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环境与认知机制的协同对英语移就语义合理性的作用

2012-08-15 00:47雷艳红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辞格修饰语修辞格

雷艳红

(漳州师范学院 外语系,福建 漳州 363000)

语言环境与认知机制的协同对英语移就语义合理性的作用

雷艳红

(漳州师范学院 外语系,福建 漳州 363000)

英语中的移就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修辞格,具有隐喻性、认知性的特点。其逻辑语义隐藏在其非常规的语言搭配形式中。因此,判断英语移就语义的合理性,要在其生成环境和组配词语之间的认知关系中寻找理据。在语言环境和认知机制的共同作用下,英语移就中词语的超常组配才得以实现,其语义才符合逻辑。

英语移就;语境;认知;合理性

一、引言

移就(Transferred epithet)是英文中的一个常见修辞格,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特点是将原描写、修饰甲事物性状的词语移来描写相关的乙事物,通常是把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于物。从辞面上看,似乎不合情理,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却恰到好处,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一般说来,语义上的搭配要求词语的组合必须符合事理或习惯,而移就外在形式,表现出对常规事理和习惯的偏离和错位,从而造成词语在语义上的超常组配。由于表面上的不合理性、变异性,对移就的理解,对其合理性的判断就比较困难。

判断移就的合理性,传达或理解移就修辞效果实质上就是在组配词语之间寻找其中的逻辑。从语言外在形式看,移就属于变异修辞格。变异修辞存在的逻辑理据,就是客观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或某种关系,换句话说,就是语言表达对象之间的某种语义联系或某种语义关系——即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通过两者之间的某项媒介首先建立起的形象联系,然后是语义联系。[1]移就看似在形式上摆脱了逻辑的束缚,获得了超常组配的“自由”,但这个自由是由特定的语言环境赋予的。特定的语言环境使得移就脱离了语言的规范,赋予了移就辞格语义理解的依据。离开一定的语言环境就难以衡量修辞方法的效果,也隔断了修辞格理解的管道。因此,移就的生命力在于它适应于新的语言环境。确认和理解移就的依据也势必无法摆脱语言环境。从修辞格内在机制看,移就属于隐喻性辞格。隐喻是人类思维的方式,是一种认知机制。移就超越规范的表现形式,有意识地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直接运用于乙事物,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和认知能力。因此,人类的认知也为移就提供了强大的阐释力,从而使得移就的存在和接受得以实现。 因此,对英语“移就”的理解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联想、推理、综合的逻辑思维的过程。[2]

二、移就语义的合理性

英语移就从理解和阐释的角度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种指的是其逻辑被修饰语隐含在其所处的语言语境中。一种是从字面无法理解,且超出了其所依赖的语言语境,需要运用人们的知识信息储备、逻辑分析能力才可以加以理解的移就,比如颜色词的移用、感觉词语的移用。

(一)语言语境

移就的生成首先要依赖于上下文的语境因素。移就表现为语言的超常搭配,却依然为人所接受,主要在于其存在的语言语境为其生成提供了沃土。在特定的语言语境中,修饰语与被修饰语的双向选择和搭配关系摆脱了常规语言形式上的束缚,获得了自由。因此,语言语境就成为确认和理解修辞格的依据。移就修辞信息互动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首先是修饰语与被修饰语的语义属性相冲突,但又线性语序共置,然后是语境预设支配语义的可置换性或重组。[3]简单地说,在语言语境中,人们总可以找到真正的修饰对象。逻辑被修饰语仍然存在于上下文之中,可能是句子的主语或是其他成份,甚至与修饰语处于同一个结构中。如:

例1 Tom closed the car window and sat back in his seat,in hostile silence。

例 2 She said hastily to Henry’s inquiring eyebrows.

例3 Yet,looking closely,things were expensive:money had been spent obviously,and since the war,to keep the restaurant exactly as it had always been:in an expensive shabbiness,dowdiness.

例1中的 “hostile”修饰的是主语 “Tom”,转移去修饰“silence”,逻辑修饰对象以远离修饰语的方式隐退。以此类推,例 2 中的“inquiring”在形式上修饰“eyebrows”,但其真正的逻辑修饰对象其实是“Henry”。例3的逻辑修饰对象应该是“things”,但是本该修饰它的“expensive”在句中转移修饰的是“shabbiness”和“dowdiness”。 这些属性相悖,但又线性共存的搭配旨在获得语义凸显的修辞效果。如果没有语言语境为其变异搭配提供空间,移就修辞格就缺少了生长的土壤;同样,语言语境也制约了移就辞格表现出来的逻辑偏离的程度,因为没有特定语言语境的限制,以上的句子是无法理解的。

当然,逻辑修饰对象可能会处于一个更大更宽泛的语言语境下,如全段、整个语篇、整个文本,那就需要通过理解找到逻辑修饰对象。著名的美国小说 《愤怒的葡萄》(The Grape of Wrath)就是使用了情感词语移用,获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该小说是将采摘工的“愤怒”移来描写“葡萄”,从而更形象地表现主题、烘托气氛、渲染意境、表达情感。“wrath”的逻辑被修饰语无法从这个词或这部小说中的某一段话、某一个句子中找到,而是隐现在比词、短语、句子或段落更大的语境里,要想理解这个题目的真实含义,要把整个文本当作语境,在这个语境中找到本体。有的时候,逻辑修饰对象并没有明确呈现出来,也是因为移就辞格是通过把本体特征转移到移体上来凸显表达者的主观感受的表达方式,本身带有主观感受的表达方式,本身带有主观感受义的词语容易发生转移。[4]107如:

例4 Despair was buried deep in her heart like wicked knife.

例5 Soft stillness and the night/become the touches of sweet harmony.

例6 Lazy cloudy could drifted across the sky.

以上三例都是典型的移就结构。但移用词与“wicked”,“soft”,“sweet”和“lazy”的逻辑修饰对象没有出现,这样的移就修辞结构表现的往往是话语言者主观的感受、话语言者自己的心境。上述三例分别表达了失望带给内心的尖锐感,夜晚带给人的温柔与宁静感,漂浮的白云带给人的闲适感。

由于移就辞格的临时性、偶发性,其生成必然无法摆脱语言环境,需要在语言环境的承载下产生创新价值和逻辑理据。移就辞格中修饰语与修饰对象的搭配是以语境为纽带产生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果没有语境,就会破坏句子本身的意境,成了真正的搭配不当,从而丧失了移就超常搭配存在的合理性和语义的正确理解。

(二)认知机制

某些特定语言形式的理解除了上下文等语境因素之外,人的认知能力、心理联想也制约着语言的生成与理解。移就辞格也不例外。除了依靠具体的语言环境获得生命力,许多移就辞格的理解和阐释必须要依靠认知的介入。

西方的隐喻是从认知逻辑开始的,隐喻本身就是将一个事物理解/表达为另一个事物的认知过程。[5]34作为隐喻型的修辞格,移就的理解也必然是认知的。从修辞角度来看,作为一种修辞行为,移就本身就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交际行为,自然离不开交际对象之间的社会认知。如人们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在交际中对交际对象及其相关内容、条件、目的等的认知。因此,移就辞格反应了语言使用中的隐喻认知本质。从移就产生的心理基础来看,移就源于人类移情和移觉的心理特征,其深层也隐含着人类普遍的认知方式,反映了修辞思维的人类共通性。[4]157移情与移觉恰好反映了该辞格的认知特点。具体来说,很多移就辞格在具体的言语语境中根本找不到逻辑修饰对象,即移置修饰语所修饰的逻辑对象在语境中并不存在。此时,修饰语移置的依据是基于说话者和听话者在听觉、视觉、触觉、思维等生理和心理感觉上的一种类似联想。尤其是移觉,是通过感官的变化转移和传递情感信息的。本文以感觉和色彩两类词的移用来阐释移就在认知角度上的语义合理性。

移就中的感觉类词语的移用,即借用具体可感的特征表达比较抽象的事物,也是具体表达抽象的表达方式之一,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从而使得这一类移就在语义上为人所理解。

例7 Martha stood outside for a moment,holding this delicious moment known only to newcomers in a city.

例8 She gave me an icy look.

例 7 中的“delicious”是味觉词语,被移用到“moment”上,表示句中主语的初到新地的真切感受——美好、新奇,如同人们在品尝美味时的美妙感受。例8中的“icy”指的是触觉上的“冰冷”,“look”是视觉上的“眼神”。“icy”从触觉上给人提供丰富的感受和想象,让人觉得眼神可以用触觉去感知,并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冰冷感。不同感觉的词语通过认知上的共通性,被嫁接到一起,从而产生了形式上奇特与逻辑上合理的搭配。这一类的表达法在英语中非常常见。如“heavy silence”(凝重的寂静)。 “heavy” 指的是触觉上的 “沉重”,“silence”指听觉上的“无声”,其中心词就为“silence”本身,“heavy”只不过是从另外一种感觉上强调“silence”,给人一种力量。尤其在文学作品中,往往要将表感觉的词语放在认知语境中才能对其语用修辞效果有更准确的理解,感觉词的移用是借用具体可感的特征表达抽象的事物,也是用具体表达抽象的表达方式,符合一般认知规律。

移就辞格还表现为大量色彩词的移用。对色彩词的理解必须以认知语境为大框架。颜色词在不同的认知世界中会引发不同的联想。色彩词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形态的符号,本身是没有什么情感可言的。但是,由于它是通过人们的主观感知、感受所获得的结果,就必然会带有人的主观感知强加给它的社会价值,从而具有特定的联想义。以英文中的“white” 为 例 , “white soul”, “white moment of life”, “white spirit”,“white lie”等无法从字面来解释其含义。在英文中,白色代表干净与纯洁,象征幸运与吉利,也常常使人联想到正义和善良,同时也代表人在危险环境下表现出来的生理情绪和状态上的变化。这些不同联想义源自西方人的种族特点、生活环境及文化审美观,属于人类的认知领域。因此,英语中“white”和“soul”,“spirit”,“lie”,“terror”,“fury” 的组合搭配就有了认知上的理据,从而赋予语义上的合理性。可以说,移就辞格中的颜色词的理解都要基于人类的认知储备。如:

例9 He was in a green old age.

例10 His shouting finally changed into a purple roar.

例11 April,April,/Laugh thy golden laughter,

But,the moment after,/Weep the golden tear.

例9中的“green”表示新鲜的意思。因为西方文化中的绿色象征意义与青绿的草木颜色有很大的联系,是象征生命的颜色,能够唤起人们青春活力的感觉。例10中的“purple”修饰 “roar”,是因为人在暴怒的状态下会引发生理上的变化。如,脸色变红、变青、变紫。此例所表现出的就是人愤怒时候脸色紫青的样子,因此这样的移用经得起认知的检测,从而具有了语义上的合理性。例11中的 “Golden laughter”和“golden tear”在色彩同人类情感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在隐喻认知机制的作用下,以强烈的色彩凸显热烈的情感,增加了情感的可读性与可感性,使语言的解读更为立体,从而带给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移就的阐释与理解要取决于语言使用者大脑里关于世界的假设以及认知处理能力。一方面,人的认知能力会直接影响对移就修辞格的选择(表达)和对其特点的判断(接受),影响其语言的表达和对语言的理解,另一方面,人的认知能力又为移就修辞格中的逻辑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的相互联系架起了桥梁。移就修辞作为一种言语运用形式,也反映了这一规律。因此,移就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认知现象。移就的生成也就有了认知理据。认知语境在语言的理解中有着强大的阐述力,认知在人脑获取意义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相应的认知机制的作用,语义的理解就是个失败。从这个角度来看,语境赋予移就辞格生存的空间,赋予意义存在的前提,是理解的第一道大门;而认知能力则是开启语义理解第二道大门的钥匙。

三、结论

修辞离不开语境。移就修饰语与被修饰的组配,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因此移就辞格的语义信息生成和发送是以语境为基础的,语境赋予了移就中的超常组配的自由,使得双方的组合有了合理存在的根基,表现出移就的创新特色。移就,作为隐喻性修辞格,运用的是隐喻的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着认知因素,移就辞格形式相斥、内在相容的特色,是认知驱动的结果。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必须隐含着人类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感知,移就辞格才能成立,才具有逻辑性。然后再通过信息加工和处理的动态心理过程,达到意义的构建与理解。因此,移就之所以为人们所理解,是因为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感知基础上去认识、描述外界事物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的作用下,其中的隐含意义就不言自明了。移就的运用意味着认知思维上的创意与创新。因此,语境和认知的合力赋予了移就语义生成和阐释的合理性。

[1]刘 珍,刘 延.移就修辞格及其翻译[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3.

[2]黄慧敏.英语移就的逻辑矛盾析[J].外语研究,2002(2):51.

[3]刘源甫.论移就修辞语义信息互动的形成和理解[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2):10.

[4]李 艳.汉语移就范畴的认知阐释[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5]谢之君.隐喻认知的功能探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Restrictive Factors of Semantic Reasonability in English Transferred Epithet

LEI Yan-hong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Z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Zhangzhou,Fujian 363000,China)

English transferred epithet,as a unique rhetorical device,is metaphorical and cognitive.Its logic meaning is hidden in the unconventional form.Therefore,semantic reasonability of English transferred epithe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ontext in which it exits and the cogn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llocated elements.The context and the cognition jointly make unconventional collocation possible and impart logical meaning to such collocation.

English transferred epithet;context;cognition;reasonability

H313

A

1008—7974(2012)09—0076—03

漳州师范学院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S09013

2012—06—09

雷艳红(1975-),女,云南个旧人,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

林凡)

猜你喜欢
辞格修饰语修辞格
类型学视野下英汉名词的修饰语功能研究反思
修辞格判断的原则
论修辞格的本质
修辞格在高考英语中的应用
英语移位修饰语结构形式及语义关系探讨
二语教学中的辞格教学
巧缀辞格在诗词中的应用
浩浩荡荡个什么
如何使用拈连辞格
浅谈陕北民歌歌词中常用修辞格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