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听力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从当前的对外汉语听力教学来看,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本质属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将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与社会语言学的理论结合起来,让学习者置身于尽量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是改进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听力交际
一、汉语听力教学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的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听、说、读、写”这四种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听力能力是言语交际的基础,只有快速而准确地获取语言信息——听,才能顺利完成语言交流——说。克拉申指出:无论儿童还是成年人,在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只有当学习者的听力能力得以发展时,他们才能对语言学习充满自信。若学习者在交流中听不懂对方的话,则双方无法进行交谈。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学习者的信心就会深受打击。通过听力教学和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让学习者“有话可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听力教学无论在学习者对语言的掌握方面,还是在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语言学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
近年来,由于对语言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语言学家们逐渐把语言从纯理论研究中解放出来,开始重视语言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意义。但是从当前对外汉语听力教学来看,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本质属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国内大量的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理论与教材表明了我们培养留学生的方式主要侧重于对其听力能力和应试策略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习者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一门边缘性学科——社会语言学。随着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发展,社会语言学突破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方式,趋向于重视语言应用的研究,强调语言是社会现象,语言的本质是社会交际的工具。将社会语言学的一些基本观点运用于语言教学,大大地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社会语言学家提出,语言能力除了包括语法能力以外,更应强调的是社会交际能力以及语言策略等与语言的社会属性相关的能力。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衡量人们获得语言能力的标准,除包括语言学习者掌握语言的结构规律,语音、词汇、语法的构成及组织规律的能力以外,学习者能运用该语言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针对不同的环境恰当地、得体地运用语言变体,更能体现语言能力的内涵。
社会语言学家Fishman(1972)采用一个格言式的说法来说明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范围:什么人什么时候或在什么场合下、为了什么目的对什么人说什么(Who says what to whom,when and how)。由此可以看出,社会语言学的主要观点认为语言的本质属性是交际。根据社会语言学的观点,对外汉语教学应将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
三、社会语言学理论对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指导作用
受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的影响,输入与输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一直备受关注。虽然有不少学者意识到输入与输出两者的相互关系,但目前的汉语听力教学理论与实践大都仍以克拉申的“输入假设”为基础,比较重视输入,有的甚至将听力课简单等同于进行单一的反复输入。
一名优秀的语言学习者要同时具备语言能力、目的语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对不同社会交际场合的适应力。而目前的汉语听力教学往往拘泥于教材内容的教学、侧重于应试策略的指导,忽视对学习者真实语境下语言听辨与交际能力的培养。许多学习者在中国学习汉语时间已经超过一年,且对课堂中的语音资料也能较准确地理解,但在实际与人交际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听力教学中的语言材料缺乏真实感以及教学方法上片面强调单一反复的输入。基于以上情况,在社会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汉语听力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牢牢把握方向,明确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得体的言语交际能力。
(一)教学目标:培养学习者得体的言语交际能力
言语交际能力是语言构成规则和语言使用规则在一定情境中的具体运用。具体而言,言语交际能力包括两个方面: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为了培养学习者得体的言语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与之相关的问题。
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基础。在听力教学中,要体现交际性,不但要求学习者理解所听的内容,还要求能将听到的内容“活用”,并利用“活学”的内容来进行“互动”。由此可见,听力教学不应是以机械、枯燥、无意义的“听录音”的形式来进行,而要通过更加丰富多彩、直观的或实际的交际化形式来教学。如: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觉来提高听力理解的能力,通过看简单的电视对白、模拟情景和现场互动来增加课堂的互动。
“听”与“说”的关系。“听”的能力和“说”的能力是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没有“听”,就不能“说”,就像婴儿学话一样,先利用“说”听的能力积累知识,听懂了才能进一步学习“说”,“听准了”才能“说得对”。“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提高。“听”和“说”要一起抓,同时练习,以“听”保证“说”的质量,以“说”提高“听”的能力。
(二)教学方式:输入与输出模式的交替使用
根据洪炜(2010)的实证研究,输入频率和听力理解两者之间并非简单的正比例关系,输入频率只有增加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有效提高听力理解成绩;而输出任务对听力理解成绩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在社会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认为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听力能力的培养应基于输入与输出相结合的模式。在语言的输入阶段,学习者不仅要理解语言材料在语言层面上的含义,还要破译其中蕴含的话语者的社会背景文化信息和体会双方的交际目的以获得准确理解。在输出阶段,学习者在调动自身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借助对目的语社会文化背景和交际目的的分析来决定如何组织字词和语句完成目的语的表达。学习者的语言表达在流利、准确的基础上,还应该得体。总之,每个语言学习者都要分析语言内和语言外的信息,以保证交际目的的顺利完成。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始终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来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习者学会在各种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听力教学中可以围绕所学内容模拟情景,也可以直接让学习者进入真实的语言环境,以培养学习者的情景适应能力。在目的语真实语言环境中,学习者可以获得自然生动的语言输入和学习模仿的语言资源,获取更多文化因素,并能置身于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真实语言环境中,获得更多有利于用真实语言交际的机会。
(三)教学内容:以鲜活的语言作为听力材料,让学生参与真实的语言环境
语言是语音与意义结合的统一体,是客观情景的反映。如果没有情景,语言就丧失其意义。传授语言知识、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和言语交际活动都是在社会语言情景中实现的。语言学习,不仅要让学习者能说出合乎语法的句子,而且更要培养正确、流畅、得体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学习汉语的目的引导到实用和交际等方面来,让学生有机会在课外时间多运用,从而增加语言交际的机会。
对外汉语听力课并不一定要全部在课堂内完成,可以适当增加学习者课外实践的学时。每次课外实践活动,应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先安排一个主题任务,将学习者分成小组。实践活动结束后,由每一组的参与实践者总结其言语交际的情况,如:获取的信息量(有很多信息是课堂内、教材上学不到的)、听的难点(语音、词汇、语法、语用、文化方面)、说的难点(对方听不懂、自己答非所问、或是自己不能按照不同的情景使用语言策略)等。为增强其兴趣,主题应该贴近学习者的生活,让学习者感觉到“学有所用”,使其积极参与到真实的社会语言生活中。如:到银行柜台办理存取款业务;向房屋中介咨询租房信息;上饭馆吃饭点菜;到步行街向卖衣服的摊主讨价还价;坐出租车与司机聊天;和中国朋友一起去KTV唱汉语歌等等。
因此,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来指导对外汉语听力教学,通过一系列的交际活动,最终达到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耿军.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几个方面[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6).
[2]洪炜.输入-输出训练模式对听力理解影响的实证研究[J].华文
教学与研究,2010,(2).
[3]刘颂浩.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述评[J].世界汉语教学,2001,
(3).
[4]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5]郑通涛.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改革[J].海外华文教
育,2011,(3).
(周紫燕 广东江门 五邑大学文学院 529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