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启示

2012-08-15 00:44张书林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建设文化发展

张书林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党建教研部,山东 济南 250021)

党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启示

张书林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党建教研部,山东 济南 25002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与规划。推进文化建设、改革发展,是我们党90年来一直坚持不懈的追求,其历史脉络通过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双百”方针的提出、党的十二大以来的历次党代会报告等的形式充分展示出来。在对这一历史脉络进行深入剖析的过程中,可以理性地总结提炼出党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几点启示。

中国共产党;文化;改革发展;历史脉络;启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推进、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管理模式等都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与规划,从此开启了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新纪元,标志着一个以经济文化立国、富国、强国的崭新时代正在向我们阔步走来。

一、党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

1、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1921年7月成立以后,在严酷的生存环境和战争环境中,通过宣扬马克思主义、开展思想建党、发展革命文艺、进行积极的思想文化斗争,推动了以民间大众文化、党内文化、军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尤其必须提及的是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着重从文艺的角度谈论文化建设,特别强调:文化和文艺发展的目的,就是必须“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为了这个目的,毛泽东认为文化建设和文艺创作必须解决好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立场问题,就是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态度问题,就是对人民的歌颂和对敌人的暴露;工作对象问题,就是文艺作品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文艺作品必须要给工农兵以及革命干部看,要做到“为人民服务”;学习问题,就是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学习社会。因此,毛泽东认为,党的文化工作和文艺工作,必须要服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建国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一度比较深入,但后来却偏离了正确轨道。1956年4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①在毛泽东看来,“双百”方针是促进文艺发展和繁荣的方针,艺术上的不同风格都可以自由发展、学术上的不同观点都可以自由争论,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强制性地进行干预,否则,就不利于人民思想的解放、不利于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不利于社会活力的充分释放。1957年3月,在中宣部召开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也是长期性的方针”,采取“放”的方针,即放手让大家讲意见,使人们敢于说话、敢于批评、敢于争论,让各种意见之间相互争论、相互批评。1957年开展反右派斗争以后,党领导下的文化建设逐渐偏离其正常的发展轨道,党对文化发展的正确理论探索之路中断。之后,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的失误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打着文化斗争、文化革命的旗号进行政治斗争、政治革命的所谓十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害,对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3、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对文化建设进行了宏观的思考和科学的谋划。1980年7月26日的《人民日报》社论,根据新的历史形势和任务提出了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的新口号,用以取代“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过时口号,从而开启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新纪元。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大体可以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这就正式阐明了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党领导下的文化建设的内涵,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文化建设指的是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也应当包括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它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会全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新的安排部署。特别强调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强调,在文化建设上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重点是要“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事业的有关经济政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是说,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并将其作为我们党的基本文化纲领。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从此,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提法逐步替代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逐渐变身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很显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与十二大报告中对文化建设的界定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了本质区别:在十二大报告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十五大开始,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层面及语言系统中,“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取代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以,十二大中的“文化建设”是十五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大报告同时认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4、新世纪新阶段。新世纪新阶段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延续,总体上归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框架之内,但又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时间段进行考量。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之一就是“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之内涵及要求进行了权威的表述,并且断言:“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特别提出了全面小康的文化建设目标,即“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为着力实现这一文化建设目标,报告专门就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进行阐述,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的大问题,并为此设定了一系列的原则要求。第一,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即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第二,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民族精神的概念,强调要着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第三,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第四,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第五,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第六,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着力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第七,强调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逐步建立推动文化创新的文化管理体制,形成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全党要着力增强的五种执政能力,其中之一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要求全党坚持做到: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响亮地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口号和总体要求,要求全党积极投身文化建设,“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在文化建设上形成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第一,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义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二,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的问题,强调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和谐文化建设应追求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第三,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预示着我国文化建设上的民族导向和对传统文化精华的汲取。第四,提出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要求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并明确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还第一次明确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写入修订后的党章,确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011年,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再次强调:“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他断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他响亮地提出,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他要求全党共同努力,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的重大课题。这些思想,无疑成为我们党要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改革、发展的宣言书。

2011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问题。2011年10月15—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特别是提高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问题进行了全新的战略谋划和总体设计。从此,开启了我国文化大建设、大改革、大发展、大繁荣的崭新篇章。

二、党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几点启示

1、中国共产党自身既是政治的存在,也是文化的存在。从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来看,政党、政党政治、政党制度的存在本身,通常既是一种政治存在,也是一种文化存在。政党作为政治的存在是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的。而说政党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则必须要解释清楚。一方面,这是因为政党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态,政党从成立到运行、从结构到功能、从行为到制度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是政党文化的集中展示;另一方面,政党要上台执政,不仅要关心经济的构建、政治的构建,也要关心文化的构建,下大力气去推进文化的发展进步,以切实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树立民众满意的执政业绩。正因如此,党90年来才一直致力于推动文化的改革发展,把推进文化建设、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作为自己重要的职责,并致力于从政策体系上规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文化建设必须要着力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性问题。“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云山同志2011年在一次讲话中提出来的,很快为党内所认同。剖析90年来党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历史过程,“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无疑是一面清晰的镜子。它启示我们必须深刻洞察到:第一,党领导下的文化建设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的领导执政服务的。1905年,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着重指出:文化建设和文艺工作“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③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着重提出文化建设和文艺工作必须为工农大众服务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形成了文化建设的“二为”方向要求。第二,推动文化建设不能单靠党自身的力量,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意激发人民群众的活力、热情,凝聚群众的力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其主体力量都是人民。抛弃人民或背离人民,单纯地去寻求所谓的精英文化发展之路,最后终将因无法为人民所认同而走向边缘或虚无。第三,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全党同志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和文化义务,保持足够的文化清醒和文化自觉,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文化服务作为自己的职责,既要有装满群众“口袋”的经济发展能力,更要有丰富群众“脑袋”的文化发展能力。

3、我们党要始终高举发展先进文化的旗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之一,就是“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所说的先进文化是一种兼具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内在特质,兼具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外在特质,兼具走在时代前列、走在人民群众前列、走在文化潮流前列的发展特质的文化形态,是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和根本方向。90年来,我们党从早期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到后来高举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旗帜,再到后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旗帜,其实质都是在文化发展上始终高举先进文化发展的旗帜、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我们党看来,先进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现实的,也是未来走向的;是精英的,更是大众的;是高扬科学精神的,更是实践科学理念的。如果不能始终如一地高举这样的先进文化发展旗帜,我们党很可能首先在文化建构和文化形态上被时代发展所淘汰,而党一旦在文化建构和形态上被时代所淘汰,那就距离其在政治上的被淘汰不远了!

4、文化建设必须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上层建筑,其存在发展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且还要自觉主动跟随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顺应生产力的解放发展而发展。因此,文化本身不是一种固态的存在,而是一种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处于经常变动中的形态。从党90年来对文化建设、对文化改革发展的推进来看,我们党对文化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对文化体系框架的探索、对文化服务大众的内容及形式的设计、对文化理想状态的追求、对文化现实价值的判断等等,都充分展示了文化建设本身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与时俱进特色。因此,考量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发展的眼光、变革的思维,着眼于对文化发展中实际问题的思考解决、着眼于对文化规律的运用、着眼于新的文化实践,注重在时代背景、历史态势、群众需求的变动中切实谋求文化建设整体上的革新。

5、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不能盲目行事,必须切实把握文化内部各要素之间、文化与外部因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要善于发现文化改革发展的规律,按照内在规律性的要求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这个过程,实质上体现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科学化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加速推进了文化改革发展进程,这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对文化建设内在规律的探索,得益于在掌控规律的基础上对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6、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已经迫在眉睫。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通常既要包括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也必须包括文化、思想等软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由此演化成的经济危机,2011年以来的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美国债务危机,都暗示了传统的以经济、科技为中心衡量综合国力模式的衰微,但同时却凸显了欧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考量中的份额,预示着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欧美国家综合国力构成中的新生势力。由此启示我们: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构成中的权重,切实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使厚重的中华文化助力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领先机,这应该成为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引领文化改革发展的基本动因所在。

注释: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

②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③《列宁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6-97页。

G120

A

1671-2994(2012)01-0033-04

2011-12-01

张书林(1974- ),男,山东冠县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教研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刘建文

猜你喜欢
建设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