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建国后我国政治发展策略的演进逻辑

2012-08-15 00:44姜志强黄哲超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权威群众政治

姜志强 黄哲超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建国后我国政治发展策略的演进逻辑

姜志强 黄哲超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建国到改革开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毛泽东和邓小平分别领导了建国后前三十年政治发展的最初探索和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在不同时期,两位领导人分别实行了不同的政治发展策略。通过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出其策略演化的轨迹,即从全能主义政治到一元主导政治、从激进主义到渐进演化、从个人权威主义到权威指导下的群众试验。

毛泽东;邓小平;政治发展策略

作为不同时代的领袖人物,毛泽东和邓小平分别领导了建国后前三十年政治发展的最初探索和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他们的探索是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两位领导人分别实行了不同的政治发展策略。通过把握二者之间的逻辑联系,有助于历史地认识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

一、从全能主义政治到一元主导政治

按照美国政治学家邹谠的解释,所谓全能主义,是指“政治机构的权力可以随时地无限制地侵入和控制社会每一个阶层和每一个领域的指导思想。全能主义政治指的是以这个指导思想为基础的政治社会。”①毛泽东的政治模式萌芽于革命时期,形成于建国后,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直至改革开放前。同其它全能主义政治一样,毛泽东的政治模式也具有政治中心的一元性、政治权力的无限性、政治执行的高效性、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国家对外的封闭性等特点。此外,毛泽东的政治模式还具有突出的党国一体化特征。

但是,全能主义政治模式并没有实现毛泽东的强国富民之梦。在对历史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邓小平深刻认识到,全能主义政治模式已经不适合这个新的时代,因为它与现代化的趋势无法吻合,当然,全能主义政治模式并非应该被彻底否定,保持国家对社会强大的整合力、保持思想领域的主导性以及强大的军队,仍然是维护政治和思想稳定、保持社会发展的连续性的根本。在此前提下,邓小平着手进行政治体系的改革。一是在国家层面,进行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民主法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党政分开。二是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上,实行政企分开、政社分开,进行政府职能转换和权力下放,减少对社会的干预,增强企业、农村、事业单位和个人的自主权。三是在经济体制上,逐渐扬弃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着力推行市场化改革,运用国家的力量发展市场经济,鼓励法制规则下的自由经济竞争,推进经济的多元化,使中国的体制逐步演变为一个能够有效地推进现代化的良好的开放型体制。四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动文化由单一走向多样。

邓小平的改革使国家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和干预,变为有限控制和指导,这种做法极大提高了社会自主性,社会活力也大为增强,但由于一元化主导过于强势,缺乏多种力量的有效监督与制衡,很难避免体制内部的腐败化、权力的个人化和既得利益阶层的出现。这些消极因素的产生,对体制的健康生存与现代化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与挑战。因此,能否随着改革的深入,及时转变政治发展思维,推进制度创新,向民主政治演进,是新时期的历史重任。

二、从激进主义到渐进演化

一般而言,激进主义主张完全颠覆和破坏传统的政治秩序,一切推倒重来,企图在政治废墟上塑造全新的政治秩序。毛泽东激进主义策略模式的特点是:第一,从速度来看,主张“快”字当头,越快越好;第二,从内容来看,其社会变革的规模宏大,主张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的根本变革;第三,从方式来看,解决社会问题不是靠制度与法律,而是靠政治运动。第四,从效果来看,激进主义认为,改革必须付出代价,信奉“大乱才能达到大治”,他们长于破旧,但未必长于立新。毛泽东激进主义模式的形成,根于结束中国一穷二白面貌的紧迫性,因于对阶级矛盾尖锐性的夸大认识,袭于长期领导革命战争的惯性。

中国共产党在接管政权后,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土地改革和没收官僚资产的任务,又仅仅用了大约三年,便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诸多运动,都表现出盲目冒进的态度。经济上的冒进影响了政治发展,使政治发展也呈现出激进的姿态。政治上,在初步搭建起民主制度的粗略框架后,毛泽东没有进一步对政治体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健全完善。激进主义的策略模式在建国初期有力推动了社会秩序的整顿,但也有诸多不足之处:将一蹴而就建立起的政治架构视为一劳永逸的不变模式,而忽视民主发展的艰巨性和长远性;单纯依靠政治运动的手段功能而忽视制度规范的本位价值;片面强调群众运动的威力而忽视现代政治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完全依赖革命信仰的力量,而忽视甚至完全排斥传统本土文化资源的衍生功能等等。

激进主义模式使中国吃尽了苦头。改革开放后,在反思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反对那种过快、过大、过全、过急的做法,指出民主化要“一步一步地前进”,“政治体制改革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②“要先从一两件事上着手,不能一下子大干,那样就乱了。”③这一做法可以概括为渐进演化策略。实行这一策略能够使改革者在确定了改革最终和总体的目标后,根据改革的不同发展阶段,把改革内容分成相对独立的若干项,分期分批地加以实现。这样,改革成本被分摊到一个更长的时间段里,单位时间里承担的成本和代价相应减少,风险也大为减少,同时,可以使人们及时获得实惠,并通过渐进累积增加收益,从而提高对改革的信心、承受能力和支持力度,最终有利于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邓小平之所以采取渐进演化策略,一是基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早在1978年就指出,我们“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④因此,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不可能通过制定一揽子的改革方案,一步到位地实现体制转换,而只能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从政治改革的总体任务中分解出适应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具体任务和措施,并经过实践验证,分步实施,分步到位,逐步实现政治体制的更新和完善。二是基于认识的规律。人类固然有理性,但人们的知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人们的认识和实践都要受知识有限性的限制,因此,人们不可能一开始就为新秩序设计一个完美无缺的变革蓝图,而只能在旧秩序的基础上,通过有限的理性行为,对社会进行循序渐进的、切实可行的改造。

实行渐进演进策略存在一个技术难题,即如何做到既能推进政治发展,又不妨碍和干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呢?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邓小平主张“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⑤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先是把经济建设确立为社会发展的重心,以经济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导,同时,把政治体制改革寓于经济改革之中,使政治改革服从和服务于经济改革,进行适应性改变,按照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确定政治改革的内容、重点、时机和步骤,使政治改革在经济改革的刺激和推动下逐步得到深化,通过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不断提高民主程度,促进人的解放和自由,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这样,便做到了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相互配合、协调推进和共同发展。

三、从个人权威主义到理性权威指导下的群众试验

毛泽东个人权威主义的“权威”包括政治性权威,但更主要的是指基于政治权威基础上的方法论意义上的权威,一切治国的理念、方针、政策、措施等皆来自于最高政治权威的个人意志,这个权威未必能做到先知先觉,但确实被人们看作是非常理性的,他能依靠自己的头脑和智慧,为社会提供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方法,社会民众不需要有自己的头脑,只要不加批判地服从权威并严格贯彻其个人意志即可。从哲学角度看,这种建立在理性主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和空想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策略模式弊端很多:第一,割裂了与革命传统的历史联系,忽视革命传统文化资源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导致政治发展中的个人专断;第二,完全靠领袖个人的理性设计,忽视集体智慧和经验积累的重要作用,在诸多做法上难免陷入空想;第三,隐藏在最高领导人个人权威、个人理性背后的是对群众作用和智慧的漠视,是对真正社会精英的排斥和压制。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权威,但过分强调个人权威不利于社会发展。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在必要的政治权威指导下充分发挥群众的作用。这里的政治权威包括执政党要有权威,政府要有权威,中央要有权威⑥,国家领导人要有权威。在尊重中央权威和政府权威的前提下,邓小平强调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作用,将群众的实践视为一切政策方法的来源。他主张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总结、提炼和推广群众的经验、创造和方法。他认为改革的方法要从群众的经验和创造中来,领导干部的责任是组织领导群众,善于发现群众的创造,并予以总结提炼升华,他坦承,“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⑦群众实践固然是一切智慧方法的源泉,但如何运用它推动改革和发展呢?邓小平采取的基本做法是典型试验、逐步推广。政治决策在出台前都要进行试点工作,在取得成功和获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更大范围推广,最终在全国普及。在进行试验探索的过程中,邓小平主张,要看准形势,抓住时机,大胆地试和闯,要“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每一项改革措施和方案经过试点,取得经验后,“集中集体智慧,成熟一个,解决一个。”⑧要允许看,不搞强迫、不搞运动、“不搞争论”,不使问题复杂化。通过这种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方式,使“具体章法”在试验中一步步确立起来,最终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政策。实践中我们看到,这种做法不是一味地强调理性作用,但也没有倒向经验主义,而是既注重理性设计,又注重经验积累,很好地把握住二者的关系。在改革开放中,如何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呢?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显然不是那种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而是用一种非常现实的、世俗理性的态度和眼光处理问题。第一,他反对一味强调理想和信念的作用,而是注重利益推动的作用,主张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使他们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从而为改革不断积聚起越来越强大的发展动力。第二,他主张下放权力,给人民群众比较充分的自主空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创造性,“农村改革是权力下放,城市体制改革也要权力下放,下放给企业,下放给基层,同时广泛调动工人和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管理,实现管理的民主化。”⑨

运用上述方法策略,邓小平非常稳健地推动了改革和发展,从哲学角度看,这种策略方式在对绝对权威主义的否定中,隐藏着对群众作用和群众首创精神的真正肯定;在实验探索方法的背后,暗含着对群众智慧的尊重、对理性的正确对待和对经验的重视;对群众利益的重视和权力的下放中,潜藏着对人性的尊重。而他整个现代化策略的哲学基础是对传统、历史、人性和现实的尊重,这是一种不虚妄、不主观、不空想的更为明智的策略和态度。

毛泽东曾经说过:“人的思想是历史地发生与发展着的,不是一开始就完备的,也永远不能完备。”⑪无论毛泽东推动政治发展主观动因是什么,在特定历史情境中,这种策略模式的必然性是不应遭到否定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尝试,而且这种尝试绝非一无是处,从历史角度看,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对党的领导的信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正是在这一阶段渗透进民众的社会意识深层。当然,毛泽东在政治发展探索中所暴露出来的严重缺陷,也激起了巨大的历史反弹,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发展的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从而构成邓小平政治发展模式的思想渊源和历史基础。而在对毛泽东政治发展探索深刻反思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政治发展模式,直接指导并推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践,使我国政治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初步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注释:

①邹谠著:《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44年版,第3页。

②③⑤⑥⑦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33年版,第 252、177、164、277、382、180 页。

④⑧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44年版,第152、341 页。

⑩《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2页。

D251

A

1671-2994(2012)01-0012-03

2011-12-05

姜志强(1971- ),男,山东青岛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黄哲超(1990- ),男,浙江安吉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法学。

*本文系浙江省社科规划办重点课题《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学说中国化进程研究》(项目编号08MLZB003Z)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许如江

猜你喜欢
权威群众政治
多让群众咧嘴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