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杰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也被提上了日程.现代教育理念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树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单向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这一要求.“互动式教学”模式是适应当代社会人文思潮的发展与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最大差异在一个字:“动”.在数学课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促进师生互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以“问题串”为主的教学互动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高中生学习知识的动机调查与分析中发现,“问题解决”作为学习高中新课程的动机是得分最高的.可见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基点,有了问题,有了让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才能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才会深入思考与主动解决,带着问题的学习,才是深层和本质的.“问题串”导学的基本思路是在教师问题串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心理的规律,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为主,以教科书为依据,借助参考资料、工具书及相关学习资料,使学生独立地掌握新的知识,获得技能.
二、以“多媒体”为主的教学互动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得到广泛的运用.它比一般传统教学手段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种手段的运用使教师能顺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想象,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选择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其目的在于解决那些用传统教法不易讲清楚、不易看明白、不易于学生理解的地方,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教学重点或难点地方.如讲“角的分类”一课时,特别是讲平角和周角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也难领会,我就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画两条重叠一起不同颜色的射线,然后绕着顶点慢慢地移动其中一条射线,最后闪烁着这个顶点及两条平行的(或重叠的)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领悟.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思维.
三、以“实验操作”为主的教学互动
有人认为实验仅是自然科学的教学手段,这是一种误解,实验同样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天地.数学实验一直不被人们所重视,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獵AI软件的普及,数学实验必将遍地开花.
例如,对于三角形的“内心、外心、重心”的存在性,教材中未加证明,学生作图稍有不准确,就难以得出符合要求的结论.教师可通过实验——抓纸活动,使学生领悟其本质.让每一名学生准备一块三角形纸片,过A作一折叠使AB落在AC上,得折痕AD,则AD平分∠BAC.同样方法得出折痕BE,CF.这样,学生就直观地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一部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即为三角形的内心.相似地,可以折出三角形的外心、重心,进一步启发学生,还可折出三角形的垂心.
四、以“小组合作”为主的教学互动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实施以“小组合作”为主的教学互动,首先要做好小组的组织工作,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成员的构造要保证优、中、差搭配,不同性别和不同性格兼顾.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个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让每个成员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固然有它的优势,但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适合实施小组合作,都能带来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要把握时机,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时间全由学生掌握,教师不能只做活动的旁观者,而应该是小组的合作者和指导者.要求教师走进每个小组中间,和每组成员进行交流、合作,密切关注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及时获取学生讨论的信息,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结束语
要使数学课堂真正互动起来,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协商的师生关系,使教学活动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展开,师生共同探讨,互相启发和提高.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要鼓励学生随时提出问题,甚至可以打断教师讲课,教师不能不耐烦或拒绝回答学生的问题.当学生有了不同观点和不同见解时,教师也应虚心接受.这样,才能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与学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两者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