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慧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贯穿于一名学生求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高中学习期间,这一科目尤为重要,在高考总成绩中所占据的较高分值以及其在理综合各科目中所发挥的影响是不容小视的.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反映数学并不受欢迎.文科生觉得数学难懂,把枯燥繁杂的公式、定理视为他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甚至一些高考状元在回顾高中历程时都把学数学称为是“赶鸭子上架”.理科生认为数学枯燥无趣,与生活联系不大,学多无益.由此可见,当今数学教学状况令人担忧.为了打破这种消极状态,一场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本文主要就培养兴趣、引导探索、因材施教、重视内涵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因材施教オ
一、树立信心,培养兴趣
这是实现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基础.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显然要复杂得多,这对于刚刚走出初中学习氛围的高一学生在心理上显然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手法只是一味地按章授课,丝毫没有给学生留出过渡的余地,于是造成学生在学习的初端就对高中数学产生恐惧心理,认为数学是门很深奥复杂的课程,自己学不好.这种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教学效率.正确的方法要求教师在学生高中数学的初期,以通俗易懂的教学言语,将初中数学的浅显知识系统部分保留到课堂教学当中,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将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施以良好圆滑的过渡,并且将课堂内容充分联系到日常生活当中,从而避免使学生对高中数学持有陌生、排斥的心理.例如:在讲解立体几何过程中,由于是新的知识范畴,部分立体感较弱的学生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教师一方面可以联系初中教授过的平面坐标知识,在原有的x轴、y轴的基础上引进z轴这一概念,利用理论知识使学生理解立体几何这一概念.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平面电影与3獶影像、平面图与立体画等生活中常见事物,使学生从实际角度出发,接受立体几何这一概念.
二、鼓励探索,引导型教学
这是实现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重要过程.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课堂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进行,这样会让学生感到很被动,没有发挥的空间,使自己的思维无法得到充分的施展.新教学思维要求课堂要将教师主导转变为学生主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新的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潜力.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则由教授转向为指导,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宰者,而是成为帮助者、促进者.例如,在“和差化积”的系列公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不必像以往的教学流程中那样在板书上一步步讲解推导过程,之后留给学生大篇的笔记去记忆,而是教师只需提供给学生几个最简单的原始公式和最终所要推导出的新知识公式,剩下的就交给学生自己去处理,教师作为旁观者,只需在学生思路处于“山穷水尽”之时加以适当的点拨.于是,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中对新知识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更深刻的印象,同时,由于是自己相对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也可以使学生享有或多或少的成就感.
三、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
这是实现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关键步骤.由于学生们天生资质有所差异,如果采取统一硬性教学标准,势必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不达标”的不良后果.于是,我们倡导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通过第二部分论述中的自主探索型教学过程,教师基本掌握每名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进度等信息.接下来就到了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这一环节.对于那些智商偏高、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其充分的自我施展空间.在教学之始,首先为学生指出一个明确的目标,对于那些学生自己能够处理的问题教师就不宜过多参与指点,只需适时地指出学习有利的方向即可.当然,对于智力优势的学生,教师还应较多关注其思想品质,以防其骄傲自满.相反,对于那些天资较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鼓励,重视其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更多耐心地给予其讲解、指导.从而使处于各个思维状态的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更好地完成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
四、重视教学内涵,提高教学效率
这是实现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总结性内容.教学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过程能够收获到什么,又有着怎样的提高与进步.高考,显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这往往关系到一名学生一生的命运.通过前边的三点教学内容,我们的学生已经能够做到以具有饱满的知识储备、积极的数学思维的状态去迎接高考.然而,高考并不是全部,我们要培养的并不只是学生的应试能力,更重要的,还有学生在一系列的教学过程中,会以良好的心态、积极的态度,去掌握数学本身所涉及的知识、技能.从而真正全面、高效率地达到数学这一科目的教学目的.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是整个数学体系教学的重要阶段,也是一名学生数学思维系统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身为教育者我们应做到对学生、对教学成果负责,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加以认真地贯彻实施,从而达到学生成绩与教学业绩的双丰收,实现高效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オ
【参考文献】オ
[1]邢蕾.新课程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08).
[2]杨亚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1).
[3]宋连明.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J].考试周刊,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