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的研究

2012-08-15 00:50:0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8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体育运动体育锻炼

1、前言:

2007年4月29日,为了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和北京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在该运动的推动下,尽管全国范围内许多地区的学校体育工作呈现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但其能否长期持久的开展下去仍然是一个未知数,特别是还有一些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由于缺乏场地、器材、师资等因素,致使“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受到很大障碍,因此,如何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以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及实施现状作为切入点展开研究。

2、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及实施现状

2.1、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

阳光体育运动是“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简称,其中“阳光”的主要寓意是将室内的学生引向操场,引向大自然,促使其以积极的态度参加体育锻炼,并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该运动期望实现的目标是:争取用3-5年的时间,使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率在85%以上的学生能达到每天锻炼一个小时,使85%以上学生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的标准,此外还要掌握两项以上的日常锻炼体育技能,养成习惯、学会锻炼、自主锻炼,该运动重新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宣传口号。

2.2、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现状

自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各地区大多数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工作都收获了一定的成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掀起了体育锻炼的热潮。但从总体来看,各区域中相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校开展情况较差,这是受缺乏体育器材、师资力量不足等因素所影响。此外,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2.1、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概念认识不清

许多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概念认识不清,无法将传统的学校体育工作与该运动进行区分,无法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本质,不能将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仅仅是给一般性体育工作冠以阳光体育运动之名,应付了事。而实际上阳光体育运动应当作为体育课的补充,让学生在体育课学到运动技术,培养运动技能能够学以致用,实现“学与用”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同发展。

2.2.2、缺乏进行体育运动的场地

据调查,目前影响各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最主要矛盾是学校缺乏足够的运功场地,特别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学校往往建立在拥挤的闹市区内,建筑面积受到很大限制,加上近年来不断扩招学生却无法扩建校舍,学生人均可用空间不断压缩,有的学校甚至连体育课所用的产地都不能得到基本满足,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更是纸上谈兵。

2.2.3、开展体育活动的时间得不到保证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得不到保证也是制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一道屏障,特别是在当下开学竞争压力与日俱增的今天。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大多仅仅盯住文化课的成绩,一方面学校盲目的追求升学率,经常占用体育课来进行文化课教学,特别是在即将升学的高年级教学中该现象极为普遍;另一方面,家长又盼子成龙,给学生的周六、日等课余时间课外补习班,因此,无论是学生在学校还是在家能够用于体育运动的时间少之又少,很难达到“阳光体育运动”的预期目标。

综上所述,尽管“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有助于增进学生健康,使之在学习中保持充沛精力并达到保护身体机能并愉悦身心的目的,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其长期效益。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使学养成锻炼习惯,终身受益。

3、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意义

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除了能够解决影响该运动持续有效实施不断出现的问题以完成该运动预期目标之外,对高举科学发展观的旗帜素质教育,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对于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却持续下降的问题,下面的数据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蒋效愚说:一方面我国学生体能下降,另一方面肥胖率、近视率却居高不下。2005年学生肥胖率检出比2000年增长近50%,城市男学生1/4为胖墩儿。学生中近视率2005年小学生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76%,大学生为83%。2010年全国“两会”上,原北京奥组委副主席蒋效愚、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冬奥会冠军杨扬等多名代表联袂提案:“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有关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工作仍需大力推进。”杨桦甚至称,如果眼下中国的这一代青少年再不加强锻炼,他们将可能成为新的“东亚病夫”。

目前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状况不能不令我们为祖国的未来担忧。从古到今,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是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期推行,既是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从科学发展观看,青少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人,他们的健康体质是国家的财富,是社会进步、国家昌盛的希望。构建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我国人才建设的战略措施,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之一。

3.1、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催化剂

自我国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以来,各个学校普及素质教育的进程一直很缓慢,多数人的教育理念还是相对陈旧,没有从应试教育真正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例如,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依然停留在升学率上。这样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无形压力,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致使他们“重文化,轻体育”的观念形成。因此,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在有效推动体育教育的同时,以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有利于我们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用科学发展观改造目前还残存的应试教育观念。

3.2、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有助于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

学校体育是我国全民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不仅可以成为竞技体育的培训地,更重要的是对推动社会体育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建立以强身、健体、提高人体活动能力、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为目的的社会体育必须要从学校、从青少年开始做起,才能奠定良好的根基,构建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就是要学校体育工作坚持增强全体学生体质健康为第一要务,从而为今后社会全民体育的推广打牢根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无论是对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等理论的发展延伸,还是对冲破制约“阳光体育运动”的瓶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充分重视“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建立,在其建立途径上不断进行探索,确保机制科学、合理、有效。下面就对该问题提出我的一些建议。

4、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途径的原则

任何政策机制的制定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作为其理论指导以确保在机制建立过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阳光体育运动”也不例外,必须明确其长效机制建立原则,并紧紧围绕该原则展开工作,才能确保所建立的长效机制不至于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总体目标相背离。笔者认为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4.1、坚持我国教育法法律法规基本精神原则

“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是以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作为其工作依据的,这些政策的性质,目标和内容决定了该活动的性质、目标和内容,并且与我国各种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在性质、功能、目标、职责等方面相一致。因此,我们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也必须紧紧围绕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来进行。

4.2、系统互利原则

管理者、学校和学生是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三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须找到三者的利益均衡点,使之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互为补充,才能确保长效机制的有效运行。政府要把“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纳入学校考核指标体系中,作为学校升级的一个标准,对于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好的学校进行奖励,对于开展差的学校提出批评;此外,学生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也要得到实惠,除了收获健康以外,他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在体育中获得比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同学获得更高的考试分数。

4.3、以人为本的原则

通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加学生体育锻炼、发展身体素质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实现学生健康水平提高的手段。因此“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建立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树立锻炼意识为根本,以培养学生具有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有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为长期目标。

5、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建立方案

长效机制是指方法、方式和手段具有长期性、可持续性和相对稳定的机制,因此机制的运行要长期有效就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体系与之相配套。鉴于上文总结的“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应该从建立宣传机制、保障体制和考评机制入手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

5.1、建立阳光体育运动宣传机制

建立长效宣传机制有助于将“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目标等核心理念深入人心,让管理者、学校、家长以及学生自身都能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确保学校开展真正的“阳光体育运动”,而不是只喊口号,同时家长也可以从主观上很好的配合学校。因此,必须积极组建立体化宣传网络,扩大阳光体育运动宣传途径。例如,在广大教育宣传媒体开辟阳光体育运动宣传专栏,在学校的板报、宣传栏上为学校体育活动保留一个专栏,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状况以及各项新推出的政策,及时收集整理,为学校管理人员的决策做出帮助。

5.2、建立阳光体育运动保障机制

建立阳光体育运动保障机制根本就在于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以解决大多数学校缺乏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的问题,因为这是在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最主要矛盾。因此,一方面,国家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特别是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同时又要积极鼓励、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学校体育场地、体育设施的建设中来,特别是要积极引导企业赞助投资学校经费,因为企业是掌握社会资金与资产的主要单位。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监管制度,确保经费的合理运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是这些经费可以真正用于学校体育的发展。

5.3、建立阳光体育运动考评机制

建立学校“阳光体育运动”考评机制目的是要促使学校能切实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相关法律法规,拿出具体的相关方针政策,深化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真正将学校体育重视起来,避免学校为了升学率而占用学生体育课时间进行文化课教学。因此,要在个教育部门建立督导机构,把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评估结果作为地方教育、学校体育工作、校长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并与奖评校长和学校,先进学校评比等与学校和个人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合理制定配套激励与惩罚机制,例如评估结果不良者不能胜任岗位或学校不能晋级、评优,对不能开展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学校要进行撤并,不能评优等,以此来警告那些不能按要求或规章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学校,让他们牢记工作规范,主动调整自己的工作措施,使阳光体育运动健康发展。促进教育管理部门把阳光体育工作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来抓。

6、结论

总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要想长久有效运行,就只有建立以思想宣传机制、经费保障机制以及对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具体情况进行考评并与学校利益荣誉相挂钩的考评机制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甚至多位一体的体系,使之相互配合,有效运转,才能真正突破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阻碍。

[1]冯惠键.阳光体育运动为提高学生素质带来新的希望[J].上海教育,2007(068):34-35.

[2]中国学校体育记者.以阳光的心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J].中国学校体育,2007(7):15.

[3]闰领先.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阳光体育运动策略研究工作[J].贵州体育科技,2008(2):25-27.

[4]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7,14(8):13.

[5]王月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6).

[6]周洪宇,广少奎.阳光教育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4,(1).

[7]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EB/OL].2007-04-26.

[8]刘念禹.科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J].教学与管理,2007,5(1):106.

[9]方云伟.运动不足成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主因[N].人民网,2006.8.

[10]张兵.对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体系的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12).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体育运动体育锻炼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公民与法治(2022年3期)2022-07-29 00:57:10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2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4
体育运动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01-24 07: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