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苹、盛蕾、胡琪
( 1和3上海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上海市统计局,上海 201100、200003)
社区发展与人口结构紧密相连,社区人口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区建设的性质和任务,社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为具有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社区人口服务,两者必将走向一体化。当代城市社区,具有人口高度集中、高异质性与高流动性的特点。从人口结构来看,必然导致不同社区人口结构有所差异,对如何整合社区资源、强化对城市社区人口的综合管理提出严峻挑战。
社区人口结构是指社区人口本身在一定时间的内部组合状态,一般用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来表示。人口结构对人口变化和社会发展具有全面影响,也是直接影响社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1.人口来源地结构及其影响。近年来,人口流动的规模由小到大,由个人流动到家庭流动,由短期流动到长期流动,由近距离流动到跨省流动。不断改变的人口流动形态导致社区内部人口来源多元化、异质性加深,使社区人口来源结构日益复杂,严重冲击着传统的制度框架,在社区资源整合、社区治安稳定和社会生活保障等方面,都对社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影响。合理的社区年龄结构会使社区生机盎然,而非常态的年龄结构却会带来一系列社区问题。每个社区应认真分析本社区人口的年龄结构,注意克服短处发扬长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人口的年龄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应该根据本社区的人口年龄结构特点,采取正确的措施和政策,尽量使人口年龄结构合理化。
3.人口性别结构及其影响。社区人口性别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内),社区的人口构成中,男性或女性各在其总人口中的比例,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以此来反映该社区的人口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合理的社区人口性别结构会带来婚姻家庭和社会的稳定,非常态的性别结构会影响婚姻与社会稳定,导致社会问题凸显。
4.人口文化结构及其影响。社区人口数量、构成与分布形成社区的基础,决定了社区的存在和规模。但对社区的发展来说,人口的文化素质则更具有意义,对社区发展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决定社区发展的状况。社区人口的文化素质决定了整个社区的文化品位和发展状况,社区的人口文化素质较高也可以辐射带动整个社区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5.人口家庭结构及其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城市社区的家庭结构日益发生变化。家庭结构的变迁不仅带来了微观层面的家庭成员的角色变更,还引发了社区等首属群体的相应变迁,这种变迁影响到整个社区结构的转变,给社区规划、社区管理和社区控制均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结合上海城市发展实际,以城市道路环线作为基本依据,将上海市范围内街道(镇)一级的社区划分为六类:城市核心社区、城市核外社区、城市边缘社区、近郊城镇社区、郊区新城社区、郊区农村社区,地理位置分别对应城市内环道路内、内环与中环道路间、中环与外环道路间、外环道路外近郊、郊区新城以及农村地区。在此基础上,每个类型社区分别选取三个符合以上分类标准的街道(镇)作为典型代表社区进行研究。利用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从来源地、年龄、性别、文化素质、家庭成员等角度深入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社区人口结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社区人口结构特点具有较大差异(表1)。
表1 不同类型社区人口结构特点
1.城市核心社区。人口来源的复杂性稍弱,户籍在本社区的原住民比重超过半数,仅次于郊区农村社区,能较多地保留社区原本的特色;市内人户分离人口是除郊区农村社区外最不严重的社区;外来常住人口占有一定比重,但比其他类型社区相对较低。年龄结构表现为少年儿童比重偏低,劳动年龄人口资源丰富,老年人口比重偏高;与其他类型社区相比可以概括为“三最”,即少年儿童比重最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最低,老年人口比重最高。人口性别比明显低于正常性别比,其中常住人口性别比在92-100之间,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在94-96之间;出生性别比失衡严重。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达到24%-37%,仅次于城市核外社区;文盲率最低。家庭户平均规模与其他类型社区相比略低一些,比全市平均家庭户规模也稍低;独居老人户和只有一对老年夫妇户的比重相对较高。
2.城市核外社区。户籍在本社区的原住民比重超过半数,能相对较多地保留社区原本的特色;市内人户分离人口比重高于城市核心社区和郊区农村社区;外来常住人口占有一定比重,与城市核心社区相比差别不大。年龄结构与城市核心社区相比有较大的可比性,并随着地理位置的外移而逐渐顺延,与城市核心社区相比可以概括为“两高一低”,即:少年儿童比重稍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稍高,老年人口比重稍低。总人口性别比基本明显低于正常性别比;出生性别比基本处于正常范围。人口文化素质在所有类型社区中最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最高;文盲率较低。家庭户平均规模稍高于城市核心社区,与全市平均家庭户规模相差不大;独居老人户和只有一对老年夫妇户占较高比重。
3.城市边缘社区。户籍在本区县的原住民的比重随着地理位置的外移开始减少,表明其他人口来源在增多,而且同属城市边缘社区的三个街道并非完全类同,开始出现内部差异。市内人户分离人口比重随着地理位置的外移继续增多;外来常住人口比重相对于城市核心社区和城市核外社区也稍高一些。由于同属外环内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社区,年龄结构继续执行随着地理位置的外移而逐渐顺延的特征,与城市核心社区和城市核外社区相比,还是可以概括为“两高一低”,即:少年儿童比重比前两者稍高,劳动年龄人口比前两者稍高,老年人口比重稍低。总人口性别比基本均衡,出生性别比失衡严重。人口文化结构属于次优,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较高,但是低于城市核心社区和城市核外社区;文盲率不高。家庭户平均规模略高于城市核心社区和城市核外社区,比全市平均家庭户规模稍高;独居老人户和只有一对老年夫妇户占一定比重,稍低于城市核心社区和城市核外社区。
4.近郊城镇社区。属于城郊结合部的近郊城镇社区,其人口来源结构开始明显区别于以上三个城市社区。户籍在本街道的原住民所占比重不到半数,甚至相去甚远(分别为21%、23%、43%),可以说原住民与非原住民严重“倒挂”;原住民比重的大幅减少,必然会是其他人口来源,即人户分离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大幅增加。年龄结构呈现明显的“城乡结合部”特色,不再延续之前三个城市社区年龄结构特点随着地理位置的外移而顺延的规律,开始呈现一种与其他类型社区相比差异较大的年龄结构特点。具体来看,相对前面三个城市社区,少年儿童比重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劳动年龄人口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老年人口比重则明显下降,意味着这些社区的人口结构属于成年型而非老年型。很显然,近郊城镇社区由于以劳动年龄为主的外来人口比重较高,这种人口来源地结构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差异。总人口性别比严重高于正常范围,而且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更高,已经达到120以上;出生性别比也是严重失衡。人口文化素质偏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仅稍高于郊区农村社区,与其他类型社区相比则明显较低;但是,文盲率并不高,与其他类型社区相差不大,说明这些人虽然没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但仍上过学。家庭户平均规模与其他类型社区相比差别不大,但是所有类型社区中家庭户平均规模相对最小的;独居老人户和只有一对老年夫妇户占一定比重,是所有类型社区中最低的。
5.郊区新城社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以人口导入为主的郊区新城社区,快速集聚的人口导致其人口结构特点与其他类型社区有很大的不同。户籍在本街道的原住民在半数左右,虽然与城市社区相比较低一些,但基本上还是占有比较可观的比重;人户分离人口可谓具有明显的郊区新城特色,比重是所有类型社区中最高的;外来人口比重相对其他类型社区并不算高。年龄结构也可谓具有“新城特色”,少年儿童比重虽然严格意义上也不算高,但相对其他类型社区已是最高;劳动年龄人口资源较为丰富,从比重上看仅次于近郊城镇社区;老年人口比重虽然稍高于10%的老龄化标准,但只比近郊城镇社区高,相对于其他类型社区已是低了不少。从性别结构看,同一社区类型的不同社区之间出现差异;出生性别比失衡较为严重。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低于城市社区,但高于近郊城镇社区和郊区农村社区;文盲率与其他类型社区相差不大。家庭户平均规模与其他类型社区相比差别不大,但是所有类型社区中家庭户平均规模相对最大的;独居老人户和只有一对老年夫妇户所占比重,不同社区差异较大。
6.郊区农村社区。从人口来源结构看,郊区农村社区的典型社区存在较大差异,既有相同点也有较大差异。相同点是人户分离人口比重非常低,且大多为户籍在本区县的人户分离人口;不同点是,泥城镇和万祥镇户籍在本区县的人口比重很高,外来人口比重较低;而华亭镇恰恰相反,户籍在本区县的人口较低,外来人口比重很高。年龄结构表现为少年儿童比重偏低(介于城市社区和近郊社区之间),劳动年龄人口资源较为丰富,老年人口比重偏高(介于城市社区和近郊社区之间)。常住人口性别比基本正常,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是所有类型社区中最高的;出生性别比除泥城镇外,另外两个社区出生性别比失衡很严重。人口文化素质偏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相对于其他类型社区差距非常大;文盲率相对于其他类型社区高出许多。家庭户平均规模与其他类型社区相比有一定的差别,是所有类型社区中家庭户平均规模相对最小的;独居老人户和只有一对老年夫妇户所占比重,不同社区产生较大差异。
社区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载体,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针对各类型社区不同的人口结构特点,社区管理服务工作重点自然也需要有所差异,要探索适应不同人口结构特点的不同类型社区管理服务对策。
1.城市核心社区和城市核外社区。这两类社区的共同点在于均存在老龄化问题和性别比问题。因此,在社区服务管理中,一是应把为老年人口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重点之一,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安享晚年。二是性别比问题要引起重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使总人口性别比偏低的情况有所改善并趋于平衡,多措并举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另外,要利用社区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优势,充分调动文化素质较高人群对于社区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为社区发展增添活力。两类社区的不同点在于城市核外社区人户分离问题较严重,要做好人户分离人口的居住地服务,积极稳妥推进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地服务和管理工作,鼓励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主动到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居住登记,要保证他们通过办理居住登记能在居住地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服务。
2.城市边缘社区。管理服务重点包括外来人口问题、人户分离问题、老龄化问题、性别比问题等。一是要加强外来人口管理服务。城市边缘社区由于其独特的区域优势——交通便利、就业机会多、居住成本适中等,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常住人口,成为流动人口聚居社区。流动人口在城市谋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问题凸显出来,给社区管理带来困难。社区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外来人口聚居社区的管理,并鼓励、引导外来人口参与社区事务管理,推动外来人口融入社区发展。二是要做好人户分离人口的居住地服务,保证他们通过办理居住登记能在居住地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服务。三是要把为老年人口服务作为社区的重点工作之一。四是采取措施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
3.近郊城镇社区。管理服务重点包括人户分离问题、外来人口问题、性别比问题、文化素质问题等。一是针对社区人口来源地结构复杂问题,重点抓好人户分离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居住地管理和服务工作。二是针对人口性别比和出生性别比均严重失衡的问题,注重预防人口性别比失衡带来的潜在社会问题,采取措施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三是针对社区人口文化素质偏低问题,要通过传播健康积极的社区文化,影响社区人口素质。
4.郊区新城社区。管理服务重点为人户分离问题和导入人口的服务问题。一是郊区新城以工作人口为主,必须重点把握大交通的规划建设,抹平城乡公共产品的地域差距,从而吸引更多居民迁入其中。二是需要根据人口结构变动和人口需求变化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这既是吸引人口的积极措施,又是促进土地增值的必然选择。三是郊区新城的社会事业建设,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推动郊区新城发展的重要杠杆,郊区新城的教育、卫生、健康、老龄服务等具体问题如何得到妥善规划和解决,也将成为影响郊区新城发展的重要措施。
5.郊区农村社区。管理服务重点包括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生性别比问题、人口文化素质问题等。一是针对大量年轻劳动力往市区迁移带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要做好老年人口的服务工作。二是针对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要采取综合措施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三是针对文化素质较高的劳动年龄人口往市区就业带来的总体文化素质偏低问题,可以通过产业调整和政策措施吸引高素质人口。总之,郊区农村社区在未来发展中,要加强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设施,把新农村建设和郊区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统筹兼顾、协调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