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银山
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大致是三个环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它的根本宗旨就是让学生都会学,都肯学,都学好. 全方位凸显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笔者多年来一直在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运用该模式. 我们都知道“当堂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压轴戏. 它是在每节数学课的课尾,教师对学生经过一节课的学习的一种课内进行的达成度的考查,也为教师的查漏补缺、培优辅差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它更是学生掌握并巩固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的有效的途径之一.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面对新的要求,数学老师该如何设计好运用好“当堂训练”呢?现笔者谈谈个人的想法:
一、“当堂训练”的设计既要有量,又要有质
“当堂训练”的设计必须要有一定的量,无量必无质,但绝对不可以对学生“狂轰滥炸”,要克服枯燥无味、机械性的反复训练,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当堂检测” 的设计必须有一定的“含金量”, 我们教师要研透教材,牢牢把握教材中每道例题和习题的用途和宗旨,用好每道习题;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局限于教材,不能依葫芦画瓢,照抄照搬盲目使用,要择其优而用之,知其不足而补之,相辅相成,合二为一;还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规律设计出符合预设的教学目标、便于学生形成技能的检测题. 这样就能对所学知识起到迁移与巩固强化的作用,同时还能发现学生容易产生错误的地方,便于师生、生生集体纠正.
二、“当堂训练”的设计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有层次性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但是由于每名学生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各有千秋以及思维能力、问题解决的技能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并尊重这些差异,在“当堂检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方面,力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知识掌握的扎实度和所学知识的特点,做到由浅入深,由基本到复杂,由巩固性练习到发展性练习,有层次,有梯度,适合学生现有水平并兼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总之,设计的习题“浅”不是不加思索就能解答,要力求体现出“易中有巧,简中见活”;“深”也不是深不可测地去超标,要做到“难而不偏,难而不怪”,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爱好、信心、动力,同时培养他们积极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积累能力.
三、和谐处理练、讲、点之间的关系
“洋思教学”模式中的“当堂训练(含批改)”一般不少于15分钟. 它包括布置课堂作业、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作业(教师尽可能多批阅,小组长带阅)、集体评点. 其实“当堂训练”原本就是以学生的练习为主线,绝非题海战术.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处理好“练、评、点”三者之间的关系,努力使它们和谐,使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有益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升. “评讲”和“点拨”应紧密围绕“训练”这个中心,为“训练”服务. “评讲”是为激发学生思维,启迪他们的智慧,清除“训练”中的“拦路虎”;“点拨”是督促学生反思,鼓励其总结,积累活动经验,升华其思维,丰硕“训练”的效果. 总之,个人认为,练后一定要讲评订正、总结,讲评不能只是简单地判断对与错,而是要有比较、有发展、有提高,老师用概念和算理指导并优化学生的解题策略,如果只练不评,那是形而上学,收益卑微;如果不引导学生反思,学生也只是停留在本节课的情境中,他们没有形成知识的积攒.
四、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推进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同步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基本理念”有关“数学活动”的要求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益友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因此根据这个要求,笔者认为对学生群体有合情的符合本班学情和知识基础的统一要求是需要的. 但学生个体之间的知识基础、能力发展、个性特征还是有良莠的,所以在“当堂训练”时就不能要求学生群体齐头并进. 这就是讲,既要统一要求,又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教学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有所受益,促进学生数学学业水平的全面提高. 所以“当堂训练”要从进度、难度、深度上区别对待. 对潜能生要让他们多做一些基础题、模拟题,综合题、灵活题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时空,使他们能“吃得消、别撑着”;对优等生可以免做基础题,多做拓宽与加深、综合与应用、开放与探索的思维度较高的题目,使他们“吃得饱、受得了”. 同时,我们要对学生作分类指导,在全面兼顾的同时加强对潜能生的辅导,及时点拨、激励,努力使其尝到成功的体验和愉悦,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最基础的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