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法对学校体育教学体系构建的导向性研究

2012-08-15 00:43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4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系体育

王 冕

(东北财经大学 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5)

1 引言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与发展,由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管理三大要素构成的传统教学体系,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教学体系的改革与重组,就成为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教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育人功能及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得到日益的凸现,尤其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引导以及全民健身理念的推动下,学校体育教学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与功能.因此,构建起适应素质教育发展需求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不仅是实现体育教学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是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统一协调、同步发展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偏失,都会对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产生严重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运用统筹法的相关理论与手段,对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论述与分析,以期切实把握统筹法对于体系构建过程的导向作用,进而为构建起具有适应性、长效性以及发展性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提供借鉴与参考.

2 统筹法的内涵

统筹法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其内在的含义是指在为实现某一整体目标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有关理论、模式、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它通过对整体目标的构成因素、价值特征以及各构因间的相互关系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以便在众多的目标实现途径当中,择取最具实效性与导向的途径作为相应的评审指标,为制定全局的最优决策以及对各构成部分的协调运作提供导向.统筹法是数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一个学科分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统筹学的理论与方法已渗透到管理的许多领域,发挥出重要的理论引领作用.

3 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构成因素

教学体系是由一定的教学目标,一定的要素,构成一定的组织形式,实现一定的教育功能的整体,是教育理念付诸于实践的必要条件.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是指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切实提高,实现自身全面性发展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而建立起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构成主要包括:教学主体、教学管理以及教学环境三大要素.

3.1 教学主体

教学主体是指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员群体,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学主体是学校体育教学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构成要素,通过师生彼此间的相关互动而构成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主体在学校体育教学体系中具有主导性作用,是体育教学目标实现以及教学成果实现社会价值转变的主导因素.

3.2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以人为中心,对教学的各相关环节所进行的协调活动.其基本功能在于政策的制定、规则的执行、效果的检查以及偏失的修正.主要包括:教学过程管理、教学业务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监控管理以及多媒体教学管理等几方面内容.教学管理在学校体育教学体系中具有规范与约束的作用,是确保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

3.3 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隶属于社会环境范畴,是指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条件总和.主要包括:设施环境、自然环境、时空环境、教学氛围以及情感环境等.教学环境在学校体育教学体系中具有保障性作用,是体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

4 统筹法对学校体育教学体系构建的影响

统筹是一个统一规划的过程,主要由统一预测、统一规划、统筹实施、统一运筹以及统筹掌控等五大步骤组成.统筹法是一种建立在统筹基础上的实用性理论,其核心在于通过理性的分析,为制定全局性的最优决策提供导向.相对于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而言,其建立与完善的过程,需要运用必要的科学理论进行引领与规范,以制定出最优的发展途径.正是基于统筹法理论的特征以及学校体育教学体系发展的需求,使得统筹法理论在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得以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发挥出有效地导向作用.具体体现为:

4.1 运用统筹法理论,能够对教学体系各构成要素进行有机的协调与统筹,使得教学体系凸显整体性的功能

学校体育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内容包括:目标的制定、发展取向的规划、相关政策的实施、协调统一的组织以及统筹兼顾的发展等.其中具有主体性作用的内容是教学整体目标的确立,而其他内容所彰显出的作用以及围绕此内容所进行的相关行为,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设置与开展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整体性发展,不仅能够实现对教学资源最为合理的运用,同时,还能够充分调动各相关因素发挥出各自的效能,形成彼此间的有机互补,以凸显体育教学的整体功效.既是对学校教学发展的有效推动,同时还能够充分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运用统筹法的理论,将其他构成因素进行有机的统筹,加以协调与规范,使之能够在切实发挥自身作用的基础上,实现有机的结合,进而形成整体性发展的态势,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4.2 从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出发,运用统筹理论加以运筹、规划与实施,能够充分彰显体育教学体系的开放性特征

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自主能力培养与个性的发展,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相关教学环境的创设等方面,都凸显出开放性的特征.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功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由此引发了教学体系的变革与重组.这就要求在新形势下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彻底打破传统封闭式教学体系的禁锢,以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求为依据,使得体系能够充分凸显出适应性、开放性与实效性.基于此,对教学体系的各构成因素进行有机的协调与统筹,以实现开放为基本目的,运用统筹法的相关理论进行规范与引领,使得学校体育教学体系能够有效地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体育教学的特征决定了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是与自然环境最为相容的教学形式,但是,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还应对教学的社会环境进行有机的开放,进而为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4.3 以统筹法理论为指导,维系教学体系功能的协调与平衡,能够确保学校体育教学体系实现稳定性发展

教学体系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整体,并通过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达成整体性的稳定,以确保学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功能按其作用形式可划分为内化与外显两种,其中,内化功能是指教学体系对各构成要素形成的规范、引领、激发与统筹等作用的总和;而外显功能则是指教学体系自身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体现出的维系、促进与保障的作用.这两种功能只有在平衡的条件下,才能够维持教学体系的稳定发展,任何一种能出现弱化或强势的现象,都会对教学的整体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致使教学体系的发展取向产生偏差.因此,运用统筹法的相关理论对体育教学体系所兼具的功能进行有效的协调,使得两者之间形成平稳的发展态势,进而为体育教学体系的稳定性发展提供保障.

5 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途径

5.1 坚持特色性的构建原则,凸显学校体育教学的深邃内涵

鉴于各学校体育教学基础条件的不同,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上难以制定整齐划一式的发展模式.因此,特色化体系的构建就成为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最优化决策.特色化体系的实质是学校以自身的教学条件为基础,构建起能够充分满足学校现有体育教学资源的最合理化使用需求的教学体系.特色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还能够充分彰显本学校体育文化的特征,使得体育教育的功能与内涵得以普遍性的发挥与凸显,进而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5.2 注重对具有实用性特征的教学体系的构建,彰显学校体育的社会价值取向

素质教育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核心理念在于教学成果的实用性.学生通过学校体育教学,能够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达成有机的理解与认知,有效地掌握体育健身的基本方法,使之在未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加以充分的运用,以促进其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因此,具有实效性特征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不仅是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推进学校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创造有利的条件.

5.3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拓展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视角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人才培养,凸显全面性的特征.即要求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积极地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拓宽视角,将体育的临界理论有机地引入与融合,使之在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有效的引导与促进作用.而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不仅是对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有效补充,而且还能够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创建全新的路径与导向.

〔1〕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当代教学技术与教学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吴忠艾.对我国体育教育理论的探讨[J].体育科学,1998(3).

〔3〕欧阳萍.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4).

〔4〕呼世珍.从终身体育看我国高校体育的改革方向[J].太原大学学报,2005(1).

〔5〕江景波.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1(7).

〔6〕倪欣.试析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的三大趋势[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6).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体系体育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