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民间剧团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以嵊州市民营越剧团产业化发展为例

2012-08-15 00:45袁秋飞邢明霞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嵊州剧团文化产业

□ 袁秋飞 邢明霞

一、民营越剧演出产业的复兴历程和发展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越剧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堪称世界戏剧百花园中艳丽的花朵。嵊州作为越剧的发源地,不仅拥有嵊州越剧团这样名扬海内外的省一级剧团,而且还拥有众多的民间职业剧团,在改革开放的大好背景下,民营剧团主要活跃在广大农村舞台,并逐渐发展成为嵊州经济文化发展的特色产业。目前,嵊州全市民营剧团已发展到100多个,从业人员4300多人,全年演出2.6万场次,并带动了当地戏剧服装制造、演员培训、演出中介等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整个产业年产值超8000万元,在国内演出市场中有了较大影响,被确定为全国20个典型之一,入选《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典型案件选编》,在全国推广。

(一)嵊州市民营剧团演出产业的复兴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嵊州就兴起了亦农亦艺的乡村剧团,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得到了很大发展,称之为民间职业剧团;进入新世纪后,逐渐进入文化演出市场,称为民营剧团。嵊州民间文化演出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1、产业复苏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嵊州出现以区社剧团为主体的演出热潮。一方面,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物质上不断富裕的广大农民,在文化上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由一大批民间艺人发起、区社文化站组建、民办公助性质的区社剧团,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这些区社剧团在行政上接受区社领导,业务上接受文化馆站辅导,管理上参照国有剧团运作。这支队伍日后为民营剧团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产业阵痛期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嵊州民间文化演出业处于阵痛期。80年代末,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区社剧团与民间“野鸡剧团”争夺演出市场日趋激烈,再加上区社剧团的许多优秀演员纷纷流向国营剧团,导致区社剧团面临生存危机。嵊州从实际出发,从1990年把区社剧团管理组改为演出管理站,协助区乡把区社剧团改制为民间剧团,鼓励民间艺人以独资、合资的方式兴办民间剧团,一大批民间剧团应运而生。[1]其时,民间剧团大多处于自发、分散、低水平、小规模的粗放状态,投资少、设备差、人才匮乏,又缺乏市场运作与组织管理能力,特别是在社会进入转型时期,受电视、歌舞等多元文艺的冲击,这一时期民间剧团依靠市场生存步履维艰,只有不到一半的剧团能维持正常演出。

3、产业提升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民营剧团为主体的嵊州民间文化演出产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1996年,嵊州市演出行业协会宣告成立,嵊州市演出公司、越剧艺术学校同时挂牌;同年9月,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联合在嵊州市举办越剧诞生90周年纪念活动。以此为契机,嵊州市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民营剧团转型升级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以家族式、低水平、小规模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民间剧团,开始向股份制、规模化、经营型的民营剧团过渡。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嵊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民营剧团,出台各项扶持政策,为民营剧团的繁荣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目前,全市民营剧团已发展到100多个,从业人员4300多人,全年演出2.6万场次,并带动了当地戏剧服装生产、演员培训、演出中介等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演出产业。

(二)嵊州民营剧团演出产业的发展优势

嵊州民营剧团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一直处在农村文化阵地的最前沿,娱乐着一方百姓,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演艺人员的收入也大为提高。嵊州悠久的历史积淀、特定的地域环境、人文精神和语言优势,为民营剧团的发展壮大以及文化产业的形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

1、剧团自身优势

嵊州民营剧团演出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与国办剧团相比,嵊州民营剧团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以下优势:

(1)体制优势。嵊州民营剧团自诞生之日起就姓“私”,全部采用个人投资的方式,通过经纪人(一般是剧团的团长),以“自愿组团、自主经营、自备服装、自带伙食、自定分配”的办法组团,完全依靠自身实力求生存,以市场效益求发展,依照市场的法则来操作。这种“五自”的组团方式,使投资者和演员们十分清楚自己的市场定位,自觉确立“演出才能出效益”的市场理念,具有较强的占领市场的主动性、开拓创新和吃苦耐劳精神。

(2)规模优势。剧团规模过小,就会缺乏市场竞争力,既找不到市场,也留不住好演员,容易被淘汰。但如果规模过大,成本就会加大,演出费用就会增加,难以适应农村市场的消费能力,一旦超过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数必然减少,影响演出效益。所以,民营剧团的规模比较适中,严格控制演员人数,以岗位配员,“一个演员顶数角、一条马鞭当万马”,对演员的要求较高,主要演员更是多面手。

(3)人才优势。越剧在嵊州历史悠久,嵊州民间不乏越剧艺人。目前,民营剧团的演艺人员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老艺人,从国家专业剧团退休回乡的演艺人员,以及70年代区社剧团中留下来的人员。二是从早期和近年培训班走上舞台的演员和演奏人员。70年代后期嵊州有过107个越剧科班,培训出来的学员一部分进入国家专业剧团,大部分成为当时区社剧团的演员和演奏员,这部分人如今多数还在舞台上,是民营剧团的中坚力量。三是越剧之乡氛围的影响,有部分人出于对越剧的钟爱和自身的艺术天赋,直接进入剧团成为演员的。四是近几年国家专业剧团的演员在停薪留职或下岗后,应民营剧团之邀成为客串演员。

2、市场优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面向市场,只有满足市场需求,适应市场需求,才能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嵊州民营剧团在演出市场中主要有三个优势。

(1)新农村市场。新农村建设需要健康向上的文化建设才能实现乡风文明,而民间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作用巨大。民营剧团常年活跃在农村,了解农民的文化需求。嵊州民营剧团不仅能演三、四十出剧本戏,还能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编演二、三百出“路头戏”,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民营剧团的演出,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填补了农村文化市场的欠缺,满足了现阶段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部分需要。

(2)偏远地区市场。江浙一带,有许多山区、边区、海岛的群众因经济、交通等条件的限制,很难欣赏到文艺演出。而民营剧团规模适中,能走村串乡,轻车就简,上山下乡不怕山高路远。民营剧团的“草根”演员具有中国传统农民的吃苦耐劳精神,村庄、广场、船头、庙堂到处都能演。民营剧团通过演出地域广、演出场次多来提高其经济效益。

(3)传统市场。有数据统计,全国越剧戏迷达2000万人之多,大多集中在上海、江苏、江西、福建等地。民营剧团能入乡随俗,演出名目繁多,根据群众喜好,由群众点戏表演,一切以群众要看为出发点,满足了群众需求,巩固了传统市场。

3、环境优势

一个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尤其是传统文化氛围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政策等这些软环境状况。

(1)越乡环境。越剧之乡的嵊州人几乎人人能唱越剧。改革开放以后,富裕起来的嵊州农民看到演出市场的需求,自发地组织起各种类型的民间区社越剧团,走出乡镇,走出嵊州,辗转在省内外城乡、农村、海岛的演出舞台上。全市城乡已拥有500多个越剧演唱家庭(台门),100多支越剧演唱队伍,20多个越剧戏迷协会,5个校园小小越剧团和下安田村、岩下村、官园村等一批越剧专业村。

(2)政策环境。20世纪80年代初,嵊州就成立了演出管理站,给予民间剧团以政策上的引导、管理上的指导和业务上的辅导,包括提供剧目、培训演员、介绍演出等方面的服务。嵊州市委、市政府则把发展民间演出剧团作为越乡的特色文化产业来开发,1996年就提出建设越乡文化体育特色城市战略,2001年又提出建设越乡文化名市的奋斗目标,都把培育民间剧团演出产业列入规划之中。

(3)相关产业发展。嵊州市按照“把民营剧团作为事业来发展,产业来开发”的要求,加大了对民营剧团产业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以此拉动了当地戏剧服装生产、演员培训、演出中介等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越剧民营剧团关系最为密切的戏剧服装产业在嵊州初具规模,目前,仅戏剧服装专业村——嵊州市黄泽镇渔溪村,就有戏剧服装生产企业8家,年销售额超过1000多万元。越剧演出业与其相关产业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发展。[2]

二、县级民营剧团演出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民间剧团与国办专业剧团相比,虽然在办团形式、运作机制、剧目内容、演出市场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面对市场需求和激烈竞争,民间剧团也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为:

(一)剧目原创能力比较薄弱

越剧文化原创能力不足是制约民营剧团自身发展的首要问题,剧目内容比较陈旧,创新和发展不足,缺乏时代感和吸引力。创作人才缺乏,特别是原有创作艺人的老化,新学者又凤毛麟角。从目前演员队伍整体看,有实力、会创新的演员少,呈现出缺少优秀的作品和创作队伍的突出问题,戏曲艺术的发展缺少了有力的支撑。

(二)演员新陈代谢供需不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需求不断扩大,农村女青年的就业门路不断拓宽,从艺参加民间剧团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后继人员不足。从目前看,剧团演员特别是有一定舞台经验的年轻演员较少,能唱主角的演员更少。由于民营剧团对演员还没有实施非常规范的社会保障及人员管理机制,直接影响到演员的稳定性。

(三)市场营销手段相对落后

其营销手段主要还是停留于“靠关系、靠熟人找市场”的层面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建立和健全营销网络机制和营销网络队伍,缺乏现代化营销手段的运用。

三、县级民间剧团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我国有着许多的地方戏曲,就浙江绍兴而言,就有越剧、绍剧等六大剧种曲种,各县(市)有着规模不一的民间剧团。在中央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背景下,县级民间剧团必将迎来大好发展时机。随着演出市场的发展变化和群众需求文化不断提高,我国许多县级民间剧团已到了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转变时期。能否进一步发展,关键在于能不能抓住有利时机,实现产业升级,适应转变时期的要求。

(一)发展民间剧团产业化必须改革创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作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必须面对市场。作为文化产业企业的民间演出团体,应学会按照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办文化,研究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开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在占领市场,赢得大众的过程中取得效益,推动文化产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发展民间演出文化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断改善文化政策环境,构建有利于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创新空间。要继续研究制定文化产业投资政策,加快形成多元投入机制,探索以市场运作方式发展文化产业的新途径、新机制。

民间剧团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注重改革创新。要一如既往地实行“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适应市场的办团模式。在经济上,可采取底分制、包月制、包日制等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在演出剧目上,加强理论研究,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索,为演出产业化提供理论保障。同时,必须加快剧目创新,有效利用政府的文化创新基金,引导、支持剧团加强剧目创新、表演艺术创新、科技创新等,积极吸收其他剧种的改革经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剧目和表演艺术,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内涵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培育新兴市场。另外,根据群众喜爱的电视剧,大胆编演新剧目,既使演出剧目不断丰富,又使演出内容更加贴近时代和现实生活。当然,创新演出形式必须遵循越剧自身的规律,注重戏曲自身内在的灵魂。[3]

(二)发展民间剧团产业化必须加大政府扶持

现代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尤其是在民间文化演出市场,更需要政府加以规范、扶持和引导,避免市场的负面效应。要废除不利于民间剧团发展的条条框框,并保持政策扶持的连续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一是在发展规划上,要把发展民间剧团列入当地文化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制定符合本地民间剧团发展的目标、措施和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剧团健康发展。二是在激励机制上,出台优惠政策,设立戏曲发展基金,组织演出评比,设立奖项,并授予品牌证书。对当年投资规模较大的、演出场次较多的新办民间剧团,要给予资金奖励。同时,政府要鼓励更多的民间资金支持民间剧团的发展。

在民间剧团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加快以展示、展销、演出为主要内容的平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全力搭建服务平台。政府要为民间剧团经常组织文艺调演、戏剧节、大奖赛等重大赛事活动,为民间剧团展示自我、交流技艺、提高质量提供平台。其次是搭建展销平台,邀请全国、全省各演出公司、演出场所参加演出业务洽谈会;依托演出公司,积极发展农村演出市场网络,为民间剧团提供演出信息;注重培育民间剧团演出经纪人队伍,鼓励文化站干部开展演出中介服务,为民间剧团牵线搭桥。[4]

(三)发展民间剧团产业化必须加强效益管理

文化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不是物质欲望。文化产品具有精神性特点,所以要求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服务者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重社会效益,注重精神文化产品的思想内涵,为文化消费者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要不断加强行业管理。一方面针对演出行业现状,制定行业规则,不断健全行业内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行业自律机制,另一方面加强与演出经营场所、中介机构和演出从业人员的协调沟通,为剧团提供规范的经营指导。把分散的文化艺术资源整合起来,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竞争优势,增强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要积极发展市场网络,建立戏曲文化产业信息库,对国内外戏曲文化市场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提供演出信息,并以此为龙头组织一批演出经纪人开展中介服务。

总的原则是,规范管理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群众对演出的需求为根本,以提高演出质量为手段,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为目标。第一,对民间剧团依法实施管理,控制总量,保证质量。在认真考核的基础上,分类型发给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努力提高民间剧团的地位,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除经济自负盈亏外,其他如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规范劳动用工制度、评定艺术职称、参加文化部门的艺术调演等,与国办剧团一视同仁。第二,搞好经常性的服务和监管。引导剧团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抓好内容健康剧目的创作和演出。组织专业人员到剧团给予指导,特别是协助剧目改编、搞好业务辅导。第三,进一步健全和规范演出证、演唱证、剧团团长资格证、经纪人资格证等制度,强调从业人员德艺兼备,不断提高演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四)发展民营剧团演出产业化必须拓展文化产业链

民间剧团作为特色文化产业,必须增强产业意识,按产业化的要求运作,逐步形成演员培训、舞台设施生产和经营、演出剧目供求、演出市场调节、行业行为规范、经营人员职业道德等相互配套的产业运行体系。

文化需求和文化产品最终都必须落实到文化消费中,有产品,又有消费,才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市场。可以开展纵向、横向的产业延伸,拓展文化产业链。重点做好三个结合:一是戏曲与当地的民间工艺结合,将戏曲文化融于工艺品中,工艺品将更具有艺术层次和经济价值。二是戏曲与当地相关产业结合,大力发展与演艺业有联系的演员培训业、演出中介业、戏剧服装道具制作业等,逐步形成产业链。三是戏曲与旅游业结合,把戏曲文化融入于旅游业中,形成旅游业中“戏曲寻根线”,从而为当旅游业开辟一个新天地。另外,戏曲作为一种优秀文化,其创造的精品剧目可辐射并拉动影视业、新闻出版业、广告业、包装业等的发展。戏剧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促进其自身行业规模的扩大和行业档次的提升,还能通过产业的扩张和延伸形成集聚经济,拉动当地经济的新增长。

(五)发展民营越剧团产业化必须提高产业化意识

任何文化企业,在市场发展的进程中,提高产业化意识是最为重要和关键性的环节,尤其是县级民营集团,必须始终紧扣这根弦,不断提升产业化程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作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必须面对市场。大众是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消费主体,面向市场与面向大众是一致的。因此,作为文化产业企业的民间演出团体,应学会按照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办文化,研究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开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在占领市场,赢得大众的过程中取得效益,推动文化产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当前,长期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传统观念仍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民营剧团人员多为农民组成,相对而言,急功近利,小农意识较强。所以,要尽快克服那种片面、狭隘的观点,利用文化资源优势迅速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叩开文化经济的大门,走文化致富之路。

各地县级民间剧团发展到今天,不能停留在农民搞副业时的低水平。民间职业剧团应成为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产业,必须增强产业意识,按产业化的要求运作,逐步形成演员培训、舞台设施生产和经营、演出剧目供求、演出市场调节、行业行为规范、经营人员职业道德等相互配套的产业运行体系。要达到这一目的,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剧团自身要形成合力。

[1]中共嵊州市委.民营剧团.嵊州民间演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2]黄士波,俞伟.嵊州越剧[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

[3]嵊州市文化产业促进会.依托特色扬优势发展文化兴产业[J].嵊州文化产业,2007(1).

[4]王霞燕.关于嵊州市越剧事业发展的思考[R].嵊州市文广新局,2009(2).

猜你喜欢
嵊州剧团文化产业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浙江甬金高速嵊州服务区车辆管控云平台探析
打造隐喻、自恰、克制的视听空间 浙江嵊州上岛名苑
温柔的江南小城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嵊州根雕网络专场拍卖会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