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英梅,胡天舒
(东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旅游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1],我国开展旅游教育也已30余年,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我国的旅游本科教育并未真正成熟,实践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培养目标问题是旅游教育的核心问题。对于它的观察、研究与探讨,是讨论旅游本科教育的发展方向的前提。本文从分析研究现状入手,对旅游本科培养目标的变化进行了阶段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就培养目标中的矛盾、根源及其对实践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
笔者于2011年4月27日在中国知网上用“旅游”、“本科”、“培养目标”3个并列主题词进行搜索,共得到106个搜索结果。研究结果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门研究;另一类是相关研究,即主要研究对象并非是培养目标问题,而是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模式等研究中部分涉及培养目标的内容。
在全部106个搜索结果中,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专门研究共16篇,其中目标定位6篇(包括1篇硕士论文),研究回顾1篇[2],问题研究1篇[3],目标与课程体系研究3篇[4-6],目标与培养模式1篇[7],培养目标的实现2篇[8-9]。
从文献发表的年份来看,1996年1篇;1999年1篇;2000年1篇;2003年1篇;2004年2篇;2007年2篇;2008年1篇;2009年3篇;2010年4篇(见图1)。
图1 中国知网载“旅游本科培养目标研究”文献数量年份分布
由历年文章数量可知,随着旅游教育的发展,本科培养目标的问题开始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然而与其他旅游教育相关问题(如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的研究相比,该专题研究显然处于滞后状态,这与培养目标在旅游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并不相称。
我国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演变历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
本阶段主要强调的是对学生外语知识和政治素质的培养,这一定位与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初衷、当时的发展水平、对人才需求的紧迫等因素密切相关。
当时,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国家发展旅游业的目的一是获取外汇收入,二是发挥旅游“民间外交”的沟通作用,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建立友好关系。基于这两大原因,国际旅游先于国内旅游发展起来。1984年,来华旅游总人数1 200多万人,其中有组织的旅游者260多万人[10]。到1994年,来华旅游人数增至4 368.45万人次,收入73.23亿美元。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业短期内的快速增长造成我国高水平涉外旅游服务人员和行业管理人员的匮乏。
为满足当时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国家旅游教育机构于1980年起先后与8所高等院校联合开设了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由于缺乏相关的办学经验和专门的师资力量,各个学校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均处于探索阶段。
1993年,教育部高教司出版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该书正式提出旅游管理专业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业务培养目标,而业务培养要求突出了3条准则,即外语突出、理论扎实、政治立场坚定。要求中明确提出该专业的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11],这种培养要求在当时高校的培养目标中得到了体现,如北京联大旅游学院1994年提出“为我国旅游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业务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身心健康的高中级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干部”[8]的目标。
总体而言,基于旅游业的实际要求,我国本科旅游教育在这一阶段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高级涉外服务人员和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储备干部。实践表明,这一时期的旅游本科教育为我国旅游业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编写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其中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明确要“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12]。此外,学科归属也由经济学转变为管理学,毕业生开始被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学科归属的转变意味着教育方向的调整,培养各级管理者成为旅游管理专业的首要任务。这种转变也是行业形势变化的必然结果。到2006年,我国的国内旅游人次达13.9亿,国内旅游收入6 229.7亿元,远远超过了入境旅游的1.24亿人次和339.5亿美元,相比上一年度增长率分别达到11%和17%以上。当国内旅游成为行业的主导时,人才需求的重心也开始由涉外服务人员和储备干部向各级管理人员转移。本着为旅游事业服务的原则,国家对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的修订也是顺理成章的。
随后,各个院校据此编制教学与课程计划,开展旅游管理本科教学工作。可以说这是当时我国旅游本科教育的统一培养目标,并一直沿用下来。至今仍有院校在坚持这一目标,如安徽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旅游管理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及旅游教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①。
教育部2001年7月下发的《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中就已经指出,发展应用型专业是新一轮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深化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意见》明确表示,“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要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积极设置主要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性人才”[13]。
另一方面,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难问题日渐凸显,在旅游业内则表现为毕业生行业契合度不高、行业内就业率比较低。有研究显示,2002-2005年间,浙江某高校的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行业内就业率最高的年份仅达到22%[14]。
实践表明,原有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出现了落差,从而促使高校开始重新审视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问题。这一阶段,满足就业市场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成为众多高校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考虑因素。
2007年11月,国家旅游局在其《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意见》中提出,旅游教育应以“培育一支由多层次、多专业组成的,以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为重点的旅游人才队伍”为指导,这可以视为对我国旅游专业教育培养标准的重新定位。院校在各自的教学计划中也开始以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业务培养目标。
在研究领域,学者们围绕培养 “应用型人才”这一论题展开了相关论述,内容涉及目标定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15-19]。
旅游本科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对于这一问题,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一方面,相关学者在其著述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看法;另一方面,各高校综合多项因素对学生培养目标做出了各自的界定。
1.学者的观点
旅游教育的研究者和教学人员基于自己的理解与经验,阐明了对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1)“面向21世纪中国旅游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扎实的文化基础、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具有创新的思维观念,身心健康的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20]
(2)“具有管理、经济、民俗文化、法律和旅游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具备进一步从事旅游教学、科研潜力的研究型人才。”[21]
(3)“具有创造性执行及一定创意策划能力的专门人才。”[22]
(4)“根据旅游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和前景展望,培养出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厚基础、宽口径’的适用型人才。”[23-24]
(5)“旅游企业的初、中级管理者,但并非是指将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直接送上旅游企业的管理岗位,旅游企业是操作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它要求管理者必须熟悉最基层的业务工作,甚至需要从最基层干起,所以将‘潜在储备管理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表述得似乎更为贴切一些。”[25]
2.院校的表述
将通过各高校网站搜集到的信息,与教育部1998年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专业介绍》相比,笔者发现,高等院校旅游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内容已经有了相当的转变,很多学校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如山东师范大学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旅游管理与服务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职业外语表达和沟通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具备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②。复旦大学旅游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我国旅游事业发展需要的旅游事业管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专门人才”③。这种转变表明,原有的整齐划一的培养目标已经不能完全符合我国旅游业和旅游本科教育的实际状况。
对于培养目标的莫衷一是,反映出了院校与学者在界定旅游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时面临的诸多矛盾。
1.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的矛盾
所谓应用型人才指具有将已有理论应用于实践、促成理论价值实现的人才。与研究型人才不同,应用型人才强调理论的运用,不涉及理论创造的学习内容。可以说,发现规律、创造理论是区分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的主要标准。
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本科教育首先需要具备大学教育的特征,即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与素质的培养。而且,旅游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要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还有部分会进入大中专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对他们而言,理论教育是必不可缺的,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定位显然无法满足这部分学生的需求。
但是旅游教育同时还要肩负“培训”的职能,即满足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国的旅游教育创办伊始就带有非常浓厚的“应用”色彩,这一特点对相关高校制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计划发挥着长久、深远的影响。
以应用型人才还是研究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也涉及旅游学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构建问题。旅游学科发展至今,可以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这一现状对旅游专业的未来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已有的院校经验表明,将旅游专业置于管理学下,作为二级学科出现,会导致旅游专业的萎缩[26]。
2.中高级人才与初级人才的矛盾
根据教育部1998年的学科目录,旅游本科教育应将毕业生培养成为“高级专门人才”,这一规定成为众多院校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并在其专业介绍中体现。旅游及相关专业在中专、高职、高专等各个教育层次均存在,为了体现与这些院校的区别,将旅游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设定为高级专门人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另一方面,旅游本科教育又必须承认旅游行业对基本技能的高要求。学生若想在该行业有所作为,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是必需的。管理工作并不是每个本科毕业生都能够胜任的工作类型,而旅游企业对一线工作经验的要求尤为严苛。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员工一般无法得到晋升的机会,即使被提升到管理岗位也很难胜任,因此跨过基层岗位的门槛直接进入管理层的本科毕业生寥寥无几。
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两种冲突因素,造成了旅游本科培养目标的人才水平定位矛盾。目前,大部分学者、专家和学生仍然认为旅游本科教育应定位为中、高级人才的培养。明确提出旅游本科教育需要以培养初级人才为目标的文献尚不多见,笔者仅在周宵等人发表的文章中看见了类似的表述[25]。
3.复合型人才与专门人才的矛盾
复合型意味着学生需掌握两门以上专业的知识。有学者认为,大学本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打好基础,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性,使学生毕业后不仅能胜任高等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工作,同时还可以适应旅游业和其他行业的管理工作,并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27]。提倡旅游专业应培养复合型、交叉型人才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适应多种岗位的素质与能力大有裨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与当前高等教育倡导的 “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相一致。
然而复合型培养目标的不足之处在于有可能削弱学生的专业性,造成旅游专业的毕业生缺乏核心竞争力。与财务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其他管理学二级学科相比,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性不够突出,毕业生在就业竞争市场上并不具有特别的优势。正如保继刚等人所指出的,“宽口径、厚基础”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并不适应于旅游专业,这一模式指导下的课程体系“掩盖了旅游的特色,由此导致学生所学的旅游行业知识只能是泛泛而论,缺乏行业针对性”[26]。
1.旅游学科归属的影响
从最初的无学科归属,到归为经济学,再到归为管理学的演变历程,表明了旅游专业学科归属界定的困难。旅游专业是一个“包含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这种观点为大多数旅游研究者所认同并接受。但是,目前,旅游专业被划归到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之下,并在“旅游”之后加上“管理”二字,对于打算进入该专业以及正在学习该专业的学生而言,会在不经意之间引导他们产生一种误解,即从旅游专业毕业之后从事的就是管理工作。学校在教学活动中,也多以管理类课程为主,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管理人才”作为培养基准。但实际上,旅游专业应不应该归为管理学的一个二级学科,旅游专业是否要以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还是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2.对旅游教育导向的争论
以学术为导向?还是以职业为导向?这是全世界旅游教育界都面临的一个共同话题。旅游教育发源于职业教育,人类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与旅游服务供应者数量的增长催生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旅游教育活动的空前活跃,这也是旅游教育职业导向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然而旅游学科发展至今,其研究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职业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范畴,拓展到政治、社会、心理等诸多领域,如危机事件、政府关系、环境问题等,这种趋势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旅游教育需要突破职业导向的约束,提高对学术导向和职业导向的双重重视[1]。
3.旅游学科体系的不完整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旅游学至今仍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学科,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独立的研究方法乃至独立的研究队伍。该学科很多经典的、广为传播的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借用其他成熟学科的已有理论而得到的。基于学术规范的标准,旅游学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型专业。事实上,旅游专业常被视为“棉花糖”专业[1],表面看起来很庞大,实质上却缺乏严密的知识体系与坚实的理论基础。旅游专业这种实际状况势必会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产生影响。
4.旅游业人才需求的特点
旅游业是由若干个传统行业组成的一个集合型产业,产业内部各个行业之间在用人的标准、水平上存在差距,由此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彼此不同。旅游管理作为一个专业,以旅游这一综合性的行业为目标市场培养学生,必然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如教学时间和课程数量的限制使得学校不可能按照旅游企业的要求开设全部的课程,然而针对旅游企业中的某些特定部门培养学生则又可能与其他专业重复。这种状态让毕业生求职时发现,自己并不能如期望的那样,在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工作,而是要经历一个再学习的过程。
5.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张的结果
自1999年至2005年,我国高校学生数每年递增25%左右。本科毕业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改变了该群体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社会对大学生的定位由“高端人才”向“中低端人才”移动,这种转变又进一步影响到包括旅游本科院校在内的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目标的调整与变更。
培养目标的矛盾造成了目前旅游本科教育的指向不明确,进而衍生出了包括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多方面的问题,其中较明显的表现是课程设置宽泛化与就业方向趋同化。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颁布)》中列出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原理、旅游资源与开发等。受此影响,几乎所有开设旅游专业的本科院校课程中都包含了上述科目,而无关该专业在各个院校的实际情况,如所属院系、专业特色等。
此外,对各个院校的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目前旅游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繁杂、多样,涉及包括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文化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门传统学科,如旅游人类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等。虽然这些课程的开设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将学生引向全面发展的道路,但课程之间的延续性略显不足,课与课之间往往是相互独立的,或仅有一层的深入关系。这种状况导致了旅游专业学生知识的分散,其结果就是该专业的学生虽然在校期间学习了多门课程,毕业之后却发现对任何专业知识都有所涉猎而不能谙其道,造成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弱化。
课程设置宽泛化可以说是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的一个必然结果。因为缺乏科学、合理目标的引导,各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失去了方向,因人、因系设课的现象不可避免,课程结构的目标指向性也就无从谈起。
培养目标模糊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各院校就业方向的趋同化明显。首先,从学校的水平来看,无论是985、211这类国家重点扶持的院校,还是一般综合型大学,或者独立学院,其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都非常相近。如,山东大学(该校是985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简介中介绍的就业方向 “主要是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外事部门、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饭店、航空公司等)、教育部门和设计研究部门等”④。北京交通大学(该校是211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选择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如各地市旅游局或景区管理机构)、旅行社(如中青旅、港中旅)、星级酒店、旅游网站(如携程网、亿龙网)等与旅游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就职”⑤。杭州师范大学(该校是一般大学)旅游专业的就业方向是“各级旅行社、高星级饭店以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景区、旅游教育培训或旅游规划策划研究机构及其他相关行业的管理工作”⑥。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该校是独立学院)旅游专业的就业方向是“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和宾馆酒店部门从事旅游管理、旅游导游服务、宾馆与餐饮服务、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工作”⑦。
其次,从专业归属的角度而言,设在历史、管理、经济、地理、社会等不同院系下的旅游专业,其就业方向也相差无几,都是到旅游企业从事服务与管理工作、到旅游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由各院校的相关表述可知,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并不因其学习课程、所在院系的不同而有什么差别。
随着旅游教育的继续发展,对于培养目标的研究也会进一步深化。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方面,以下两大类问题还需要予以深入探讨。
1.是否要提出统一的培养目标的问题
根据笔者的粗略统计,我国开设旅游及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共418所,其中985大学14所,211大学34所⑧,其余的则是一般院校和独立学院。这些学校在教学水平、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再者,从旅游专业的院系归属来看,虽然归属于经管或商学院的学校占全部院校的48.5%,但仍有相当一部分院校的旅游专业是下设在历史、地理、社会等院系,不同的院系的师资背景与拥有的教学资源也大不相同。如果对这些院校的培养目标做出同样的规定,显然不能符合所有院校的实际情况。
因此,有些学者提出,不同层次的院校应该设置不同培养目标。邹益民认为 ,“在进行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时,各旅游本科院校不应盲目地决定采用何种模式,而应该根据本院校的性质及办学目标,设置切合实际的专业和培养目标”[28]。蒋长春等人则提出,“重点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可实施精英教育模式。对新办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在遵循本科人才培养自身规律的基础上,突出实践,强化‘应用’特色,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应用型的普适性职业化人才”[29]。黄静波等人针对湖南省旅游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旅游高等教育“非同质化”培养目标的概念[30]。究竟是否应该设定统一的培养目标,是需要旅游教育研究者们继续关注的一个问题。
2.如何体现出旅游专业不同教育层次培养目标的差异
对于这一问题,已有学者进行过相关的探讨。有些是以教学内容作为区分的标准,认为本科教育要讲授学科基础理论,而专科教育则是以技能训练为主;有些则以市场定位和培养模式作为不同层次旅游教育的区分标准。
不同层次的旅游教育是在为一个共同的市场提供潜在人力资源。就理论角度而言,本科和专科向旅游业提供的劳动力应该各有特色。但是由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和旅游教育的不成熟,旅游本科与专科(尤其是大专)的学生在知识的广度上并没有明显的差距,甚至有些专科生因为实践操作技能的突出而更受到雇主的欢迎,造成“专科排挤本科”现象的出现。
实践经验表明,无论旅游专业本科生毕业后在什么类型的旅游企业工作,其前提都是熟练掌握工作技能与技巧。以是否重视实践技能作为区分本科和专科及中职教育之间差异的标准并不科学,这只能使本科生在工作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对于旅游专业不同教育层次培养目标差异的研究还存在较大的空间。
注释:
①参见安徽农业大学招生信息网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介绍.http://zsb.ahau.edu.cn/zyjs/index.jsp。
②参见山东师范大学2010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介绍.http://www.zsb.sdnu.edu.cn/News_View.asp?NewsID=157。
③参见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旅游管理专业简介.http://www.fudan.edu.cn/new_dep/lvyou.htm。
④参见山东大学本科生招生在线旅游管理专业简介.http://www.bkzs.sdu.edu.cn/bc/detail/xyzy/31。
⑤参见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咨询网旅游管理专业简介.http://zsw.njtu.edu.cn/ZYDD/default.aspx?dispzy=6&root=2。
⑥参见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招生简章旅游管理专业简介.http://rwxy.hznu.edu.cn/cms/Article.aspx?NRID=2473&LMID=11。
⑦参见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文法学院专业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简介.http://www.ncbuct.com/jxky/zhuanye/30.html。
⑧数据系作者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院校信息库中所列高校汇总所得.http://gaokao.chsi.com.cn/sch/info/search--year-2011,yxls-moe,optionjyb.dhtml。
[1]Paul R.Fidgeon.Tourism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design:A time for Consolidation and Review?[J].Tourism Management,2010(31):699-723.
[2]赵志峰.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研究评述[J].重庆教育学报,2010(3):50-53.
[3]胡月霞,唐姗姗.中国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J].才智,2008(23):8.
[4]罗兹柏,罗有贤.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计再研究(纲要)[J].旅游学刊·旅游教育专刊,1998(S1):69-72.
[5]杜江,等.面向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调整与课程体系的变革[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旅游学科建设与旅游教育增刊),1999(S1):127-139.
[6]邹宏霞.高等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J].云梦学刊,2004(1):99-101.
[7]张勤.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2003(18):40-41.
[8]徐树三.实现旅游学院培养目标之我见[J].旅游学刊·旅游教育专刊,1996(S1):19-23.
[9]马华泉.实现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之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0):106-107.
[10]孔筱同志谈中国旅游教育的情况及设想[J].管理现代化,1985(5):9-10.
[11]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034/201005/88506.html
[14]高鹏,杨海红.旅游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71-73.
[15]朱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7):41-42.
[16]李炳义.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74-77.
[17]严伟,王基林.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框架构建[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72-75.
[18]张学梅.应用型旅游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9):97-99.
[19]孙洪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实践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0(10):62-64.
[20]罗桂霞.明确培养目标 提高教学质量: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修订的思考[J].旅游学刊·旅游教育专刊,1998(S1):72-75.
[21]张多中.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探讨[J].旅游科学,2001(2):41-43.
[22]李萌.本科层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旅游学刊,2008(2):8-9.
[23]林梅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7-81.
[24]马三津,王文君.关于借鉴美国旅游管理本科教学经验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120-122.
[25]周宵,马勇,刘名俭.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质量提升研究[J].科技信息,2007(12):43-44.
[26]保继刚,朱峰.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5):13-17.
[27]蔡靖方,马勇,刘名俭.新时期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规格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8):1-4.
[28]邹益民,等.饭店大学生员工流失为哪般?[N].中国旅游报,2003-03-12.
[29]蒋长春,李春亮.关于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再思考[J].高教论坛,2009(12):60-63.
[30]黄静波,刘娟,徐飞雄.论湖南高等旅游教育人才“非同质化”培养目标的制定[J].湖南学院学报,2010(6):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