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青年会的儿童事业——以《大公报》为中心

2012-06-21 05:26谢晓晨
关键词:青年会大公报童子

侯 杰,谢晓晨

(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天津300071)

近代以来,随着国家、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寻求救国、强国之路,逐渐认识到要先有健全之儿童,而后才有健全之国民、健全之国家;救亡图存,需从培养健全的儿童入手。于是,儿童与妇女同样被他们视为强国保种的重要力量。传统时代,中国人侧重于对儿童进行纲常礼教的灌输,明清以来,以科举为目的的智育又居于儿童教育的中心地位。①熊秉真:《好的开始:近世士人子弟的幼年教育》,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世家族与政治比较历史论文集(上册)》,第201页,1992年。由传统走向近代的儿童教育,其目的已由光宗耀祖转向追求儿童自身解放和对救亡图存这一国家重任的承担。因此,儿童教育的方法和内容都亟待改良。

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们大力倡导“人”的解放,并发出了拯救儿童的呐喊。1919年,杜威的来华引起了中国知识分子们的极大关注。他所宣扬的“教育救国”、“教育即生活”、“儿童中心主义”等主张启迪了正在苦苦探索中的知识分子。杜威的教育思想无疑迎合了中国教育界反传统教育、破旧立新的时代需求。加之胡适、陶行知、陈鹤琴等人的极力宣传,中国社会在20世纪上半叶掀起了一股“儿童本位主义”思潮。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尊重儿童的天赋,重视儿童的经验,注意发展儿童的知识与能力是“儿童本位主义”提供的新导向。②郑登云编著:《中国近代教育史》,第228-230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无论是大中小学堂等教育机构,还是关心儿童发展的各社会团体大都怀抱良善愿望从事着儿童教育的改良。

其中,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③下文简称天津青年会。自1895年成立以来,即本着“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宗旨开展了许多社会服务活动,其健全儿童的言论和行动尤其值得关注。该会是西方文明在华的传播者,在许多方面都扮演了引领社会新风尚的角色,在儿童事业上更是如此。

于是,天津青年会提出的“健全”一词成为了培养儿童的重要目标。近代著名教育家、天津青年会的重要活动家张伯苓就明确指出:“凡有健全之儿童,始有健全之国民,有健全之国民,然后始有健全之国家……富强国家、复兴民族,非从儿童身上作起不可,所以都应设法为儿童谋幸福,因儿童就是将来的国民、国家的基础,是民族生存的继承人。”④《平津两市儿童节纪念会盛况-张伯苓训词》,载《大公报》,1935-04-05。毫无疑问,天津青年会就是为儿童谋幸福的典型代表,而《大公报》刊登的各种新闻则较为全面地呈现出天津青年会的理念及其所做出的各种努力。

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的《大公报》以“开风气,牗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为宗旨,与大力宣传西方文明的天津青年会长期保持较为密切的关系。①侯杰、孔菁菁、秦方:《英敛之、<大公报>与天津青年会的关系述论》,见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编:《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与近代天津文明》,第263-277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大公报》的“时事”、“来稿”、“附件”、“论说”、“广告”等栏目经常刊登有关天津青年会的消息。天津青年会的许多活动也都得到了《大公报》的大力宣传。这不仅加强了该会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也使得一些活动的主题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借助《大公报》,天津青年会将其为儿童谋幸福的理念与行动介绍给了更多的人,进一步唤起了人们对儿童事业的关注。

为大力发展儿童事业、塑造健全儿童,天津青年会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可分为以下几类:(1)各项比赛:儿童健美比赛、儿童技艺播音比赛、小学演说竞赛会、灭蝇比赛、征文比赛、书法比赛以及各类体育比赛等。②《天津青年会四十周年纪念册》,第63-64页。(2)参观旅行:远足、少年夏令营、童子营等。(3)学习班:电学研究班、无线电话研究班、英文童子晚课班、救急治伤科、常识班、美术班等。(4)俱乐部:邮票、古钱、通信社、谜语俱乐部等。(5)各类主题聚会:演说会、游艺会、同乐会、崇俭会、春季交谊会、秋季交谊会、卫生会、父子宴会、家庭礼拜会、儿童珍玩展览会、布道讨论会、进德会等。③《一年来青年会之事工》,载《大公报》,1925-02-09。这些为儿童谋幸福的活动是在“德智体群”四育并进的主导思想下开展的,有利于弥补传统社会儿童教育中的某些缺憾。传统中国社会的儿童教育侧重于德育和智育,其中德育是以儒家的纲常礼教、伦理道德为中心,而智育则是以学习儒家经书求得登科取士、光耀门楣。近代中国社会,塑造儿童成为新的时代要求,而天津青年会所倡导的“德智体群”四育并进的理念,正是对此时代要求所做出的积极回应。德育方面,该会强调社会公德、国民责任;智育方面,引导儿童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知识;体育是传统中国社会儿童教育中极为缺失的部分,为改变“东亚病夫”的羸弱面貌,该会尤其重视发展儿童体育事业;群育的提出在于培养儿童参与群体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儿童日后走入社会,进而服务社会。因此,本文将从德育、智育、体育、群育四个方面来阐释天津青年会的儿童事业。

一、德育:加强对父教的改良

儒家对于父教的重视由来已久,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就是最好的说明。儒家教育思想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近代以来面临新的挑战,社会对于父教提出了新的要求。健全的未来国民需要养成何种品德?这些品德如何来养成?中国的父亲们急需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改良儿童教育,需从父母入手,即改良父教与母教。从《大公报》所披露的相关资料看,天津青年会改良父教的实践多于改良母教的行动。并且,在天津青年会改良母教的实践中,较为注重的是增进母亲在育儿过程中的卫生健康知识,而其对于父教的改良,却多与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有关。天津青年会较为重视父教的原因之一是该会的工作有别于同时期的天津基督教女青年会④天津基督教女青年会,1913年3月25日在天津成立。,二者在某些社会活动中也有着明显的性别分工。原因之二是近代中国社会对于儿童的道德品质要求有了新的变化,而这些都需要通过在家庭中最有权威的父亲来了解并加以实施。为此,“天津青年会每年初冬倡办父子大会,以敦慈孝之风”⑤《珍玩展览会征集物品》,载《大公报》,1925-10-29。。父慈子孝的传统美德是需要发扬光大的,但“慈孝之风”亦注入了新的意涵。由1922年与1925年举办的父子大会,即可见一斑。

参加1922年父子大会的有“俄国律师□□吉诺夫父子,英国塔木森父子,美国顾得祺父子、甘罗各父子及该会总干事韩慕儒、王化清并成人部、童子部各会员父子共一百四十一人”,与会者们讨论了大量有关如何培养儿童使其具有良好品德的问题。首先,与会者强调了父亲对于儿童品德养成的重要性,即“教之善则善,教之恶则恶”,儿童美德的培养,“其权在于父亲”,所以“盼望此之为父者,务必正重身心,端正品行,为其子作一模范”。⑥《青年会之桥梓宴会纪》,载《大公报》,1922-10-29。其次,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才能培养教育好儿童,提升儿童的道德品质。“前清的家长”是以“尊严之状态”管辖家中老幼;“而今日之家庭不然,因为专治[制]之国家已改为共和之国家,何况吾人之家庭……盼望诸君之为人父者,不可仍操尊严之状态”。⑦《青年会之桥梓宴会纪》,载《大公报》,1922-10-29。对待儿童有了正确的态度后,父亲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的责任。再次,怎样增进儿童的节制、诚实、容忍和仁爱等道德水平。与会者提出,父亲除了要以身作则外,还要向孩子表明道德被实行了以后是怎么样的,而不是以命令的方式对儿童说:“不要到草堆里,不要到垃圾堆旁,不要到龌龊的地方去”。父亲应该为他们指出应该去的地方,如“这是条成公民的路,这是条到科学、到艺术、到正当职业的路”。①《青年会之桥梓宴会纪》,载《大公报》,1922-10-29。由此可见,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去除父教专制的作风、权威的气势,而代以引导的语气、和平的态度。

1925年初冬,在举行父子周活动之前,天津青年会就进行了精心的筹备。10月25日,天津青年会父子周执行委办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张伯苓任主席,会议讨论了父子周的活动安排,拟定了父亲讨论会、展览会、父子宴会等内容。②《青年会举行父子宴会》,载《大公报》,1925-10-30。11月4日,天津青年会父子周执行委办又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讨论了对父子周的宣传办法,“宜备多种印刷物并在报纸上竭力宣传,使社会一般人士均知该会之重要及父子间之密切关系”,并“请宋愚溪向刘瑞亭接洽,在电车上悬挂广告,以便宣传”。③《青年会之各部消息》,载《大公报》,1925-11-06。

11月8日,天津青年会父亲讨论会召开,两日后,《大公报》发布了《父子会议决各问题》的消息,向社会各界人士介绍了此次讨论会的成果。第一,父亲应该对儿童品德的养成抱有何种期望。讨论结果为,父亲对于子女至少应有以下两种希望,即“高尚的人格”和“有用的公民”。第二,如何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并使其养成节俭的美德。讨论结果为,“(甲)经济公开。(子)使其了解金钱的价值。(丑)使其做工,得相当之工价。(乙)教育公开之资格。(壬)在相当年龄,施以实验教育。(丙)预算合作。(丁)储蓄习惯”。第三,如何矫正儿童的恶癖。与会者认为儿童的恶癖与不良社会风气或者父母没有做好榜样有关。儿童恶癖中最严重的就是说谎话和与人争斗。如何纠正呢?“(甲)说谎话之矫正法:(子)发现时当众加以指摘。(丑)用相当的方法鼓励见证者,使其受感知耻。(寅)父母悔改,作好榜样。(卯)改起社会环境。(乙)争斗的矫正法:(子)用竞争的游戏代替争斗的恶癖。(丑)用合宜的指导,使其自知争之害。(寅)用确切的观察下公正的判断,如其曲在我,则罚。(卯)用自责的方法感化之。(此法得适用于十二岁以上之儿童)。”最后,父子会还讨论了如何对儿童实施两性教育的问题。“(甲)两性教育,应实施之于儿童。(乙)实施两性教育最妥善的方法,最好从左列各书中找参考:(子)《妇女杂志》两性教育号。(丑)《父亲的责任》。(寅)《完美异言》。(卯)《青年的危机》。”④《父子会议决各问题》,载《大公报》,1925-11-10。

有关父教的这些讨论确实值得肯定。“在相当年龄,施以实验教育”,无疑是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提倡;鼓励孩子去做工,不仅是对他们走向社会的鼓励,也践行了“教育即生活”的理念;“有用的公民”相对于“一个人的孝顺儿子”是一种超越,旨在让父亲形成培养儿童为社会的观念,以塑造更多合格的“未来国民”甚至“少年国民”;“用竞争的游戏代替争斗的恶癖”,争斗是恶癖,但是竞争意识却是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些都有利于儿童养成更加完善的品德,进而在将来成为健全的国民。

天津青年会提倡“德智体群”四育并举,具有广泛性。而在中国,儿童道德的养成与父教有着很大的关系。通过举办父子会,唤起父亲对孩子道德教育的重视,向父亲与孩子灌输公民道德等新概念,无疑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的德育发展。可见,在天津青年会对父教的改良中,有不少有关儿童德育的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是对传统美德的继承,有的是近代社会对儿童品德提出的新要求。

天津青年会促进儿童德育发展的实践活动还有很多。比如,该会在各种儿童集会中以演讲的方式不时地向儿童们作德育的宣导。在1926年召开的全城童子大会上,该会就请来名人为儿童演讲《模范童子》、《童子之天职》、《少年之危险》,等等。⑤《青年会之齐家运动》,载《大公报》,1926-09-29。再如1927年,天津青年会每星期日下午开展“旨在扶助幼年四育进步”之幼年进德会,入会者尽为天津的小学生,课程包括教导儿童如何可成为少年公民等内容。⑥《青年会少年部消息》,载《大公报》,1927-10-20。

足见,天津青年会促进儿童德育发展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也很多样。

二、智育:以先进的西方文化开启童智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主流,是落后的中国向外国学习先进文化、知识,正所谓“欧风美雨驰而东”。天津青年会不仅是中西宗教交流的产物,更是西方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在该会的众多干事中,既有致力于传播福音的外籍人士,也有不少怀抱救国之志的中国基督徒。对于以宏扬基督事业为主要目标的外籍干事而言,传播西方文明是传福音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对于极具爱国热忱的华籍干事而言,以西方文明来启迪国人的智慧更是当务之急。虽然具体目的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在为天津青年会“养成完美人格,建设完美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儿童最具有求知的渴望,让他们从小就接触和学习先进的西方文化,培养他们“开眼看世界”的能力,无疑是提升儿童素质、养成未来健全国民的一剂良方。因此,天津青年会将此视为提高儿童智育水平的重要工作,通过科技、常识、语言、艺术等传播,促进儿童智育发展。

譬如,在英文教育方面,该会曾多次在《大公报》上刊登英文童子晚课招生广告,如在1919年2月11日的招生广告说明了报名要求以及授课安排。学龄:“十二岁以上,十七岁以下”;学期:“阳历二月十日至六月十日”;时间:“每星期五次,每次午后四时三刻至六时半”;学费:“每学期会员四元,非会员七元”。①《天津青年会英文夜校 育才学校 童子晚课招生》,载《大公报》,1919-02-11。同年的8月24日,天津青年会又刊登了英文夜校招生广告:“本校附设童子英文班,对于幼童教育特加注重,有欲子弟得纯正英文者,尽速报名。”所有报名要求以及授课安排与该年上半年基本一致。②《天津青年会英文夜校招生》,载《大公报》,1919-08-24。从招生广告来看,参加英文童子晚课班的学生每周要上五次英文课,每次近两个小时,学习英文的时间与如今的中学生相差无几。引导儿童学习英文,是为他们打开通往西方文明的一扇门。这不仅是未来国民走向世界的需要,也是天津青年会深入中国的需要。让更多中国人学会英文,该会所传播的文明、福音才能更好地为中国人所接受。

又如,在传播西方科技知识方面。天津青年会专门为儿童开设过照相教练班、电学研究班、无线电话研究班等。1915年《大公报》刊登了青年会童子部组织“照相教练班”的新闻,“天津青年会童子部刻又组织照相教练班,专授童子部会友照相技艺。由西干事谭如璞及红十字会职员龚云波担任教授,拟下星期开课。除试验材料应由学友共□外,概无学费云”。③《组织照相》,载《大公报》,1915-06-17。天津青年会还为儿童组织电学研究班,“昨日发出通启,致该部各会员函云:自电学发明以来,欧美各国时有最新的发明以求进步,惟吾中国则无。其故何在,阁下知否?其大原因是吾中国少年人不喜研究的原故。西国童子多有研究的秉性,如本会韩(慕儒)、蓝(恩天)二先生之公子,皆喜研究,并自作收音机器,能听无线电话及无线电报。将来电学至极点时,人人可在家中,能听演说或音乐和唱戏的声音。现在业已实行,但人人不能得此幸福,实因素未有研究也。现在本部已经添设电学研究班。阁下欲得此种学识否?欲得此种幸福否?欲与中国少年人增荣耀否?如欲,请速加入云。”④《童子部又添设电学班》,载《大公报》,1923-02-10。借助《大公报》的影响力,天津青年会希望引起更多儿童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兴趣,并称此种实践不仅是属于少年人自己的幸福,也可为国增光。不久,《大公报》又刊登天津青年会“童子部添电话研究班”的消息,其函云:“启者:西国童子多有以制造无线电话为游戏者,其利益有二:一,藉以得电学之知识。二,在家得听他处之军乐、唱歌及名人演说。用钱无几,获益非浅,岂不善乎?本部现已增设一无线电话研究班,专为研究最新无线电话机。盖吾国童子之中少有此等游戏,此乃吾国电学不普及之大原因也。阁下如有意研究此项电学,希即速到本部报名。额数无多,幸勿观望,失此良机。”⑤《童子部添电话研究班》,载《大公报》,1923-02-23。函称中国电学不发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儿童很少接触电学知识,为扭转这种局面,就要学习电学。这无疑是将儿童的知识储备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了。天津青年会的宣传可谓言辞恳切、极富感染力,其期待儿童学习西方科技、了解西洋文明的心情十分迫切。

天津青年会为儿童筹划的益智活动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除了以开班授课的方式传播新知外,该会还不定期的为儿童举办各类竞赛、展览、游艺活动。为“提倡儿童艺术生活,增进儿童个人自动性,鼓励儿童之创制与发明”、“启发儿童竞进之心”,天津青年会曾多次举办儿童珍玩会。以1920年的珍玩会为例,征集的儿童赛品分为集存品(邮票、钱币、标本、相片等)、制造品(图画、手工、书法、雕刻、自制器具等)及豢养物(禽类、兽类、鱼类、虫类)。①《珍玩会征品种类》,载《大公报》,1920-11-14。赛品由天津青年会聘请考古、图画、手工、书法、雕刻等领域的专家评判分数,并开发奖大会,给予儿童鼓励。珍玩会开展的目的还在于“使一般人对全城儿童的生活与思想下一番充分的观察与研究,注意他们历年的变迁与进步,加以相当的辅导”。②《珍玩展览会将在青年会举行》,载《大公报》,1920-11-25。据统计,此次儿童赛品展览期间,参观者达到数万人③《珍玩展览会结束》,载《大公报》,1920-12-17。。这说明活动引起了人们对于儿童事业的广泛关注。此外,天津青年会还开展过儿童播音大赛、歌咏大赛、作文大赛等活动,旨在从多方面启迪儿童的智慧,使他们成为更加合格的健全国民。

天津青年会还经常在各种集会中为儿童放映电影或幻灯片,影片内容广泛,如防痨等有关卫生的影片④《崇俭会之开会》,载《大公报》,1919-10-31。,《欧洲大战争》、《战后战场之惨状》等有关战争的影片⑤《青年会之桥梓宴会纪》,载《大公报》,1922-10-29。,还有关于菲律宾、埃及等国风土人情的影片⑥《青年会消息一束》,载《大公报》,1922-03-18。。放映电影不仅让儿童认识了“电影”这种先进的、新奇的媒介,也让他们增广见闻。

天津青年会所传播的西方文明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成长中的儿童?对于儿童来说,这些学习可能只是引领他们接触西方文明的开端。然而儿童是未来的成人,儿时的学习经历即使不能让他们全部获得某种技能,也能开拓他们的视野,为他们未来的人生指引方向。

三、体育:身体的健康与体魄的强健

近代中国被西方人称为“东亚病夫”,这个词不仅显示了西方人对于弱国的轻蔑态度,也成为烙在中国人身上的一种耻辱。病态的形象影射着国家的衰弱,而强健的体魄才能象征国家的强大。“东亚病夫”的蔑称,刺激着中国人去追求身体的健康与强壮。

天津青年会致力于儿童“德智体群”四育的养成,而“体育”一直是该会特别重视的。该会童子部曾提出:“本部素以提倡四育为宗旨,但体育实为其本。夫‘户枢不蠹,流水不腐’、‘镜以磨而常莹,刃因发而永锐’。物犹如此,而人亦宜然也。故人必须殷勤锻炼,以充实其体魄,慎操作以息养其精力。”⑦《养成团定期开会》,载《大公报》,1922-07-07。该会还强调:“夫人生必须有强健身体,凡百事业皆可有恃无恐,如其不然,虽有德、智,而无强健身体为之助力,亦难免一筹莫展。”⑧《青年会近讯一束》,载《大公报》,1922-06-30。天津青年会所倡导的“体育”有两层含义,一是身体的卫生与健康,二是体魄的强壮与健美。该会为儿童筹划的体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达到这两个目标。

(一)提升儿童的卫生与健康水平

提升儿童的卫生与健康水平,一方面要关注儿童本身的卫生与健康,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儿童的公共卫生意识。天津青年会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卫生活动以引起儿童、家长、社会对于儿童卫生与健康的关注。譬如,1927年该会童子部特意请来中医、西医,为会员检查身体,共有百余人参加,结果“查出会员身体,五官毛病最多者,莫过于沙痢眼”。检查结束后,该部将检查结果告知各家长,以便于预先防治,免除后患。⑨《一年来青年会之事工》,载《大公报》,1927-02-09。1930年,天津青年会又联合卫生局主办“儿童幸福运动周”。开幕当日,主席即报告开会之意义——“本会成立专为提倡大家对于儿童健康上之注意,希望努力参加,以谋儿童幸福”,并谓“请每星期六下午赴卫生局女子助产学校施以相当检查。”⑩天津青年会还利用演讲的形式向民众传播卫生知识。1934年,该会在举办“儿童生活运动大会”期间特意请来大夫演讲《儿童卫生》。⑪937年,天津青年会举办“家庭生活运动周”,除广约天津市各大公司、商店老板来青年会所展览有关家庭卫生及儿童健康之衣物、食品、书籍、图表外,还特请嘉宾演讲《儿童健康》。○12

天津青年会为“促进一般市民注意儿童之健康”、“第二代国民”之健康,○13曾多次举办“儿童健美大赛”。下面仅以1935年和1946年的两次大赛为例加以说明。

表1 1935年、1946年天津青年会儿童健美大赛概况

天津青年会还借助组织比赛向参赛儿童的父母宣传育儿知识。如1935年比赛时就邀请英瑞炼乳公司到场,免费向参赛儿童的父母发送《育婴指南》等书籍,并且还请该公司的护士当场提供育婴咨询服务。赛后,天津青年会还将参赛儿童的审查报告列表送予其家长,使家长得知儿童的发育状况。①《青年会筹办儿童健美比赛》,载《大公报》,1935-04-06。通过专家的点评,不仅增进了父母对子女健康状况的了解,还使他们进一步明确了儿童健康的标准。此外,报刊媒体的宣传扩大了“儿童健美大赛”的社会影响,从而使得更多的民众关注儿童的健康。

在提升儿童卫生与健康水平的过程中,父母尤其是母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近代中国,虽然女性开始由家庭走向社会,但“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仍然普遍存在。母亲较多地承担起对家庭,特别是对儿童日常生活的照料。这对于儿童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显然,母亲在孕育、哺育、养育儿童的过程中不可替代。然而,中国母亲虽然拥有很多优良品德,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与缺陷,特别是在与西方母亲的比较中显得更加突出。近代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曾任北洋女医院院长的金韵梅就在比对中发现:“西方的母亲相比于我们中国母亲对于家庭的关注少得多……我们可以从西方母亲身上学到很多,诸如卫生、教育方法、护理,但我们不能从她们身上学到奉献精神。”这既是对中国母亲奉献精神的肯定,又表明中国母亲需要学习和提升的空间很大。她还说,“现在到处的环境都很差。婴儿的死亡率很高,一般来说高达50%。到我们这(北洋女医院)来的母亲们大多都已经失去了她们一半的孩子,他们的死大多都是对于相同知识的缺乏所导致的……她们将自己所知道的如何做一位中国式好母亲的每件事都做了,但是问题就在于她们知道的很少。”②Dr.Kin Says Japan is America’s Bitterest Enemy,The New York Times,April 16,1911.

可见,提升中国母亲养育儿童的水平刻不容缓,而其中关乎儿童健康成长的卫生知识尤为重要。致力于改良中国社会的天津青年会注意到了这个问题。1920年,该会在举行齐家节期间,“专为母亲开会演讲《儿童保育法》及《性教育之重要》等问题,俾母亲教导子女了解保身与性别之关系”。①《青年会之齐家运动》,载《大公报》,1920-09-29。不仅如此,天津青年会还专门成立了父母会,经常为父母会会员举办旨在改良儿童教养状况的活动。如1935年该会举行父母教育演讲会,为父母们演讲《儿童训练》,并设立医药箱“以便当地父母会会员保健之需”。②《青年会今天三处演讲》,载《大公报》,1935-05-05。又如1936年,天津青年会父母会举行同乐大会,专门请来吴叔班博士演讲《儿童问题》。③《青年会今日之演讲》,载《大公报》,1936-01-05。

除了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卫生常识,改善儿童卫生与健康状况外,天津青年会还注重培养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该会童子部所组织的四育养成团曾为儿童们拟定“个人摄身表”,内容包括刷牙、饮水、吃饭、排泄、姿势、呼吸、沐浴、睡眠等十二个方面。比如,“刷牙:每日晨起,必刷一次,晚一次”;“饭:吾人每日食餐,务必有定时,亦不必饱食过度”;“呼吸:每日晨起之后,乘空气清鲜之时,务须呼吸片时,将腹内污气换出”;“睡眠:每日起睡,务须有一定时间,童子十小时,成人八小时”。④《四育养成团开会》,载《大公报》,1922-05-22。可见,该会对关心儿童卫生与健康无微不至。

在关注儿童个人卫生的同时,天津青年会也不忘教育儿童维护公共卫生。“吾人讲求卫生,如有污秽之物必欲除去,但不可妨害他人,自卫亦须卫人”⑤《四育养成团开会》,载《大公报》,1922-05-22。。天津青年会通过介绍卫生知识,让儿童认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该会曾多次组织卫生大会,在会上“辟室陈列图书、标本悬之壁上,任人观览,使人见蚊蝇传病之惨状与传染得疾之危险,触目惊心,即知自防”,并且出售上海中华卫生教育会出版的《卫生图说》、《婴儿卫生》、《蚊蝇》等各种小册子。⑥《青年会开卫生大会》,载《大公报》,1923-05-15。在此基础上,该会还进一步调动儿童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改善公共卫生环境的社会服务活动,并借此提高他们服务社会的意识。天津青年会童子部曾多次组织灭蝇大赛,赛前会员们首先要通过讨论提高对于灭蝇有益卫生等重要性的认识,之后“征集会员,尽力鼓吹,散放传单数万份”,号召更多的儿童参与其中。灭蝇大赛的组织者是天津青年会童子部,参赛者主要是天津各小学学生,“各小学校学生所捕毒蝇,咸送本部检查,捕获最多者给以奖物,鼓其精神,前后共灭蝇数十万”。⑦《一年来青年会之事工(续)》,载《大公报》,1927-02-09。灭蝇大赛评奖分为团体奖与个人奖,在1924年的大赛中,“团体得第一奖者为河东李东楼模范小学,第二青年会童子部”⑧《青年会灭蝇之成绩》,载《大公报》,1924-06-22。。灭蝇大赛“此事虽小,然于无形中社会已蒙其惠不浅。”天津青年会组织灭蝇大赛,不仅组织、动员本会的会员积极参与,还通过宣传,广泛招收新会员,让各小学学生加入其中。这不仅使得更多儿童参与到改善公共卫生的活动中,还扩大了灭蝇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二)引导儿童进行体育锻炼

身体的健康是对未来国民的基本要求,为了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天津青年会进一步发展儿童体育事业,鼓励儿童通过体育锻炼获得体魄的强壮与健美。众所周知,天津青年会是近代体育运动的引进者和推广者。为了有效开展体育活动,该会专门设有体育部,其中不乏非常专业并富有经验的体育干事,如董守义、王正廷、章辑五等人。对于在儿童中开展体育运动,该会也十分重视。这些体育运动,不仅符合儿童心理和生理需要,而且富有挑战性、趣味性,都能很好地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1924年,天津青年会童子部第八次夏令会远足队赴烟台旅行,规定“凡会员在十四岁以上者均可加入”,活动内容有泅水、营火运动、识天然物、水产研究、博物、卫生、游览名胜、参观美国军舰和美军、武术、查经、音乐、游艺、手工等。⑨《一年来青年会之事工(续)》,载《大公报》,1927-02-09《青年会远足队将赴烟台》,载《大公报》,1924-07-08。举办1930年和1931年暑期夏令营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即“藉以提倡儿童之体育”。夏令营的负责人就是由“对儿童夏令营之组织及体育运动素有经验者”如章辑五等人担任。⑩⑩《儿童夏令营》,载《大公报》,1930-08-11。然而,并非每个报名儿童都能如愿以偿地参加这样的活动。在出行之前,天津青年会要对儿童们进行“体格检验”,检验合格者方可以参加。显然健康是对于儿童的基本要求,而健身又是对其进一步塑造的开始。远足、夏令营的活动内容除了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塑造儿童自立自强的品格,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使其身心受益。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天津青年会组织的夏令营有时也是一种国际性的集会。因为参加者还有日、美、英、法、俄诸国儿童,而他们与中国儿童之间的交流也是十分有益的。①《万国儿童夏令营定今晨出发赴平》,载《大公报》,1931-07-22。

为了督促儿童进行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发达身心,天津青年会童子部四育养成团还成立了体育健身团。该会童子部要求四育养成团的团员必须加入体育健身团,并为体育健身团的儿童们设计了“健身格式表”,要求儿童们按表实施健身活动,并鼓励他们“操练之日久,必获奇效也”。②《养成团定期开会》,载《大公报》,1922-07-07。

天津青年会曾多次举办儿童游戏场活动,旨在引导儿童进行体育锻炼。“青年会为提倡孩童正当游戏,发达健康之体魄精神起见,历年举办公共儿童游戏场一处,教导儿童尚武精神。”③《儿童游戏场行将成立》,载《益世报》,1921-05-28。1927年,该会在工作总结中明确指出:“本会举办儿童游戏场已六年之久”,其活动时间多为每年暑期的六月末至九月初。④《一年来青年会之事工(再续)》,载《大公报》,1927-02-11。例如1922年,天津青年会在广东会馆前院设置夏令儿童游戏场,开办之初有学生八十余名参加。游戏场活动时间为每日下午五点至七点,活动项目有接力赛跑、不正式队球、掷球、跳高、跳远、药球、三足接力跑、猫捕鼠游戏,等等。另有该会体育教育经验丰富的李友珍、董守义等干事现场指导儿童运动,使儿童们“兴致勃勃,饶有余趣”。⑤《青年会之近闻》,载《大公报》,1922-07-11。1935年设立的儿童游戏场,由于有“热心社会事业诸君捐助游戏品多种”,所添置的设备更富有趣味性,“计秋千、滑梯、摇船、转筒、压板、沙盘等多种”。⑥《青年会儿童游戏场》,载《大公报》,1935-06-14。

四、群育:提升交际能力,形成服务意识

天津青年会对群育是十分重视的,该会虽秉持“德智体群”四育并进的育人理念,但在“实施方面,以群为进行途径,也以群为成功的目标”。⑦刘廷芳:《青年会对于中国教会的贡献》,载《天津青年》1936年第106期。

该会所倡导的儿童群育可以从幼年四育养成团的宗旨中窥见一斑。“群育:㈠音乐、交友、旅行。㈡说故事、本乡绘图、国民资格、帮助他人。㈢交谊、游戏、交谊常识、家庭工作”。⑧《童子部组织幼年四育养成团》,载《大公报》,1922-10-04。“交谊”、“交友”、“交谊常识”、“帮助他人”等项较为明确地体现了该会提升儿童交际能力的宗旨。天津青年会的其他各类活动,诸如同乐会、演说会、游艺会、夏令营以及各类比赛、游戏等也能起到提升儿童群育水平的作用。该会还注重调动儿童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社会服务,如前文所述灭蝇活动,又如让儿童会员参与救助贫困工童的服务活动⑨《一年来青年会之事工》,载《大公报》,1927-02-09。。如前文所述,1930年和1931年天津青年会都在西山卧佛寺举办夏令营,不仅内容丰富,包括旅行、游泳等,而且锻炼儿童们的合作精神。在活动中,儿童们要自己扎营露宿,既锻炼了生活能力,享受了劳动与创造的快乐,又学习了怎样与人合作,提高了交际能力。此外,夏令营还安排了讨论会、讲演会、考察植物等其它活动内容,“与会儿童莫不感其兴味”。⑩《儿童夏令营》,载《大公报》,1930-08-11。儿童在夏令营、远足等活动中互相扶持、相互激励;在接力赛等游戏中学习竞争与合作;在灭蝇大赛等活动中以一己之力服务社会;在各种学习班中探讨问题、增进知识等等,使他们受到群育。总之,天津青年会倡办的群育活动不仅培养了儿童的交际能力,还增进了他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五、结 语

天津青年会对于贫困儿童的关注是持续的,除了社会常态下的救济外,在一些特殊时期,如灾荒或战争年代,该会也致力于对受困儿童的救济。1917年天津水灾期间,天津青年会联合各教会组织天津基督教水灾赈济会⑪下文简称赈济会。。此次水灾中,“津埠城厢内外男女老幼全数难民”,“共计五万五千三百九十九人”,其中有“小孩(凡在十二岁以下为小孩)”一万九千六百九十一人。⑫《大水灾近闻汇志》,载《大公报》,1917-10-14。赈济会派出水灾调查员调查受灾民众生活,使受灾民众的困境见诸报纸,其中有“孩子无食,每日哭泣,向母求食而母无食以供给,其苦难以笔述”。⑬《关于筹赈之种种》,载《大公报》,1917-11-11。13赈济会将灾民情况通过报纸传递给更多民众,以引发广泛的同情,为灾民争取多方的援助,以拯救儿童于危难之中。1922年战乱之际,天津青年会又联合各教会在津设立妇孺救济会,以救济妇孺为宗旨,收容了大量的妇女儿童。①《妇孺救济会开会》,载《大公报》,1922-05-05。1927年初战事又起,“津属一带战区难民纷纷来津,餐风宿露,状极凄惨”,天津青年会组织收容难民“不下数百名”,并派会员到难民所“教授贫儿游艺,施送饮食”。②《一年来青年会之事工》,载《大公报》,1927-02-09。在“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会训指导下,天津青年会为困境之中的儿童带来了福音。

在近代中国改良儿童教养的实践中,作为关爱儿童的宗教团体,天津青年会做出了很多努力。该会为儿童举办的一系列活动,除了旨在使儿童“德智体群”四育并进外,也希望通过活动本身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儿童的广泛关注。

实事求是地说,天津青年会在塑造健全儿童的过程中扮演的并不是独行侠的角色。所以,对该会来说,能否取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认同,能否引领儿童教育的新风尚是衡量其活动成败的关键。天津青年会联合其分支联青社“以热诚服务之方法赞助适当之慈善事业及社会活动”③杨肖彭:《回忆天津的联青社》,见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50辑,第161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致力于对贫儿的助学。该社常年举办“拾球儿童补习学校”,拾球儿童是指青年会网球场为方便球员练习,请来的在网球场捡球的贫困儿童。联青社除付给这些拾球儿童一定报酬外,还针对其无力就学的情况为他们开办了补习学校。④《青年会网球场续招新会员》,载《大公报》,1935-06-04。此外,该社长期经办儿童义务学校,直至1948年改义校为识字班,招收失学的儿童和妇女,以一年为期,完成“能读、能写、能算”的目标,其教材为《平民千字课》,“由该社出资印发学生,概不收费”。⑤《联青社在青年会设识字班 供给书籍不收费用》,载《大公报》,1948-03-28。

透过《大公报》,我们不难看出天津青年会为引起社会关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借助报刊、电台等媒体开展宣传。从《大公报》对该会活动的频繁报道、评论中即可以看出该会对于媒体的看重。需要说明的是,该会在报刊上刊登的不仅是儿童活动的广告、情况介绍,还有该会结合儿童教育现状进行的讨论,以此引发大众对某一儿童话题的持续关注。与此相类似的是,该会在30年代设立电台之后,也注重以广播的形式让人们了解其儿童事业。其次,联合其他社会力量一起举办儿童活动并在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如联合各小学开展灭蝇大赛、联合其他社会团体救助贫困儿童等。⑥《青年会灭蝇之成绩》,载《大公报》,1924-06-22。再次,通过其他广告形式进行活动宣传,如在电车上张贴广告、散发传单等,扩大社会影响。最后,组织儿童开展游行,进行活动宣传。如在1929年齐家节期间,该会发动儿童进行“童子游行大会”,“人人手执小旗呼口号,以便引起群众之注意”,以此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⑦《青年会之齐家运动》,载《大公报》,1929-09-29。

综上所述,天津青年会旨在“为儿童谋幸福”的社会服务活动可以说是急民之所需,对于儿童、家庭、国家来说都有一定的意义。众所周知,儿童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而在民国时期的天津乃至中国,应该给予儿童怎样的关爱,如何塑造健全的儿童以养成未来之国民,如何使得今日的儿童担负起明日国民的责任,天津青年会在“德智体群”四育并进的理念指导下,用实际的行动做出了回答。

猜你喜欢
青年会大公报童子
《大公报》举行创刊120周年庆祝仪式
熊童子
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成立的历程
——以基督教青年会档案为依托
从《大公报》看《红楼梦》与近代社会生活
“国家中心论”旗帜下《大公报》的自由思想与爱国情怀——读《〈大公报〉政论研究:以“国家中心论”为中心》
山童子和一串红
青年会与民国苏州的娱乐文化
小白菜
身体与建筑的契合:从上海的西侨青年会大楼到现代的“体育大厦”
浅析民国时期《申报》与《大公报》的言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