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振伟 邓文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对大多数普通高校学生而言,许多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是其初始阶段。在学习运动技能过程中,反馈对其动作动力定型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Adams认为的,没有反馈就没有学习,学习者通过反馈提供的信息理解学习任务,不断纠正错误动作,最终掌握这一运动技能。因此,教练员和体育教师试图控制运动反馈来提高他们对运动技能学习的效果。追加反馈是最常用的一种反馈,它是指采用人工手段提供与技能操作相关的附加信息,是任务内在反馈的补充与完善。与内部性反馈不同,它是别人(一般是教练员或教师)给与的,学习者不是每次练习都能得到这种反馈。Gentile首次将追加反馈分为:结果反馈和绩效反馈两大类。其中,KR主要是以技能操作结果或是否达到绩效目标位内容的外部信息,追加的信息来自执行技能的结果;而KP是关于运动运动技能运动特征的信息,追加的信息来自于执行技能有关的动作特征。在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追加反馈被认为是除练习量以外,对动作技能学习影响最大的一个关键变量。追加反馈如何被教练员和体育教师运用来提高练习者学习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反馈的时机、频率以及技能复杂程度等都是需要明确的地方,把握得当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否则将不利于动作技能的学习。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力图对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追加反馈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反馈时机和频率以及与不同复杂程度运动技能学习任务间的相互关系,使我们对运动技能学习追加反馈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为促进实际的动作技能教学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追加反馈的呈现频率是提供学习者信息的一个重要变量,但对学习效果而言,到底是频繁好还是不频繁好以及呈现的频率科学标准是多少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传统观点认为,反馈越频繁学习效果就越好。我国学者许尚侠通过上肢关节动觉感受性的定量反馈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反馈量越大,学习速度越快。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对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与挑战——追加反馈频率并不是在所有的技能学习中都是越频繁越好,而是适度降低反馈的频率可能更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学习。G假说认为,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追加反馈引导个体在练习期间进行正确的操作;然而,如果过于频繁地提供追加反馈,将形成学习者对其的依赖,往往会忽略对来自其它重要信息的加工,而这些信息加工过程正是学习者形成自身觉察错误和修正错误的内在机制。因而,当个体在无追加反馈条件下独立操作时,绩效会明显下降。同时,无论何时提供追加反馈,学习者都会在下一次练习中尝试改正动作,这样就经常导致为纠正错误做过分的现象,反而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动作。Wulf的交替敲击任务的研究认为,50%相对频率组的错误明显少于100%相对频率组。Winstein和Schmidt的移动杠杆实验研究中给与被试两种频率结果反馈(100%和50%)。结果表明,在无KR的保持测试中50%KR组比100%KR组产生了更小的误差。Schmidt等首次使用小结技术对反馈频率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练习即刻和10min后的保持测试中,每次获得KR组的绩效最差,而每15次练习后获得小结KR组绩效最好。以上的研究都表明了追加反馈频率的适当减少与运动技能学习效果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
但是,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得出了不一样的结果。Wulf采用了模拟障碍滑雪任务对追加反馈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学习者进行高频率的反馈更有利于技能的掌握。Khol、Lai等的研究都发现高频率反馈比低频率反馈更具有作用。Bilodeau在移动操纵杆的试验中,设置4组被试,KR绝对频率均为10次,相对频率分别为100%、33%、25%和10%。研究结果显示,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了KR绝对频率与操纵绩效的对应关系。在国内体育节也是如此,很多学者都强调在技能学习的每次练习后及时进行反馈。
既然不同的追加反馈频率都能对运动技能的学习产生效果,但是否对某一运动技能学习时,各种不同频率的追加反馈都会产生相同的推动作用呢?是不是高频率反馈对某些运动技能的学习产生的作用更大或者低频率反馈则对另外一些技能的学习推动效果更好呢?国内外众多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Wulf、Shea和Matschiner的研究认为,学习技能的反馈频率适宜值与任务的复杂性和概括化运动程序控制结构两个方面有关。Lai&Shea的研究显示,在一些“发现减少追加反馈频率要优于100%频率或与之相同”的调查中,这些研究所选择的技能(或任务)都相对简单。而在“减少追加反馈不能使技能学习受益”的研究报告中所涉及的技能则相对复杂,如对障碍滑雪的模拟。概括化运动程序,是一类运动的抽象化的记忆表述,它负责自主运动的控制。Wulf等人认为,当必须学习几种技能的变异组合时,这些变异组合是在不同的概括化运动程序的控制下(如技能代表着不同的运动类别),减少相对频率有助于更好地学习这种变异组合。但当技能变化属于同一概括化运动程序时,减少相对频率对学习并没有益处,有时还可能对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学者陈敬等采用两维电脑追踪任务,探讨任务性质对反馈频率适宜值的影响。在实验中,将学习者分为开放性任务和封闭性任务组,两组受试者分别在不同地反馈频率条件下,联系两天练习开放性或封闭性任务。结果显示,任务的性质与反馈频率适宜值存在交互作用,在进行开放性任务时高频率反馈效果好,封闭性任务时则宜采用低频率追加反馈。陈敬等采用单维简单和两维复杂电脑追踪任务,探索了任务复杂程度对反馈频率适宜值的影响。试验中,将受试分为简单任务组合复杂任务组,分别给与25%、50%、75%和100%相对频率追加反馈,连续两天进行练习后进行无反馈的保持测试。结果显示,练习阶段操作绩效随反馈频率的增加而增加;50%反馈频率利于简单任务的技能学习,75%反馈频率利于复杂任务的技能学习。认为,学习简单运动技能时应采用低频率追加反馈,而学习复杂运动技能时则应采用高频率追加反馈。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说明,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需要追加反馈,但反馈的频率则不能固定化。就初学者而言,对于复杂运动技能的学习,教练员应多采用高频率追加反馈,简单运动技能学习时则应采用低频率反馈。在教授过程中,教练员和体育教师同时应对运动技能的性质进行分析,明确该运动技能中各动作是否属于同一类别,是则应采用高频率反馈(例如:足球中的行进间脚内侧连续传球技术),不是则应较多运动低频率反馈(例如:篮球中的三步上篮技术)。
根据反馈信息提供的时间点将反馈分为即刻反馈和延迟反馈。追加反馈的时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致力研究和争论的焦点,到底是即刻KR还是延迟KR更利于运动技能的学习,一直以来争论不休。传统观点认为,反馈越及时,学习效果就越好。Greenspoon和Foreman的一项实验中,让被试画一个3cm的线段,被试者知道结果的时间从0-30s不同。研究结果表明,了解结果越快,学习成绩越好。Liu在用劣势手向目标低手抛球任务研究得出,在练习阶段即刻KR组被试的操作准确性较高。然而,另外一些研究者认为延迟KR更有利于学习。Yoshiyuki让被试学习用指针跟随规定节奏交替敲击两个圆盘和书写文字任务。结果显示,在交替敲击任务中,1000ms延迟组的错误数量明显少于200ms、500ms和767ms组,说明KR延迟更利于动作技能的绩效成绩。实际情况,从上世纪60年代许多学者通过研究都认为延迟反馈能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近来,John通过劣势手学习低手抛球的研究,即刻反馈会分散学习者对内部反馈的注意,忽略其中的重要信息,延迟反馈则能使学习者更好的体验内部反馈,提高学习效果。Liu使用操作者学习用劣势手向目标低手抛球任务研究指出,在练习阶段即刻KR组被试的操作准确性较高,而在保持测试中绩效却低于延迟KR组和延迟KR+主观估计组。
此外,Swinnen等认为,运动后过早提供KR阻碍个体进行自发的估计错误活动,将不利于个体自身觉察错误能力的形成。我国学者金亚虹的研究也发现,与即刻提供KR相比,延迟2S提供KR更有利于运动个技能的学习。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虽然对于反馈时机对技能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定论,但大多数研究都倾向于延迟反馈对技能学习绩效具有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对教练员和体育教师的启示是:在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中,应优先选择延迟反馈。延迟反馈能更有效的促进学习者对自身内部反馈的探索和利用。
从上面的叙述中,又引发一个问题——是否延迟反馈存在一个最适宜的反馈时间点呢?关于这个问题许多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Yoshiyuki在交替敲击任务学习测试中,1000ms延迟组的错误数量明显少于200ms、500ms和767ms组。同时发现,在书写任务中,延迟反馈时间的增长,书写成绩下降。Jachobs也发现在不同的学习任务时,被试对延迟与反馈时机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成绩绩效也不相同。我国学者张建成的研究也发现,延迟反馈的适宜时机与学习任务的性质和个体技能熟练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综上说明,延迟反馈的适宜时机受学习任务的难度、个体技能熟练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单一、固定的。
那么,延迟反馈的适宜时机与学习任务和学习个体之间到底具有怎样的关系呢?我国学者金亚虹将KR时间点的适宜值作为探测个体自身觉察错误能力形成的切入点,从任务(任务复杂程度、任务性质)、个体(个体技能熟练程度、年龄)、环境(是否提供视觉反馈)等情境要素入手,探讨了KR时间点的适宜值[20]。结果发现,与简单任务相比,操作复杂任务时,提供KR的适宜时机应提前;与封闭性技能相比,操作开放性技能时提供KR的适宜时机应提前;随着技能熟练程度的提高,提供KR的适宜时机应延迟,但延迟过久也不利于运动技能的学习;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年龄与KR时间点适宜值之间呈倒U型关系;与剥夺视觉相比,提供视觉反馈时,提供KR的适宜时机应延迟。
本文通过对追加反馈频率、反馈时机与学习任务性质等之间关系的回顾、探讨与总结,提炼出普通高校教练员与体育教师在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运用追加反馈的理论依据。认为:1、对于复杂运动技能的学习教练员应多采用高频率追加反馈,简单运动技能学习时则应采用低频率反馈。2、在教授过程中,教练员和体育教师同时应对运动技能的性质进行分析,明确该运动技能中各动作是否属于同一类别,是则应采用高频率反馈,不是则应较多运动低频率反馈。3、在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中,应优先选择延迟反馈。延迟反馈能更有效的促进学习者对自身内部反馈的探索和利用。4、对于简单技能的教授中,提供KR的时机应延迟,复杂技能应提前;开放技能学习时,KR时机应提前,封闭技能则应延迟;学习者技能熟练程度提高时,KR时机应延迟;提供视觉反馈时,KR时机应延迟。
[1]Admas J A.A closed-loop theoretic motor learning[J].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 1971,(3):111-149.
[2]Newell, K. M. Motor learning without Knowledge of result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 response recognition mechanism. 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1976,8,209-217.
[3]Schmidt, R.A. Motor control and learning: A behavior emphasis.Campaign,IL: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1988.
[4]许尚侠.上肢关节运动感受性与体育训练的关系[J].心理学报,1964,(01):94-102.
[5]Salmoni A W,Schmidt R A .Walter C B.Knowledge of results and motor learning a review and Critical reappraisal[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95,355-386.
[6]徐立彬,刘晓茹.追加反馈的研究及展望[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2):55-57.
[7]Wulf, G., & Schmidt, R. A.The learning of generalized motor programs: Reducing the relative frequency of knowledge of results enhances memor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89,15,748~759.
[8][美]RICHARD A MAGILL著,张忠秋译.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9]Wulf,G.,Shea,C.H.,&Matschiner,S.Frequent feedback enhances complex motor skill learning. 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1998,30,180~192.
[10]朱金婵.体育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1997, (6)18-20.
[11]曹湘英,姚卓.即时反馈强化控制摸式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体育科技,1996,(1):46-48.
[12]陈敬,章建成等.任务性质对反馈频率适宜值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2008(32):48-51.
[13]陈敬,章建成等.任务复杂程度对反馈频率适宜值的影响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 (23):212-216.
[14]金亚虹,章建成,任杰等.延迟结果反馈对追踪任务技能学习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1,24(6):739-740.
[15]Yoshiyuki M,Takaji M.Effects of delayed visual feedback Morton control. Performance [J].Perceptual, & Motor Skills, 1990,70,111-114.
[16]章建成,金亚虹,任杰.不同练习量对结果反馈时间点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3,23(6):86-90.
[17]金亚红.运动技能学习中影响自身觉察错误能力形成的若干因素-从结果反馈时间点适宜值的视角[J].体育科学,2005,25(1):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