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克慧
(黄山学院外语系,安徽黄山245000)
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影响*
汪克慧
(黄山学院外语系,安徽黄山245000)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领域的一个突出贡献,它对翻译实践也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在言语行为的理论中,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语言接受者的反应被视为语言交际功能的核心,所以行事语力的翻译就成为了翻译的重点。在正确理解原文作者的意思表达和判断原文对原文读者可能产生的作用的基础上,译者应当以语用等效的原则为指导,综合使用各种翻译方法,使译文读者能够达到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感受和影响。
言语行为理论;行事语力;语用等效
在语用学领域中产生重大贡献的言语行为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末牛津哲学家J.L.Austin提出的,是研究语言使用的第一个重要理论。后来又经过了Searle的修正和发展。Austin认为语言研究的对象不是词和句子,而是通过词和句子所表示的行为。他认为人们谈话时不仅仅是“言有所述”,更是“言有所为”。也就是说,语言交际是由一系列的言语行为所构成的,所讲的话语除了有意义之外,事实上还有着作为交际中动态成分的交际涵义。Austin研究了在何种意义上说话就是行事,并且还区分了说话即行事的三种基本意义,也就是人们说话时同时所产生的三种行为:发话行为(locutionary act)、行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1]。
发话行为是产生有意义的语言表达的行为;行事行为是人们在说话的时候所实施的行为,比如命令、提议、许诺、威胁、感谢等;取效行为是对听者施加影响的行为。事实上话语的表意是它的字面意义;话语的施事是传达话语发出者的交际意图;话语的取效是表意对话语接受者所产生的相应影响。发话行为与行事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通过说出句子表达了字面意义,而后者通过以言表意行为表达出了说话者的意图。一旦意图被识别或者得到满足,就会在听者身上产生一些变化或者结果,也就是言语取效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的实质是句子不仅仅传递信息,而且完成了行为;人们不仅发出了有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还暗示发出这些语言单位的目的及期待这些语言单位以何种方式被理解。也就是说,发话行为有着一定的效力,即行事语力(illocutionary force)。在这个意义上,言语行为理论实际上就是行事行为理论[2]。行事语力是语言使用者想让他的行为产生的交际价值或这个行为意欲产生的功能。相同的行事语力可以由许多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不要去那里”和“如果我是你,我就不去那里”表达了同样的行事语力,虽然前者是直接的劝阻而后者是委婉的建议。所以,解释话语字面含义的发话行为应当服从于行事语力。在言语行为理论中,行事语力是被最广泛讨论的,因为它表现的是话语的交际用意,这与语言使用者的意图相一致。实际上,“言语行为”这个术语通常在狭义上被理解为话语的行事语力。
言语行为理论为我们重塑语言及其运作方式的观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而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从“说话”和“行事”与意义和效力的双重功能上看待所有的话语。言语行为反映了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并且可以被看作是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的结合。言语行为理论不仅仅局限于口头语,而且对于书面语也有很强的解释力,从而对翻译起着有效的指导作用。交际不仅是通过命题内容达到的,而且还要借助行事语力。所以,在翻译中仅停留在命题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说话人不仅要发出表意行为,而且还要传递其施事行为并且期望产生一定的取效行为。在这种情况之下,译者必须确保译文的行事语力与取效结果跟原文相一致,必要的时候可以抛弃表意意义,这就是翻译中的语用等效原则。仅有形式翻译或语义翻译不能够执行给译文读者传递言外之力的功能,译者有必要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并将它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译文读者。虽然在许多情况下言语行为在翻译中是可以不言自明的,但有时候不同的文化会在不同层面使用言语行为。加上认知环境以及语言习惯不同,译者很难可以完全转换原语的文化语境并将其在目的语中再现,但通过体会原文的发话行为,也就是原著作者的意图,译者应该能够使其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影响及效果等同于或类似于原文给原语读者带来的影响和感受,从而在目的语文化中充分地再现原语的文化语境。
在翻译中,言语行为的区分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当行为语力偏离了表意意义,或取效结果违背了作者或读者的期待。译者应当在上下文中推断出原文的意图,然后以适当的方法将它传递给译文读者。也就是说通过作者的发话行为(locutionary act),译者应当推断出作者脑海中的行事语力(illocutionary force),并且努力使他的译文对译语读者产生原文对原语读者的相同或相似效果(perlocutionary effect)。下面我们从几个例子中看一下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Son:“Mom,I want that toy.”
Mom: “Well,Tom,your room is full now.”
(a)儿子:“妈妈,我想要那个玩具。”,
妈妈:“哦,汤姆,你的房间已经摆满玩具了。”
(b)儿子:“妈妈,我想要那个玩具。”
妈妈:“得了吧,汤姆,你的房间已经摆满玩具了。”
从语境中可以推断妈妈不仅在陈述儿子的房间已经摆满玩具的事实,而且还表达了她拒绝为儿子买玩具的意图。原文的言外之力在(a)中没有自然地表现出来。(b)通过使用“得了吧”适当地在汉语中传达了原文表示拒绝的行事语力。
在古典小说《水浒》第十二回中有段话“武行者心中要吃,哪里听它分说,一片声唱到:‘放屁!放屁!’”。美国著名女作家Pearl Buck(赛珍珠)将它译为:
Now Wu the Priest longed much in his heart to eat and so how could he be willing to listen to this explanation?He bellowed forth:“Pass your wind!Pass your wind! ”[3]
在汉语口语中,人们使用“放屁”来表明“胡说八道’,的含义。赛珍珠的译文只传达了原文的表层意义,使得译文读者对主要人物的意图感到疑惑。在另一方面,她的译法没有完全将原文的行事语力译出。在原文中,武松被描写为一个未受教育的武者形象,他在这句话中所使用的语言是粗俗的。为了正确地传达原文的行事语力,可将划线部分译为“Stop your nonsense!Stop your nonsense!”。这个例子表明译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境理解原文,要在原语和译语中做出比较,然后以最适当的方式表达原文的意图。
再比如汉语成语中有“胸有成竹”这个词,以前有人把它翻译成“have a bamboo in his stomach”,不用说外国读者无法理解,就是我们了解汉英两种语言与文化的人也不能接受。因为译文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的比喻并不一致。其实,这条成语很难从字面进行翻译。它出自苏轼原语,意思是说,画家在画竹之前,先必须在脑子里产生竹的形象,比喻在做事之前心里已经有全面的考虑。对这条成语,我们只能译出它的比喻意义:“to have a well-thought-out plan before doing something.”也可用一条意义相等的英语成语来套译:“to have a card up one’s sleeve.”[4]从而取得和原文相同的取效结果。
言语行为的理论对翻译有很强的解释和理论指导作用。言语行为理论从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交际中的行为关系来分析话语的职能,在它指导下的语用等效翻译不仅追求传统意义上语法或词义等表意行为的对等,更是力求语用功能和行事语力的动态对等,使译文读者能够领会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似的行事语力。
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来论述翻译.就是要求译者能够准确领会作者的主观意图并正确预测原文对原文读者所产生的客观效果,并力求在译文中对等地传达出这种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使原文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与译文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能基本一致。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当中,不仅要能理解原文的字面意义,还要能推断出原作者的真正意图以及对读者将会产生的作用。译者应当把作者的意图、读者的预期反应当作翻译的基本依据,以语用等效原则为指导,灵活采用多种有效的语言手段,将原文的意图准确地传递给译文读者,从而使译文读者能够领略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
了解作者的主观意图,使译文与原文达到语用等效是翻译活动的核心和最终目的。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在多数情况下,原文与译文的绝对等值只是个理想状态,在翻译中放弃一个或几个层次的等值经常是不可避免的。译者的使命就是要尽量使译文与原文保持最大程度的等值,即表意、行事和取效三种行为的等值。在三种言语行为无法同时取得等值的时候,译者应在译文中最大程度地反映原文作者的主观意图及其对原文读者产生的客观效果,尽可能地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感受和反应,必要时可以牺牲原文语言形式的等值,即舍弃表层行为意义而追求译文与原文在行事行为意义和取效行为意义上的一致。交际功能是翻译的基础,语言形式只是实现交际功能的手段。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无论译者采用什么样的翻译方法,只要译文能够准确地传达出原文作者的意图,即原文的行事力,实现了交际的目的,那就是成功的翻译。
[1]Stephen C.Levinson Pragmatics Foreign Language[M]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012-03-09
汪克慧(1981-),女,安徽宁国人,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