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高产高效优质栽培试验

2012-05-30 01:00黎德荣
中国食用菌 2012年3期
关键词:菌袋出菇覆土

黎德荣

(广西桂林农业学校,广西桂林541006)

杏鲍菇菌柄和菌盖质地脆嫩,肉质肥厚,味道鲜美,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素有 “平菇王”、 “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之称,近年来,在我国栽培的规模不断扩大,有些地方已形成规模化生产,但杏鲍菇作为一个珍稀的食用菌品种,杏鲍菇在生产栽培过程中,对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要求比较高,由于技术环节把握不好,难以获得高产优质。笔者经过多年对杏鲍菇生产栽培的摸索实践,通过疏菇留单菇、添加营养液反向促第二潮菇及覆土促第三潮菇的综合试验,达到提高生物转化率及商品率,实现杏鲍菇高产高效优质栽培,为大面积生产应用提高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菌株

试验菌株为杏鲍菇Pe528,2002年引自武汉市新宇食用菌研究所,我校长期生产和优选菌株。子实体个大质优,菌丝体生长在6℃~32℃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是23℃~25℃左右,高于30℃时菌丝生长不良。杏鲍菇是恒温结实性菇类,温差过大,不利原基的发生,出菇温度为10℃~18℃,最适温度12℃~16℃,低于8℃不会现原基,高于17℃,子实体易变软,高于20℃容易出现畸形菇,还会发生还会发生病害,引起死菇、烂菇。

1.2 菌种及栽培袋制作

①母种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50g,蛋白胨2g、硫酸镁0.5 g、葡萄糖20 g、水1 000 mL。母种在1月15日接种,置于23℃~25℃的恒温箱培养,10 d~15 d菌丝长满试管。②原种及栽培种:培养基为麦粒90%,10%的木腐类基础配方 (即杂木屑78%、麦麸20%、石膏1%、庶糖1%),控制含水量为55%,20 d~30 d菌丝长满菌瓶(袋)。③栽培菌袋 :木屑36%、棉籽壳36%、麦麸20%、玉米粉4%、过磷酸钙1%、石膏1%、石灰2%。配料中主料 (棉籽壳、木屑)提前12 h以上充分预湿后,加入辅料按 “堆山式”方法充分拌均匀,控制含水量为65%~68%,pH为5~6。含水量低于60%、高于70%明显影响产量,pH值过高和过低都会引起杏鲍菇菌丝生长不良。接种后的菌袋置于培养室进行遮光培养,培养温度以23℃~25℃为最适宜,接种后的栽培袋在自然温度条件下,40 d~50 d菌丝长满菌袋。

1.3 试验方法

每个试验处理100袋,3次重复。

1.3.1 疏菇

①留单菇,②留双菇,③留三个菇,ck(不疏菇)。在菌袋原基分化后,出菇面长出很多小菇蕾,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但由于营养和空间的限制,这些菇蕾大部分不能长成商品菇,所以要进行疏蕾,以免浪费营养。疏蕾在菇蕾刚形成时,选位置好、菇形正、大小相近的菇蕾,按疏菇设计留菇,当子实体长至2厘米左右时,再进行一次优选。

1.3.2 添加营养液反向 (底部)促第二潮菇

Ⅰ反向 (底部)促第二潮菇:A、添加营养液,B、添加饮用纯净水,C、ck空白;Ⅱ原出菇面促第二潮菇:A、添加营养液,B、添加饮用纯净水,C、ck空白。营养液为葡萄糖 1.5%、 磷酸二氢钾 0.3%、 尿素 0.5%, 硫酸镁1.5%,用饮用桶装纯净水配置,每袋加营养液100mL;添加饮用纯净水每袋为100 mL;空白什么都不添加;所谓反向 (底部)促第二潮菇,是指针对袋口为正向 (正面)出菇,而在底部称为反向 (底部)出菇。补充营养和水必须除去菌根和菌膜,从料面中心向外挖去1.5 cm~2 cm的培养料,留出边缘0.5 cm,使之形成凹形的碗状,用直径2 cm、长26 cm一端略尖的木棒或铁棒经消毒后对着菌袋圆心点向下直插,深达培养基的80%,让菌筒中心形成2 cm大的透气孔,垂直竖放,每袋加入上述液体100 mL,液体全部吸收后,旋转袋口360度,进行试验处理。

1.3.3 脱袋覆土促第三潮菇

a脱袋覆土露料栽培,b脱袋覆土2 cm厚栽培,c常规栽培。在2012年2月19日将采收完第二潮菇后的菌袋进行处理,在栽培地块挖深15cm、宽80 cm的栽培沟,在畦沟里撒石灰消毒,将脱袋的菌筒倒转竖排畦内,用湿度60%左右的菜园土填满菌筒间空隙,a脱袋覆土露出料面栽培,b覆盖土厚2 cm,最后再搭建小拱棚覆盖薄膜和遮阳网,覆土2 d后喷水湿透覆土层,保持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0%~95%,坚持通风换气,诱导出菇。

1.4 观察记载

观察记载栽培袋子实体生长情况,观察覆土栽培的水分、湿度变化,菌丝吃土情况,出菇期,记载和计算采菇产量、单菇重、优质菇率等。根据对目前市场销售情况调查,列出杏鲍菇分级参考表 (表1),单菇在达到一级以上为优质菇,达到二级以上为商品菇。

表1 杏鲍菇分级参考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疏菇对杏鲍菇出菇的影响

通过对疏菇后的观察,处理①单菇个体大,菇形最好、菇体整齐一致,商品率达98.6%,优质菇率达88.9%,随着留菇个数增加,菌袋营养分散,单菇个体减小,导致商品率和优质菇率下降,不疏菇的ck菇体大小参差不齐,单菇个小,商品率为63.1%,优质菇率为33.3%;从表2可知,杏鲍菇疏菇处理结果显示,第一潮菇生物转化率③>②>①>ck,以③最高,ck最低,;两潮菇的生物转化率③>②>①>ck,处理的①②③差异不大 (生物转化率在85.65-86.85%间), 与 ck (生物转化率 55.09)差异显著,高出30%以上,即通过疏菇可显著提高杏鲍菇的生物转化率、商品率和优质菇率,结果显示处理①效果最为显著。(详见表 2)

表2 疏菇对杏鲍菇出菇的影响

2.2 反向出菇结合添加营养液对促第二潮菇的影响

通过观察,处理Ⅰ第二潮菇出菇快,出菇整齐一致,处理后14 d~16 d开始采菇,持续5 d~7 d采收结束,菌袋污染少,处理ⅠA、处理ⅠB虽有菌袋污染 (表现在袋口一端),但被污染菌袋能出菇正常;处理Ⅱ第二潮菇出菇慢,出菇不一致,处理后19 d~23 d开始采菇,持续17 d~22 d,菌袋污染比Ⅰ严重,处理Ⅱ污染的菌袋出不了菇;处理Ⅰ生物转化率比处理Ⅱ高6.65%,以处理ⅠA生物 转 化 率 最 高 (37.75%)比 对 照 ⅠC (25.21%)高12.54%、 比对照ⅡC (15.42%)高 22.33%, 结果表明反向出菇结合添加营养液对促第二潮菇及提高生物转化率效果显著。 (详见表3)

2.3 不同覆土方式对出菇的影响

通过观察,覆土处理的商品率、优质菇率及生物转化率明显比对照高,覆土处理未见污染,而对照污染率达61.67%,同时对照几乎不出第三潮菇及其优质菇为0,处理a、处理b差异主要体现在菇蕾出现时间的快慢,处理a比处理b出菇早5,主要是处理b表面覆土2cm厚,菌丝有一个吃土过程,导致出菇延迟,结果显示覆土栽培对杏鲍菇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效果显著。 (详见表4)。

2.4 不同出菇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通过疏菇及添加营养液反向出菇及覆土栽培的杏鲍菇生物转化率 (可达110%以上)明显高于不处理的ck(58.01%),虽然疏菇、覆土增加了劳力和物力提高成本,但处理后的商品率、优质菇率明显提高。处理①的净产值最高为1 359.75元,利润率为293.42%,比对照高出243.37%。结果显示通过综合技术处理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表3 改变出菇部位结合添加营养液对出菇的影响

表4 不同覆土方式对出菇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3.1 在杏鲍菇栽培过程中,通过疏菇留单菇及添加营养液促第二潮菇,能实现杏鲍菇的高产高效优质栽培,通过以上综合技术,杏鲍菇头两潮菇的总生物转化率85.65%比对照不疏菇 (生物转化率 55.09%)的的高出30.56%。商品菇达98.6%,优质菇达88.9%。通过处理的三潮菇生物转化率118.23%比对照不处理 (生物转化率58.01%)的的高出 60.22%。

表5 不同出菇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3.2 通过疏菇能集中营养供给保留的子实体生长,显著提高单菇的品质,单菇个大、形态正,大小一致,商品性和优质率高,同时避免留菇多浪费营养,显著提高生物学效率。

3.3 第一潮菇的生长发育消耗大量养分和水分,通过添加营养液补充养分为出二潮菇做好准备;出菇后袋口的基质养分、水分消耗最多,菌龄又较长,对培养二潮菇要求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很高,难以控制,而反向的基质养分、水分相对较多,菌龄相对较短,通过反向处理,出菇快,菇的质量和生物学转化率好。

3.4 覆土能明显提高生物转化率,覆土能保水保肥,水分可以通过土壤的渗透,恰好能满足子实体生长所需要的湿度,同时土壤含有大量有机物和矿质元素,这些物质可起到补充养分的作用;通过覆土,避免栽培料完全裸露,具有保护作用,起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这也是提高转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覆土栽培的菇含水量偏高。

[1]邹香能.桂北地区杏鲍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 [J].食用菌,2010(4): 56-57

[2]李碧琼,陈政明,林俊扬,等.不同出菇方式对杏鲍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食用菌,2007(6):24-25

[3]周阿囡,陈生良,储利慧.杏鲍菇不同配方与出菇方式试验[J].食用菌,2006(1):28

[4]王玉华,苏贵平.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 [J].食用菌,2003(1):30-31

猜你喜欢
菌袋出菇覆土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旱地绞龙式精准覆土装置的设计
苗盘输送、取苗、投苗、栽植、覆土、压实、苗盘回收全过程自动化——全自动蔬菜移栽机 破解种植难题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秋栽香菇养菌出菇管理顺口溜
不同温度和覆土厚度对粳稻出苗的影响
牡丹江地区地栽黑木耳废弃菌袋回收利用现状及对策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春栽香菇菌袋安全越夏需把“五关”
棉柴覆土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