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晋
【摘要】 导入新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它既能有效地组织起教学,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对新授内容的巧妙导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有效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数学教学;导入新课;有效方法
导入新课是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 教师新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因此,掌握多种导入新课的方法,对于有效提高课堂质量是不无裨益的. 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种导入新课的有效方法.
一、复习导入法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 学生对与新知识联系最紧密的旧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必然影响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导入时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通过提问、练习等教学活动,提供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从“旧的”过渡到“新的”,从“已知的”拓展到“未知的”,既巩固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做了铺垫. 例如,在讲“圆柱体表面积”时,上课前,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模型,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几个问题:1. 展开后由哪几部分组成?2. 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3. 试用同样方法导出圆柱体表面积公式.在这样的几步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就得出了结论.此时若能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生活中各种各样圆柱体表面积的求法,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本节的知识,而且对于学生数学分类思想的渗透有很大帮助.
二、情境导入法
有效的情境导入,能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迅速、自觉地进入到新课学习的最佳境地,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教学效果.
在执教“过三点的圆”时,我创设了如下的教学情境:我出示一块圆形玻璃镜残片,对同学们说:“我家一块圆形玻璃镜,昨天一不小心被我碰烂了,请教同学们,如果我只拿这块玻璃残片到玻璃店,可否划一块和原来形状和大小一样的圆形玻璃镜呢?”寥寥数语,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轻松进入新课的学习. 再如,我执教“幂的乘方”时,创设了如下的教学情境:先出示一正方体,当边长为m时,体积怎样求?(m3)把m换成a2,正方体的体积又是什么呢?[(a2)3].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又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幂的乘方,自然导入新课.
三、实验导入法
教师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引入,让学生从“做”中“学”数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比如在讲“勾股定理”时,利用开头章节的数学活动——18世纪英国的一位业余数学家佩里哥尔发明的一种数学学具. 通过剪凑,我们知道了以a,b为边长的小正方形面积等于以c为边长大正方形的面积,即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a2 + b2 = c2.让学生体验了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了解了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并感受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转变为学习的动力. 这个实验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动手来实践,这就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这样学生的思想不容易开小差了,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课堂上来了.
四、提问导入法
教学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设置疑问,能起到以石激浪的作用,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例如,“解直角三角形”可作如下引入设计:“同学们,如果你想知道操场边上那棵树有多高,可用些什么方法?”同学列举以下几种:方案一,“把树砍倒再量.”但这种“杀鸡取卵”的方案不可取,也违反《森林保护法》. 方案二,“爬上去量!”但嫩绿的树尖怎能承受得了强壮的身体呢?方案三,基础好的学生答道:“量出身高、人影、树影,用三角形相似的性质计算出来.”老师鼓励:“充满智慧的办法!但需要阳光或月光的配合,还有其他办法吗?”当大家冥思苦想、兴趣正浓,可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时,教师把握好时机给学生介绍本章将要学习的知识及其在生活实践中的一些应用. 这样导入,可以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探求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五、故事导入法
针对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可以先讲一个与本课题有关的数学故事、寓言、典故、趣闻等来提示课题,使学生在好奇中思索、探究问题答案. 实际上,以与教学有关的趣闻、故事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在平时的课堂导入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介绍,有时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当然,各种历史典故、名人轶事等在数学教师的精心组织和编排下,都可以成为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交流的媒体,成为引用抽象数学问题的导线. 利用多媒体播放数学家的事迹,往往可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甚至可给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榜样,增强探究精神和学习数学的毅力,还能从中对他们有效地进行思想教育,进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
总之,“导入有法,导无定法”,数学的导入法很多,其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内在积极因素,这样才能把数学课讲深、讲透、讲活,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果教师“导”得有方,学生就会学得有趣,也就乐于学,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