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可平
(辽源市西安区实验小学,吉林辽源 136201)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白板已进入教学领域。伴随着一些学校的积极装备,一部分教师的应用尝试,探索了规律,积累了经验。电子白板集中了教育技术媒体之所长,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师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互动和交流。那么,是否其他的教育技术工具就要退出课堂教学了呢?因为,在一些关于电子白板应用的论文中有人大谈“传统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了。我们不清楚这里所说的“传统多媒体”指的是什么。但是,当一种新的媒体进入教学领域,我们不能夸大它的功能,也不能通过利用新媒体的感受去否认其他媒体的作用。
有一文章提出:“传统多媒体教学在操作上重技术,轻感情,缺乏互动。”我们知道媒体是教学设备,它没有感情,没有思想,当然谈不上轻感情还是重感情,也不能主动地与任何人进行互动。文中所说的“传统多媒体”缺乏互动,那么,电子白板就能主动地与人互动吗?“在操作上重技术,轻感情,缺乏互动”是谁在操作媒体,是我们教师自己。那么,是谁重技术,轻感情,缺乏互动,这不是十分明显的吗?关键是教师如何利用媒体引导学生与媒体的互动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不能把我们自己的错误不负责任地推给媒体。“教师成为机器的操纵者”,教师是媒体的主宰,要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应用教学媒体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肢体、表情等身体语言”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创设具有“亲和力”的课堂氛围。如果,教师把教学内容甚至板书都制成课件,当然只能是被机器所控制,成为疲于奔命的操纵者,自然是手忙脚乱,顾不得什么表情、肢体语言了。当然也就没有情感交流和师生互动了。看来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应用媒体的观念问题,我们要把媒体当做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资源的工具而不是灌输知识的渠道。学生利用媒体主动学习就是与媒体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利用媒体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问题讨论,就是情感交流、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如果一味地利用媒体灌输知识,当然就没有互动的时间。看来缺乏互动的不是媒体本身,而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受教学观念支配的教学方法。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活动”。思维能力也就是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笔者认为,这种能力要依靠学生自己主动建构形成,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思维过程。所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给学生留有思维的余地,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交流,不断提高思维能力。留有思维的余地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问题的提出、课件的制作都要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而绝不是揭示问题的结论,那样当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有文章写道:“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将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全部纳入课件……演示速度较快,使学生眼花缭乱、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忽视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对这段文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教材缺乏必要的分析,不加选择,不论是否是重点和难点,凡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材料一律制成课件,课堂教学中一股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媒体成为灌输知识的工具,不给学生留有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却把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责任推给了“传统多媒体”。请问,是谁不分青红皂白“将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全部纳入课件”?又是谁“演示速度较快,使学生眼花缭乱”?不是我们教师自己吗?如果我们能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对表象的观察、概念的分析、师生的互动、广泛的交流,形成合理的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的理性认识的活动,就可以有效地促进思维的发展。由此看来,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传统多媒体”(也不能泛指“多媒体教学”)的过错,而只是一些教师多媒体使用不当,课件制作不当所造成的。所以,不能以电子白板的某些长处而否认“传统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新课程改革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并特别要注意课堂教学中教材的生成性问题。就是要随时捕捉为教学所用的素材,纳入到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就是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就是我们在撰写教案时设计好的策略与方法。“生成”是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与自己头脑中原有知识同化、顺应的思维活动而产生的对于新知识的理解、认识以及反映。特别是现在多向、互动的的教学氛围,学生主动学习、师生平等交流的空间,使学生的“生成”内容非常丰富,而这些“生成”都是鲜活的教学资源。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将会极大地促进学习氛围的生动活泼,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随时把生成的教学素材纳入到教学之中就是教学的灵活性。有无灵活性是教师的基本功和素质所决定的,不是任何媒体所能左右的。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顾“忙于页面的转换”,缺乏灵活性的是教师而不是媒体。另外,应当弄清教师与媒体的关系,教师是媒体的主人,而不是媒体的奴隶,怎么能因为“内容和模式早已在课前就固定好了”而就没有了灵活性。“极大地限制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的不是媒体而是教师自己。
“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难度大。容易将课件制作成文字教材的简单翻版,出现模拟实验不太科学,画面不够真实的现象,从而影响教学内容的展现。”从这段文字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其作者根本不知道应当制作什么课件,有必要制作文字教材的翻版吗?可以用模拟实验取代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吗?“画面不够真实”,缺乏科学性的课件能够用来上课吗?可以看出,教师使用媒体的目的不够明确,根本不是为了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运用多媒体,其实是为供其他人观摩,或者是应付领导检查,而不得不把没有必要制作成课件的文字教材进行简单的翻版,甚至于把“画面不够真实”的课件也拿来上课。请问,应用电子白板演示这样的课件就能够变得真实了吗?应用电子白板演示简单翻版的文字教材就能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吗?“多媒体节奏快,记忆的重点增多,学生既要抓紧时间做笔记,又要留意教师对知识的的解释和拓展,常常顾此失彼……”,不难看出,教者采用了大量的简单翻版的文字课件向学生灌输知识,使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应当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应用形象的画面揭示规律,启迪思维;应当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建构。而绝不能成为灌输知识的工具。如果我们不提高认识,即使是功能齐全的教学媒体也会使学生“常常顾此失彼,丧失了对课堂教学及时、准确的记忆,影响了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综上所述,对于运用教育技术媒体教学应有正确的认识,恰当地利用,才能发挥媒体教学的优势。如果缺乏“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把教学媒体当做灌输知识的工具,即使是使用电子白板也将事倍功半。教育技术媒体从其功能上没有好坏新旧之分,喜“新”厌“旧”不利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