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本科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质的研究

2015-03-01 10:21刘春梅
新乡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本科生师范生理论课

刘春梅

(新乡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学前教育本科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质的研究

刘春梅

(新乡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学前教育本科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各高师院校近年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质的研究可以对该问题进行深度探索。通过访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及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作为部属重点师范院校的海滨师范大学,其学前教育系本科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多管齐下,而通过课堂教学培养本科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是其重要途径之一。课堂教学的措施主要包括教师的讲课、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以及课下的实践性作业。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践能力;质的研究

质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也有人称作“定性研究”。本文采用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对质的研究的定义: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型和非参与型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这种研究通常以归纳法为主要分析手段,在当时当地收集第一手资料,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并通过各种渠道对研究结果进行相关验证[1]。

随着我国师范教育由三级并为两级又分为新三级,学前教育本科生的就业方向也从做中等学校教师转向了做幼儿园教师,这使得学前教育本科生的素质构成有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多种渠道的信息表明,多数学前教育本科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比较弱,不能很快地适应幼儿园工作。作为一名师范院校的教师,我关心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关注我的学生的就业状况,也在积极探索提高学前教育本科生素质、提高其教育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海滨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海滨师大)是部属重点师范院校之一。据了解,该校教学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教学与学术研究的结合。那么,海滨师大是如何培养学前教育本科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呢?笔者于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在海滨师大访学,学习期间,我运用访谈法做了一项关于该校学前教育本科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质的研究。本文是该研究的部分结论。

为了保护被研究者,本文使用的所有人名和地名都是虚构的。为了让读者了解笔者搜集资料的真实过程,从而对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做出自己的判断,本文使用第一人称进行论述。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选择“海滨师大学前教育系是如何培养本科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的”这个课题,是想了解作为部属重点师范院校的海滨师大是如何培养学前教育本科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因时间和篇幅所限,我把研究问题修改为“海滨师大学前教育系是如何通过教学培养本科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的”,把研究聚焦于海滨师大学前教育系的教学这一块。

笔者所在的单位近两年也一直在探索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我自己是参与者之一。我们深感目前在学前教育本科生的培养方面,理论课比较重,实践课相对欠缺。而我们希望培养出的学生既具有本科生的理论素养又具有幼儿教师所需的各种实践能力。但是,理想是好的,探索才刚开始。

据之前的了解,海滨师大一向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将学术研究和教学紧密结合,这也是我来这里访学原因之一。本研究是为了相对深入地了解一下海滨师大的学前教育系是如何培养本科生教育实践能力的,这将对我自己所在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启发,对自己以后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

关于“教育实践能力”的概念,目前学界没有过多的。定义,《教育词典》(李诚忠主编)中未找到它的定义通过知网搜索,只有极少的几篇论文对这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一种观点我比较认可,即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是由多项能力组成的有机统一体,这个能力体系由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三部分构成,……基础实践能力是指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如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教育能力、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等,也是师范生必备的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处于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体系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包括创新思维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自我实现能力”[2]。

我的此次调查虽也涉及对该概念的探究,但因不是重点,所以没有深究。笔者使用的基本上是上述的概念及其内涵,访谈中我把它通俗地解释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适应幼儿教师工作需要具备的能力”。

二、研究背景

本次研究的背景知识包括:一是我的经验性知识。通过多次带学前专业师范生实习并对她们的教育实习工作的观察以及与幼儿园老师和其他高校教师的交流,笔者发现学前教育本科生到幼儿园后上手比较慢,实践能力比较弱。有不少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都在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前教育本科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我所在的单位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也已起步。二是现有研究成果。学前教育本科生就业方向从做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转到做幼儿教师只是近几年的事,因此关于如何培养学前教育本科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虽然不少院校都在探索,但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很少。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院校的海滨师大,其关于学前教育本科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资料更少,起码目前我没找到它的教师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通过知网查找文献,大多数文章是关于“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或“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方面的,没找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文章。2011年学前教育年会的几篇尚未发表的文章也只是从整个教学模式的建构方面来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因此,我觉得我的这个研究还是很有价值的。

三、研究方法

(一)抽样

本研究采用的是目的性抽样,即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有可能为研究的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

经过反复思考,笔者决定抽取本科就读于海滨师大学前教育专业,目前也在该校读研的一年级研究生作为访谈对象。她们在这里读了本科,现在又在该校读研,对曾经历的那些活动还有记忆,同时,对于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比在读本科生体悟得更深刻、更具有反思性。本学期我和研一部分同学一起听课一起去幼儿园实习,因而对她们的专业实践能力情况掌握得较为全面。

质的研究方法强调对研究对象的深入了解,这就决定了研究对象的数目不能太多,本次研究我将研究对象的数目定为三人。

(二)收集资料

利用和研一同学一起上课的课前和课间时间,我了解到研一学生中本科就读于海滨师大学前教育系的学生有七个,经过初步了解,我决定选取住在学校的、看上去待人比较热情的三位同学,分别是L、C、Y。

课后,我分别与她们进行了简单的交谈。我很幸运,当我分别向三位同学说明我的意图和要求时,她们都是稍作思考就答应了,而且看起来没有一点勉强。

她们比较爽快地答应做我的访谈对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一是本学期我和她们一起上过几次课,我算是她们的同学同时年龄又较大,她们不好磨我的面子;二是她们比较乐于助人;三是我一开始就强调我会严格保密,不泄露她们的任何信息。

怎么看待我和我的访谈对象的关系呢?我想我们之间应该是一种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我是研究者,她们是研究对象。虽然我们一同学习,但又不同,我是访问学者,她们是学生,我们的“交往”也只是有限的几次共同听课和两次访谈,因为接触的时间并不多,所以我们的关系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只有很小的改变,我对她们比对别的同学更熟悉了一点点,仅此而已。这种关系使我的访谈能够顺利地进行,在访谈中,她们都是有问必答,我觉得她们的谈话比较真实,但对于她们更深地了解我确实无法做到。我只能通过我的访谈问题了解她们,而这种了解与真实的情况肯定是有偏差的。我想如果以后再做质的研究,我会增加访谈的次数和时间,并进行更多的观察,甚至增加一些个人交往,以此促进我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质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一般以访谈、观察和实物收集为基本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主要采用开放式访谈。我对三个访谈对象分别访谈了两次。第一次访谈的时间为一个小时左右:L,2012年4月18日 8:30—9:35;C,2012年4月19日 9:45—10:50;Y,2012年4月19日 9:45—11:00。第二次是20分钟左右:L,2012年5月17日 18:30—18:50;C,2012年5月22日 9:45—10:10; Y,2012年5月20日 9:00—9:20。访谈地点她们选在相对比较安静又比较开放的图书馆二楼开水房旁边的休息厅。每一次我都在征得她们同意的前提下作了录音,访谈之后也及时对录音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整理,完成了访谈记录。

(三)访谈资料分析

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可以初步归纳出与教学相关的有以下四点:1.专业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2.技能类课大部分是实践练习;3.基础理论课实践很少,对学生影响也不大;4.学生渴望更多的实践机会。

(四)对效度、推广度和伦理道德问题的讨论

1.效度问题

“质的研究方法”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求研究者事先不要有任何假设,研究结论完全应从所收集的资料中归纳出来。但是,任何一个研究者对于自己所感兴趣的研究问题事先或多或少一定会有一些理论或理解,这些理论或理解对研究本身也一定会有影响[3]。首先,在研究开始前我头脑中就有一些假设,这在访谈中可能会误导访谈对象;其次,由于我看过一些与我的研究有关的资料,自己对相关问题也有过一些思考,分析资料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原有观点的影响;最后,访谈对象来源单一,这也会影响资料的全面性。如果下次能找几个不同类型的访谈对象,比如访谈大学时的老师、工作一两年的幼儿教师等,用这几种访谈对象的观点相互验证,效度、信度也能得到提高。不过,我做了另一项工作:每个星期去听一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包含数学教育和科学教育),这门课该学期本科生没有开设但专科生开设了,我就去听了大专生的课。虽然本科和大专培养方案不同,但大专生的教育更重视实践能力,这样,从中也可推测一些东西。

2.推广度问题

本研究的样本是三名本科阶段以及目前都在该校就读的一年级研究生,研究结果是通过有着独特的个人经历和个性特征的研究者(我)与三位研究对象的互动而得出来的,因此研究结果不能推广到任何大的范围中去,这也不是本研究的目的。质的研究的目的是“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尽可能真切地再现其本质。人类行为越深入到本质层面就越具有普遍性,因此对本质的揭示可以为处于类似情形的人和事起到一种观照作用。如果这些人和事从研究结果中得到了某种认同,此研究便发挥了一种推广的作用”[4]。

3.伦理道德问题

因为本研究的问题没有涉及对访谈对象来说十分敏感的问题,所以我并没有遇上关于探究别人内心这方面的伦理道德问题。但是,这里也有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就是我基本是无偿地占用了她们的宝贵时间。

四、研究结论

(一)专业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对原始资料的编码和分析,笔者总结了海滨师大学前教育系培养本科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几条途径,其中通过专业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培养本科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是其重要途径之一,这包括教师的讲课、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以及课下的实践性作业。访谈过程中涉及这些方面时访谈对象就有很多话可说,访谈记录中关于这方面的信息也比较多。

关于海滨师大学前教育系如何通过专业理论课培养本科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笔者从访谈资料中分析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理论课以“老师讲”为主

三位访谈对象都多次谈到“老师讲”,而且她们认为教师对理论的讲解使她们的理论素养得到了提高,这些理论的掌握是做幼儿教师所必需的。

在访谈资料中,三位访谈对象共有15次提到专业理论课教师的教学以讲课为主。例如“(五大领域的课程)其实大部分还是以老师的讲为主” “这两门课都是王老师上的,王老师都是以讲课为主……” “在李老师的课上有老师讲,也有大家讨论,老师讲课和同学讨论的比例大概是2:1吧”。

访谈对象提到,教师的讲课并不是单纯讲教材,而是会结合很多实例或实践,如“在讲课过程中,王老师常结合活动实例进行讲解”“比较紧密地与实习经验结合在一起”。

访谈对象认为通过理论课的教学还是很有收获的。Y认为叫法课使“我们才慢慢清晰了,学前教育到底要什么东西,那在大一的时候我们连五大领域都不知道”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收获——明白了游戏应该是幼儿的最主要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我们的游戏中心观。……了解了区角游戏设立的一些方法,还明白了游戏应该以幼儿的兴趣为中心,老师应该是幼儿游戏的支持者,不应该主导幼儿的游戏”。“比如说以美术教育为例,……如果你完全没有这个理论方面的接收的话,你是没有办法抓住美术的特点,你这个课肯定是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那么你的实践肯定是失败的”。L说“这门课(儿童行为观察与指导)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各种观察方法”。

2.专业理论课上有学生实践活动

在整个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三位访谈对象谈得最多的、最兴奋的就是关于专业理论课堂上的实践活动。她们都认为这些课堂实践活动对培养她们多方面的教育实践能力很有帮助,并且希望这些活动能更多地开展。在对资料的整理过程中我也发现这个部分的资料是最丰富的。

访谈对象提到的课堂上的教学实践活动有各种形式。如有的教师会让同学们讲教材的内容。Y曾谈到:“王老师,让我们每个人自己选一章,然后自己上去讲……”。

有两位访谈对象提到情景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并且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Y在谈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课堂教学时说:“这一个情景教学,我们还进行过蛮多次的这种方法。……就是在,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去幼儿园实践的背景下,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而且,从访谈对象的非语言信息里,我也可以感受到她们对这种教学活动的肯定。我的访谈资料里记录了C在回忆情景教学时一次次的笑声:“我就记得我们最后的一个考核呀,就是——他(教师)让我们七八个人一组,嗯,就是组织一个教育现场,然后,一个人是老师的角色,其他同学都是演儿童,……每个同学都特别配合,一个同学说‘老师我不知道’(笑),另外一个同学回了一句‘ 你真笨 ’,我一下子就呆在那里了,然后就开始教育了(笑),最后,好不容易把小朋友都扯回来(笑)。他们演得太真实了,但是我觉得这样很考验我的机智,我可能做得也不是太好,但至少还反应过来了(笑)。”

有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可能是分析活动,或者是教玩具设计,C认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也会有活动,会穿插与实践相关的活动,像分析活动,还有设计玩具……”。

讨论和创编也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一部分,C在谈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时有这样的描述:“在讲课过程中……有时候请同学就素材进行讨论,还有创编,这些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理论。”

L则描述了幼儿园音乐教育课堂上教师让同学们演奏乐器,“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使用乐器,王老师准备了各种幼儿园中使用的音乐乐器,让我们大家自己操作,很多乐器我们以前也不知道怎么用,在了解了自己手中的乐器使用方法以后,我们大家一起在老师的指挥下完成了一首协奏曲。这种感觉很有趣”。

3.专业理论课会布置实践性作业

三位访谈对象在谈到教学的实践性时都提到了实践性作业,由于我在访谈中不够敏感,没有过多地追问她们对教师布置作业的看法及感受,但第三个访谈对象Y提到当时感觉挺苦。但是,她们都提到了这些实践性作业带给她们的收获。

不同课程的实践性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同的。Y肯定了“每一个教法课都会布置写教案”,C和L都提到了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的作业是写个案观察,“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让我们每周随便观察谁,可以是儿童,也可以是成人,并记录观察对象大概五分钟左右的活动,他……干了什么,你对他的这个行为进行分析,这个我觉得特别有用” 。“我们有作业,大量的观察作业,让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练习”。

4.大部分专业理论课会安排下园

三位访谈对象共有11次提到每门教法课教师都会安排下园“看课”,而且安排的都是对口的特色幼儿园。例如L这样描述:“我们有各种零散的见习,如每门课因为分了很多领域,比如说科学、语言、健康,还有社会这几门,每门课程老师都会带我们去幼儿园,……因为上海有很多特色幼儿园,老师有条件带我们去比较,还可以到某个方面擅长的幼儿园去看一下。”

其他专业理论课也会安排一两次下园, Y在提到幼儿园游戏课时说:“(幼儿园游戏课程)同样也有下园见习的一些机会。去的是上海游戏特色最有名的南西幼儿园,还去了海贝幼儿园。”C则提到“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和指导(课程)有两次幼儿园见习”。

另外,Y和L都提到教法课安排下园“看课”只是看公开课或者示范课,并不是见习,她们认为如果是进班见习收获会更大。

(二)技能类课大部分是实践练习

三位访谈对象谈到技能这部分不是很多(可能跟我的访谈提纲有关),但都提到技能类的课大多是让同学们进行实际练习,实践性还是很明显的。L非常详细地描述了普通话课程的实践作业,“他(教师)会让你去完成一些作业……我们组是到篮球场上去找人,让人家教我们打篮球,要怎么样说服人家。……”Y说“美术他(教师)就会让你自己画画呀,……或者有时候拿一样东西,让你分析,美术老师有的时候还会下载一些就是很出名的那种图片,就是那种名画,来培养我们的美术欣赏能力”。L说“钢琴……开始他(教师)会示范,示范好了然后给你留好作业,再回去练,练好了再学新的”。

(三)基础理论课实践很少,对学生影响不大

访谈对象谈到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基本上都是指的专业理论课,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谈得比较少,即使谈到,也基本上认为这些课实践性不明显,对学生影响也不大。

C两次提到心理学、行为观察与指导课程比较理论化,三次提到心理学课没有安排下园见习。L也说大一大二没有见习,儿童教育、儿童心理课不下园见习,两次提到艺术技能课没有下园见习。Y则认为各类心理学课比较有用,两次提到学前教育学、中外教育史等基础理论课没有直接的帮助。

(四)学生渴望更多的实践机会

从访谈资料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的实践机会比较多。但是,访谈资料中一些信息反映出同学们渴望有更多的实践活动,因为她们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还是不能满足幼儿园工作的需要。

L四次提到多去幼儿园实践有助于自己反思,Y和L共五次提到还需要去更多的幼儿园实践,L认为教法课的见习不应该只是看集体活动,更应进班见习,Y提到技能课学习的时间不够多,三位访谈对象共六次提到她们的艺术技能不能满足幼儿园工作的需求。

回顾以上调研,我认为本研究在深度方面的挖掘是有所欠缺的。第一,因为个人分析整理不够及时,所以第二次访谈不能完全补充第一次访谈所需要补充的内容。(第一次访谈结束后,既没有编码,更没有及时做深入分析,只是大概拟定了第二次访谈的提纲。)第二,分析不到位。因时间所限,没有来得及更深入地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挖掘。

[1]陈向明.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一位辍学生的个案调查[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1):35-45.

[2]吴波,柳和生.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2(1):12.

[3]杨钋,林小英.聆听与倾诉:质的研究方法论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89.

[4]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51.

【责任编辑 张慧娟】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Cultivation of Practice Ability in Teaching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s

LIU Chunmei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Xinxiang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0, China)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e ability in teaching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s has been one of the hot issues concerned by all the normal universities in recent years. A further exploration can be made by qualitative researches.Interviews and analysis discover that various means are used in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e ability of teaching for undergraduate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Haibin Normal University, a subordinate key Normal University. A combination of cultivation of practice ability of teaching for undergraduates is usually implemented simultaneously. And one of the chief ways is cultivating undergraduates’ practice ability in teaching by classroom teaching, which primarily includes teachers’ lecture, students’ class practice activities and after-class practice homework.

undergraduates major in preschool education; practice ability of teach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2015-05-07

2014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4382)

刘春梅(1967—),女,河南新乡人,教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和教师教育。

G615

A

2095-7726(2015)07-0065-05

猜你喜欢
本科生师范生理论课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