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群 王莎莎 黄俊锋
〔摘要〕父母的依恋模式可以预测孩子与特殊照料者之间依恋关系的安全性。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研究是发展心理学领域里的一个生机勃勃的研究热点,大量的研究证明了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的存在。
〔关键词〕依恋模式;代际传递;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21-0014-03
一、引言
依恋的研究起源于Bowlby(1969)对母婴关系的关注,在他提出依恋的概念和发展四阶段说之后,依恋就不断得到研究和重视。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发现依恋模式具有代际传递性,并且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是依恋研究领域中最可靠的但同时也是对其理解最少的发现之一。尽管有关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但是直到1995年Van Ijzendoorn才明确提出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intergenerationtransmission of attachment patterns)这一概念。即根据特殊照料者(常常是父母)有关依恋的心理状态可以预测婴儿与特殊照料者之间依恋关系的安全性。同年的元分析发现父母的心理状态与他们的依恋类型和孩子对他们的依恋有密切关系。父母依恋模式下的婴儿的心理状态,影响了父母与婴儿之间的依恋关系。比如儿童早期与父母形成安全依恋,在儿童长大为人父母时,也更加容易和自己的孩子形成安全依恋,反之亦然。这表明父代的依恋模式可以预测子代的依恋模式。换言之,依恋模式在父代和子代之间是可以传递的。Fonagy和Steel等人研究发现,被评定为安全型依恋的父母,其子女也常常表现出对父母的安全依恋模式;被评定为不安全依恋类型的父母,其子女也常常表现出对父母的不安全依恋模式。Cohn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双方都是不安全依恋者,其子女为不安全依恋风格的可能性更大。Van Ijzendoornnt等的元分析中,父母(据AAI测量)和孩子的依恋安全性之间有75%的对应性。这些研究发现都表明了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的存在。对依恋关系在不同辈份人群之间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母亲和姥姥的依恋关系的方向与儿童和其母亲的依恋关系的方向有正相关。
二、理论基础
Bowlby认为儿童的依恋类型会转化为成人的依恋类型,他把成人的依恋分为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并把不安全依恋分为强迫给予照顾型、强迫寻求照顾型、强迫自我依赖型。他认为每种不安全依恋都是由于早期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出现问题造成的,通过内部工作模式影响到现实的关系,成人的依恋类型决定了父母对儿童的抚养质量,从而影响到儿童与父母的依恋类型。Bowlby用儿童时与父母交往的经历使个体形成的有关自我与他人的“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working model,IWM)”或者“内部心理表征”来解释依恋的内部工作机制,该工作模型会影响到其后为人父母时对孩子的行为。简言之,婴儿期或童年早期的依恋经验“积淀”下来,到成年后会变成一种与依恋有关的“内在工作模型”或“心理状态”(state of mind),有研究者认为父母的这种心理状态(或者工作模式)会通过对孩子需要的了解和反应,影响养育行为。
不同依恋类型的父母在抚养婴儿时会出现不同的教养行为。例如,安全型依恋的父母有积极的内部工作模型,能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会以父母为他们的安全基地去积极进行探索活动。不安全型依恋的父母将童年时与自己父母交往的经历组织成内部工作模型,会误解孩子的需要,或只作出有选择的回应。回避型父母容易忽视、打消或拒绝孩子寻求亲近的需要。这样会减少孩子的探索行为,并削弱父母自身对依恋的感受。全神贯注型父母的过度卷入行为,影响了对孩子真正需要注意,并妨碍了孩子独立性的形成。对于恐惧型依恋的成人来说,受伤害的记忆使他们始终感到恐惧,这种感觉反过来会导致对自己的孩子产生恐惧感。这类父母大多数都有压抑、焦虑或者边缘性人格紊乱等心理问题。
Bowlby把依恋视为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发展过程,幼儿的依恋模式会发展成为成人的依恋模式,并且婴幼年时期形成的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或者心理状态)具有一种稳定的倾向,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永久。与上代形成的依恋模式通过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影响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使得亲子依恋模式得以在代际之间传递。
三、依恋模式代际传递的测量
根据Van Ijzendoorn对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的定义,研究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需要测量父母的依恋模式(或者成人依恋模式)来预测婴儿的依恋模式,然后测量婴儿的依恋模式来验证父母依恋模式对婴儿依恋模式的预测。
1. 成人依恋的测量
1985年,Nancy Kaplan和Mary Main设计了“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Interview,AAI)用于评定成人的依恋模式。AAI的理论基础是Bowlby提出的内部工作模型,测量的是成人关于自己早期与父母依恋关系的心理表征,这种依恋关系的心理表征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不符合现实生活中成人在儿童时期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但他们所形成的依恋的心理表征会影响到他们与自己的孩子所形成的依恋关系。Van Ijzendoornnt等在一项关于依恋的元分析研究中证实:AAI有相当高的预测效度,至少能够部分地预测由经典的“陌生情境”所观察到的父母和孩子的依恋关系,主要用于区分不同的依恋类型,并探究不同依恋在临床心理异常中的预测价值。另一种更省时省力易编码的测量工具是成人依恋问卷(AAQ),目前使用的为AAQ3.1版本。我国学者李菲茗等人初步探讨了AAQ3.1在中国使用的信度和效度等,结果表明有较好的信效度,但基本上每一题项都低于国外使用时测得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这也说明了一个国外测验在本土化过程中常会面临的问题文化差异,使中国被试对某些项目的含义难于正确把握。
(2)婴儿依恋的测量
陌生情境法(Strange Situation,简称SS)是Ainsworth与她的合作者在其开创性的研究中提出的评价亲子依恋的一个标准化程序,这一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儿童在实验室中的外显行为来考察这种“安全基地行为”,是目前测量婴儿依恋模式最为著名和广泛使用的方法。第二个使用比较普遍的测量依恋的方法是依恋Q分类法(AQS)。该方法是从一个连续变量的角度来评价依恋安全性的。该方法弥补了陌生情境法在生态效度上的缺陷,而该测量的争议在于究竟是由母亲还是由受过训练的观察者来对儿童的依恋行为进行评判信效度更高。此外,还有测量儿童依恋内部运行模式的照片法和依恋故事续成法( 如Kaplan修订的分离焦虑测验,伯克利成人依恋问卷,父母使用的Q分类法等),这种以心理表征作为评价学前初期儿童依恋行为的形式不同于一般的行为观察和测量,和实验室的“分离—重聚”测量相比实施起来更容易,这种方法目前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
四、对依恋模式代际传递的解释
目前解释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的内在机制主要有三种:
一是“共用基因特质说(share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将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解释为儿童与父母在基因特性上的相同性。这种在“遗传决定论”的背景下讨论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的解释,突出强调了生物因素的作用,但却忽视了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不能解释寄养母亲关于依恋的心理状态对寄养婴儿的依恋安全性的预测性。
二是照料者的敏感性。经典依恋理论模型认为父母的反应性是代际传递的内在机制:照料者(通常是母亲)有关依恋的心理状态影响到他们对孩子反应的敏感性,进而影响到婴儿的依恋安全性,即父母的依恋是通过父母的敏感性从一代传给另一代的。根据Ainsworth等人的理解,母亲的敏感性主要是对孩子的身体和情感需求信号的敏锐觉察。如果照料者对婴儿的需求信号作出及时、恰当的反应,婴儿会发展出对母亲和环境的信任和安全感,从而形成安全依恋。如果照料者对婴儿的需求没有作出及时反应,甚至置之不理,或者没有能力满足婴儿的需求,婴儿则会发展出对母亲和环境的不安全感,从而更有可能形成不安全依恋。Beckwith和Angeles发现,在婴儿期和青少年期,母亲的高敏感性显著地与多安全性、少拒绝性的个体相联系,而母亲的低敏感性则与多拒绝、较少安全性的个体相联系。但母亲的敏感性并不能完全解释儿童的依恋行为,De wolf和Van Ijzendoorn严格挑选了66份相关的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元分析,发现母亲敏感性仅能解释儿童陌生情境中行为的24%~32%。为此,研究者继续努力填补剩下的缺口。
三是“将心比心”(mind-mindedness)。Meins提出“将心比心”这一说法,主要指照料者对有关孩子心理的表征倾向,把孩子看作有独立心理的个体的倾向,使用心理特征的语言来描述孩子的倾向,而不仅仅是把孩子看作是一个需要满足基本需要的个体。而实质上,“将心比心”是母亲“敏感性”的一个先决条件,并且能够预测依恋的安全性,只是它更加强调对孩子心理状态(孩子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的敏感性,是母亲对儿童的一种认知倾向。
尽管上述三个解释机制都不能完全解释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但对我们干预不安全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则有很大的启示:敏感知觉孩子发出的信号,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关注孩子的心理活动。
五、研究评价和展望
父母作为对儿童的依恋模式影响作用最大的人,存在着一种扮演自己母亲角色并重复自己儿童时的经历的趋势,其自身的依恋模式深深地影响了他们与孩子的依恋关系,所以探究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非常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目前,对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研究成为依恋领域的热点之一。但是关于成人依恋的稳定性研究还存在争议,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内在机制还没有定论,母亲的不安全依恋模式的激活过程也没有得到解决。未来的研究会更加关注依恋系统激活的认知和神经基础方面的研究,结合认知神经的先进技术探究依恋模式传递的生理机制,无论是对依恋的问卷测量研究还是访谈研究都是非常有益的补充。
跨代际研究可以追溯到三代以上,更好地研究祖父母-父母-孩子依恋模式的传递,验证依恋模式的稳定性(“从出生到坟墓”)。我们还应该注重社会文化背景对依恋模式的影响,目前依恋的代际传递的研究几乎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不具有普遍性。
跨文化研究可以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依恋模式和依恋模式代际传递的普遍性和差异性。目前国内关于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研究鲜有涉及,本土化研究十分缺乏。所以将来我们的研究应该注重以我国的家庭为研究对象,依据我国国情和文化开发依恋的测量工具,而不是一味地引进西方的研究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van IJzendoorn MH.Adult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parental responsiveness,and infant attachment: a meta-analysison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Psychology Bulletin 1995,117:387-403.
[2]陈琳,桑标.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267-275.
[3]安芹.影响儿童依恋风格形成的家庭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4):312-318.
[4]Berlin LJ, Cassidy J. Relations among relationships: contributions from attachment theory. In : Cassidy J, Shaver PR, eds. Handbook of Attach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New York : Guilford, 1999:688-712.
[5]CassidyJ,Berlin LJ.The insecure ambivalent pattern of attachment:theory and research.Child Development.1994,65:971~991.
[6]vanIJzendoorn MH,Schuengel C, Baker-man-Kranenburg MJ.Disorganizedattachment in early childhood:meta-analysis of precursors,concomitants, and sequelae.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1999, 11:225-250.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编辑 / 于 洪 终校 / 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