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启开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认识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中“荒诞悖谬”的表现艺术及格里高尔变形的象征意义。
2.培养学生想象升华与感悟品味的能力。
(二)心理教育目标
1.加强心理防卫机制,提高心理抗压力。
2.了解“心理盲觉”、“心理孤独”、“心理超重”等心理现象,学会心理平衡的自我调适。
教学重点
社会环境与个性心理的关系及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的社会与心理根源。
教学难点
格里高尔为何会“变形”,作者为何要采用这种“荒诞”与“悖谬”的手法。
教学设想
1.对格里高尔这个形象,传统上总是从“社会意义”这个角度来开掘;教学本文时,可“借题发挥”,从“个性心理”的角度进行挖掘,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并借之培养学生的心理防卫能力。
2.教学中力求将“作者现实”和“读者现实”结合起来,以期达到既“入”(进入作品)又“出”(反省自身)的目的。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变形记》讲的是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大甲虫的故事,可人怎么会变成动物呢?而且,我们前边学习的西方“现代主义”各种流派的小说(本课放在本单元最后教学),其情节都这样怪诞荒谬,有悖常理。伍尔夫笔下的“我”看着墙上的一块斑点,居然就想入非非,就象一个思维错乱的人想出了一大堆不着边际而又毫无头绪的事儿,最后才发现那不过是一只蜗牛。贝克特笔下的两个流浪汉在一条乡村小路上苦苦等了一天又一天的戈多,最后连戈多是谁,等他干什么都不知道。更令人费解的莫过于《喜剧》中那一男二女,他们巳被装进了坛子,只露出头来,却还在争风吃醋,打情骂俏,上演了一场“棺椁里的爱情三重奏”。可见其怪诞至极,荒诞至极。那么,这篇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的《变形记》又是怎样一种艺术,通过它我们又将会看到怎样一幅社会与心理的剖面图呢?(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整理小说情节
1.学生简介小说主要情节
2.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后,作如下归纳:
小说一开始就写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大甲虫,母亲不知所措,晕倒在地;父亲非常震怒,把他强行赶回自己的卧室。接着写格里高尔养成了甲虫的生活习性,被囚禁在卧室里,但他却保留了人的意识。最后写格里高尔的家人终于忍受不了这个负担,对格里高尔改变了态度,并决定“把他弄走”。格里高尔又饿又病,陷入绝望,“他怀着深情和爱意”,“脑袋不由自主地完全垂下”,“他的鼻孔呼出了紧后一丝气息”,死了。而他的父亲、母亲、妹妹却决定去郊游,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整个情节由两条线交织而成,又集中体现在一个“变”字上。
板书:
(三)想象与感悟,为格里高尔的变形寻找理论依据
1.思考: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种“形变”的可能。(要求:把眼睛闭上,集中心神,放飞思维,搜索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的言行举止,揣摸他们的心理和内心世界,并从感觉上加以想象和升华,看看他们是不是会变形。)
2.讨论,交流,发言。
3.归纳与分析
从客观上讲,人变成动物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从哲学与艺术的角度上看,人是种纯心理的高等动物,他的一言一行往往都是其心理世界的外现。人的心理一旦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就会产生一系列心理反应。如果这种刺激不断重复和增强,或者是一种使人猝不及防的强烈冲击,而作为个体的人又不具备自我调适的心理应变能力,人的心理就会出现超重甚至裂变现象。在这种超重和裂变心理的驱使下的人便会表现出一些有悖人的自然属性或与社会行为规范严重脱轨的行为,作为环境的其他人,自然就会在感觉上或意识上产生联想,与大脑中的某一种熟知的动物联系起来。从而在心理上、感情上产生不相容性,认为他是一个怪物,一个有别于人的自然属性的动物。比如,当某人做出一些作为正常人做不出来的事时,人们往往会脱口骂出:你这个畜生。
这样看来,格里高尔的变形就不难理解了,它完全是一种哲学和艺术意义上的假托。
(四)格里高尔产生“形变”的根源
为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试从形变前、形变后、形变中这三个阶段来探讨社会现实和个性心理是怎样使格里高尔产生变形的。
1.形变前客观外界的刺激及个性心理的表现。
①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我们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或其它什么动物时,会有什么反应?(明确:不错,我们肯定受不了而惊慌失措,甚至会精神崩溃。)
②然而,格里高尔一早起床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他有什么反应呢?(明确:他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特别的惊异和恐慌,并没有大呼“我的天啊”,他就像只患了一场伤风感冒一样平静。整个过程,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出了什么事啦?”然后,他又像正常人一样想他的差事,想他五点钟要去赶火车。可见,格里高尔对自己的变形似乎早有准备。)
③格里高尔对自己的变形如此平静,这合情理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明确:从客观上讲是不合情理的,没有人对自己变成了动物还不感到吃惊的。然而从哲学与心理学的角度看,又是合情合理的。这说明客观外界对个性心理的刺激往往不是突然的,而是一次次不断的重复积压逐渐去抢占一个人的心理空间,是一个“量变渐进”的刺激过程。处于量变渐进刺激状态下的人,是很难发现自己有什么变化的,这就叫 “心理盲觉”。格里高尔在产生“质变”之前,正处于这种“盲觉”状态,故而发现自己变成甲虫后,并没有什么惊人的表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比如:天天坚持冬泳不觉得很冷;朋友久不相见后别人总说“你变多了”,而自己却说“我怎么不觉得呢”。所有这些,都是处于“心理盲觉”的自然反应。
2.“形变”后客观外界及个性心理的反应。
①迅速浏览全文,看看格里高尔变形后,秘书主任、老妈子、父亲、母亲、妹妹各有什么反应,他们的态度变化反映了一个怎样的社会心态,并用笔画出相应的句子。(可相互交流)
②师生共同归纳。
秘书主任见到变形后的格里高尔,发出的惊叹就像 “风在呼啸”,“用一只手捂住张开的嘴巴,徐徐后退”,仿佛见了鬼似的。然后“向门口溜过去”,其动作之快,就像脚跟被“灼伤”了似的;老妈子在格里高尔死后说:“隔壁那玩意儿该怎么弄走呢?”可见,格里高尔的形变给环境带来的是何等的厌恶、惊恐和慌乱。
当发现格里高尔变成一只甲虫后,母亲一下子蒙了,但立即又“霍地跳了起来,远远伸出双臂,叉开十指,大喊‘救命’”,当格里高尔被囚禁起来后,她又很想见见儿子,可等见到儿子后,却是“扯开沙哑的嗓门喊到:“‘啊,天啊’!”随即便完全绝望似的“张开双臂,一头栽倒在沙发上”。父亲一见格里高尔变形,“恶狠狠地捏紧拳头”,随即又“双手捂住眼睛哭了起来”,可他一见格里高尔的形象,不禁怒从心起,操起手杖,抓起一大张报纸,跺着脚把格里高尔赶回卧室。在禁闭室里,父亲要对格里高尔采取“极端严厉的态度”,把水果盘里的苹果一只只扔过去“轰炸”他,其中一只还深深的陷进了格里高尔的后背。格里高尔死后,父亲如释重负:“现在我们可以感谢上帝了。”妹妹一开始十分同情哥哥,可越到后来,便逐渐厌卷了,说他是“一头怪物”,“我们已经仁至义尽了”,“人和动物是不可能共同生活在一起的”,“这头动物现在却在迫害我们”,“我们必须设法摆脱他”,“把他弄走”。由此看来,变形后的格里高尔给环境带来的不仅仅是惊恐与慌乱,更重要的是累赘、厌恶、唾弃及亲情的泯灭和道德的沦丧。
再看格里高尔本身,因为变形,他失去了职业,失去生存的能力,也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尊严和人格,在众叛亲离、孤独抑郁和凄惨绝望中怀着满腔的“亲情和爱意”,“呼出了最后一丝微弱的气息”——死了,这就是“心理孤独”的结果。
3.变异中客观外界的刺激及个性心理的作用。
①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客观外界对个性心理的挤压往往是“量变渐进”的,所以,通常不被自己察觉;一旦产生质的变异后,往往会众叛亲离,为环境所不容,自己也会因此而产生“心理孤独”乃至绝望而“死”。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原因造成了格里高尔的“变形”,在现代西方社会中是什么使格里高尔这样的小人物失去了人的本质而异化为非人呢?
②指导学生阅读小说第一部分第4、5、10段,并将相应的句子画出来。
③总结归纳:工作辛苦,饮食低劣;人情淡薄,世态炎凉;父亲破产,债务难偿;母亲生病,为其操心;妹妹上学,学费昂贵;公司上班,老板刁难;闲言碎语,飞短流长。可见,格里高尔处在重重生活的重压之下,他的心理已严重超载,格里高尔他能不“变形”吗?
由此看来,人变成甲虫的逻辑本身是非现实的,荒诞的,它只是用来寄寓人在哲理意义上的一种生存状态,而不是对外部生活的模仿。作家也并非是让人们去接受人变成甲虫这一客观事实,而是要让人们去体察和领悟其超现实的精神状态和心理世界,去寻求荒诞中的本质。格里高尔的变形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心理扭曲和人性的变异,是人类精神世界遭致扭曲和异化的象征。
完成板书:
(五)作家为什么要采用这种荒诞悖谬的手法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荒诞悖谬的手法,直接陈述不行吗?这正是作家的高明之处:即要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中提出怪异事件来,让人们惊诧,发现自己平时忽视了什么,就好比一个魔术师突然从观众席中钓出一条鱼来,这时人们才醒悟:身边有鱼怎么就没注意呢?生活往往由于太熟悉而不能够看清它,所以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卡夫卡所做的,无非是使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并把人们从“当局者”推到“旁观者”的位置,启悟人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洞察现实,从而把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精神世界遭致扭曲和异化的本质看个清楚明白。
拓展延伸:
1.以“我的心理剖面图”为题解剖一下你现在的心理状态。
2.自读本单元其他课文,进一步体会“荒诞悖谬”的表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