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抗日根据地社会建设思想及启示

2012-08-15 00:44姜秀华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根据地抗战经济

姜秀华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社会科学部,浙江 绍兴 312000)

毛泽东抗日根据地社会建设思想及启示

姜秀华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社会科学部,浙江 绍兴 312000)

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毛泽东的社会建设思想和实践,尤其是抗日根据地时期把发展生产与保障社会公平有机结合的社会建设措施,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经验的重要内容,对于改善当前的社会生产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毛泽东;抗日根据地;社会建设;措施;启示

一、抗日根据地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争取抗战的胜利与救民于水火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领导根据地人民积极开展社会建设。一方面,就根据地人民而言,主要的任务是军事斗争,因而根据地各项社会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支持前线的战事,争取战争的胜利,这是抗日根据地社会建设的最直接目的。为此,毛泽东提出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一致性的矛盾理论,以团结最广大的民众。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在抗日战争中,一切必须服从抗日的利益,这是确定的原则”。①为更好地团结最广大的爱国抗日力量,“改善人民生活,关注民生,积极营造公正和谐的社会氛围”构成了毛泽东根据地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共产党提出的是使各界人民都有说话机会、都有事做、都有饭吃的政策。”②另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③所以,就沦陷区人民而言,救民于水火是抗日根据地社会建设的又一价值取向,这是间接目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华儿女身上的三座大山,不推翻这三座大上,就没有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也就不可能解放发展生产力,国强和民富更是无从谈起。抗战的胜利为沦陷区人民脱离苦海提供了必要前提,如若没有抗战的胜利,沦陷区的人民始终摆脱不了国破家亡的悲惨命运,整个民族的前途更是空谈。正像十七大报告中所阐述的那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④历史的演绎确实如此。总之,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与救民于水火,共同构成了毛泽东在抗日根据地进行社会建设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的价值取向。

二、毛泽东领导抗日根据地社会建设的主要措施

抗日战争时期,确保抗战的胜利,彻底粉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第一位的任务,因此,重军事、轻经济的思绪有一定的市场。对于根据地而言,情况显得尤为特殊:一方面,抗日根据地是对敌作战的总后方,社会稳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各种矛盾依旧存在;而另一方面,从1940年下半年开始,经济困难和财政严峻的状况摆在党和人民面前,亟待解决。为化解军事和经济的双重难题,毛泽东领导根据地人民积极探索,这些探索涵盖两个层面。一方面,从发展入手,解放发展生产力,为根据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从公正入手,改善复杂的社会关系,营造公正和谐的社会氛围,改善民生,为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健康向上的社会基础,也为抗战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为抗战的胜利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也为建国后我党开展热火朝天的社会建设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根据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战争的主体是人,经济基础是激发群众革命热情的物质保障。抗战时期,重军事轻经济的思想倾向严重地影响了抗战的大局。针对根据地的实际,毛泽东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加强经济建设的工作思路。毛泽东指出:“边区有政治、军事、经济、财政、锄奸、文化各项重大工作,就现时状态即不发生大的突变来说,经济建设一项乃是其他各项的中心,有了穿吃住用,什么都活跃了,都好办了”。⑤开展“伟大的经济战线的斗争”的口号,就是毛泽东于1939年2月在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的。毛泽东还号召革命的民众要“不惜风霜劳苦,夜以继日,勤勤恳恳,切切实实地去研究人民中间的生活问题,生产问题”。⑥为解决根据地的经济问题,毛泽东提出了各种办法和政策。

1、发展农业,为根据地建设提供物质保障。毛泽东曾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衣食住行的重要来源。革命战争年代,士兵的吃饭问题,穿衣问题,住行问题;人民基本生活的维系;政府部门经费的保障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农业的发展。毛泽东早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中就指出:“在目前的条件之下,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⑦进入全面抗战阶段,毛泽东再次强调了把农业生产放在首位的思想,而农业生产八项政策的提出,正是大力发展农业的表现。在1942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中,积极屯田和鼓励发展农业,基本满足了根据地人民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基本需求,根据地实现了粮食的自给,各项经费也有了保障。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绝大多数,中国的抗日战争实际上是农民战争,把农业放在首位是符合实际的。发展农业生产为根据地军民提供了最基本的需要,使军民的生活达到了自给自足,保证了抗战的物资供应,也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

2、发展多种经济,支持抗战的需要。为解决抗战的需要,根据地发展多种经济。这些经济成分主要有国营经济、民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组成。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毛泽东对公营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各自作用作出了自己的评价,他指出:“民营经济是为了解决边区一百四十万人民的生活,同时以租税的形式援助政府与军队,支持抗战建国的神圣事业。公营经济是为了解决数万党政军的生活费与事业费的主要部分,以便减少取之于民,休养民力,便于将来紧急需要时的取给”。⑧同时,毛泽东对合作社经济也颇为关注,1944年,毛泽东曾将工业、农业、运输、畜牧、供销、卫生、信用、教育、植树、公益概括为合作社的10项业务。事实表明,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给根据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的收入,是人民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重要尝试,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影响到了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推行合理的税收政策。财政是政府人员生活费的来源,也是各项事业发展的经费来源,更是抗日经费的来源,而财政的重要来源则是税收。正像毛泽东所说,未有经济无基础而可以解决财政困难的,未有经济不发展而可以使财政充裕的。合理的税收政策关系到根据地经济的发展和财政经费的落实,同时,也关系到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在《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一文中,毛泽东指出:“县区党政工作人员在财政经济问题上,应以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帮助农民增加生产,然后以百分之十的精力从农民取得税收。对前者用了苦功,对后者便轻而易举。”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社会关系复杂,矛盾多样化,为解决紧张的财政问题,根据地推行公正合理的税收政策,根据人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收取税费。一切有收入的人民(最贫苦者除外),不分出身和阶层,均须负担政府赋税。这种税收政策的推行是基于人民实际收入之上的,对贫困者免征,绝大部分的人民包括资本家履行自己缴税的义务,这样的措施全体人民都可以接受,阶层的矛盾也随之淡化,根据地内部的团结更好实现,抗战的群众基础更加坚定。事实上,合理的税收政策在发展根据地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激发人民革命热情的重要杠杆。

4、改革政府机构,实行精兵简政。精兵简政的举措是根据地发展生产,开源节流的重头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适应战争的需要,解决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困难,我党虚心听取党外人士的建议,推行精兵简政的改革方案。精兵是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缩编主力部队及其指挥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地方武装和发展民兵,加强整训是其内容;简政是为了提高各级机关组织的工作效能,整顿各级组织,紧缩机构和人员编制,加强基层建设。精兵简政使兵精政简,克服了“鱼大水小”的矛盾。“精兵简政”政策的提出,是我党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和封锁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党与党外人士合作,虚心听取建议的典范。

(二)力求社会公正,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1、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平等自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毛泽东在发展生产的同时,顺应时代的潮流,开辟民主的新路,积极构建平等自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为抗战服务,为人民谋幸福。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封建特权思想的废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的荡涤,使得根据地社会风清气正,公正和谐的社会氛围得以形成,这些都是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社会土壤。第一,民主政治。在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定位在民主选举上。根据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主选举活动,堪称中国历史上民主选举的典范。我党于1937年5月制定颁布了体现“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精神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在根据地,“民主政治,选举第一,没有选举,就没有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革命”的选举口号家喻户晓,根据地人民还通过普遍、平等、无记名、发表竞选演说、差额选举、看政绩、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等多种多样的形式,选出自己信任的政府和官员。第二,自由社会。在抗日根据地,边区政府制定了施政纲领,明确规定保证人民的各项自由权利,“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⑩此外,根据地还通过法律手段,制订了选举条例、保障人权财权条例、土地条例、婚姻条例等一系列单行法规,确保公众各项民主自由权利的落实,激发了社会的活力。第三,平等法制。在抗日根据地,我党用法制理念肃清“人治”作风,依法行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和特权思想。“只见公仆不见官”,是当时干部群体作风的真实写照,构建了同志般的平等的上下左右关系。在军民之间,通过广泛开展拥政爱民和拥军优属活动,结成了深厚的军民鱼水之情。64个类别、1000多个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法规和条例的制定,为规范根据地政府的行为和提高工作效能提供了法律依据。第四,政权创新。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该决议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在民主政权的人员组成上,采用“三三制”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1/3,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1/3,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1/3”,“上述人员的分配是党的真实的政策,不能敷衍塞责。”⑪

总之,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使边区呈现出社会团结,政治稳定,心情舒畅,斗志昂扬,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的政治局面。正如“延安五老”谢觉哉所说的那样,中国经济文化最落后的陕甘宁边区,虽然在抗战中未曾得到外界的任何接济,又受到国内反动派严重的封锁与进攻,但是,陕甘宁边区人民比任何其他未实行民主的地区,都过着穿暖吃饱愉快的生活,并且逐渐摆脱愚昧和不健康的状态,走向文明。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在于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开展!

2、开展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公正。第一,发展教育,开启民智。革命形势的发展对根据地干部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把干部教育放在第一位。延安时期涌现出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中共中央党校、军事学院、鲁迅艺术文学院、中国女子大学、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延安大学等许多干部学校。这些学校为党培养了大批的干部人才,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成为革命的领军人物和社会建设的骨干。根据地群众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和儿童教育两部分。社会教育通过冬学、民校、夜校、识字班、读报组的形式,利用黑板报、墙报、广播、戏剧、歌咏、秧歌和漫画等多种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手段,因时因地因人地对农民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儿童教育则贯彻“民办公助”的方针,据统计,到1946年上半年,陕甘宁边区普通小学由先前的120所发展到295所,民办小学1038所,完小62所,学生3.25万余人。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为抗战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和骨干力量,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建设人才。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抗战的胜利也得益于人才的培养和千千万万爱国人民的培育。教育为人民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智力支持,公平地分享权力与平等地履行义务打开了方便之门。公正的社会氛围的营造离不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升,而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会塑造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第二,经济成果共享,改善民众生活。在紧张的战争之余,毛泽东注重改善民生。一是社会保险方面的尝试。抗战时期,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以及当地人民的约定民俗和生活习惯,党在根据地出台了大量有关退休、医疗、工伤、失业、生育待遇等社会保险制度方面的法规和政策。如《冀中区总工会、农村合作社冀中总社关于各级社工厂职工待遇之共同决定》;《苏中区改善农业雇工生活暂行条例草案》;《陕甘宁边区劳动保护条例草案》;《陕甘宁边区战时公营工厂集体合同准则》等。二是社会保障管理方面的探索。党从根据地的财政状况出发,建立起以各级工会组织为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保障体系,并取得显著成效。该时期的工会组织有总工会、区工会、各县工会,还有各式行业工会,非常活跃。有学者认为,抗日时期的工会组织,无论是机构设置上还是在法律制定上,都发挥了特殊时期的特有作用,有力地保障了抗战后方的安定团结,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功不可没。

总之,20世纪三四十年代,毛泽东领导根据地人民开展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功地构建起政治清明、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氛围。正如毛泽东所说:“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⑫毛泽东在根据地的局部执政实践,为新中国建立后开展社会建设打下了基础,这时期积累的许多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至今仍彰显着它的生命力。

三、毛泽东领导抗日根据地社会建设的启示

改革30多年来,生产力发展,物质财富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跟着提高了。但是,目前人民当中“端起饭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那么,这样看来,单单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不公平感、被边缘化的思想在社会各个阶层蔓延,弱势心理在滋生,各种群体事件不断地挑战社会的道德底线。残酷的现实迫切需要我们寻求化解的良药。古语有云,前世不忘后世之师。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的发展理论,而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根据地执政的局部实践为眼下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具有启示意义。

(一)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

改革开放30余年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从一个经济弱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喜获丰收的同时也失去了许多:思想文化多元、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等问题突显。作者认为,解决当下的问题,发展是关键。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紧抓“发展”不放松,发展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社会事业,发扬民主等等,事实证明,没有发展就没有抗战的胜利。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改革开放已经让一部分富裕起来了,日后要做的事情是如何让广大的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共同富裕”的最根本的出路在发展!

(二)多纬度:发展的旨趣所在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以经济抗战来声援军事抗战,同时进行文化抗战、民主抗战、社会抗战。在根据地,发展的意义远远不是经济的单面发展,而是整个根据地社会的“多纬度”的立体发展。第一,为了粉碎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毛泽东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而这里的“经济”是多种多样的,有农业、轻工业、商业;公有经济、民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等等。第二,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大力发展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重视宣传工作,多角度培养文化战线上的人才。第三,发展民生事业。总之,发展不应是单面的。抗战时期毛泽东的措施之所以会有如此的神效,就是因为,他的发展是“多纬度”立体的,相互呼应的,是一个有机整体,主题鲜明!而现在中国,大部分问题是由于发展的片面性所造成的,归结起来就是物质发展的速度快于人文精神的发展,解决了“肚子问题”,“灵魂问题”没有跟上。唯GDP、单面的考核标准使得人们的思想一边倒向“金钱至上”。化解目前的社会问题,我们说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点不错!但是,发展不单单是经济的发展,哪怕是经济的发展也不是某些经济单纯的片面发展!发展是科学的发展,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全方位的“多纬度”的科学发展。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协调;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相辅相成;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目前,我们更应该把重点放在文化、政治、社会等层面,当然,经济发展也不能放松。

(三)公平:发展的中国本色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而现在脱离群众的现象时有发生,老百姓的心声得不到倾听的危险是存在的。早在抗日战争年代,毛泽东曾说,如果我们做地方工作的同志脱离了群众,不了解群众的情绪,不能够帮助群众组织生产,改善生活,一味索要,而不知道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而是用百分之十的精力去帮助群众解决他们的问题,这就是沾染了国民党的作风,沾染了官僚主义的灰尘。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关键期”,同时也进入“矛盾凸现期”,各种利益矛盾也伴随而至。这就要改革创新当前的社会管理体制,以人为本,注重公平,公字当先,统筹兼顾,成果共享。也就是要公平地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平地让各种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公平地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努力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公正的局面。

注释:

①⑫姜秀华、王来法:《毛泽东对抗日根据地社会建设的探索及其现实意义》,《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

②⑨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8、911 页。

③⑤⑥⑩⑪《毛泽东选集》,第 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 631、369、467、335、742 页。

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⑦《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页。

⑧毛泽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解放社,1944年第9期。

A841

A

1671-2994(2012)01-0005-04

2011-11-23

姜秀华(1981- ),女,安徽泰和人,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社会科学部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与科学体系。

*本文系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2011年度科研项目(编号:KY2011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刘建文

猜你喜欢
根据地抗战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窗台上的妈妈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