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志雄
〔关键词〕 新课改;语文教师;角色
定位;转换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5—0037—01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新课程逐渐推广之际,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应怎样进行角色转换呢?
一、高中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角色定位的意义
1. 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真正改变。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要相应地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核心因素是教师角色的转换。实际上,角色转换其本身也是一个过程,是教师以其头脑中的理念与实际的教学实践不断碰撞、调整与完善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这个过程能够充分进行,则新课程的实施就会真正发生。否则,就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
2.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现。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解答疑惑,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的场景,而是学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这种质的飞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调整程度。只有教师角色定位准确,才会真正地还一个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的舞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凸现。
3. 有力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关键在其教学行为是否真正改变。如前所述,角色定位是教学行为改变的先导性条件。只有角色定位准了,教学行为真正改变了,才会有力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1. 由控制者转向“平等首席”。要改变长期以来教师的控制者角色,使之成为“平等首席”。即教师要放下架子,真正走到学生中间,以一个平等对话者的姿态融入学生当中,参与谈论,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长和合作伙伴。
2. 由“授业者”转向参与者。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语文教师,往往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把学生当成了“受道、受业、供惑”的被动求学者。这种单向的“传递和接受”式的文化教育正是新课程所摒弃的。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这就要求“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作为参与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自己的角色定位: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3. 由“知识的权威”转向组织者。组织者角色是指教师由“知识的权威”转向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学生学习条件的创造者。具体到每一节课,教师组织者角色应表现为引发问题情景。同时,在内容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图像、声音、文字等材料;在方式上组织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成果汇报等形式。然后,教师以引导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问题解决思路与模式。
4.由教学过程的指挥者转向教学过程的分享者。教学过程的分享者角色是指教师通过发动学生收集、展示信息来做课外信息的分享者,通过创造条件促使学生成功进而来做学生成功的喜悦的分享者。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到互联网、书刊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然后通过师生交流,教师就可以更多地分享和欣赏到社会不同层面的文化信息,并以此来充实自己;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为学生的成功铺路架桥,一旦学生取得成绩,就要做出欣赏的表示,在分享学生成功的同时,还要激发他们继续学习、探索的热情。
如果说新课程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而言是一位带给我们福音的天使,需要我们虔诚地迎接的话,那么,笔者认为,我们迎接的最好方式就是首先对自己的角色做出全新的调整,实现“华丽转身”。唯有如此,新课程才会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焕发出她迷人的风采。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