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英 何蕊 刘衍玲 李翔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灵魂,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核心。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在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我们尝试构建德育“心”模式,以期达到“以德育心、以心育德”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阐述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论述了德育“心”模式的涵义、目标、实施原则和实施途径,以期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心”模式;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9-0007-03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灵魂,但目前的德育现状却令人担忧。从功能上来说,我们重视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从内容上来说,我们把社会标准硬塞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接纳水平。因此,德育工作在学生思想形成和行为塑造中实效性不高。现行的德育缺乏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分析,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缺乏了解,缺乏一套适应学生品德主体性发展的有效的德育方式和方法,因此,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就要尊重品德形成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重视心理因素在思想品德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发展过程,是以认知、情感、意志等基本心理成分为基础的。健康的心理是接受德育的前提。因此,心理因素是品德形成的内在条件,我们必须注重学生品德心理的构建,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为此我们提出德育“心”模式,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机结合。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要构建德育“心”模式,首先要弄清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我们认为,德育“心”模式是提高德育实效性和保障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它能够处理好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把两者以最佳的方式在学校教育中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基础地位
广义的德育不仅包括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还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但心理健康教育又有其特殊性。马详林(1999)认为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四种素质中,只有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一旦“合成”,就非常稳固,而其他三种素质都是后天的,要想使其得以稳固,就必须靠心理素质这块“合金”支撑。因此,无论是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情操或正确的思想观念等,都必须以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基础,所以必须研究德育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基础地位。
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系统中的基础地位还由它的独特性决定。首先从理论基础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的,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为指导的。其次,从工作内容和方法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是: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开展心理咨询等。它与其他三个子系统最大的不同是不具有社会意识形态。最后是工作方法,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工作方法一般而言多为实践总结,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的,具有严谨性、系统性、较强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尤其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常常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如心理测验等。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支持和补充
传统的德育只重视其社会功能,偏重于让学生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忽视了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多为说服式和灌输式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适应问题空前繁多,并不是传统德育能够完全解决的。另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逐步增强,传统的德育方式难以被学生接受,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不满,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这就要求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必须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内容引入到德育工作中,以弥补其不足。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具有“育心”的基本功能外,还能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学校德育的有益补充。
(三)德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方向
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有正确的道德观加以引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能为学生的心理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德育“心”模式的涵义
德育“心”模式既要看重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基础地位,又要看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一方面,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四个子系统。把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为德育的一个子系统,凸显它在德育中的基础地位,是符合思想道德发展规律的,也符合教育科学的要求,更符合学校德育的现状。另一方面,许多研究者都着重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育德”功能,也有学者称其为“派生功能”,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对学生实施德育提供了一个“接受基”,并通过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等方面表现出来。
其实,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指向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其内容、目标、方式和内化的心理机制都有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地方。在实施形式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都强调全面渗透、学生主体性和实施的活动性。据此,我们将德育“心”模式定义为:在心理学和道德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的道德教育理念、目标、原则、方法、途径、评价等诸要素的理论模型和实践范式,以期达到“以德育心、以心育德”的教学效果。构建德育“心”模式要考虑其整体,保证其流畅运行,模式图如下:
德育“心”模式结构图
三、德育“心”模式的目标
德育“心”模式的目标以学生的身心变化为标准,以可以直接观察的行为指标为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德育“心”模式的认知目标
德育“心”模式的认知目标是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一定的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包括道德理解、推理以及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对必要的道德知识的掌握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基础。
(二)德育“心”模式的技能目标
要使学生掌握德育知识,最重要的是使其能够正确认识道德现象、理解道德规范,能够辨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并付诸行动。因此德育“心”模式技能目标的主要内容有:培养学生的道德分析和判断能力,包括对道德现象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社会道德的理解和思维能力,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使其能够科学地看待社会问题、人生问题,正确理解道德的社会意义和规范;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即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三)德育“心”模式的情感目标
德育心模式的情感目标是通过激发和调动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种完善的情感生活环境和健康的心理环境,从而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从道德感知到接受,引起注意与兴趣;从接受到反应,激发情感的变化,产生信服,从而内化内心体验,产生外显行为。逐步实现情感深化、心灵净化、道德提高、思想发展和人格完善。
四、德育“心”模式实施的原则
德育“心”模式的实施原则是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原则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即在德育“心”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心理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彻底改变传统德育以说服教育和灌输教育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强调尊重学生,师生平等互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力求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二)体验性原则
体验性原则是德育“心”模式的主要特点之一。学生只有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才能进行自我反思,进而将所学的思想品德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成为自发的、自觉的行为。体验性原则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活动中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事物,既非空洞的说教、讲解,也非单纯的行为强化或训练;二是外部经验、事物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内化过程,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品质,内化体验是学生品质形成的关键环节;三是通过体验明晰认识,坚定信念,端正态度,规范行为,形成品质。因此,必须要创设一定的时机和情景,让学生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进行体验,以体验促进学生的内化,让学生不断审视自我、认识自我,从而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三)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要紧密结合学生现实思想,针对学生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适宜他们接受能力、内在需要的方式来进行。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自身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只有坚持了这一原则,德育才能被学生认同和接受。
五、德育“心”模式实施的途径
为了达成德育的目标,必须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立体的德育“心”教育的网络,探索实施德育“心”模式的有效途径。我们提出了三个主要的途径:专项训练、渗透教育和社会支持。
(一)专项训练
专项训练主要是通过学校的德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专项训练融合了课程模式、活动模式和训练模式的特点和优势,针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进行专门训练。一方面,通过思想品德课,使学生提升思想道德观念和思想道德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使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专项训练在实施过程中强调的是活动,因为学生需要在活动中将知识内化为信念并转化为行为,才能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这一过程在德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决定了德育的效果。教育者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多种活动,多渠道进行德育。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能动实现的,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形成自己的善恶、是非观念,形成规范的行为习惯;同时在活动中不断地体验和反思,把社会道德转化为自身的品德,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和行动。
另外,学校还可以根据学生各个年龄段的特点,针对易发性心理问题,开展专题式的讲座或个别辅导。在辅导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性别、年龄和个体之间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提高辅导的效果。
(二)渗透教育
渗透教育是指文化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实施德育“心”模式的主要途径。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文化渗透,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是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渗透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学科渗透、学校课外活动渗透、学生管理渗透、学校环境渗透。实施渗透教育不能顾此失彼,应该注意到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步渗透,逐步积累,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
学科渗透,是渗透性教育最主要的途径。除了与德育相关的课程外,各学科的内容中都蕴涵着一定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丰富和利用,不失时机地渗透。各学科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有计划、有目的地把思想道德观念和思想道德情感传递给学生。
渗透性教育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进行,如学校常规的教育活动,升旗仪式、班会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不断成长。学校要注意打造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自然环境、校舍设施环境、校园传媒环境等文化资源,把环境熏陶作为德育的一条重要的渠道。
(三)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主要包括家庭支持和社会环境。家庭支持渗透在家庭的言论、行动和环境之中。家长要认识到家庭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德育的生活化、渗透性等特点,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传递积极的思想观念。学校也可以专门为家长举行讲座,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上心理辅导课,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
社会氛围是指社会教育机构、大众传媒、社会风气、社会舆论等对学生的道德形成的影响,是在学校和家庭之外,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没有统一的组织和安排。当今社会,电视、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体,这些信息有高尚的和低俗的,健康的和腐朽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学校及家庭等应主动同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积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如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建立校外教育网点,为学生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和德育活动基地,配备社区心理咨询师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配合的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蓉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整合的策略研究[D].硕士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邓纯考.浅谈心理教育的德育功能[J].浙江教育科学,2002(4):12-14.
[3]王伟艳.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结合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7):107-108.
(作者单位:1、3,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400715;2. 四川省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南江,636611;4.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教师进修学校,成都,610066)
编辑 / 于 洪 杨 怡终校 / 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