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读的策略

2012-04-29 20:11田玉清
甘肃教育 2012年13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策略阅读教学

田玉清

〔关键词〕 阅读教学;朗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3—0066—0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和欣赏能力。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有目的地“读”

“读”是学生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标。在阅读教学中, “读”占鳌头,不是盲目地追求“多读”,而是指导学生要有明确目的地“读”,以达到“读”有所获。

首先,要明确要求,如朗读要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等。

其次,要保证读的时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朗读、思考,使学生全情投入,一边读一边想,只有熟读且深思,才能有所感悟。

再次,读的形式要多样,默读、朗读、背诵,其中有个人读、齐读、配乐读和分角色表演等等。除此之外,还需要教师恰当的参与、指点和点拨,不能一味地强调学生“自读自悟”。

二、要有层次地“读”

读要体现层次性,阅读教学一般分为以下几步:初读感知——品读感悟——诵读积累。一让学生自主地初读感知。即用普通话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读清楚;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再从整体感知入手,了解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二让学生有目的地读悟。即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联系上下文抓重点字词、对课文中关键句子或暗含着深刻内涵的部分,进行反复揣摩的读。坚决摒弃离开语言文字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无论年级高低,课文长短或深浅,都要重视自读自悟和整体感知,重视个人阅读后感受和体验的交流。三让学生吸取地诵读。即对文章的总体感受和文章精髓的把握,对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实现生本和文本之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与深化。

三、要有重点地“读”

文本是阅读教学的载体。教师指导朗读,不是要求学生读书时声音高些、重些或慢些等,而是让学生用心去读,读出感悟,受到感染,“少讲多读、少分析多感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建构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在读中放飞学生的心灵,充分让学生去思、去想、去辩,激活学生的阅读欲望。“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在此过程中,要求做到:“见于书,入于目,发于心,出于口”。只有这样,阅读训练才能落到实处,才能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

四、要有延伸地“读”

给学生阅读的自由和空间,让学生将有限的课堂阅读延伸。《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激发学生个性化自主阅读、培养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如,讲解《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文时,教师可进一步介绍《徐霞客游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有效落实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使阅读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高效务实的有效阅读教学。在整个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也是他们的欣赏者,因而,教师应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总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教师要实施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和完善,不断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的天地。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策略阅读教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