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 伟,孟庆光
(华侨大学 体育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太极推手,又称打手或揉手,是太极拳技击法的一种形式。各代太极大师们的推手逸事也偶有文字或口头流传,它们大多是为了描述某位大师的深厚功力,而不是要具体分析某个技术动作。这也是受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偏重于经验性和直觉感悟的特点影响,只偏向于归纳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缺乏严谨的演绎和论证,不善于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1]。在太极拳的研究上,也是以抽象的体悟为主要手段,《太极拳论》的表达多根据师徒传承和个人体验为理论依据,以至表达方式笼统、抽象。理想的太极推手是在交手双方 “不丢不顶”“沾连黏随”“相互走化”中 “从心所欲”[2]地发人于丈外的一种武术。然而,关于如何运用 “沾连黏随” “不丢不顶”的技法才能达到 “四两拨千斤”而“发人于丈外”的理想效果,各家拳论鲜有详尽论述。
诚然,更深入地研究太极推手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武术技法,就必须在传统文化、拳理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力学、人体解剖学等相关学科的实验来解决,通过精密的实验仪器得出的结论才较为客观、公正,与纯理论论述相比更具有说服力,此方法也是解决当今众多传统武术技法争议问题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本研究根据一些推手录像,尤其是通过对鼎盛时期的太极推手全国性比赛录像的典型技法进行三维解析,试结合数据分析来阐释太极推手的某些技法理论。
根据参与者的不同目的,大体把当前的太极推手分为三种形式,即:表演性质的推手、嬉斗形式的推手和竞赛性质的推手。其中表演性质的太极推手大多是在预设的情况下表现太极推手拳理—— “沾连黏随不丢顶” “动则发人于丈外”,常见于师徒练习与舞台表演,目的在于展现某人高超的 “功夫”和太极推手的 “神奇技法”;嬉斗形式的太极推手常见于公园或健身场所,参与者一般为太极拳爱好者,是在双方默守 “君子协定”的前提下进行的类似于游戏的运动,目的在于健身或娱乐的同时提高推手的技能;竞赛性质的太极推手则是在比赛规则的允许下,利用合理的推手技法去争取比赛的胜利,其主要目的在于争胜、夺冠。
因为竞赛中的太极推手才能真实地反映双方技法的运用,所以本研究主要结合竞赛中太极推手典例技术的三维录像解析,试图进一步从较微观的技术层面来分析太极推手技法。1979年,国家体委武术处组织太极拳专家,研制了第一部 《太极推手竞赛暂行规则》,并于同年在浙江省体委、北京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进行武术对抗项目 (包括散手、短兵、太极推手三个项目)试点,1979年至1988年每年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对抗项目比赛。1989年后,太极推手比赛与武术散手比赛分开,并入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1994年由国家体委审定,首次颁布了 《武术太极推手竞赛规则》,将太极推手运动列入全国武术锦标赛,并在同年全国比赛中设立女子推手。2003年后,全国武术锦标赛取消了太极推手,但目前太极推手仍保留在部分省市的武术比赛或者邀请赛中[3]。根据竞技太极推手的发展与兴衰的历程,本研究的主要资料选取了竞技推手较鼎盛时期 (2000年)的国家级比赛的录像。
根据太极推手的运动特点,其技法一般可分为听劲化劲、借劲发劲两个阶段。听劲化劲阶段主要是在防守中寻找反攻的机会,借劲发劲则是指进攻的方式。在比赛中这两个阶段是相互糅合在一起且没有绝对的顺序性。本研究在近300分钟的推手比赛三维录像中没有找到一例 “动则发人于丈外”的动作技法。经详细分析,从中选出三组总共时长2.26秒的最 “理想”动作作为典例,对其最后发放技法加以研究。
表1 三组最具代表性技法比赛一览表
图1 高*—陈* (胜)
图2 杨*—丁* (胜)
图3 李*—聂* (胜)
从2000年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三维录的33场不同级别的比赛中精选出三组最有代表性技法的动作 (如表1,注:每组图是两个摄像机在不同角度拍摄到的同一个动作;表中的胜方,为这一技术动作的获胜者。)
2.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Panasonic M9500摄像机两部 (50p/s),爱捷录像计算机解析系统EIMG71版本,爱捷解析框架一个。
2.2.2 测试方法
两部摄像机均放于距比赛场地圆心15m处,两机夹角为90°,摄像机高度同为2m。
2.2.3 录像解析与数据处理
采用日本松井秀治人体模型,对每格画面中的人体21个关节点进行了数字化,并采用DLT法进行了三维合成,共400余幅画面,对其进行了解析、计算,得出原始数据近20 000个,采用数字低通虑波8Hz进行平滑处理,得出了本课题所需要的数据和指标。采用Microsoft 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及图形绘制。
通过录像分析,陈*最后脱离对方的发力点为右手 (图1),持续发力时间为0.58s,占此录像片段总长 (0.64s)的90.63%;丁*最后发劲阶段发力点 (图2)的持续时间分别是右手0.44s与左手腕0.44s,占此录像片段总长(0.88s)的50%;聂*最后阶段持续发力时间最长的点为左手 (图4),时间为0.74s,占此录像片段总长 (0.74s)的100%。由以上数据分析得出:太极推手最后发力阶段攻防二者的接触点具有持续性,明显区别于拳击、跆拳道等击打性搏击运动。
根据太极推手的运动特点,结合录像分析,把最后发放技术分为三种,即 “直线远离式”发放、“落空式”发放和“力偶式”发放,一个动作中可以同时存在以上两种或者三种技术。下面根据录像片段来分析这三种不同形式的典型发放技术特点。
2.3.1 直线远离式发放技法
以陈*的发放动作 (图1)为例,通过陈*左肩、右手与高*的重心轨迹 (俯视)的录像解析 (图4)发现,陈*左肩首先对对手躯干发力,当他左肩与对手接触点即将脱离时,右手继续发力。并且由录像可以看出两个接触点在移动方向上基本一致,与对方重心移动方向大体相同,并且发力接触点的移动方向越到后期越与对手重心移动方向一致,从而使对手沿着最后接发力点移动的方向摔出。
图5是图1中陈*与高*最后接触点移动速度与双方重心移动速度变化图,虚垂线左侧是陈*与高*最后接触点的起始阶段,移动速度迅速提高,在0.06s之内把速度从2.476m/s提高到4.21m/s。此刻,被发放者高*的重心移动速度也随之从2.836m/s加快到2.871m/s。与此同时,陈*重心移动速度也由1.314m/s下降为0.672m/s。当接触点速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又逐渐成抛物线形下降,在0.14s内,从4.21m/s下降到2.396m/s;同时间内,高*与陈*重心的移动速度曲线变化不太明显 (高2.871—2.881m/s;陈0.672—0.652m/s)。
图4 陈*左肩、右手与高*的重心轨迹 (俯视)
图5 陈、高最后接触点移动速度与双方重心移动速度变化图
在陈*与高*最后接触阶段,陈*的右手为主动接触,而高*的左肩为被动接触。陈*通过接触点的发力,使本来就失去重心快速移动的高*沿原运动方向做加速运动。同时,陈*通过接触点的反作用力使自己重心移动速度减慢,以此来更好地维持身体平衡。陈*在整个发力过程中较理想地利用了 “借力”“发力”。在最后发力过程中,接触点 (发力点)始终是在运动过程之中持续着。这一点明显区别于击打性发力。然而,接触点在最后发力的过程中,并不像理想理论那样速度迅速增大,而是短时间的增大后逐步减小,直至接触点脱离前,它的速度已经降低到高*重心移动速度曲线以下。
2.3.2 落空式发放中的技法
以丁*的发放录像 (图2)为例来分析此类发人动作。整个最后用力阶段,丁*与对方的接触点始终为两个,即左手腕和右手掌。
如图6所示,杨*的右手和丁*右手在虚垂线左面是同时下降的,当杨*右手速度下降到最低点0.59m/s后迅速提高。同时,丁*右手速度继续下降0.02s后也随之提高。
结合图2分析,在最后发力阶段,丁*与杨*的接触点有两个,即①丁*左手腕与杨*右手接触点,②丁*右手与杨*左肩接触点。在图6虚垂线的左侧,两个接触点的速度同时下降。在太极推手技法中接触点速度突然减慢,一般是由于一方掤劲增减或双方掤劲同时增减造成的,在①接触点,杨*右手速度在虚垂线左侧迅速下降是由于遇到了丁*左手腕反方向增大的掤力;杨*为了克服来自丁*的掤力,迅速增加了右手的用力。此刻,丁*的左手腕突然改变运动方向,顺应杨*右手用力方向加速运动,在0.14s内杨*右手速度从0.59m/s增加到9.358 m/s,从而使杨*右手发力落空。紧接着②接触点丁*右手沿杨*落空方向上发力加速运动。在此动作发放时的两个接触点中,①为虚,②为实:首先顺着对方用力方向“引进落空”,紧接着同样顺着对方用力方向 “合即出”。通过接触点的 “虚实转换” “刚柔相济”,以完成太极推手“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的技法。
图6 丁、杨接触点移动速度与杨重心移动速度变化
理想技法理论中,最后接触 (发力)点是成持续加速的,直至接触点的脱离。然而,实践中并非如此,由于人体并非一个刚体,作用力不可能完全通过质心,所以发力点在持续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是在不断变化的,以至于出现图5、图6中接触点速度急剧变化的曲线图。
由图6可以看出,虚线右侧杨*右手触点速度迅速增加,丁*右手速度微降后也加速提高,然而被发放者的重心移动速度在实垂线左侧并没有明显变化,直至两个接触点的速度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后,被发放者的重心移动速度才加快。由此看来两个接触点的用力方向都较远地偏离被发放者重心。
图7 杨*躯干角度变化图
图7是图2技法中被发放者杨*躯干角度变化的轨迹图,虚垂线左侧有一段躯干角逐步增大的轨迹。这是因为此刻丁*左手腕与杨*右手接触点为实点,杨*右手发力被阻止,造成其身体后仰时躯干角增大。虚垂线处为丁*左手腕与杨*右手接触点的实、虚转换点;虚线后躯干角度由于丁*左手腕与杨*右手接触点的虚空而变小。到实垂线处,丁*右手与杨*左肩接触点变为实点,并开始向杨躯干运动方向用力。由于丁*较理想地运用了两个接触点虚、实的变化,从而使杨*的躯干角在0.32s内由106.22°变为5.832°。在不到1/3s的时间内躯干被动变化100.388°,杨*的身体重心肯定会失去平衡,向倾倒方向加速移动。
2.3.3 力偶式发放中的技法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而不重合的两个力所组成的特殊力系称为 “力偶”。力偶这个概念在力学中仅适用于刚体。人体由众多骨骼、肌肉、关节等构成,不可能是一个刚体,所以本研究所涉及的力偶概念是将人体相关部分假设为刚体来直观分析的。在太极推手中这种发放方式比较复杂,通常与其他方式结合起来运用。即使是完全由力偶的形式发放,也不可能完全是理想力偶中的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互平行而不重合的两个力 ”,而是根据推手双方接触点的数量与用力方向的不同而不同。力对刚体既产生移动效果,也产生转动效果;而力偶对刚体只产生转动效果而不产生移动效果。所以在太极推手实践中,不可能存在单一的力偶式发放,这种方式必须与以上两种发力方式结合起来进行,甚至在一个发放动作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力偶,以达到使对方在旋转移动中失去重心而被发出的目的。
以聂* (图8左方者)发人片断为例来分析推手中此种发力的宏观技术情况。下面一组图是由B机拍摄到的录像片段。聂*右肩与对手前胸相贴,左右手分别控制住对方的右上臂、左腋后方。聂左脚上步转体产生的力量通过左右手臂,传递到对手身上形成一个使对方身体以垂直轴为轴旋转的力偶,使对手向右旋转 (图9、10)。而后聂*右膝上部贴住对手的右膝 (图11),并向对手的右后方发力,同时聂*两手继续旋转并往对手的左前方发力,从而使对手在以身体垂直轴转动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使其沿矢状轴转动的力偶(图12)。在这两个力偶的作用下,李*身体同时延垂直轴和矢状轴转动,最后旋转倒地摔出(图13)。
根据参与者的目的不同,把当前太极推手分为三种形式:表演性质的推手、嬉斗形式的推手和比赛性质的推手。
《拳论》中关于推手技法的描述多为抽象的理想技法。通过录像分析可知,这种理想的境界在竞赛中几乎不可能实现,竞赛中的太极推手更近乎于摔跤。
太极推手最后发力阶段攻防二者的接触点具有持续性,明显区别于拳击、跆拳道等击打性搏击运动。
在太极推手技法最后发力的过程中,并不像理论中想象的那样速度迅速增大,直至 “发人于丈外”,而是短时间的增大后逐步减小或波动;最后发力的接触点也并非直接改变对方的重心,而是在短时间内改变对方躯干或身体某部位的重心,使对方处于 “背势”,从而牵动身体总重心失去平衡。
通过录像分析得出:理想理论与实践中的技法差距较大,尤其是在推手比赛中很难发现运用 “沾连黏随”轻巧地将对手发于丈外的理想技法。太极推手的理想技法只有在推手双方相互配合或依照事先的 “君子之约”进行较技、较力中才能出现。因此,太极推手不适宜作为一种纯技击性的竞技运动走上擂台。
[1]《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EB/OL].(2005-01-02)[2011-01-12].http://www.people.com.cn/GB/wenhua/40462/40463/3049020.html.
[2]王宗岳.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3]谢业雷.武术推手技术体系的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