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考和实践

2012-04-29 15:54王卫丰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16期
关键词:外角研究性探究性

王卫丰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 学习数学,不仅要获取数学知识,而且要重视获取这些数学知识的过程,亲身经历数学的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所以,开展探究性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

如何理解和把握新课标精神,转变观念,充分发掘教材资源,使教材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的效益最大化?笔者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方面作了思考和实践.

一、更新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比,实施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和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为求知过程的探究者、主动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应是居高临下的传授者,而是作为问题探究的组织者、平等的参与者. 同时,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倾听学生的呼声,重视和观察学生心理变化的过程,消除学生的紧张、害怕心理,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认为教师是他们之间的一员,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的、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好奇、喜欢探究的天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创设情境,合理引入问题研究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是研究学习的教学特征之一. 探究性学习重在过程,重在参与,重在应用,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科书,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问题研究,如趣味问题、实用事例、实验猜想、数学小故事、设置悬念、直观教具演示等,将数学问题设计成学生身边或可解决的实际问题,给学生创设一个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刺激学习情绪,诱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目的.

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找准知识的切入点,精心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 例如在“圆”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我曾经这样设计问题的情境:有A,B,C,D四户人家,现在在他们之间挖一口井,使得这四户人家到这口井的距离相等,此井该挖在何处?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的讨论和猜测. 接下来很自然得到:此井应该挖在过A,B,C,D四点的圆的圆心上. 教师的追问揭示了问题的实质,也导出了课题,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激发,画图、思考、讨论,也有些学生仔细去看教材.

三、倡导合作,让学生成为参与者

在教学过程中,合作探究是由师生在多项合作中进行探究,合作是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是目的. 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恰当形式是课堂讨论. 在讨论上,教师着重挖掘教学自身的规律,用于启迪学生思维,挖掘数学美的因素,使数学富于情趣,富于激励性. 例如,在讲“三角形的外角”时,要求每名学生在一张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和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并把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剪下来,然后把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不重复覆盖在其所画的外角上,且它们的顶点重合在一起. 这时学生会发现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和,从而学生不仅获得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又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自己动手、动脑进行探索,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

四、利用多媒体,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为核心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更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使课堂教学进一步得到优化. 如初中数学中的“点的轨迹”是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一块内容,由于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学生只能从静态的图形中去接受这些枯燥的知识,有时会产生一些疑问,如采用多媒体技术,使广大教师解决了几何(特别是“点的轨迹”)教学中碰到的许多难以解释的实际问题.

当然,以上操作可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成功,所以我们说多媒体应用于探究性学习是非常必要并极其有用的,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尽可能利用计算机展示数量关系、函数图像、几何图形及其变化过程并研究其性质,帮助学生绘制图表、设计图案,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收集信息,互相交流.

五、多元评价,保障研究有效实施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既要有定量的评价,也要有定性的评价. 教师不仅要关心研究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即每一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协作精神、合作能力等,同时,要突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的形成与提高方面的评价. 在评价学生时,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评价的内容可包括:(1)能否主动运用数学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2)是否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解题;(3)对结果有无反思的习惯;(4)是否积极参与讨论与表达.

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评价重点应是学习过程的评价,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协作精神、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允许学生大胆猜想,取得不同的成果,得出不同的结论,即使没有得出正确结论,也应给予成功的评价,对在探究性学习中有独创性的学生,应大力进行表扬鼓励,把他们的成果在班级、学校进行展示.

总之,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是为了适应当前中学课程改革中产生的研究性课程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一次机遇与挑战. 探究性学习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猜你喜欢
外角研究性探究性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变化的外角,不变的外角和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添加辅助线 巧用外角性质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探究多边形的外角和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聚焦外角和整体来思考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