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初探

2012-04-29 07:34林艳
小学教学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生活化教材

林艳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强调小学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注意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教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当前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

下面结合一年级数学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这一课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与各位专家和同行共同探讨。

一、构建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教材是落实课程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在实际教学中又不能过分依赖教材,要敢于打破教材的局限,主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和生活实际,科学地选择、调整和构建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富有时代气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1.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合理利用教材内容

人教版教材中出现了许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教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安排的“生活中的数” “生活中的数学”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其优点并不在于资源本身,而在于由此可以使学生联想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数,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活化教材内容

由于不同的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具备的知识背景与数学活动经验也各异,所以,教科书的定位应当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线索”,它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教学学习活动的需要。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时,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精心地开发设计、加工处理,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1)活用教材,化静为动。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时,教材中呈现的是一幅静止的画面,不利于学生和老师操作,因此,在教学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购物的现实情境。课堂上,我出示了6种可爱的玩具,学生的眼睛都亮起来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联系实际,增删补改。教材中创设了大量的生活情境,但有些取材范围太宽,有的与本班学生生活实际不符,对于这样的教材,我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如:在教学“分类”一课时,教材中只提供了学具和文具,我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从家中带来各种各样的物品,有玩具、文具、水果、饮料、零食、生活用品等等,6人一个小组合作开展分类活动。

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现实性,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想学好数学的情感。

(3)“小鬼当家”,自主编题。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过程,小学生头脑中的“数学”往往与成人的理解有所不同,而我们所使用的教材难免会因编者和教者的成人眼光而带有某种片面性,我们认为的“生活实际”,也许并不为学生所认同。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教师不妨蹲下来,试着倾听孩子的声音,将课堂向课外开放,向学生开放,让学生自己寻找素材编数学试题。在学生自己寻找素材编数学试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这些试题来自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解答的兴趣也非常高。

二、改变学习方式——重视问题解决

一提到“学习”,许多学生就会想到“读书”“练习”“做习题”和“考试”等,这种脱离生活实际,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问题解决”的学习是改善学生数学学习的切入口。“问题解决”主要是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1.“问题解决”的首要问题是问题情境的创设

这里所说的“问题”,是指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的,但又没有现成方法可以解决的情境状态。“问题”的设计有三个基本要求,即思考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另外还要注意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教材中就有许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创设,可供教师利用。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学生就能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问题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问题解决着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探索和研究的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教学《9加几》,在探索算法这一环节时,我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他们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

三、重视作业设计——突出学以致用

数学实践性作业是根据数学的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把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相联系,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作业,其特点是:内容的生活性、启发性,形式的多样性、开放性,过程的灵活性、挑战性,结果的多元性、适应性。

如教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后,我布置学生数生活中的数,并选择喜欢的数字用图画表示出来。教学了“分类”后,布置学生:①将学具、书包分类整理;②整理你的房间。教学了“认识人民币”后,布置学生和父母一起去购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购物的情况记录下来。教学了《认识时间》后,布置学生:①和父母玩拨钟游戏;②记录下你一天的作息时间;③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天,给爸爸妈妈看一看,请爸爸妈妈根据你说的、写的给予评价……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在完成这一系列实践作业的过程中,促使学生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使学生逐步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使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互动中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生活化教材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