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希尼研究20年综述

2015-03-01 10:21赵晓晓
新乡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默斯希尼李成

赵晓晓

(新乡学院 外国语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3)

国内希尼研究20年综述

赵晓晓

(新乡学院 外国语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3)

国内研究者运用西方文论,采取总结与比较的方法,对希尼的诗学主题、诗学风格和译学理念进行了研究。国内希尼研究虽然已具规模,且在深度与广度方面有所突破,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希尼;诗学主题;诗学风格;译学理念

一、 引言

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 1939-2013年)是20世纪继叶芝、乔伊斯后最有成就的爱尔兰诗人之一。他一生共出版主要诗集12部、评论集4部、翻译诗集11部,多次获奖。瑞典皇家学院给他的颁奖词是“具有抒情诗般的美和伦理深度,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迹和活生生的往事得以升华”[1]。

希尼生活背景的特殊性成为他创作的源泉,北爱问题、政治冲突、民族分歧、宗教压迫等成为他进行写作的外部动力。从1966年的第一部诗集《一个自然主义者的死亡》,到2010年的最后一部诗集《人链》,历经近50年的磨砺,希尼才得以从“艺术的困惑”走向“艺术的平和”,进而走向“艺术的国际化、世界化”。本文立足于国内相关的论文、论著(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知网上可以搜索到相关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10篇,博士论文3篇),从阶段划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出发,全面梳理这20年来国内学者对希尼的研究成果,力图对希尼研究、爱尔兰诗人研究尽微薄之力。

二、 阶段划分

时至今日,国外希尼研究已经十分完善,而国内希尼研究则是基于国外研究成果的跟踪研究,在此基础上,亦有名师名家的高见。

国内希尼研究始于译介。何功杰于1988年翻译了希尼的8首诗歌,并发表在国内权威杂志《外国文学》之上。他认为,希尼的诗歌揭示了爱尔兰人民所受的潜在威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爱尔兰政局的不稳定性。他还指出,希尼的诗歌是现实的、可触摸的、简单而不受影响的[2]。

1995年后,国内希尼研究出现了一个高潮。这期间有近30篇学术论文问世,3位译者对其作品及诗评进行了翻译。李成坚的专著成为国内希尼研究的里程碑,张剑、丁振祺、许文博的系列论文为国内希尼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入新世纪,国内希尼研究也进入了深化阶段。吴德安指出,希尼擅长运用哲学方法将日常生活中某一瞬间或事件描述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希尼诗歌中,起作用的是音乐般的声音和对语言的神奇运用[1]。

2001年之后,国内希尼研究呈现多元态势:后殖民理论开始介入,对其多部新作的批评的成果涌现出来,对其译作的研究也有新的成果。2010年之后,国内希尼研究更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年轻研究者脱颖而出。侯林梅关注希尼新作《人链》的主题内涵[3],程建峰则分析了希尼诗作人物的文化混杂性[4]。

三、 研究内容

国内希尼研究的内容大致分为这样几点:诗学主题研究、诗学风格研究和译学理念研究。

希尼诗歌所表达的主题为学者关注。刘晓东认为,希尼童年的记忆是他诗歌创作的宝贵源泉,对童年生活的探寻、对童真的呈现是该诗人诗作的两大主题[5]。董洪川认为,希尼对爱尔兰诗学传统有自己的贡献,他继承、发展并革新了这种传统[6]。 周雪滢认为,希尼诗歌的伦理问题,是通过张力得到形式与内容的深化[7]。戴从容指出,希尼在诗歌创作时,也在思考自己的爱尔兰身份,他的看法是动态的:寻找爱尔兰文化对个人艺术的影响,认识到身份、文化的历史想象性。通过诗歌创作,希尼最终摆脱了民族主义重负[8]。王玲玲通过分析希尼诗作中的父子关系、母子关系以及基于这种关系的自身的身份与存在,阐释了亲人主题的功能与作用[9]。曹莉群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希尼诗歌中自然与人,自然与民族传统、民族神话之间的关系[10]。

一些学者关注了希尼诗歌的风格特征。张剑认为,希尼的诗歌充满了张力与深度。希尼总是从现实中的问题出发,挖掘历史的景观,为当前困境找到出路[11]。李成坚指出,希尼的第三部诗集成功地找到了表述整个爱尔兰文化与政治的方式,他的诗歌将个人经验拓展为民族经验[12]。王佐良认为,希尼的诗歌属于乡土文学,涉及了诸如男人挖掘、女人搅乳的农民生活,虽然充满艰辛,但不失田园风格。希尼选择了浓重的语气和真实的表达,未对语言采取优雅的修辞[13]。戴从容关注了希尼诗歌中的陈述式叙事:希尼以日常经验为基础,以直陈态度为叙事方式,最后突破个人局限,获得对事物的深刻理解[14]。刘宏认为,希尼将解构和结构作为自己的修辞策略,陈述与隐喻为抒情策略,形式与意识为语言策略,以实现诗人使命[15]。

另一些学者关注了希尼的译学理念。李成坚从“身份问题”入手,解读了希尼的平衡诗学主张[16]。她从霍米·巴巴的杂合理论出发,分析了希尼的《贝奥武夫》的译本,解读了该译作中译者文化身份的杂合和语言的杂合现象[17],并从译本的历史语境、译者策略的文化意图出发,解读了希尼《迷途的斯威尼》译本的文化内涵[18]。邓红、李成坚从谢默斯·希尼英译《贝奥武夫》的译文选词、韵律及修辞等风格特征,探讨由译文风格所彰显出的译者民族文化身份、文化审美及文化取向等译者主体性特征[19]。张健认为,希尼通过借鉴阐释学翻译理论,成功地用现代英语将《贝奥武夫》译出[20]。孙敏从后殖民理论出发,分析了希尼译作《贝奥武夫》《特洛伊的治愈》等,指出,希尼成功地将原著转化为本土的作品,他的文化实践对爱尔兰的民族话语和欧洲翻译理论极具重要性[21]。

四、 研究方法

国内希尼研究方法包括:具体诗歌研究、专题研究、总体研究以及比较研究。具体诗歌研究的文章散见于1995年之前,当时国内学者对希尼还不是十分了解,研究只是只言片语。而希尼的“沼泽系列诗歌”吸引了不少学者。何宁理清了“沼泽诗歌”的特征,指出,通过将历史与现实融合,希尼努力探索了爱尔兰民族性,并重建了爱尔兰民族意识。“沼泽系列诗歌”的“本土性、历史性和知性色彩”[22]使希尼得到了传统读者与现代读者的认可。杜心源从希尼诗歌的独特语言出发,分析了诗歌中的身份问题[23],并指出希尼通过创造一些乡土意象,指涉其文化价值,进而超越叶芝的“原乡神话”,使得爱尔兰“乡土经验最终达到普范化”[24]。

学者也对希尼进行了总体研究。总体研究经历了概括性到具体化的过程。周玉忠介绍了希尼的创作背景、创作生涯、创作理念与创作技巧,指出希尼“诗歌应给人快感、给人惊喜”[25]的诗学主张,并解读了希尼的诗韵表达。李成坚的博士论文《爱尔兰—英国诗人谢默斯·希尼及其文化平衡策略》[26]从国籍与文化身份切入,首次将希尼界定为爱尔兰—英国诗人,分析了他的平衡诗学主张。欧震的博士论文《重负与纠正:谢默斯·希尼的诗歌与北爱尔兰社会文化矛盾》[27]在诗歌文本和历史语境的动态关系中,分析了希尼诗歌的价值以及语境对这些价值的影响。李成坚的博士后研究报告《翻译中的身份书写与文化建构:谢默斯·希尼翻译研究》[28]研究了希尼的翻译策略及其对希尼自我身份塑造的功用。梁莉娟的博士论文《对话、平衡与超越——后现代语境下的希尼研究》在后现代语境下,通过解读希尼的多部作品,思考希尼与现代诗歌、希尼与现实、希尼与自我等关系,提出了有借鉴意义的思维方法[29]。

一些学者还将希尼放入比较文学的视野下进行考证。吴德安比较了中国、希尼悼亡诗的异同,认为二者都运用了“我”这个第一人称叙事代词进行叙事,希尼更注意将生活中的细节赋予哲学内涵,而呈现在读者面前,以引起读者共鸣,这颇具世界性[30]。王家新将希尼的作品与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诗歌作比较,分析了个人与历史、自由与责任之间的关系,指出:希尼把自由与关怀结合起来,而中国诗歌在写作与语境、伦理与审美、历史关怀与个人自由之间形成了张力关系,使诗歌写作既具时代责任又具艺术风格[31]。何宁分析了希尼与叶芝的异同,指出:叶芝完成了爱尔兰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希尼则将爱尔兰文学引向国际;希尼对叶芝既继承又突破,是最出色的英语诗人[32]。陈静静认为,艾青和希尼在处理“乡土之恋”这一主题时,表现出了不同的创作风格:艾青的诗表达直白、感情深厚,而希尼的诗歌较为克制;艾青将人事融为一体,而希尼则再现了人物事件。两者都关注了各自民族与人民的现在与未来[33]。

五、结语

通过梳理可以看出,在1995年之前,国内希尼研究几乎处于空白期;1995年至20世纪末达到一个高潮;2001年至2010年达到第二个高潮;2010年至今,随着评论内容、评论手段的多样化,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这20年中,国内希尼研究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低水平重复

国内希尼研究存在着重复性。首先,国内多数研究者对希尼的关注点是其诗集,尤其是前期诗集,对于其译作、诗论关注较少。虽然李成坚等人已打开研究其译作的局面,但若想深入人心,还需时日。其次,对于同一诗作、同一主题,研究者纷纷发文,如中国知网上关注希尼身份认同的论文就有28篇之多,相当一部分研究者只是低水平重复名家提出的一些观点,缺乏新意。

(二)研究范围狭窄

国内希尼研究范围较狭窄,主要表现在:第一,相对于国外研究者而言,国内研究者在研究广度与深度方面稍稍逊色,在采用新的理论方面裹足不前。第二,对于其后期诗作的研究有极大的研究空间,对其译作的研究、对其作品的整体研究也需要加强。因此,国内希尼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1]谢默斯·希尼.希尼诗文集[M]. 吴德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1:449.

[2]何功杰.挖掘民族传统的当代爱尔兰诗人[J].外国文学,1988(1):57.

[3]侯林梅.谢默斯·希尼新作《人链》主题内涵探析[J].作家,2012(1): 117-118.

[4]程建锋.论希尼诗歌中人物形象所体现的文化混杂性[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236.

[5]刘晓东.“不朽的暗示来自童年”:西默斯·希尼的诗与他的童年[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1):25.

[6]董洪川.希尼与爱尔兰诗歌传统[J].当代外国文学,1999(4):63.

[7]周雪滢.爱尔兰政治语境下谢默斯·希尼诗歌的伦理张力[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8.

[8]戴从容.“什么是我的民族”:谢默斯·希尼诗歌中的爱尔兰身份[J].外国文学评论,2011(2):45.

[9]王玲玲.希尼诗中的“亲人”主题[D].保定:河北大学,2011:56.

[10]曹莉群.自然与人:解读谢默斯·希尼诗歌的新视角[J].当代外国文学,2010(3):45.

[11]张剑.谢默斯·希尼的生平与创作[J].外国文学,1996(1):29.

[12]李成坚.寻找爱尔兰文化和政治的言说方式:论谢默斯·希尼的诗集《外出度冬》[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3):65.

[13]王佐良.王佐良随笔:心智文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35.

[14]戴从容.诗意的注视:谢默斯·希尼诗歌中的陈述式叙述[J].当代外国文学,2010(4):39.

[15]刘宏.谢默斯·希尼书写方式论析[J].北方论丛,2012(1):52.

[16]李成坚.谢默斯·希尼:一个爱尔兰—英国诗人:从“身份问题”解读希尼诗歌与诗学[J].当代外国文学, 2005(4):44.

[17]李成坚,邓红.杂合中建立第三空间:从霍米·巴巴的杂合理论看谢默斯·希尼的《贝奥武夫》译本[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53.

[18]李成坚.希尼《迷途的斯威尼》译本意涵的文化解读[J].外国文学,2008(6):34.

[19]邓红,李成坚.译者主体性的彰显:谢默斯·希尼英译《贝奥武夫》之风格解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8):55.

[20]张健.阐释学视角下解读《贝奥武夫》的翻译攻略[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41.

[21]孙敏.翻译或创造[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52.

[22]何宁.论希尼的“沼泽”系列诗歌 [J].当代外国文学,2006(2):95.

[23]杜心源.进入世界的词语:西默斯·希尼诗的语言形式与民族身份建构[J].当代外国文学,2007(2):72.

[24]杜心源,徐胜君.乡土与反乡土:论谢默斯·希尼的诗歌对“原乡神话”的超越[J].思想战线,2008(6):112.

[25]周玉忠.爱尔兰诗人希尼诗歌创作评析[J].宁夏社会科学,1998(2):94.

[26]李成坚.爱尔兰—英国诗人谢默斯·希尼及其文化平衡策略[D].广州:中山大学,2004:82.

[27]欧震.重负与纠正:谢默斯·希尼的诗歌与北爱尔兰社会文化矛盾[D].成都:四川大学,2008:58.

[28]李成坚.翻译中的身份书写与文化建构:谢默斯·希尼翻译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33.

[29]梁莉娟.对话、平衡与超越:后现代语境下的希尼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45.

[30]吴德安.中国当代诗人和希尼的诗歌艺术[J].诗探索,2000(2):38.

[31]王家新.当代诗歌:在“自由”与“关怀”之间[J].文艺研究,2007(9):51.

[32]何宁.希尼与叶芝[J].当代外国文学,2010(1):76.

[33]陈静静.乡土之恋:希尼与艾青诗歌比较[J].科技信息,2011(35):55.

【责任编辑 郭庆林】

2014-09-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研究项目(13YJC752010)

赵晓晓(1980—),女,河南辉县人,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I563

A

2095-7726(2015)07-0047-03

猜你喜欢
默斯希尼李成
怀念李成章教授
“自我的赫利孔山”:谢默斯·希尼与井
泰国渔民在海滩边捡到珍贵龙涎香估值226万元
浅论西蒙斯·希尼的诗歌社会意义和诗歌理论特征
面对深处的挖掘
谢默斯·希尼诗歌语篇平衡观取效行为阐析
杜鹃
庄玉庭先负李成蹊
剖析《八月之光》中乔·克里斯默斯的悲剧命运
浅析《八月之光》中乔·克里斯默斯的悲剧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