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后坡
(内蒙古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若干问题研究
叶后坡
(内蒙古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史,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这些经验无论是对现在还是对将来,都不是可有可无的。因而,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积极探索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历史分期以及发展概况,充分发挥其作用,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历史分期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统一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调动全党和各族人民的积极性,把各种可以团结的力量聚集在党的旗帜下,为实现党的政治目标而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开始,就着手创建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其基本内容和中心环节。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逐渐确立了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针、原则、内容、方法以及作风和制度,并形成了优良传统。九十年的实践证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要从历史中总结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努力从中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在新世纪新阶段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为培育“四有”公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服务。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实践和历史经验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客体。因为实践是真理的源泉,经验则是知识之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实践、历史经验,正是要把那些反复出现过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加以系统总结,努力从中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帮助人们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把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更好。也即是说,“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要求同广大干部群众在该历史时期实际觉悟水平的矛盾。”①我们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实践、历史经验时,是从历史现象入手,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探讨该历史时期党是怎样把干部群众的觉悟提高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所要求的水平上来的,即探讨在解决这一特殊矛盾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社会因素对人们的思想觉悟有什么影响,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怎样做才能增强实效性、推动党的事业健康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哪些经验更能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总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及其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内容是根据学习、研究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目的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史学科本身特点来确定的。我们学习、研究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任务,一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史中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的回顾和总结,提高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科学认识,以便增强人们在充分发挥党的这一政治优势中的自觉性。二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史实研究,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任务内容、方针原则、途径方法、领导管理等基本原理的理解,促进人们从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史实了解向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性认识的升华,从而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三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促进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都反复证明,“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只能继承和发扬,不能违背和抛弃。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本身就意味着在加强的前提下改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不断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据此,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第一,研究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活动,探讨不同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的变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所处地位、所起作用和价值实现的规律性。第二,研究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随着党的事业的发展不断扩大工作领域,相应地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范畴、理论体系等又是如何演变和丰富发展的。第三,研究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方针原则、途径方法的历史沿革和形成发展、贯彻实施的客观规律性。第四,研究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包括机构设置、制度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发展规律。第五,总结、研究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
到目前为止,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分期还未形成统一的划分标。学者们对此也“是仁者见人,智者见智”。刘芬、余钟指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分期的标准是应该遵照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同时总结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经验教训。”②根据这个原则,本人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分为三个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国际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组织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一部分。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深入工农群众,宣传马列主义,这是我党领导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萌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我党领导、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立。”③党成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军队的政治工作表现出来的。周恩来、恽代英、聂荣臻等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成立了秘密的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选派优秀共产党员加强革命军队的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革命战士的政治素质。周恩来同志兼任军校的政治部主任,不仅亲自向革命战士发表政治演说,而且还撰写了《国民革命军及军事政治工作》和《军队中的政治工作》等重要文章,对军队政治教育的任务、目的、内容等基本问题进行全面的阐述,讲清“为谁而战”的革命道理,推动了东征和北伐的胜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成为党的各项工作中的一条重要战线,作为军队工作的一项专门制度确定下来,随着我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创建而发展起来。1929年12月,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系统地总结了红军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批判了红军中存在的许多错误思想,坚持党指挥枪的正确路线,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组织保证,“标志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成熟。”④1930年冬,党的政治工作机关制订了《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1934年2月7日,在红都瑞金召开红军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会上周恩来、朱德明确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生命线”⑤的科学命题,突出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军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⑥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不断成熟和发展。毛泽东特别强调了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地位。他说:“军队的基础在士兵,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官长和士兵的一致,就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一切技术和战术就不能得着最好的基础去发挥它们应有的效力”。⑦周恩来发表了《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文,明确提出“以革命主义为基础的革命政治工作是一切革命军队的生命线与灵魂”,并对抗战军队政治工作的任务与内容,政治工作的组织与方法作了全面的论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是一篇在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马列主义的文献。1942年,在延安开展的整风运动是一次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教育运动。这次运动破除了王明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推动了思想解放,创造了许多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经验、新形式,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的发展,更加走向成熟。1944年4月11日,在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谭政作了《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报告》,这是延安整风的重要成果,是继“古田会议”后我党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光辉文献。报告对我党、我军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历史性的科学总结,解决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方针、原则、内容和方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原则问题,“标志着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入完全成熟阶段。”⑧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大会概括总结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成为指导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与方法。”⑨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结合解放战争的实践,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涌现了许多新的创造性的形式,主要有:组织政治轮训,对官兵进行形势与任务教育,帮助人们丢掉幻想,克服和平麻痹情绪,树立“蒋必败,我必胜”的信心。同时,深入解放区农村,开展阶级教育,提高解放区农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在军队中利用战斗空隙进行诉苦、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的阶级教育活动,开展军队内部民主运动,调动了广大官兵的积极性,为夺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工作中心由农村转到城市,“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和任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⑩党及时提出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和内容: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社会发展史,宣扬唯物论,批判唯心论;结合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思想改造等五大运动对全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教育,积极倡导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此同时,在各条战线、各个部门都建立党的组织,设立专门的政治工作机构,配备专职的政工干部,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着党提出的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工作对象指向资产阶级思想、封建主义思想,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各项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全国先后开展学习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吴运铎英雄模范的活动也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道德风尚。1956年7月,党的“八大”召开后,根据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努力学习科学文化技术,‘向地球开战’、‘向科学技术进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员内容。”⑪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和教育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服务;提出了“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的观点,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第一次使用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概念,毛泽东的讲话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和方法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为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从1963年3月开始在全国开展的“学雷锋”、“学大庆”的“铁人精神”、“南京路上好八连”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和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指导思想上,还是在工作方针方法上,都存在着‘左’倾错误,方法上出现了简单化、过激和过火的情况。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遭受了严重的挫折,教训十分惨重,值得深刻总结和汲取。⑫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通过拨乱反正,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重申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端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⑬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属于思想道德建设的范畴。1985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培养“四有”新人的要求。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再次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要把宣传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基本任务,并由于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基本任务也应长期坚持。199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换掉陈旧过时的观念,摆脱“左”的思想束缚,大胆学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切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包括合理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要改进不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体制和机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凝聚力。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2000年春,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基于国内外形势和党肩负的历史任务,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高度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成为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不断推进,党对思想政治教育战线以及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为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跟上时代发展,充分认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充分认识我们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考验,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1、艺术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艺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讲究艺术的思维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艺术性越高,越会产生比较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艺术性是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细致的思考和发掘,尔后才达到的目标。“按照发展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也应当朝着艺术化的方向发展,在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和新模式的过程中提高其艺术水平和艺术效果。”⑮为此,应努力做到运用形式各异、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2、综合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将促使改革进一步深化,必将使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使得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人民内部矛盾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必然出现许多新情况。面对新形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吸收包括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广告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采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科学方法论,并将其整合起来,形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才能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解决出现的新问题。通过跨学科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将会层出不穷,不仅数量在增加,而且会产生质的转变。新方法不再成为对旧方法的替代,而是提供从不同方面观察、研究、分析、阐释和实践特定教育问题的方式与手段,这给全面认识教育对象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总之,“科学的进步、各种学科的相关方法的交融,必将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探索出更多、更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⑯
3、社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新的思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向社会求发展,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特别要探索与经济工作、业务工作、管理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和规律,通过物质环境、制度环境、氛围环境的综合选择、建设和优化来对人们进行教育和感染,使环境成为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社会化,就是要改变只依靠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教育工作的状况,要引导广大群众和各个部门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树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关心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互教互帮,共同提高。⑱
注释:
①③④⑧⑪张耀灿著:《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32、73、142、208 页。
②刘芬、余钟:《试探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分期问题》,《党史文苑》,2009 年第 11 期。
⑤⑥⑨⑩⑫⑬⑭陈义平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77、77、77、77、78、78、78 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1页。
⑮蒋明全、韩晓玲:《全球化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原则与途径》,《青年科学》,2009年第5期。
⑯张立云:《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福建论坛》,1999年第11期。
⑰姜汉宾、杨永利:《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⑱陈清华:《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途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9年第25期。
D261.1
A
1671-2994(2012)01-0068-04
2011-12-09
叶后坡(1979- ),男,河南南阳人,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责任编辑:刘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