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丽
摘要:本文认为口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应把握口语教学的特点,在互动假说理论的指导下,同时参照输入可能产生的结果,处理授课内容,根据学生的输出及时调整输入的内容和输入的量。在具体实施教学时,在科学设计话题的基础上,“强制”学生开口。
关键词:互动假说;输入;输出;口语教学
口语教学是一项能产性的(productive)技能,对教师而言,是一项较难的工作,对学习者而言,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
1.互动假说对口语教学的重视
互动假说(Interaction Hypothesis)是Long(1981)在可理解性输入、调整后的输出和会话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的,强调参与会话互动能促进二语学习。
而二语习得领域对互动的研究始于Wagner-Gough&Hatch(1975),他们最早指出会话(conversation)在二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认为语言学习源自如何开展对话和如何进行交流,会话互动(conversational interaction)是获得可理解性输入的重要方式,同时也让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出的机会。
2.我国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在中国对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听、说、读、写、译等几个方面的技能,而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则主要是培养学习者的说的技能的。但是,中国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现状是:
一、起步较晚
直到1995年由吕必松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提出针对专项技能采用专门方法训练,把以培养口语能力为专门目标的‘口语课从其他课型中分离出来,才产生了专门的口语教学。
二、重视度不够
在一些高校(如华东师范大学)担任口语教学任务的大多是在读研究生(当然,这是专职教师严重不足的产物),他们的教学经验及专业知识相对来说较弱,因此,口语课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3. 口语教学的特点
口语课是专项技能课,就是为了训练、培养学习者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因此,口语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解决学习者的开口问题,我们甚至可以说一堂口语课的成败关键就是看学生能不能开口。也就是说口语课要求学生在听懂的基础上,都想开口说话,都能开口说话。
4.口语教师的职责
4.1 对口语教学内容的处理
关于口语教学的内容我们的前辈学者已做过许多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如陈建民(1984)、王若江(1999)、赵金明(2004)等。而我们今天的口语教学基本上都有一本指定的口语教材,因此,不需要在教学内容上纠结太多,但是我们认为一味的照本宣科也是不可取的。
我们知道,高万丽(2004)通过对P.C.Tung(佟秉正)&D.E.Pollard(卜立德)的《汉语口语》(这部教材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编写、试用,1982年正式出版,这是一部专为母语为英语的学生编写的汉语基础课教程。20多年来,已发行四万余册,现仍被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以及法国、比利时、丹麦、瑞典等欧洲国家的部分大学采用。)课本进行分析后指出:一部好的口语教材应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适合并涵盖这个阶段应教授的语言要素(汉字、词语和语法点「句型」),这是评价一部基础语言教材的首要标准。二、语言要精致、活泼、有深度,这是决定一部教材成败的关键。“精致”是指课文、对话、例句,句句精到:词汇语法不出格,又通顺、自然、有寓意。“活泼”是说课本的语言活灵活现,充满中国情趣。“有深度”是说课文、对话、例句不是停留在幼儿语言似的句型模仿操练上,而是可以引起和保持学习者的浓厚兴趣,字里行间创造接近真实的情景,让语言贴近学习者,学了就可以描述自己周围的事物、事情,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学以致用。三、注重文化内涵。这是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角度来说的。因为学习一种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了解和逐步接近一种文化;文化上的认同也是学好这种语言的条件之一。
因此,口语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这些方面,对课本内容酌情处理,适当取舍、增减。
4.2 对输入、输出的把握
4.2.1对输入与输出的量的把握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输入和输出的量的问题业内学者已达成共识:胡明扬先生(1993)指出:“目前流行的第二语言教学方法大都要求‘输入和‘输出同步,要求‘输入等于‘输出或‘输出大于‘输入,也就是说要求‘学了就用,学了就会。就有限的目标、有限的学习时间而言,这种方法是可取的,因为不这么学恐怕就什么也学不到。但是就常规的学习而言,这种直接违反一般学习理论和原则的做法是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吕必松先生(1997)也指出:“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也许应采用‘输入不但要先于‘输出而且要大于‘输出的方法。因为就语言习得规律而言,听和读(输入)的习得总是先于说和写(输出)的习得,因此听和读的训练应当先于说和写的训练;就语言交际的需要而言,听和读的能力必须大于说和写的能力。”
我们不难看出,业内学者们所说的输入大于输出指的是在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包括语法课、阅读课、听力课等所有其它课型的输入,而绝不是只有口语课的输入。也就是说要力求避免将口语课变成语言知识的满堂灌,让学生忙于记笔记,无暇开口。
4.2.2 在互动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输入
备课时,教师可以参照Gass & Selinker (2001)概括的语言输入可能产生的四种结果,(即:一、对当前的假设进行肯定或拒绝的时候,输入导致整合。二、当输入的语言信息已经是学习者内部语法的一部分时,这种输入的信息可以被用来加强学习者的内部语法规则知识或进一步确认假设,学习者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和重复接触语言范例来实现对知识库语言信息的自动提取。三、在输入的语言信息没有被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被储存起来以待下一步整合。四、由于学习者未在有用的层面上理解语言输入,导致对输入的语言信息的不使用。)并根据每节课的不同目的,适当增补内容、合理预计学生的困难所在,有所侧重。同时,在口语课上的语言输入也不能一味地按照教案宣讲,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反应及语言输出,不断地做出调整,不可以将自己的输出强加于学生。4.3 课堂教学策略
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口语课教师常会有一种不尽如人意的感觉:在想尽办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的同时,又要适当控制少数喜欢发言的人,积极启发不愿发言的学生,以尽量得到全体学生的互动,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均衡发展,而最后的结果常常是对课堂控制不力。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除去Gass & Selinker (2001)概括的语言输入可能产生的四种结果之外,还可能是学生的性格心理、情绪状况等原因造成的。
对此,我们认为:一、教师可以对学生有一个强制性的要求,学汉语时,只用汉语进行交流,其他语言都是非法的;将课堂发言情况作为 学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每个学生势必都要用汉语发言。二、在设计话题时要考虑让所设计的交际任务能令对话者之间存在信息差,让学生感到有交际的必要,产生强烈的说话欲望。比如:初级口语的话题应以简单的日常生活话题为主;中级口语的话题应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稍微带点儿“方向性”的话题,比如环境保护、日常工作、爱情、婚姻等;高级口语的话题应在中级话题的基础上使“方向性”更强一些,适当增加一些非交际性或者叫潜交际性的话题,比如讲故事、做一个小的调查报告等。
5.余论
语言心理学认为,说话活动是由人脑的运动性语言中枢控制的。说话者在说出话语之前,会先形成思想,组织所要说的内容,然后从储存在大脑中的言语信息里找出合适的词语,按一定的结构顺序排列起来,最后,将这种排列有序的信息转换成一套运动指令,发出声音,产生句子。也就是说,人的思维是口语产生的基础,而对某种语言的语言要素(语音、词汇、语法现象)和语用规则熟练掌握以及对相关文化知识的了解则是其产生的条件和手段。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任重道远,希望本研究能裨益我们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世界汉语教学》连载 , 1995年。
2、陈建民《汉语口语》北京出版社1984年。
3、王若江《对外汉语口语课的反思》,《汉语学习》1999年第2期。
4、赵金铭《“说的汉语”与“看的汉语”》《汉语口语与书面语教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5、吕必松《汉语教学中技能训练的系统性问题》,《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 1997年。
6、胡明扬《语言和语言学习》,《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1993年。
7、刘晓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综述》,《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年第2期。
8、许力生《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谈规旧问题探讨》,《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版)1995年第4期。
9、﹝英﹞高万丽《试析P.C. Tung&D.E.Pollard<汉语口语>课本的几个特点》,《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2004年。
10、Michael McCarthy 《Spoken Language & Applied Linguistics》 《口语与应用语言学》剑桥大学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8月
11、Gass,S.M.& Selinker, L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ory Course.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1.
12、Long,M.HInput,Interaction,and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H.Winitz (Ed.), Native Language and Foreign Language .1981.
Acquisition : Annu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379):259-78
13、Wagner -Gough,J& Hatch, E.. The importance of input data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 . Language Learning,25(2):297-.308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