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状类型看“V过(了)O”中的“过”“了”共现问题

2012-04-29 07:06周硕
现代语文 2012年11期
关键词:时体情状现代汉语

摘 要:本文从情状类型角度,探讨现代汉语“V过(了)O”句式中“过”“了”共现的可能情况与条件限制,认为在静态、完成、达成三种情状类型中,“过”“了”不可共现;在活动情状类型中,“过”“了”可以共现。

关键词: 情状类型时体标记经历体完成体

一、引言

“过”“了”是现代汉语中体现“经历体”和“完成体”意义的两个重要时体标记(戴耀晶,1997:35、37),前者表示某一动作或事件至少发生、经历过一次,后者表示动作或事件的完结。但“经历”与“完成”在时体意义上有部分重叠,经历过的动作事件可认为已经“完结”,已完结的动作事件一般也可被“经历”。体现在现代汉语“V过(了)O”句式中,“过”与“了”有时可共现,有时却不能,情况十分复杂。

前辈学者对“过”“了”早已不乏关注,吕叔湘(1982)、朱德熙(1982)、刘月华(1988)、石毓智(1992)、徐通锵(1997)诸先生或从历时来源、或从句法分布,对“过”和“了”的语法意义都作过深入研究。本文旨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尝试从情状类型角度出发,对“V过(了)O”句式中“过”“了”共现的各种可能情况与条件限制作一探讨。

二、 “V过(了)O”句式的四种情状类型分析

情状是“语言中动词表示的状态和方式”(戴耀晶,1997:9)。依据戴耀晶(1997)的分类,现代汉语中的情状类型可分为静态、活动、完成、达成四种。

(一)静态情状

静态(State)情状表明“存在某种情况、不反映活动和变化”(戴耀晶,1997:15),即体现一个持续存在的情景,其中的动作事件不在时间域内发展变化。此情状类型中,“V过O”句式可以成立,相应的“V过了O”却不行。如:

(1)他们早就同肖潇有过契约。(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下同)

*他们早就同肖潇有过了契约。

(2)金壁辉的卧室里挂过一张白金框的照片。

*金壁辉的卧室里挂过了一张白金框的照片。

例句中的动作事件都体现静态情状,反映的是某个持续存在的情景,这些情景自身没有内在起始点和终止点。具体来说,动词“有”和“挂”都属于“活动”范畴,可以与体标记“过”连用,强调以说话时间为参照点的已发生事件的真实性。但“过”后不能附着“了”,可以从两方面解释。第一,从语义上看,体标记“过”与“了”在静态情状下都表示对一个完整事件是否发生的真实性判断,尤其在指示“过去的现实”时,两者的时体意义十分相似。第二,从形态上看,“过”和“了”都是完全虚化的表示“曾然”语法意义的经历体标记,两种相似语法标记的叠用难免会造成冗余。

(二)活动情状

活动(Activity)情状表明“一个动作过程”“不反映动作是否有一个内在的终结点”(戴耀晶,1997:15)。意即描述一个动态的、持续性的情景,而此情景没有内在终止点。其与静态情状的区别在于,前者表示一个动作事件,后者体现一种存在状态。一般来说,活动情状下的“V过O”句式和相应的“V过了O”句式都能够成立。如:

(3)当天下午,几位看过文章的同志聚齐了。

当天下午,几位看过了文章的同志聚齐了。

(4)黄先生在香港从事IT业,走过内地很多地方。

黄先生在香港从事IT业,走过了内地很多地方。

动词“吃”“看”“走”本身并不包含一个内在的终结点,但通过后附助词“过”(如“看过文章”),事件被赋予了时间上的终结点。此处的“过”不是表“曾然”义的经历体标记,而是完成体标记。完成的事件会有一个内在的终结点,但仅通过附加“过”不能标示和确认事件内在终结点在时间轴上的具体位置(过去、现在或未来)。此时附加“了”,意指以说话时间为参照,将这个终结点明确在参照点之前的“过去”。“过”“了”的共现,是动词时体意义描述在“过去的”“完成的”两种状态下的叠加。

(三)完结情状

完结(Accomplishment)情状描述“一个动作”,同时“指出该动作有一个内在的终结点”(戴耀晶,1997:16),反映的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性的动作事件。与活动情状不同,完结情状有内在的终结点。一般来说,完结情状中“V过O”可以成立,相应的“V过了O”却不能。如:

(5)老百姓曾经用这种短厚的红砖盖过仓房。

*老百姓曾经用这种短厚的红砖盖过了仓房。

(6)李清照早年曾写过一篇《词论》。

*李清照早年曾写过了一篇《词论》。

“盖仓房”“写《词论》”都有自然终结点,其代表的动作事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因此,“过”反映的是事件的时点概念,即这些事件发生在以说话时间为参照的“过去”。又因这些事件的终结点蕴含在动作过程本身,所以确认了这一完整事件发生在“过去”,同时可以确认事件的终结点也在“过去”,无需通过“了”再标记动作的“完成”或“过去”。在完结情状中,“时”意义和“体”意义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动词后附加体现“时”意义的“过”,同时也使动作事件的“体”意义得到了凸显,“过”“了” 因而也就没有共现的必要。

(四)达成情状

达成(Achievement)情状表明“一种变化”,该变化“或者是瞬间达到的,或者是某种活动造成的结果”(戴耀晶,1997:16),即描述一个瞬间发生的、可标示在具体时点上的情景。与完结情状不同,此动作事件在时间轴上几乎不占据长度。达成情状中“V过O” 一般可成立,相应的“V过了O”却不能。如:

(7)威力等于历来爆炸过的最大氢弹的两倍以上。

*威力等于历来爆炸过了的最大氢弹的两倍以上。

(8)美国科拉多台地区发现过一种雷龙类骨骼化石。

*美国科拉多台地区发现过了一种雷龙类骨骼化石。

“爆炸”“发现”都体现达成情状,这类动作都是瞬间达到或持续的时间极短,其中的“过”表示时点概念,标示这些动作的发生位于以说话时间为参照的“过去”。达成情状与完结情状十分类似,确认动作事件发生在“过去”,也就确认了动作事件的终止点在“过去”。区别在于,前者是因为动作在时间轴上几乎不占据时长,而后者是由于事件终止点包含在动作事件本身。因此,这两种情状的时体意义都可以通过“过”体现,描述该事件既发生在“过去”同时也已经“完成”,也就没有必要再添加体标记“了”。

三、结语

我们在了解动作事件时,一方面希望了解“时”,即事件在时间轴上的位置;另一方面我们希望了解“体”,即动作事件的性质和状态。而通过对上述四种情状类型的分析,我们发现:在静态、完成、达成三种情状类型中,“过”“了”不可共现;而在活动情状类型中,“过”“了”可以共现。从情态类型角度考察时体标记的叠用只是一种解释的思路,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2]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

[3]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刘月华.动态助词“过2”“过1”“了”用法比较[J]. 语文研究,

1988 ,(1).

[5]石毓智.论现代汉语的“体”范畴[J].中国社会科学,1992,

(6).

[6]徐通锵.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M].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周硕 上海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437)

猜你喜欢
时体情状现代汉语
从学生作文中审视语言描写的特点
因果关系句中的时间顺序与“时体”体系
幸福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国内外满语时体研究回顾
口译时体符号加工机制的动态心理空间解析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朗读的技巧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时体习得研究述评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