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邻
如果从理论层面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考察,我们不得不上溯到2500年以前,早在孔子时代就已经对它进行理论提升。孔子死后,其门人弟子各据其所闻而撰写出《礼记》,《学记》是其中的一篇,它是中国最早的体系较为严整的教育专著,“体大思精”,主要记载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以及教学方法。我们熟知的尊师重道、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四兴六废说都出自《学记》,而且都具有永恒的价值。
从《学记》倡导的教师“善教说”来看,我们的祖先除了强调学生“善学”之外,还特别重视老师必须“善教”。而“善教”理论是与当时不少老师的“不善教”相对提出。这里引出几则,让我们看看那时的语文教学,以便从中找出可资借鉴之处。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要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意思是:如今教书的只知道念诵书本,一味知识灌输,急于追求快速进步,不顾学生能否适应。结果使学生不诚心从心里喜欢学习,教育者也不能因材施教。教育违背了教育规律,学习则违反了学习规律。这样,学生对学习感到痛苦,并且厌恶老师。对学习中的困难感到畏惧,不懂学习的好处。即使勉强完成了学业,学习到的东西很快就忘了。教育之所以不成功,原因就在这里吧!(多其讯言,一说多问些难懂的问题。)
它指出语文教学的毛病,也就是从反面提出老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照本宣科、急于求成、不因材施教、填鸭式教学,教与学都违背其自身规律,造成不良后果。甚至使学生学习感到痛苦以致怨恨老师,非常失败。看来问题在于老师不善于教书。
于是以下提出“善教”的问题。指出也有一些优秀的教师,教学得法,对学生循循善诱。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也。”
意思是:优秀的歌手使人自然而然地跟着他唱,优秀的教师能让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接受他的思想观点,继承他的志愿。教师讲解简约而畅达(透彻),精微而妥帖。打比方虽然不多,却能说明问题,让人明白。这就让学生自觉自愿地跟他学了。
“善教继志”说明教学的真谛,在于“善教”,而《学记》认为重点在讲解语言,或者课堂教学用语要简约而透彻,精微而又妥帖。要言不繁,通达易晓。从微小浅近的地方入手,将道理包含其中,用很少的比喻就可达到明了的效果。如果讲解真的做到简约而透彻了,那么老师要讲的自然也就少了,学生接受起来也就容易多了,不至于出现课堂上所谓的“语霸”,绕来绕去反而把学生绕糊涂了。如此,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也就会足够多了,何至于把规定的每天六节课硬改成八节课甚至更多呢?何至于学生晚自习老师还要讲课呢?
这里只从语言上说明“善教”,至于有无其他方法,则未明确,现在看来,肯定会有更多其他的好方法,让教师成为善教的人。不过《学记》只是提出一些原则性问题,具体的方法还需要我们不断研究丰富。下文还提出“善学”与“善问”的问题,这大概也属于善教的一部分吧!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者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意思是:善于发问的人好比劈坚硬的木头,先从容易劈的地方开始,最后才劈坚硬的结疤,这样木头就会自然顺利地劈开。这也就等于师徒之间互相爱悦,义理自然而解。不善发问的,方法刚好相反。善于对待提问的人,要回答得有针对性,就像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就小,用力大,钟声就大。不会回答问题的正好与此相反。
他告诉我们,作为老师启发学生时要会问,问问题应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才能有效地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使问题迎刃而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既显得老师会教,又显得学生会学,还能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
以上这些是有关进行教学的方法。三个问题。善学与不善学是从学生学的方面立论,善问与不善问既可理解为学生的提问又可理解为老师的提问,善答与不善答同样可以从教师的角度来理解。
如此看来,中国的语文阅读教学起码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那时的好法现在依然是好法,而那时的问题现在仍然是问题,如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等。从好的方面看有“善教”者、“善问”者、“善待问”者,语言表达上,有“约而达”“微而臧”。现在依然如此,依然有人不会教、不会问、不会待问。这都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问题。古文教学如此,现代文阅读教学能否顺畅进行了呢?非也,问题照样存在。所以,《礼记·学记》这部教育专著有着划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