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延华,杜 平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朗利对当代北爱尔兰民族文化重建的贡献研究
夏延华,杜 平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特殊的历史原因导致了当代北爱尔兰长达半个世纪的宗派冲突,牵涉其中的北爱尔兰各社会力量和各阶层民众都深受其害。诗人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也被卷入到了这场纷争之中,多数诗人曾取自身宗教信仰的立场,将矛盾扩大化。而迈克·朗利却从文化复数主义的高度,以平衡的诗学文化主张独树一帜。他不仅影响了其他诗人,更为当代北爱尔兰的民族文化重建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北爱尔兰;宗派;迈克·朗利;文化重建
12世纪英国殖民爱尔兰之后,英格兰人与爱尔兰原住民凯尔特人之间的矛盾应运而生。“由英国征服引起、爱尔兰争取地区自治和分离的运动是近代欧洲史中最令人不快的记录之一”。[1]爱尔兰人在经历了数世纪的反抗斗争之后,英爱双方于1921年达成了把爱尔兰分而治之的《英爱条约》。根据该条约,天主教徒占多数的爱尔兰南部26个郡成立自由邦,而新教徒占多数的北方六郡则通过全民公决留在了英国,作为英国的一个省。从英国国旗上的红色交叉十字和英国国徽上金黄色的竖琴可以看出,北爱尔兰对于英国来说有多么重要。
爱尔兰的南北分治令北爱尔兰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民族冲突及宗教矛盾是最突出的两个问题。具体来讲,北爱尔兰1/3的人是说爱尔兰语、信仰天主教的爱尔兰人;2/3是讲英语、信奉新教的英格兰及苏格兰的移民后裔。长期以来,这两个族群因文化传统相异而经常发生冲突,危机此起彼伏。要追溯这场危机的根源,除了从英国历史上的大移民政策中去找,还要从宗教层面去分析。1514年,亨利八世宣布与罗马天主教廷决裂并自我加冕爱尔兰王,把新教定为英国国教,强迫全体国民改信新教的做法为英爱纠纷埋了宗教祸根。[2]随着英国宗教改革的力度的加大,外来移民和本土爱尔兰人在宗教信仰上的分歧日渐加深,双方的关系也逐渐从分歧演变为敌对。在北爱尔兰历史上,新教徒凭借一直独揽政权的权力优势,对天主教徒实施了一系列歧视和隔离政策。这些政策的最终效果使得北爱尔兰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间的界线越发分明,如同存在两个社会。北爱尔兰最近十几年的一些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在选举问题上两个阵营几乎到了不存在交叉投票的程度。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两大教派都组建了自己的武装组织,企图以暴力、暗杀等恐怖手段攻击对方。逾半个世纪的冲突导致了数以万计的伤亡,留在双方心头的创伤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失。宗教信仰的不同造成了北爱尔兰人民内部的分裂,矛盾长期无法解决。如英国学者布鲁斯所言:“北爱尔兰的冲突是一场宗教冲突,经济和社会的差异固然是关键的因素,但事实是,在爱尔兰两大竞争的民族依附于竞争的宗教传统。这赋予了冲突持久、难以解决的特性。”[3]
这场旷日持久的宗派冲突卷入了北爱尔兰的各大组织、社会力量和各阶层的民众。置身这场纷争之中,面对持新教信仰的英格兰、苏格兰后裔和持天主教信仰的爱尔兰后裔,当代诗人们应该怎么来回应这些宗派的冲突和文化的对抗呢?他们可以选择沉默,但是沉默就意味着责任感的消亡和良知的缺失。所以,他们不能以一个局外人的态度对发生在自己祖国土地上同胞间的杀戮置若罔闻,那是一种将公众疾苦置之度外的冷漠。于是,各路诗人纷纷拿起自己的诗笔,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参与到了这场纷争中来。谢默斯·希尼(S.Heaney)、迈克·朗利(M.Longley)、汤姆·保林(T.Paulin)、德里克·马洪(D.Mahon)、克兰·卡尔森(C.Carson)、保罗·莫顿(P.Muldoon)等都是当今北爱尔兰的当红诗人。由于他们背负着从父母身上继承而来的宗教信仰和家族信仰,宗派主义一时盛嚣尘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北爱尔兰诗坛充满了火药味。
希尼是199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是北爱尔兰当今最为耀眼的诗人。20世纪末,莫里森(Blake Morrison)和莫逊(Andrew Motion)精选部分当代英国诗人作品,出版了一本至今都很具有影响力的《企鹅当代英国诗集》(The Penguin Book of Contemporary British Poetry,1982)。两位作者在该诗集序言中指出,后现代精神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英国诗歌中兴起,希尼是这种精神的带头人。[4]然而,希尼对于这一如此高的评价似乎并不领情,声称自己不是英国诗人,而是一名爱尔兰诗人。实质上,在希尼的写作中,这种倾向亦非常明显。比如,希尼曾在诗集《外出度冬》里频繁地借助少年时代常用、而今已不复存在的北爱尔兰地名和方言来抒情,其目的是要用自己的书写“揭露英国对爱尔兰语言和疆土掠夺侵犯的历史,为眼前的政治对立找到了一种呼应”。[5]沼泽地密布是北爱尔兰的一大地理特征,沼泽诗(bog poem)是希尼青年时代最具吸引力的作品。《惩罚》属于沼泽诗中的名篇。这首诗的创作动机源于诗人曾看过的一张古老女尸照片:根据考证,那是在两千多年前的一个爱尔兰女青年,因跟异族人通奸而被本族人处以酷刑后抛尸荒野,今天的考古人员在沼泽地中挖掘出了她的尸体。通过互文关照的手法,诗人把这具古尸反映出的暴力事件与爱尔兰今天社会生活中的恐怖事件并置:一边是古代,一位青年女子因所谓的通奸罪而招致极刑;一边是当代,天主教的女孩子们因违背宗教规约嫁给英国士兵而“被头涂柏油,在栅栏边示众哭泣”。[6]27这种互文对比赋予了作品特殊的历史厚重感,令人不禁要问:“难道这些北爱尔兰女青年真该得到这样的惩罚吗?”面对纠缠难解的宗派情结衍生出的人道主义沦落,诗人虽同情那些无辜的牺牲者,但作为一个天主教徒,他似乎又默认自己同谋般的动机:“但是我知道/那时我也只能/站在惩罚你的人群中/沉默如石……我会默默赞许/这种文明的暴行/同时也领悟这种仪式性的/族群的、情欲的复仇。”[6]28可见,虽然希尼持英国国籍,但是作为一名爱尔兰后裔和天主教徒,身处这场英爱政治对抗和北爱宗派冲突的历史语境中,希尼不愿被称为一名英国诗人,而是以爱尔兰诗人自封。
除了希尼之外,其他北爱尔兰当代诗人围绕这场冲突的论争同样值得关注。诗人蒙太古(J.Mongtague)在2002年公开道出了对新教徒的敌对情绪:“我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世世代代都在抗争的天主教家庭,我们为什么要抗争是因为我们跟美国黑人享受的是同等待遇。”[7]46同为天主教徒的莫顿也曾直言不讳地批评新教徒对天主教徒的虐待:“小学时候的地理课告诉我北爱尔兰是一个富饶的岛,它是一个纺织业和造船业的乌托邦,可毋庸置疑的是当新教徒统治它之后,他们滥用了自己的权力。”[7]191即便如此,莫顿并不完全赞同蒙太古那极端的跟新教徒水火不容的态度,他坚信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可以实现和解,理由是今天双方共同使用的语言会成为消解矛盾的良药——“我把我的希望寄托在水上/那语言建造起来的船必将载我们去向光明”。[8]相比其他激进的天主教诗人,莫顿显得更加客观,亦更加乐观地看待双方冲突,并寄希望于未来。德里克·马洪生在北爱尔兰却不愿活在北爱尔兰,他先后在北美和欧洲多地工作过之后定居伦敦。他虽长期远离故土,但在写作中依然不忘去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我在雨中上岸/回到面目全非的城市/她经历了五年的战争/我已认不出哪里是我的家/更认不出哪些是我的亲人”。[9]这首诗似乎道出了马洪为什么选择长期漂泊他乡的原因,也折射出他对于冲突双方的态度。不管是天主教徒还是新教徒,马洪都对他们加以斥责,因为使他们破坏了美丽的故土,破坏了家园,甚至导致了部分家庭的妻离子散。几位主要诗人的论争都是当代北爱尔兰宗派冲突在当今诗坛的反映,凸显了当代北爱尔兰诗歌文学的斗争性和北爱尔兰相互排斥的两大社群“对异质文化(不论是否先进)一体化的强烈抗拒”。[10]
跟以上诗人不同,迈克·朗利是活跃在当今北爱尔兰诗坛的一位特殊诗人。他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他是新教徒,但是他并不跟其他新教徒站在一起对天主教徒进行恶语中伤;其二,他不仅是诗人,也是一名在北爱尔兰艺术委员会(The Art’s Council of Norhtern Ireland)任职长达21年的文化官员。他一边写诗,一边致力于推动北爱尔兰艺术和文化的发展。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朗利就提出了在北爱尔兰文化重建中倡导文化复数主义的主张。在朗利看来,北爱尔兰的文化重建,就是要实现爱尔兰文化和英国文化的对接、信教天主教和新教的包容,才是冲突的化解之道。在《堤道:阿尔斯特的艺术》(Causeway:The Arts in Ul⁃ster)的序言中,他有这样的叙述:“根据词典的解释,堤道是指为了便于在湿地里通行而用石块铺起来的通道。我想这个词精确地描述了艺术在社会中应该承担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一个战乱中的社会。”[11]《海布里地群岛》(Hebrides)中的呐喊正好是朗利文化平衡思想信念的表露:“我为找寻平衡一路战斗——在山之阴暗处/纵然可能失足晕阕/我也要觊觎那一刻的兴奋。”[12]
文化复数主义是朗利在审视北爱尔兰的爱尔兰性和英国性后所取的折中立场,也是他从文化的角度为北爱和平所指的方向。朗利有个别称,那就是“无人之境的诗人”(Poet of No Man’s Land)。“无人之境”指的是交战两军阵地间的无人地带,这个比喻不仅诠释了朗利敢为天下先的英勇,更准确地代表了朗利的文化平衡主张,他是不支持任何一派、不走极端的折中派诗人。他在位于北爱尔兰艺术委员会供职的21年里,除了旗帜鲜明地宣扬他的文学文化平衡主张,还时常顶住各种压力和威胁,不断组织天主教和新教诗人联合举行诗歌巡回朗诵会。响应他号召的有希尼、马洪、西蒙斯(J.Simmons)、莫顿、赫威特(J.Hewitt)等一大批当今爱尔兰极富名望的诗人。他们虽生在爱尔兰,但接受的都是英式教育并用英语进行写作,是在英国和爱尔兰两种文化浸染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诗人。由于不同的背景,他们又分别拥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并且都曾在六七十年代发表过各种极端的言行。但是,进入80年代后,这些诗人逐步接受了朗利的平衡诗学文化主张。朗利组织由这些不同国族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诗人进行的同台朗诵,其目的旨在让诗人发挥带头作用,促进北爱尔兰两种文化更为广泛的融合。
天主教徒认为,所有冲突和他们跟新教派之间设立的“和平分界”都源自于对英国占领爱尔兰后所施行的新社会结构的不适应。新教徒则认为,他们生在北爱尔兰,长在北爱尔兰,骨子里早已流着爱尔兰的血液,而天主教派则总拿他们的英国背景和新教背景说事,只当他们是来自英格兰、苏格兰的异乡人。朗利的英明在于他认清了这种尴尬,因为两种文化并存已经数个世纪,历史毕竟没法改变。即使新教徒回到英格兰、苏格兰去生活,当地人也不可能把他们当本地人接受,因为他们已经深深地打上了爱尔兰社会和文化的印记。如果不在两种文化中去找平衡,他们就不可能有自己。同样,如果天主教徒不能真诚地接受这些跟他们朝夕相处了几百年的邻居,刻意树敌,那么他们自己也无幸福可言。朗利所呼吁的就是这份大觉醒,它不是一种纯属个人的生活经验,“而是一种经过概括总结并上升到抽象层面的公共经验”。[13]
1998年,北爱多党和平谈判在经历了数年的艰苦努力之后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达成了有关北爱尔兰历史前途的《友好星期五协议》。北爱尔兰和平的大幕能最终拉开跟全社会各路力量的努力和博弈都分不开。当然,作为诗人兼文化官员的朗利也应当是功不可没的。2000年和2001年,朗利被授予“贝尔法斯特文学艺术奖”、“霍桑登文学奖”、“爱尔兰时代文学奖”和“T.S.艾略特文学奖”五项大奖的事实应该是对他半世人生平衡诗学文化贡献的充分肯定。
在人类发展史上,每个民族都曾遭遇或正在遭遇当代北爱尔兰类似的宗派冲突危机。在这样的危机面前,置身其中的文人骚客往往都会情不自禁地拿起自己的笔,习惯性地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以排他的立场出现在冲突中,将矛盾扩大化。而只有极少数的智者,他们从大局的利益出发,从全民族福祉的高度,呼唤谅解和包容,让矛盾在彼此肯定中得以消解。朗利显然属于后者。他的文学文化实践告诉我们北爱尔兰的爱尔兰性和英国性是相互依存的一对孪生姐妹,每个同胞理应接受一个省两种语境的文化复数主义概念。而文学,“它作为一种书写当下的工具”,[14]可以提供一种空间和平台,在此所有派别都可以平等对话,共同繁荣。
[1] Robinson,J.Harvey.Medieval and Modern Times[M].Oxford:Ginn,1916:376.
[2] 张训谋.北爱冲突与宗教问题[J].中国宗教,1999(1):46-47.
[3] Bruce,Steve.God Save Ulster!The Religion and Politics of Pais⁃leyism[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249.
[4] Morrison,Blake&A.Motion.Eds.The Penguin Book of Con⁃temporary British Poetry[C].London:Penguin,1982:1.
[5] 夏延华.从记忆的挖掘到哲理的探索——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的诗创历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3):103.
[6] Heaney,Seamus.North[M].London:Faber and Faber,1975.
[7] Brown,John.In the Chair/Talks with Poets from the North of Ire⁃land[M].Clare:Salmon Publishing Ltd.,2002.
[8] Crowley,Tony.War of Word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208.
[9] Mahon,Derek.Derek Mahon:Selected Poems[M].London:Penguin,1990:76.
[10] 周忠华,向大军.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文化调适[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51-153.
[11] Longley,Michael.Causeway:The Arts in Ulster[M].London:Mcmillan,1971:9.
[12] Longley,Michael.Collected Poems[M].London:Johnathan Cape,2006:22.
[13] 王炜.政治正义与契约论证明[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9-95.
[14] Kennedy,David.Now,now,even now:temporal deixis and the crisis of the present in some Northern Irish poems of the Trou⁃bles[J].Irish Study Review,2010(1):1-16.
I562
A
2009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朗利诗学文化研究”[川教函(2009)749]
夏延华(1978-),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当代英美文学文化及英语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