贠建平
〔关键词〕 数学教学;生活化理念;图形;操作;探索;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5—0083—02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为了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学得有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力求体现新课改的理念,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轻松;力求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如,“认识图形”一节是继“认识立体图形”之后的一个教学内容。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我主要采取观察讨论法和实验操作法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且融观察、实验、操作、交流、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为一体,引导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案例描述】片断一:动手操作,感受新知
师:老师请你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积木,用它的一面在纸上画一个图形。
(学生挑选出自己喜欢的积木,把它的一面画在纸上)
师:同学们的动作真快啊!现在请你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你画了个什么图形,好吗?
(学生互相说,教师出示图形屋)
师:大家看,这是什么?
生:屋子。
师:是谁的屋子呢?
生1:长方形的。
生2:正方形的。
生3:圆形的。
生4:三角形的。
师:对!这些屋子真漂亮啊,你们想不想让你画的图形住到这么漂亮的房子里去呢?
生:想!
师:那就请你自己上来帮它们找到漂亮的家。
(学生分小组上来,为画好的图形在黑板上找到自己的家)
师: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找对了家?我们来看看这间漂亮的屋子里是不是住的全是长方形呢?
片断二:自主探索,发现特征
师:现在请大家拿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来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你们发现了它们的什么秘密?大家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学生动手操作,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出示课件)
师:大家真能干,找到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秘密。
片断三:实际应用,探索创新
师:你们别小看了这些小小的图形,它们的用处可大了。这些图案你们认识吗?(出示人、自行车、树、鱼的图案)
生:认识。
师:那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这些图案都是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拼成的。
师:你的眼睛真亮啊!这些图形还可以拼出很多漂亮的图案呢!大家试试看。
( 学生拼图)
师:老师发现我们班同学的双手都非常能干。那么,除了这些,你们还会拼其他的图案吗?
(学生发挥想象、自主拼图案)
【教学感想】本课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自感知、亲身体验。在感知体验中进行思考和探索,通过思考和探索发现新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由自主学习而获得新知的喜悦。
1.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鼓励积极探索。本课利用实际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创设了大量观察、操作的机会。通过丰富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其对各种物体形状的体验,从而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探索。学生学会了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化的,都从众多解决问题的策略中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提供数学交流的环境,培养合作意识。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我认为同龄人之间的启发和帮助会使大家得到共同的提高。因而,在教学中我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交流情境,如“片断二”中,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和交流中,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我还通过“在教室里找出这些平面图形”这一活动,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提供再创造的空间,锻炼创新能力。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学习,从事“再创造”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对彼此的作品进行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这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编辑:刘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