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辉
(南京审计学院 体育部,南京 211815)
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已经处于国际前列,但从整体上看,发展并不均衡,这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一个软肋。导致竞技体育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是竞技体育运行机制效率的高低是影响一个地区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系统论对我国的区域竞技体育运行机制评估体系进行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问卷法及数理统计法,构建我国区域竞技体育运行机制评估体系。通过该体系的构建,进一步丰富我国区域竞技体育的研究,也为更好地发展我国区域竞技体育提供有益参考。
系统理论 (System Theory)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系统论思想源远流长,人们公认是由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创立的。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具有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性质。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基本特征[1]。
竞技体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同一个区域的竞技体育运行机制效率的高低决不是单纯地用金牌数或者总分来考量,而要把和该区域竞技体育运行机制相关的指标都计算在内,以系统的概念来衡量,才能真正估算出该区域竞技体育运行机制效率的高低。
目前,在我国竞技体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投资在竞技体育中的资源使用效率低。竞技体育投入的产出效率是衡量区域竞技体育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指标,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区域竞技体育运行机制的效率问题[2]。一般而言,竞技体育运行机制效率较高的区域,其竞技体育的产出相对较高,而竞技体育运行机制效率低下的区域,竞技体育的投入产出比则相对较低。在竞技体育投资一定量的前提下,产出率越高,该区域整体竞技体育发展环境才会越来越好,若产出率较低,对区域竞技体育的发展就会起到阻碍作用。
图1 区域竞技体育运行机制一级指标系统构建图
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依赖于持续不断的投入,而产出是衡量竞技体育持续投入的重要砝码,不论是竞技体育的投入还是竞技体育的产出,维系二者的纽带是竞技体育的运行机制[3]。竞技体育的运行机制是衔接竞技体育投入与产出的重要支点,是竞技体育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运行机制效率的高低对于投入与产出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因此,竞技体育运行机制可以说是衡量区域竞技体育运行机制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专家进行访谈,结合系统论的知识,本文把区域竞技体育运行机制指标作为本研究的一级指标 (图1)。通过对一级指标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一个区域的竞技体育运行机制效率的高低。
在构建完成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应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专家问卷调查法,本研究共列出竞技体育运行机制二级指标8个,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 (表1)。
表1 第一轮竞技体育运行机制二级指标咨询结果
问卷中,竞技体育运行机制的二级指标共8个,从专家对竞技体育运行机制8个二级指标赋值结果看,总认可率超过80%的指标有5个,分别为竞技体育组织机制评价指标(100%)、竞技体育激励机制指标 (94.5%)、竞技体育保障机制指标 (91.7%)、竞技体育法律法规评价指标 (91.7%)和竞技体育管理机制评价指标 (97.2%)。总认可率低于80%的指标分别为竞技体育整合指标 (41.7%)、竞技体育动力指标 (44.5%)和竞技体育控制指标 (38.9%)。
表2 专家对二级指标赋值的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
从表2中可以看出,指标的专家赋值在3.305 6—4.722 2,部分指标的均值小于3.5,说明专家对这部分指标不认可。二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在10.7%—38.1%之间,变异系数越大,表明专家对某项指标的统一度越差,从中可以看出,竞技体育整合指标(27.5%)、竞技体育动力指标(38.1%)、竞技体育控制机制(33%)三个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大于20%,说明专家对这三个指标不认可。
从表3中可以看出,此轮专家问卷表明专家对这5个二级指标认可度很高,最低的为94.5%,最高为100%,总体看,专家统一度较高。
表3 第二轮竞技体育运行机制二级指标咨询结果
从表4看出,专家对竞技体育运行体制二级指标的第二次赋值统一度较高,变异系数在10.7%—13.0%之间,均小于20%,因此可以说本次问卷最终确定了竞技体育运行机制的五个二级指标,分别为竞技体育激励机制指标、竞技体育组织机制评价指标、竞技体育保障机制指标、竞技体育法律法规评价指标和竞技体育管理机制评价指标。
表4 专家对二级指标赋值的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
通过前两轮专家问卷调查的结果,确定了区域竞技体育运行机制评估体系的一级指标1个、二级指标共5个。根据区域竞技体育运行机制评估体系5个二级指标资料,通过查阅文献及参考部分前人研究成果并借助系统理论,共列出三级指标22个。从表5三级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看,指标认可率在38.9%—97.2%之间。其中总认可率低于80%的指标共7个,从专家的建议可以看出,这些指标主要出现的问题是与相应二级指标的从属关系不够紧密、部分指标重复、部分指标概念不清等。总认可率超过80%的指标共15个,专家对这些指标的意见还是比较统一的。
表5 区域竞技体育运行机制评估体系三级指标统计结果
表6 专家对三级指标赋值的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
从表6的统计结果看,三级指标赋值均值在3.2778—4.8611之间,有70%以上的指标均值大于3.5,说明专家对于大部分的三级指标是认可的。对于变异系数在9.30%—38.8%之间的指标,说明专家对这部分指标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歧。
由于上轮三级指标的专家问卷对其中30%的指标存在严重意见分歧,结合系统论的层次特征,取消这些指标,将剩下的70%的指标重新归类编制问卷,一个月之后再次征询专家意见。统计结果 (表7)显示,这轮三级指标的专家认可率在86.1%—97.2%之间,没有低于80%的指标,表明专家对这些三级指标均予以认可。
表7 区域竞技体育运行机制评估体系三级指标统计结果
从表8统计结果看,三级指标的赋值均值在4.3056—4.8611之间,全部大于均值3.5,说明专家对这些三级指标是认可的。这些三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在3.50%—19.1%之间,没有一个大于20%,只有竞技体育奖金激励指标变异系数达到19.1%。通过本轮问卷调查,表明专家对这15个三级指标有着较大的认可度。
表8 专家对三级指标赋值的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
表9 我国区域竞技体育运行机制评估体系结构图
经过四轮专家问卷构建形成了区域竞技体育运行机制评估体系 (表9),本体系共有一级指标1个,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15个。通过该体系,我们可以大致评价出一个地区竞技体育的运行机制状况。
本文以系统论为理论依据,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要手段,通过四轮专家问卷最终构建完成了区域竞技体育运行机制评估体系。该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而是区域竞技体育实力相关指标的有机结合。评估体系中的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指标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着区域竞技体育运行情况。该体系涵盖一级指标1个、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15个。该体系的指标层次分明,同级指标之间在避免重复的同时较为全面地涉及了区域竞技体育运行机制的各个方面,为更好地研究区域竞技体育提供了更快捷的手段。
[1]杨加玲.从系统论视角审视休闲体育活动的策划与风险管理[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108-112.
[2]张世林,张辉.区域竞技体育发展的“马太效应”之研究——江苏区域竞技体育区域“马太现象”现状及成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17-23.
[3]何祖新,张帆.我国竞技体育体制在后奥运会时代的走向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