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史的课程群建设—兼论“文化人类学”对“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意义

2012-08-15 00:45王小健
大连大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古代史人类学理论

王小健

(大连大学 历史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2010年,我们以“以中国古代史为核心的课程群建设”为题申报了校级教改项目并获批。本文围绕该项目的缘起、设计和实施,谈谈对中国古代史教学的一些思考,特别是文化人类学对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意义。

一、项目设计和实施

这几年本课题组成员一直从事先秦至魏晋时期的中国古代史教学。这门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对象是刚入学的新生,对学生状况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有感触。新生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志愿录取,二是调剂录取。志愿录取的学生有学习兴趣,求知欲强烈,最终志向是考取研究生,有更高的追求。调剂录取的学生对历史专业并没有强烈的兴趣,但因为已经服从调剂,所以在主观上也愿意好好学习。但不论怎样,他们都是刚刚脱离中学阶段进入大学,知识结构比较浅,对历史的认知更多地停留在重要的历史事件上。从心理上看,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新奇感,都希望通过历史专业学习,提高知识水平和思维认知能力。

如何保持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新鲜感,并逐渐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认知能力,需要在课程设计上下功夫。大一新生的中国古代史课从上古讲起,这段历史的特点是历史悠久,时代遥远,难以理解,学生很快就会陷入历史知识的汪洋大海中,迷失方向,如果没有及时有力的引领,学生刚入学时的新奇与希望,很快就会消失。另外,现在的学生有一个共性,就是不读书,不会思考。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并不主动地阅读文献,分析、解读文献的能力无从提高。即使有所阅读,也难以在其传达的历史信息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研究能力也无从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理论思维的训练显得尤为迫切。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我们觉得有必要打破古代史课程之间的孤立状态,提高课程群的综合化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学生理论思维的训练。

本项目是以“中国古代史”课程为核心,包括“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史文献研读”、“文化人类学”共四门课程在内的课程群建设。对于课程本身来说,是为了提高课程的综合化水平;对于学生来说,是为了让他们多读书和学会思考。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的学科基础课,教学内容基本定型,授课重点是历史发展的基础知识,讲授不可过于讲求学术性而偏于艰深,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中国历史各个时段的基本内容,特别是要讲清楚每个时期的时代特点,以及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使学生真懂历史,培养历史感。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历史内容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思考。课程采用的教材是晁福林主编的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古代史》[1](上册),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具有规范性,便于以后学生考研,特意参照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型,为期末考试命题,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也关注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但中国古代史教学毕竟是以基础知识的传授为主要目的,而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只是高等教育的第一个层次,这些专业知识是如何得出来的,又如何认识?这涉及到历史知识的来源,属于历史研究的范畴,并不是一门古代史教学所能解决的,而“中国历史文选”和“中国史文献研读”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不足。

“中国历史文选”是历史学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是介绍历史原典和解读其中的选文,长期以来教学停留在对字、词和文义的解释和通读上。但事实上,这些只是教学任务之一,其最终目的是用所学的选文说明中国历史,因此中国历史文选的教学必须有助于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具体作法是选择《尚书》、《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些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史籍加以介绍,同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历史文献,提高选文的史料价值。选文主要有《牧誓》、《城濮之战》、《武灵王平昼闲居》、《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汉书·艺文志序》、《三国志·让县自明本志令》、《后汉书·宦者列传序》[2]等,这些选文所表现的内容都是古代史教学重点,对它们的讲解和分析可以起到与古代史互相促进的作用,既增进了学生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古代史知识的学习。不仅如此,我们还参照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题型,在“历史文选”期末试卷中增加了一定幅度的史料说明题,使历史文选课为中国古代史课服务的目的性更强。

但是仅靠历史文选课的选文还远远不够,为了使学生能够扩大阅读历史原典的范围,进一步培养其阅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我们还开设了“中国史文献研读”课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内容毕竟代表不了全部的中国古代历史,因此文献研读课既要兼顾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内容,又要具有延展性。在教学中,将文献研读内容按照时段和专题分成几部分,第一部分是《左传》、《国语》部分,与古代史的春秋历史对应,第二部分是《战国策》、《孟子》和《史记》中的战国部分,与战国历史对应,第三部分是《史记》、《汉书》中的汉初部分,与西汉初年历史对应,第四部分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中的民族列传,与汉代民族关系史对应,第五部分是《史记》、《汉书》中的经济部分,目的是引起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关注,第六部分是其他一些相关内容,增加学生对历史丰富性的认识。学生自行选择阅读内容,每个人都要写研读报告,并在课堂上宣讲。

中国历史文选和中国史文献研读这两门课是为了让学生多读书。可是,学生读过的历史文献即使再多,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思维和认识方法,这些历史文献也只不过是材料的堆积而已,无法上升为对历史文化的理论认识。而实际上我们学习、研究历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因此,学生还必须学会思考,会思考才会提问,才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会思考是种能力,这种能力狭义言之是历史研究的能力,广义言之则是进行一切工作的能力。为此,我们在学生修过“古代史”、“历史文选”、“中国史文献研读”课的基础上,又特意开设了一门其他院校很少开设的课程——“文化人类学”。

二、“文化人类学”课程的实施情况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类文化起源、成长、变迁和进化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本来对我们并不陌生,其创始人之一是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摩尔根写的《古代社会》经恩格斯的解读写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只不过后来文化人类学在西方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不太了解而已。

说到人类文化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就像说人类历史、中国历史一样庞大,但是这样庞大的话题仍然可以简约为一些指导性的理论,这要看研究者采取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家实际是将极为复杂的人类文化表现归纳为现象,这些现象包括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发现文化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从而概括出一定的原理、通则,再用以解释相似的文化现象[3]8。因此,文化人类学使用的是归纳演绎的方法,理论性强。历史学是以具体历史事实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得出一些经验性的认识和判断。从研究方法上看,重经验轻理论。对于研究者说,发现一个历史真相,揭示一个历史秘密,更能激动人心。这种学术取向使历史研究的综合概括性不足,历史事实常常是零碎的,偶然性的,我们探讨的多是个性意义,至于是否具有某种普遍意义并不受重视,这影响了我们对历史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另外历史研究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仅仅是知其然并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大学教育还要教给学生知其所以然的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历史学所欠缺的,我们可以通过学科融合加以弥补,而文化人类学归纳概括出的理论、采用的方法对于分析历史事实、归纳历史现象非常有帮助。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我们开设了文化人类学课程。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童恩正的《人类与文化》(重庆出版社,1998),这本书系统介绍了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优点是理论翔实,并结合了中国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比较符合我们的教学目的。主要参考书是朱炳祥的《社会人类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这本书内容比较简洁,概念清楚,每一章都有个案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他的文化人类学书籍也很多,学生在校图书馆都可以借到,可以有效地辅助学习。

文化人类学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大多数学生以前根本没有听说过。为了使课程内容和文化理论更容易让学生了解,课题组特意搜集了一个八集的视频,视频是关于南非象干人狩猎、采集的生活内容,每集八分钟,在课前播放,之后就其中的内容提问。学生很喜欢这个视频的内容,从中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和体会异文化,并引发学生思考自己所处的文化与异文化的异同。

另外,我们还对授课内容作了精心设计。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简化、通俗化,使之与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层次相吻合,既避免了课程内容过于理论、生涩而使学生失去兴趣,又能适时地启发学生的思考,提升他们的知识层次和学习层次。课程内容分成七章,每一章的内容都与历史学习密切相关。

第一章是文化人类学的几个主要理论流派。重点介绍文化人类学的几个理论大师,如进化论学派的摩尔根、历史特殊论的鲍阿斯、功能论的马凌诺夫斯基和布朗、法国社会学大师涂尔干等。讲课重点在这些理论大师的治学经历及其学术贡献,目的是以他们执着而严谨的治学精神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激励,并对文化发展的各种理论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第二章是生计经济。所谓生计经济是指工业化经济之前的人类经济形式,包括狩猎采集、园圃农业、集约农业和畜牧业。之所以要从物质生产开始讲起,是因为物质生产构成了文化的基础,它影响到文化的其他方面——社会组织、家庭形式、宗教信仰、社会管理等等,所以对人类文化的考察,必须从这一基点开始[3]62。这一章重点介绍狩猎采集、园圃农业、集约农业和畜牧业的特点,并详细讲解各种经济形式与生态环境、人口规模、家庭形式、分配原则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并且引导学生用这些理论分析先秦之前的历史,使学生学会用经济的眼光认识社会的各种关系。课后布置了两个作业,一个是“用人类学理论分析中国农业社会”,另一个是“结合历史知识分析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的关系”。

第三章是婚姻和家庭。婚姻和家庭是人类一种非常古老、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世界各地的婚姻、家庭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人类学研究婚姻的目的不是为了猎奇,而是要通过对世界各地婚姻习俗的比较,分析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的本质,探讨其社会功能,以及与其他文化因素之间的联系[3]101。这一章的重点是婚姻的定义、功能、形式、产生的条件、婚后居住模式以及家庭类型。学生对婚姻习俗并不陌生,但对婚姻现象缺少理论把握,这一章就是要弥补这个不足。课后作业是,“用人类学的理论,以《仪礼·士昏礼》和《礼记·昏义》为文本,分析中国古代婚姻与现代婚姻的异同”。

第四章是继嗣群。继嗣群的概念学生很陌生,但对宗族并不陌生,宗族其实就是继嗣群的一种形式。这一章的重点是继嗣规则,如父系继嗣、母系继嗣、双系继嗣、双边继嗣,以及继嗣群的主要类型世系群和氏族,我国古代的族就属于世系群。课后作业是“用人类学理论分析我国古代宗族的组织形式”。

第五章是社会组织和政治团体。人类能够在亲属关系之外根据需要结成一定的组织特别是政治团体,这恐怕是人类战胜动物、人类群体之间优胜劣汰的最根本原因。这一章的重点是各类政治团体的特点及其演进规律。根据人类学家的观点,人类社会整体经历了四种政治组织形式,即游群、部落、酋邦和国家。这种政治上的发展进化,是与社会其他领域的进化密切相关,如技术进化、人口规模、社会等级、产品分配等等,而作为最高级政治组织的国家,其特点是有中央政府以及保证政府的权威得以执行的一整套强制力量,如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以及使人民相信其强制力量合法性的意识形态[3]166。课后我布置了两个作业,一个是“以人类学理论和历史记载尝试分析唐朝南诏的社会性质”,第二个是“以人类学理论和古史记载尝试分析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的社会性质”。

第六章是宗教。宗教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究竟什么样的思想和行为属于宗教,即宗教的性质是首先应该明确的。这一章的重点是宗教信仰的类型、宗教仪式的组成以及宗教的社会功能。

以上是文化人类学课的主要内容,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介绍文化理论,使之服务于中国历史的解释分析,因此在授课时始终坚持两个环节。一个是精讲理论,在讲解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探究欲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在讲解时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例如在讲解第二章狩猎采集经济时,提请同学思考以下问题,这种经济形式下的人口规模是大是小?家庭形式是大还是小?分配方式是互惠分配还是再分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还是等级的或阶级的?这些问题实际是要学生思考经济量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学生是具有思考能力的,只不过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后大多给出了比较正确的回答。在授课过程中,随时充满了类似问题的创设,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第二个环节是讲课时随时与中国历史相关照,做到人类学理论与历史史实相发明,并在课后布置的作业中注重训练学生以人类学理论分析说明相应历史的能力。不过,在讲课中注意避免人类学理论与历史文献的机械印证。事实上,历史文献既能印证人类学家的主张,又存在很多反例,前者说明了人类学理论的普遍意义,后者则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差异性。在运用人类学理论时,不能只捡相似的例子加以比较,反例也很重要,只有对反例不断研究,才会不断完善人类学理论。例如在讲解游群、部落、酋邦、国家四种政治组织的进化时,特别强调指出这四种类型对某些民族是连续的进化阶段,对有些民族则意味着不同的政治类型。课后布置作业时,也对学生强调既要用这一理论说明中国文明起源与国家的产生,也要从中国文明起源和国家产生的一些独特性中补充完善这一理论。当然,这样做对学生来说难度很大,但他们的头脑中应该有这种意识。

三、文化人类学的教学效果

第一,南非象干人的视频和一些授课内容澄清和加深了学生对史前社会的认识。

周莉同学说:“以前总听人说‘自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似乎是我们对中国古史发展最通俗的认识,学习中国通史时对史前社会的讲述也不多,自己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没有直观的认识,也很少去想象那时候的人到底是怎样生活的。我比较喜欢老师每节课开始一段时间放的关于象干人的视频。从这些视频中可以看到人类早期生活的样子,男子狩猎、女子采集,那时候的人完全依赖自然生存,虽然没有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但是他们依然能够从自然中获得生活必须的各种食物,我们现在的人不得不佩服先人们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试问如果把我们放到这些原始的地区,我们有多少能存活下来。他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来生存,又不会破坏自然,反观我们现代人却往往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生产水平提高了却保护不好环境,这真是值得我们反思。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现在的一些习俗或者分工原来在人类早期社会中就已经萌发了,这对我理解毕业论文要写的民族方面的东西有很大的启发。”

董成同学从史前史理论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对于这门课,自从第一堂课起,我就由衷地喜欢上了。原因可能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上个寒假的时候,我专攻了中国古代史中的先秦部分,还涉猎了一些实地考古的内容,所以对于第一堂课的摩尔根古典进化论体会尤深。在看先秦史方面的书籍时,尤其是史前史部分,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所论述的理论的确存在不小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来自于时代的局限,有的在于其本人的臆断,可是问题在于我国史前史研究却还一直凭借着这种理论。”

王锦智同学则被人类学家们执著的学术精神所感动,她说:“从他们(人类学家们)身上可以得出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每个理论的形成不是空想,是用汗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然后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融合,进一步创新得到的,其中的艰难就可想而知了,而对于史学研究者也需要这种精神,亲身去实践,可以避免高高在上而忽略实际的问题,这样得出的理论成果才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第二,提升了学生思考和理论思维的能力。

李盼同学说:“身为历史学专业的我,以往更多的是学习朝代或国家各方面的历史。而文化人类学这一课程,不仅丰富了相关知识,增添了对人类文化的了解,而且培养了我的创新思维,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文化人类学对历史研究和我自身有双重意义,而老师的授予知识并引导我们思考问题的作用更是重大,让我们有所思而又有所得,这是难得的。”

有的同学还从认识的角度对历史学和人类学的学科特点作了初步比较。曹绿荫同学指出:“文化人类学对人类发展中始终存在的文化现象进行考察,诸如婚姻、族群、政治组织、精神信仰等等,这些内容有着很多的理论性的表达,更像是寻求人类历史上始终影响人类发展的因素的普遍意义,也因此更具有指导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历史现象。”特别是关于婚姻一章,学生感触颇多,因为她们对婚姻了解的比较多。张昊同学说:以往关于婚姻方面的课程“多是讲授婚姻的仪式、离婚、婚后生活、婚姻观念等,而文化人类学对于这一问题中概念性的内容把握较多,比方说婚姻的概念、居制、家庭类型等。所以,我觉得历史学本身不是一个理论体系特别完备的学科,而文化人类学的引入可以解决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甚至于,我们可以通过文化人类学的个案分析来帮助建构中国史学理论自己的体系。”周莉同学也表达类似的认识,她说:“对于婚姻,我以前认为婚姻就是两个相爱的人成立家庭一起生活,没想到婚姻还有别的功能,什么经济互助啊、增进人群集团之间的联合啊等等。看似常识的东西原来在文化人类学中都有一定的理论来解释,而且还往往颠覆我以前的一些看法,真是令我大开眼界。同时也认识到人类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婚姻形式,如交表婚、单偶婚、多偶婚等原来是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以前我特别不理解为什么中国古代是一夫多妻?学习了文化人类学使我认识到这种婚式之所以能够长时间存在并延续,其背后是有一定的时代原因的。”

第三,一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否明显,最终体现在学生完成的作业上。从作业完成质量来看,总体情况良好,学生大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将人类学理论用于对历史问题的解释分析中。作业完成质量比较高的是马祥同学的“尧舜时代的社会形态与国家起源模式初探”,王俊铮同学的“论夏代与中国早期国家”、董成同学的“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管窥大连地区新石器时代先民生产生活”、赵倩同学的“试论古代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的关系——以匈奴为例”、耿文宇同学的“以文化人类学视角分析中国古代婚姻——以《礼记·昏义》为文本”、马波的“试论唐朝南诏的社会性质”。尤其是马祥同学的“尧舜时代的社会形态与国家起源模式初探”一文,敢于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大胆把握尧舜社会性质与国家起源模式这一宏大课题。作者先是界定了国家、文明等相关概念,之后叙述了中国国家起源的几种理论如部落模式、酋邦模式、苏秉奇的三部曲模式,接下来根据史料记载分析了尧舜时代的社会概况,进而得出结论:尧舜时代已处于酋邦社会晚期,国家产生的前夜,早期国家即将破茧而出,并最终论证了夏代——中国早期国家的建立。这篇作业选题虽然宏大,但论证却不失细致具体,结构合理,层层递进,表现了作者非常强的科研潜力,如果能够再加以润色不逊于一篇优秀的硕士论文。

文化人类学目前只上过一轮,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就我们所知,这门课程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开设,其他院校历史系是否开设不得而知。因此,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可供利用的资源比较少,尤其是视频材料太少,是个遗憾。其次,在课程设计上,虽然尽量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但在教学方式的改进上还可以力度更大一些,比如可以利用上课时间,就某一问题专门组织小组讨论,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发表观点,进行一定的课堂讨论,其效果会更胜过单个发言或提问。另外,在考核方式上,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将写作业与理论考试结合起来,既可以考查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又可以锻炼他们的史学研究能力。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改进和完善。

最后,让我们用马祥同学的学习心得“域外风景别样红——学文化人类学有感”,完成这篇教学论文。他将唐朝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句加以改写,概括了自己的学习感受:“毕竟文化人类学,视野不与历史同,求诸自身无广角,域外风景别样红”。他说:“学习文化人类学给我的最大的启发就是开拓了我的视野”,它“为我开启了一扇门,一扇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理解人生的门”,以前“我摆脱不了从历史中寻找历史的困惑,我仿佛是只井底之蛙,在井里各个角落来仰望天空,得到的答案都难以令我满意。文化人类学则告诉我可以拿个梯子上到井外来,看看天空到底是什么样的。上来一看,呵,果然是域外风景别样红!”

[1]晁福林.中国古代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赵淡元.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3]童恩正.人类与文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古代史人类学理论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世界古代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思考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高校历史专业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 ——以《世界古代史》课程为例
从“源头”认识东南亚之“利器”:《东南亚古代史》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