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立 袁 利 郑冬凌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迅速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探索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内容加强奉献精神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道德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医学专业合格人才。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166-01
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因此,教师应针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现状和心理行为特点,结合专业有的放矢地选择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病原生物学》是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内容加强奉献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一、结合教材开展奉献精神教育
病原生物学是研究与疾病有关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生物学规律、致病机理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科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前辈科学家在长期同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斗争实践中,付出了汗水甚至生命。法国科学家巴斯德为了研制狂犬病疫苗,冒着生命危险从患病动物体内提取病毒,把生死置之度外。
我国微生物学家,医学教育家汤非凡——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的人,以自身作试验,反复多次,揭开了“沙眼的奥秘”。汤教授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会深深感动学生,学好本节,增强对衣原体的认识[3]。通过介绍,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知识是许多前辈忘我奉献的结果,从而发奋学习,树立为人类健康贡献一生的远大理想。
二、结合教材开展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是科学认识活动的方法论。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寓于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病原生物学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实例。在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机理中,可以阐述“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问题,即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条件致病菌与病原菌和正常菌群之间也存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问题,即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问题。又如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三种功能,正常时对机体是有益和必须的,异常情况下则会对机体产生损害,体现出事物一分为二、具有两面性的本质特征。菌群产生耐药性可以引申出“世界是物质的,任何物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的辩证思想。
三、结合教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先人在同疾病斗争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方法,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4]。
《牛痘新书》中说:“考上世无种痘,诸经自唐开元间,江南赵氏,始传鼻苗种痘之法。”《种痘新书》记载:“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我国的人痘接种术,是牛痘发明以前人类预防天花的有效方法,是人工免疫的先驱,在医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通过讲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提高民族自信心,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精神。
四、结合教材进行集体主义道德教育
具有团队精神,集体主义观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综合素质体现。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5]。现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集体观念淡薄,在教学中渗入集体主义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在教学中介绍许多医学上的科研成果和重大发现都不是一个学者或科学家单独完成的,如我国独创新药青蒿素是集体合作的结晶。实训课中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动手、独立思考,另一方面鼓励同学团结协作、互相帮助。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五、结合实训课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医务工作者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才能肩负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实验课前要着重说明实验风险及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的意义,从细节入手,必求学生准确规范进行实验,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总之,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病原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有直接的启迪和引导作用。但应力求自然生动、简要明了,避免生硬牵强;不可脱离专业课,要把智育与德育进行有机结合,使德育教育润物无声,只有将两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4.
[2]宋静,邓静萍.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6):355-356.
[3]陈菊滟.对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方法的建议[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9,3(19).
[4]姜丰.浅议病原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职业技术杂志,2010,5:28.
[5]张福船.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必要性[J].现代企业教育,2011,(10):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