不够成功的。所以,乐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作品的音乐性。

三、声乐演唱中培养乐感的措施

(一)建立良好的审美观念

乐感是一种捉摸不透的存在,其渗透在声乐演唱中的方方面面,特定的乐感必然与演唱者自身的审美观念有关。音乐审美观念会影响演唱者对歌曲风格的把握,以及对作品的理解程度。有什么样的乐感,相应地就能表达出什么样的情绪。所以,审美观念的确立是乐感培养的基础。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要以音乐审美为统领,建立健康的音乐审美观。

建立良好的审美观念需要演唱者有意识地感受作品的地域文化,欣赏风格纯正的音乐作品,并在欣赏过程中学习其他演唱者是如何表达情绪和运用气息的。当然,在欣赏不同的音乐作品时,演唱者还要带着自己的审美观。这样一个欣赏的过程,就是演唱者自身审美观念形成的过程。通过欣赏这些好的声乐作品,演唱者可以认识到自己在演唱中的缺陷和不足,从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改正,进而一步步提升自己的乐感和演唱能力[3]。

(二)扩大音乐欣赏范围

声乐有三大类,分别是民族、美声和通俗。演唱者在进行学习时通常会局限在自己所学专业的分类上,或是当下比较流行的歌曲上,这对于演唱者乐感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演唱者应尽可能多地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的歌曲有哪些风格的演绎,从而培养对不同风格音乐的敏感度。在日常练习中,演唱者可以将各种风格的音乐穿插着练习,首先可从感受者的角度领会歌曲中的寓意和特点,然后再开发自己对这一类型音乐的感知力,从而延伸自己的音乐视野,提升自己的音乐感受力,最终培养出独特的乐感。

(三)注重语感的培养

乐感提高的前提是形成较好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个人通过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在日常对话中,一个人与他人交流的语气、语速、语调,整体构成了语言的传达。声乐演唱是语言和音乐结合的产物,也可以说是演唱者在用不同的音高说话。乐曲与歌词的表达最终构成了立体的音乐感受,所以语感培养对乐感培养尤其重要。语感的培养需要演唱者在练习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注重换气与咬字,因为在演唱中随意换气会使得歌曲演唱不连贯,而咬字不清晰会破坏音乐的完整性。

(四)积极参与舞台实践

舞台实践是演唱者得到乐感效果反馈最直接的方式。在舞台实践中,演唱者的音乐感觉和歌唱技巧都能最大限度地被释放出来,观众直接的反应也能够调动演唱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因此,积极参与舞台实践能够让演唱者在乐感的提升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量的舞台实践能够缓解演唱者演唱时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加深演唱者对舞台内容的理解,提高演唱者的舞台表现能力。保持从容不迫的心情,能够帮助演唱者培养自己的乐感,更好地理解作品、表达作品,赋予作品深刻的情感。

(五)借助演唱技巧来提升乐感

演唱者自身的演唱技巧对乐感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演唱者在演绎歌曲时,总会遇到找不到情感切入点的问题,这时就可以利用一些演唱技巧来补足。例如,演唱者可在乐谱中对某句需要有情感起伏的句子进行标注;或者运用速度记号来表现句子的律动,促进作品情感的升华;或者可以根据演唱节奏落实重点字词的重音。要想突出音乐作品的韵味,演唱者不能从头到尾都采用一种力度去演唱,强弱适度的演唱能够使音乐作品更加完整地呈现。演唱者对演唱作品的速度急缓和力度变化的捕捉力是培养良好乐感的关键因素,因为只有“抑扬顿挫”的演唱才能被称得上是“有乐感的演唱”。

结 语

传统的音乐教学总是将重点放在音乐技巧和技能方面的培养上,不重视对演唱者音乐素养的培育,导致演唱者的乐感较差。实践表明,演唱者只有具有较好的乐感,才能将歌曲演绎得更加完美。好的乐感不仅可以提高演唱者的声乐技巧,还能提升演唱者的音乐综合素质。乐感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乐感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训练,它的形成不仅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如天生的感知力、敏锐度等,还受到后天的教育资源、生活环境、民俗风情的影响,所以培养乐感要从多方面进行。对乐感的有效培养并不局限在让演唱者明白什么是乐感,更多的是让演唱者明白乐感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让演唱者在音乐作品中培养乐感,为专业演唱水平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乐感是音乐欣赏与音乐制作之间的桥梁,所以对乐感的培养应该贯穿整个声乐演唱学习的全过程。

猜你喜欢
审美观念演唱者音乐作品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音乐作品赏析模式研究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音乐作品
《红楼梦》读后感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