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宪章
一个搬运工拉着一车沉重的钢管,来到一个陡坡下,心想,靠他一个人拉上去肯定不可能,要有一个人帮一把才行。恰巧一个热心的路人走了过来,笑着说:“没关系,我来帮你。”说着,卷起袖子,拉开一副推车的架势。见有人来帮忙,搬运工增添了底气,力气也上来了,在前面使劲地拉着车,热心人在后面不住地喊:“加油!加油!”经过一番努力,板车终于上了陡坡。当搬运工要感谢热心人时,他却说:“不用谢我,我患有严重的关节炎,车子能上坡,全靠你自己,我只不过在后面喊了几声加油而已。”
原来,“契机”也是一种奇迹。只要激活一个“契机”,一个奇迹就会随之出现。让上述“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不是热心人“装模作样”的推车架势,也不是他煞有介事的加油声,而是他抓住了一个催生“奇迹”的契机。
“契机”在教育工作中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它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催生出种种奇迹。
真正有效的教育需要教师拥有即时捕捉“教育契机”的能力,这样才有机会相机教育,催生出教育奇迹。因此,育人者拥有一双尊重差异、关注个性的“慧眼”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尊重和珍视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善于并勤于细致观察、悉心了解、用心对比、综合分析,才有可能不断捕捉到各种有效的“教育契机”,才会让自己的施教活动有的放矢。同时,育人者的目光应充满真诚,学生能从中看到信任,从而在其最需要点拨、激励的时候,对育人者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倍加尊重和感激,让“无痕教育”成为可能。
育人者应有在意想不到处“激活”契机的一股“热情”。教育不应只关注孤立的体验环节和单向的激励,而应是面向全体的全方位的协调过程,任何一个“教育契机”的出现都会和其他各种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有矛盾抵触的,也会有友好融合的,育人者的任何一个施教设想都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既要不伤害其他,更不应破坏现有的秩序。因此,育人者拥有一股特别感染人的热情是十分关键的。一是可以在“契机”出现时即时“感染”教育对象,让其感觉到此时接受帮助的必要性,放弃自己原本一直坚持的做法,不计代价地竭尽全力去完成自己份内的任务,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二是可以最快“调动”其他各种因素,在彼此尊重、相互协作的氛围里,育人者可以有效进行随机诱发、合理协调,使各种力量自觉形成面对这一契机的“指向运动”,有效碰撞,进而迸发出超出原来设想的“火花”,使帮助“契机”在不可想象中催生出奇迹。
育人者应有在转瞬即逝间掌控契机的一双“手掌”。在教育过程中,育人者稍作迟疑或者盲目冒进,都可能让一个教育契机在自己手中溜走。因此,育人者在优化学生内在心理素养时可以柔性疏通,尊重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引导他们相信自己、欣赏自己,抓住这个难得的“成长契机”。
“契机”也是一种奇迹。育人者不仅需要即时激活它来催生出教育过程中的“奇迹”,更须以此激励每一个同事和学生,让大家珍惜每一个教育契机,成就属于自己的成长奇迹。只有这样,催生奇迹的“契机”才会充盈着、装扮着教育的百花园。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实验小学,枣庄,277101)
编辑 / 于 洪 终校 / 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