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长年 程为文
〔关键词〕 科学教育;科学素养;学习兴趣;质疑;问
题情境;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1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9—0080—01
每一位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必须具有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一种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那么,应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质疑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重在兴趣的激发,重在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其对蕴含科学原理的问题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运用多种感官,通过动手、动脑去解决问题,鼓励其采用多种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如,在组织幼儿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沉与浮”的过程中,当幼儿对怎样使浮在水面的物体沉下去,如何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上来这一问题争论不休时,我为他们提供了硬币、石块、泡沫、纸船等多种材料,在幼儿自由选择实验材料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确定实验方法、步骤,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大胆实践,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而让幼儿带着疑问,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体验。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教师要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教育内容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并积极为幼儿创设问题情境,引导他们参与观察活动,逐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如,在认识空气的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观察蜡烛熄灭的实验,并提问:“蜡烛为什么会熄灭?”以此来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而后鼓励他们用自己带的塑料袋去进行收集空气的活动,并给气球打气,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大胆探索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兴趣,能积极参与到操作活动中,进而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三、鼓励动手操作,提高幼儿实践能力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活动中建立和完善认知结构的。当儿童操作物品时,其通过推、拉、拍等操作,能够在潜移默化间建构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在观察如何放置物品的过程中,获得了物理知识;在对物品进行比较、分类,形成概念时,获得了逻辑数学知识。由此可见,科学探究是幼儿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操作、探索是幼儿获得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的科学结论,印象最为深刻,其在探索的同时也能获得丰富的科学体验,产生新的想法,从而更乐于动手、动脑。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教师要给幼儿提供多种操作材料,为他们创造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大胆探索。引导幼儿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有利于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主动性。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如,为幼儿呈现一幅《小羊过河图》,让幼儿想一想用什么办法使小羊过河。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通过动手操作,能得出各种各样的答案,这使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展。
总之,幼儿园科学教育对幼儿教师是一个挑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科学教育能否成功。教师应努力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要使幼儿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编辑:孟刚