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笛作品《幽思》的演奏技法

2012-07-30 13:13吴海华
城市学刊 2012年5期
关键词:幽思华彩颤音

吴海华

(怀化学院 音乐系,湖南 怀化 418008)

一、《幽思》简介

《幽思》是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先生1937年创作的一首带有浓郁江南曲调风格的长笛名曲。曲调优美、情趣高雅,表现出中国山水画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这首乐曲采用了传统的中国五声调式旋律与典型的奏鸣曲曲式结构相结合的创作手法,结构完整、旋律优美、情趣高雅,表现出情景交融的极高艺术境界。乐曲中插有两处极为精彩的华彩乐段(cadenza),其内涵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与流畅自如的演奏形式充分地展现了长笛高超的演奏技艺,美仑美奂,至今仍是中国长笛音乐华彩乐段创作与演奏的典范。[1]

该乐曲由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联系,每一部分都可以作为独自的段落,而且每一部分都由三段构成;第二部分不是第一部分的简单重复,而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该部分的第一段与第一部分的第一段是一样的,第二段和第三段则是很巧妙地把第一部分相对应的段落进行了转调的变化,这样得到了一种同中求异的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二、长笛技法在《幽思》中的运用

(一)音色和气息

长笛音色优美动听,其变化远超过交响乐团中许多其他的乐器。音色中色彩的变化就如同绘画的调色盘,色彩越多可变化性就越大。当我们听到某些优秀的长笛演奏家演奏时,常常为他们动听的声音和丰富的表现力所倾倒,他们的声音时而甜美、柔和,如同梦幻般美妙;时而活泼、明朗,使人心情舒畅;时而高亢、激昂,使人振奋激动……音乐的意境、情感和内容,都表现的十分完美和引人入胜。[2]而音色的变化是与气息的运用密切相关的,因此,要得到一个优美动听、丰富多彩的声音,一定要运用好气息的技巧。

我们在演奏《幽思》这首作品时,要充分发挥长笛音色的优势,将乐曲中的民族音乐元素通过音色和气息的变化表现出来,并演奏得优美动听、引人入胜。如我们在演奏第一段时(见谱例),

因为该曲是一首中国式的山水画,且旋律多在中低音区,要将声音吹得饱满,富有弹性,色彩偏暖,略带松散,将山水画中的淡雅表现出来;特别是第一句结尾的音即第九小节低音的“RE”,更加要将声音吹得饱满、醇厚。为了得到这种饱满富有弹性的声音,要将每一口气吸足,并沉到肚脐下面6寸左右的地方,然后用力控制住,之后将气轻轻地吹出,要吹得悠长、缓慢;在吹第一句结尾的音即第九小节的低音“RE”时,加大气息量,且腹部控制气息的力量不能放松,将气息稳住,这样声音才能饱满、醇厚,乐句终止的感觉也才会比较明显。

在演奏第二段时,由于作曲家将旋律移高了一个八度,多在长笛的高音区上,因此音色要变得明亮起来。这种明亮的音色需要改变运气方法,将之前略显缓慢的运气变得积极起来,且腹部的控制力度要加大,将气息稳稳地控制在下丹田,这样气息才能绵绵不断,并且集中。在演奏26至29小节时,应做一个突弱的处理,将声音变成灰色,和前面几句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一种“意料之外且在情理之中”的效果!

(二)颤音

长笛演奏中的颤音,我们一般分为指颤音和气颤音两种。这两种颤音虽然都属于颤音的范畴,但却是长笛的两种不同方面的技巧,因此分别进行阐述。

1.指颤音

指颤音就是在所标记音的上方或是下方做连续的二度甚至三度快速的运指,一般用“tr”标记。

在《幽思》这首作品中,指颤音出现在两段华彩乐段中,见谱例。华彩一:

华彩二:

这两段指颤音,是在所标记音符上方做大二度的运指,演奏时,手指放松、不能抬得太高,手指运动的频率不能一成不变,要结合气息和速度的变化,频率由慢而快然后再放慢。这样吹出来的指颤音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乐曲的意境也才能完美展现;同时,指颤音的这种频率的变化也是中国作品中长笛演奏具有民族气息的特征之一。

2.气颤音

气颤音在长笛演奏中是至关重要的,它在表达乐曲的情感、内涵和丰富感染力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没有优美的气颤音,就无法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和乐句的深刻内涵,同时也不可能有着丰富的感染力。

气颤音运用的好坏主要由颤音的频率和幅度决定。在《幽思》这首作品中,气颤音的运用同样是丰富多彩,令人流连忘返的,这主要出于作品情感表现的需要。在演奏第一段时,气颤音的频率要稍慢点,大概在每秒钟4次左右;幅度的选择要稍大,第一句结尾的低音“re”,幅度则应该更大一些。在演奏第二段时,因作曲家将整个旋律移高了八度,在演奏情绪上要激动高涨,因此,气颤音的频率要适当的加快,需要每秒颤6次;幅度则要适当的减小。在演奏华彩乐段时,气颤音的频率和幅度则不能一成不变,要随着气息和速度的变化跟随着变化,这样才能起到美化音色、表情达意的作用。华彩乐段气颤音的频率和振幅随着乐句气息和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是中国民族音乐元素长笛演奏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其恰当的运用,是《幽思》中民族气息进一步的表达和体现。

(三)运指

在长笛演奏中,运指对作品的完美表达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演奏《幽思》时,手指要放松,不能抬得太高,基本上贴着键子;按键力度要适中,不能用力迅猛地去击打键子,否则会破坏整个作品的意境。运指时手指上要带有一种气息的感觉,配合气息和速度的变化,力度适中,速度不能太快,但也不能拖泥带水。在演奏结尾乐句时更是如此。见谱例:

该乐句旋律往高音发展,而力度却是渐弱,这对运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运指要随着气息的渐弱,将速度和力度慢慢进行变化:速度越来越慢,按键力度越来越小,运指的感觉是手指越来越难以按下去,而又要恰到好处!

在演奏两段华彩乐段时,要充分运用运指的技巧,展现长笛高超的技艺。演奏时,手指要灵活富有弹性,放松而不松弛,特别是演奏三十二分音符这几句时,手指快而不乱,给人一种“炫”手指技术的感觉,将人带入一种出神入化的长笛技艺当中去,进而达到渲染气氛,并感染听众的效果!

(四)吐音与连音

吐音与连音是长笛演奏中常用的基本演奏方法,都属于运舌发音法的范围。运舌发音法是音乐表现的重要部分,没有好的运舌发音,无论有多么强烈的音乐情绪,都无法与听众沟通。[3]

吐音一般分为单吐、双吐和三吐几种。一般来说,标记连线的第一个音和没有任何标记的音,都用单吐。这种演奏方法在《幽思》中随处可见。在该首作品中,这种“单吐”是非常讲究的:既不能吐得太重,给人一个“大头”的感觉,也不能太弱化舌头的动作,吐音的动作要与声音出来的粗细一致,动作大了则过之,小了又不够。在这首作品中还出现了另一种单吐,即在音符上方标记有“.”的单吐,这种单吐准确说是跳奏,要求吹标记音符的三分之一时值或是一半时值,剩下的时值则休止。这种演奏方法主要出现在华彩乐段中。如下谱例:

华彩一:

在上述谱例中,由于演奏时该乐句的速度要进行一个由慢渐快再渐慢的变化,所以跳奏的运用变得非常灵活多样,绝不能像跳奏的定义那样处理跳音的时值。具体要求是:刚进来时要将音的时值吹得长一点,但千万不能吹满,音与音之间只要稍留空隙即可;随着速度的加快,跳音则要吹得非常有颗粒性,时值变短,声音干净,绝不拖泥带水;之后,伴随着渐慢,每一个跳音的时值由短逐渐变长,最后保持在该句结尾的低音“re”上。华彩乐段跳音的运用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元素在《幽思》中的具体表现。

连线的运用在该曲中也是随处可见,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即两连一吐和多连一吐。吐的要求在前面已经论述了,在此不再赘述。

两连一吐:演奏时,舌头类似发“吐、乌”的动作,连音要连贯,圆润,且连的这个音不能断开,一定要将时值吹满。

多连一吐:

这种连线要吹奏得自然、流畅、完整,吹奏出来的音要连贯、圆润,音与音的连接不能有棱角,且音与音之间一定要有流动感。

我国作曲家创作的长笛作品,多是以民族音乐文化为元素,结合西洋作曲技巧创作而成的。这类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如何将此类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舞台上完美地表现出来,进而传播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则显得愈发重要!本文笔者仅结合长笛的一些常用技巧,以《幽思》为例进行阐述,希望为众多的演奏者演奏此类作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传播中国的民族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1]乐新.中国长笛曲选[M].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5:158.

[2]冷雪峰.试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 (3): 52-53.

[3]崔佛·怀.长笛实用手册第四册: 音准和颤音[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 5.

猜你喜欢
幽思华彩颤音
岁月的华彩
华彩少年薪火相传
美声演唱中颤音技术的运用研究
鹧鸪天·春慵
宗寿华
琴场
蝶恋花·夏夜幽思
西江华彩路
对长笛演奏中的颤音研究
浅析颤音技术在美声演唱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